光曉霞?樊譯蔚
揚州運河,位于淮水以南、瓜洲以北,是江北運河的關鍵段,是開鑿時間最早、延續(xù)時間最久、活態(tài)特征最明顯的運河河段。起源于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筑邗城之時,大概線路走向為引長江水經(jīng)樊梁湖、博芝湖、射陽湖至末口入淮河,主要依照江淮之間湖泊河流相互鄰近的自然形勢,巧妙地加以利用,從而形成了一條最初的水系。歷經(jīng)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揚州運河不斷完善河道的渠化。據(jù)2013年國家文物局《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chǎn)文本》描述,“公元15—16世紀,為避免借湖行運的揚州北部運河受到湖面風浪的影響,逐步在淮揚運河中部的幾個湖中筑堤,分段修建月河,并把各段月河連接起來,初步實現(xiàn)了河湖分開,最終奠定了明清時期淮揚運河的主線”。
民國時期,揚州運河地理位置、空間走向、功能效用等方面,基本上與清代的情形大體一致,并未發(fā)生較大的改變,相比中運河等其他河段,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一直是南北交通要道、鹽運樞紐。然而,隨著近代運輸方式的多樣化,津浦鐵路南北通車,其與天津到揚州的運河幾乎平行,加之海運的方式仍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都對揚州運河的航運帶來嚴重沖擊。
一、揚州運河河線與航運線路
揚州運河大體走向為由西北向東南,繞古城東南后折向西南匯入長江。具體流經(jīng)線路是(運河)向東南,入寶應境,經(jīng)黃埔鎮(zhèn)西,西臨范光湖,再南到界首,入高郵境,西臨界首湖,下接高郵湖,再經(jīng)高郵西向東南,入江都境,經(jīng)露筋廟東,西臨邵伯湖,經(jīng)邵伯鎮(zhèn)西又東南流至六閘口。自六閘口斜出西南,后河面展開,南流至灣頭,再到歸江七口(今茱萸灣一帶)。按照《江蘇水工志(第三編)》“江北運河”卷記載,“運水自灣頭西折,又折南流,經(jīng)江都城東,對岸有沙河口通江,有土壩,統(tǒng)名歸江十壩。運水環(huán)城西折,又曲折南流,至揚子橋鎮(zhèn),東岸有揚子橋閘。運水向西南到三汊河”。最后分兩條線路入江,一是經(jīng)儀揚河從儀征城南入江,一是從瓜洲入江。
河線兩側(cè)閘、壩、洞、港口等水利設施星羅棋布,數(shù)量眾多,通過引水、控水等方式調(diào)節(jié)運河水位,保障河道正常通行。據(jù)武同舉在《江蘇江北運河為水道統(tǒng)系論》羅列的閘洞情況統(tǒng)計,在西岸,歸江水口以上的關鍵節(jié)點排布有葉云洞、王鼐洞等洞,葉云閘、通湖閘等閘,救生港、越河港等港口;在東岸,關鍵節(jié)點排布有黃埔閘、躍龍閘等閘,新洞、湯文洞等洞,有歸海五壩,有金灣、東灣等歸江十壩。
這一階段,大運河揚州城區(qū)段航運線路相對清晰,停泊碼頭較為固定。新型輪船和傳統(tǒng)民船作為兩種不同的航運船只,其線路和停泊碼頭并不完全一致,航向也不盡相同。輪船的常規(guī)線路有:一是向北往清江浦方向的,通過鈔關外碼頭集散;二是向里下河方向的,在東關外經(jīng)停;三是往南京、鎮(zhèn)江的短班在鈔關外等候;四是出江南去上海的班次在缺口外霍家橋發(fā)出。民船的常規(guī)線路也有多條:一是向北至高郵、寶應方向的,通過東關外、便益門外碼頭始發(fā);二是向里下河方向的,在缺口外、東關外上船;三是向南到蘇杭方向的,在鈔關外、徐凝門外出發(fā);錁船(官府運送納稅“錁銀”的專用船)在鈔關外集結(jié)。鈔關和東關水碼頭附近,分布著不少輪船公司。其中,戴生昌、天泰、大通、泰昌、利通、泰豐、招商、永和在鈔關外;大達在東關外。[1]
