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紅巖小學 王曉黎
黑龍江省九年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人文與社會》是學生感受認識家鄉(xiāng)文化,傳承弘揚家鄉(xiāng)精神,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推動個性潛能發(fā)展的重要教育途徑。 在小學地方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局限于學生在知識層面上對家鄉(xiāng)文化的了解,還要抓住課堂教學契機,適時開展“學演”趣味性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家鄉(xiāng)文化的無窮魅力,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積極情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皩W演”趣味性體驗活動是令學生感到愉快的、能引起學生興趣并親身經歷的學習活動,一般包括游戲、表演、競賽等形式。
《人文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非遺閃耀”中的第二課“移動的‘戲院’”是一節(jié)體現(xiàn)“文化底蘊”的地方課程,以介紹和感受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為主要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體現(xiàn)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的的三個教學層次,即說皮影戲歷史、看皮影戲文化、學皮影戲表演。 課堂教學的前兩個層次傾向于學生通過小組內學習,讀一讀,看一看,說一說,交流皮影戲的知識;教學的后一層次則是利用課上時間,帶動學生參與到以“學演”皮影戲為主題的趣味性體驗活動中。
《人文與社會》課程既具有人文性和社會性,又具有活動性和探究性,還具有浸潤性和體驗性等特點。 在開展課程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具體課程內容去尋找學生最佳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情緒,展現(xiàn)學生嘗試學習的真實情況,盡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呈現(xiàn)出學生學習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浸潤在學習藝術中的愉悅。
學生能在玩中發(fā)現(xiàn)樂趣,在發(fā)現(xiàn)中獲得認知,在認知中不斷成長。 發(fā)現(xiàn)學習有助于使外來動機向內在動機轉化,最好的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一定內在興趣,具有發(fā)現(xiàn)的興奮感和發(fā)現(xiàn)的自信感[1]。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皮影戲表演藝術非常好奇,對影偶如何表演充滿興趣。雖然課堂學習中的讀文字、看圖片、觀視頻活動能讓學生對皮影戲有初步的認識,但不能觸摸到真正的影偶,對皮影戲的了解仍然不夠深入。 只有當學生親手把玩影偶、表演皮影戲的時候,才能真正走進皮影戲文化。
興趣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和推動力之一。一個人要先對某事有濃厚興趣,有好奇心,才會去關注,才會執(zhí)著,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2]。小學生正處在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同,也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與賞識。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fā)揮內在動力,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獲得內心成長。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練習操縱影偶,在燈光幕布前表演或是與他人合作完成皮影戲演出,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交流與合作的重要, 在編排影偶對白和動作的過程中,體驗團隊的凝聚力,感受皮影戲的無限魅力。
“學演”皮影戲趣味性體驗活動是學生感受皮影戲表演藝術的初始階段, 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藝術表演的興趣,學生在活動中表達了自己對劇中人物的理解,展現(xiàn)了劇中人物獨特的個性特點。 學生們在活動中學會了分工合作,感受到了藝術奇妙,收獲了成長喜悅。
皮影戲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美感和韻味。 教師在設計“學演”皮影戲的過程中,既要準備豐富的道具,盡可能的貼近皮影戲的演出實際,又要對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確保演出的呈現(xiàn)效果,讓學生體驗在藝術中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師選擇“學演”皮影戲趣味性體驗活動所需的影偶與劇目。 教師可以在網上購買所需影偶,影偶一般根據故事情節(jié)按套出售,有關影偶的操縱使用和簡易劇本商家會以鏈接的形式發(fā)送,供使用者參考。
在劇本編寫時, 教師要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劇情要通俗易懂,最好是學生熟悉的故事,演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段饔斡洝肥菍W生們非常熟悉的名著,唐僧師徒四人歷盡千難萬險到西天取經的畫面仿佛就在學生眼前。“不畏艱險,一直向前”的趕路場景恰好符合學生嘗試操縱影偶的基本需要。 一路上豬八戒貪吃,沙和尚隨和,唐僧寬厚,孫悟空機警的形象都將進一步在學生“學演”皮影戲的對白中呈現(xiàn)。
教師既要給初次嘗試演皮影戲的學生示范如何操縱影偶,讓影偶動起來,又要和學生講清劇情發(fā)生的背景和故事情節(jié),還要在學生熟悉了怎樣表演后給他們留有自我創(chuàng)作的空間,使學生獲得個性化表演帶來的成就感。
教師要合理分工,引導演職人員與觀眾互相合作。 在表演一場皮影戲的過程中,臺上的演職人員只占全班學生的一小部分,教師要在活動前制定演職人員的崗位、推選方法、分工情況、安全保障等活動規(guī)則,確保活動文明有序開展,達到臺上演得精彩、臺下看得文明、臺上臺下皆有所得的效果。
“演”皮影戲的過程是對前期設計的具體呈現(xiàn),是對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檢驗,也是對學生操作水平的考驗。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演出過程的指導,也要關注學生演出后的收獲與感受。
教師要先講清“學演”皮影戲的活動規(guī)則。 全班合作,嘗試表演皮影戲。 臺上演職人員有:表演藝人4 人;導演1人;報幕1 人;劇務3 人(2 人拉幕布,1 人打燈光)。 臺下助演人員有: 旁白為所有觀看演出的學生; 安全員為每組1人;攝影為授課教師。
以《西游記》片段為例,一場戲共分為兩幕。
【第一幕】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依次登場,向前走。 臺下觀看演出的同學進行旁白配音。
【第二幕】在漫漫取經路上,豬八戒最活躍,嚷著說肚子餓了,沙僧也附和著要休息。 唐僧見狀安排孫悟空去化緣,悟空囑咐師傅和師弟們注意安全后,就飛走了。在這一幕演出中,表演者要根據劇情自己組織語言,既要操縱影偶,又要說出影偶要表達的話。
教師組織學生自愿進行報名,如果多人競爭,由手心手背決定上臺人員。學生各司其職,開始短時間練習準備,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操縱影偶, 指導臺下助演人員練習旁白,指導安全員監(jiān)督時的注意事項。
皮影戲演出正式開始時學生報幕:請大家欣賞皮影戲表演《西游記》片段。
【第一幕】在學生小導演的組織下,四名學生手持影偶依次登場。在幕布與光影的配合中展現(xiàn)出唐僧師徒四人走在漫漫取經路上,臺下學生進行旁白配音。 當燈光打到貼著幕布的影偶上,師徒四人在光影中依次出現(xiàn),臺上、臺下的學生們都興奮不已。
【第二幕】學生小導演介紹劇情進展,手持影偶表演的學生先理解和交流人物性格特點,再開始表演,對白體現(xiàn)出人物不同個性?!梆I死我老豬啦! ”貪吃的二師兄哼哼著說?!皫煾