民國時期出版的《揚州旅行必攜》一書對市區(qū)內(nèi)郊游船只的具體介紹,大致情況如下:從天寧門水關出發(fā),向西經(jīng)慶升、香影廊茶舍,再西沿北門過問月橋,又到李園茶舍,到達綠楊邨、小金山、平山、白塔、虹橋等處。夏季時游船較為多見。游船分三種:一是游湖船,二是布棚船,三是小劃船。價格因船只種類和季節(jié)而不相同,乘坐小劃船便宜,乘坐布棚船較貴,游湖船按日計價;夏季或節(jié)期價格較其他時間更貴。
二、揚州運河城區(qū)段空間格局
據(jù)1921年《江都縣城廂圖》、1926年《江蘇揚州城廂市圖》顯示,在1921年,揚州城區(qū)實測“東西長四里又十七丈二尺,南北長三里又三十七丈七尺,面積十四方里有奇,人口十八萬八千強”。蜀岡環(huán)繞西北,運河蜿蜒東南,坊市、建筑鱗次櫛比,學校、醫(yī)院等應有盡有,交通便利,發(fā)展蓬勃。這時,揚州城區(qū)新城城門有拱宸門(即天寧門)、利津門(即東關)、廣儲門、便益門、徐凝門、通濟門(即缺口門)、挹江門(即鈔關),城門對外交通多數(shù)依靠陸路,只有鈔關和東關設置水碼頭,進行水路運輸,且城門關閉時間較其他門遲。
沿河總體空間布局方面,建筑用地相對集中,具有完整的街巷體系。沿河街區(qū)與城市街巷、城市建筑融為一體,格局規(guī)整,多為南北或東西走向。從城北沿運河向南,在運河以西有運河街(南北向),位于大王廟西邊。有便益門大街(南北向)。有北河下片區(qū)頭巷、二巷、三巷、四巷(東西向)。運河以東有便益門對面的凹子街。運河在南河下轉(zhuǎn)彎后,運河以北有康山街(南北向),依次又有曾公祠巷、小樊家巷、徐寧門街、居士巷、小可以巷、大可以巷、旗桿巷、李官人巷、小李官人巷、木香巷、埂子街,都為南北向。運河以南河下對面有皮坊街(東西向)。另外,城區(qū)東北設有蠶桑模范場,覆蓋范圍較大。沿運河一路向南,桑田、旱田、菜園等農(nóng)作物基地面積最大,有散見的花圃、淺草及荒地等。東南部菜園、墓地有樹籬相間隔。其他用地較為分散。
沿河城市資源分布方面,沿河交通渡口設置較多,公共資源相對全面。有古運河與北護城河交叉口渡口、便益門大街中段東邊渡口、東關渡口、第五區(qū)渡口、長生寺渡口、南河下渡口(3個)、揚關渡口(2個)、擋軍樓渡口、南小碼頭渡口等渡口。有運河街的十一國民學校,便益門大街的美漢中學、辨明學校、養(yǎng)蒙學校、兩淮國民學校、第一國民學校、浸會女校等學校。其他公共資源有運河北的庇寒所、殘廢局、巡緝二營、民生報館、電報局等,運河東南的霍家橋派出所。還有電燈公司、木廠等。
沿河集聚場所設置方面,宗教廟宇寺院類型多元,商業(yè)會館已普遍。宗教場所涉及佛教寺院、伊斯蘭教場所、基督教圣母堂等。運河東由北到南的廟宇寺院有大王廟、都天廟、清真寺、長生寺、智珠寺、福祿寺、文峰寺等。運河西由北到南有永壽庵、北來寺、炎帝宮、大悲庵、滿愿庵、文林道院、耶穌堂、紫竹庵、月影庵、報恩寺、天主堂、圣母堂、孝貞庵、觀音寺、康山廟、曾公祠、關帝廟、清真寺、白馬廟、靜慧寺、白馬廟、貞潔庵、得勝庵、大星回光寺。商務活動場所有江西會館、湖北會館等。
還有一些散見的功能性空間,有湖南義園、江西義塚;有具備軍事功能的擋軍樓;有零落的土墻、亂石墻合圍的大大小小的院落、建筑群,具體用途不詳。
三、揚州運河管理與河道整治
咸豐以后,黃河向北遷徙,河督和漕督逐步廢除,運河的管理與修筑不及從前,當時淮揚徐海兵備道兼管河務,兩江總督又特設堤工局,遴員總辦常駐揚州專門負責運河堤工事項。民國初年(1912),在淮陰設立運河上游堤工事務所,管理平橋以上運堤工程及洪澤湖大堤工程,在高郵設運河下游堤工事務所,管理平橋以下運堤工程及歸江歸海堤壩工程,兩所均由省行政長官委員坐辦,每年國家撥款數(shù)萬至十萬元。1914年,在江都設籌浚江北運河工程局,由總辦負責,隸屬省政府。經(jīng)費由舊淮揚徐海各屬人民自動附加二分畝捐補助(不含國省款項)。1920年,設督辦江蘇運河工程局,直隸中央。1927年,改組為江北運河局,屬江蘇建設廳。1929年,改為江北運河工程處,屬于江蘇省水利局。1931年,運堤潰決后,改設江北運河工程善后委員會,辦理堵口復堤事宜。1932年,又改為江北運河工程局,屬江蘇省政府。
運河管理機構變化以及運河治理措施的調(diào)整主要有:一是治理運河的相關機構由兼管逐步過渡為專管。從清咸豐以后的兵備道兼管河務,到民國初年設立堤工事務所管理相關工程,再到設立江北運河工程局、江蘇運河工程局,管理條線和機構日益清晰。二是思考運河與其他水系統(tǒng)籌治理。中國近代水利科學開拓者之一李書田等所著《中國水利問題》一書中,不僅專設“整理運河問題”章節(jié),而且在“導淮問題”章節(jié)也設置“運河航運工程”方面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在規(guī)劃和制定淮河治理方案時,也統(tǒng)籌考慮運河的治理。三是治理運河主要依靠國家撥款。其他渠道如各地民眾畝捐的經(jīng)費等相對有限。1921年水災,支持搶險和善后費用來自國家撥款,省內(nèi)財政所欠運河經(jīng)費達到五十多萬,畝捐也有所截留挪用,以致工程進度受到影響,僅能維持基本的補救。四是治理運河時重視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重要的工程項目都與技術人員、評議員、名譽職員等代表召開會議協(xié)商處理。
民國時期,對于運河河道的治理,被定義為“局部地方之水利問題”,沒有再實施貫通首尾的重大治理工程。[2]揚州運河的治理,延續(xù)之前做法,并加以完善。主要是春修、夏防、維修和啟閉歸海壩、歸江壩。具體包含疏浚、建閘、堵決口、加固堤防、修補殘缺石工、河道清淤等。尤其是新建邵伯、高郵兩座船閘,增建了瓜洲到揚子橋運河兩岸塊石護坡河,對改善運河航運、節(jié)水起了一定作用。[3]因此,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亢旱之年,千擔以下的民船通行無阻,而吃水較淺的小汽船亦可往來行駛,交通尚稱方便”[4]。
運河也有運道不暢的情況,或因水患影響導致河道和相關設施遭到破壞,或因干旱引起水涸無法正常行船,或因戰(zhàn)爭造成運河漫水、運輸困難等。民國期間,為滿足灌溉和航運需求、解決運道問題,主要實施了以下四項重要工程:一是里運河淺段疏浚工程。1915年購買挖泥機船,疏浚界首至馬棚灣、寶塔灣等線段,“歲以為?!薄?922—1923年,人工挑浚高郵以北運河淺段60千米。二是瓜洲運河石駁岸興建工程。1916年、1933年,興建瓜洲運河石駁岸。1936年,又進行整修。三是里運河東西堤碎石坦坡修筑工程。1918年,決定實施里運河西堤迎湖碎石工程計劃。自1919年起至1935年,陸續(xù)修筑里運河西堤碎石坦坡。四是邵伯船閘及高郵西堤船閘興建工程。1934年9月至1936年8月,興建邵伯船閘。1933年6月至1935年4月建成高郵西堤小船閘,以通湖西航運。同時,西堤各涵閘一律進行修理。
1933年,李書田等開始倡議全面整理運河,聯(lián)合有關各水利委員會以及各省建設廳合組整理運河討論會,系統(tǒng)籌劃恢復運道的大計。民國水利專家汪胡楨結(jié)合大運河現(xiàn)場踏勘,歷時一年半,編制完成《整理運河工程計劃》,計劃報送各單位審查后,得到高度評價與認可,但可惜最終未能實施。
參考文獻
[1]喜閱編輯部.民國揚州旅游指南(邗上指南)[M].揚州:喜閱書坊,2018.
[2]鄭肇經(jīng).中國水利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234.
[3]徐炳順.揚州運河[M].揚州:廣陵書社,2011.
[4]史念海.中國國家歷史地理:史念海全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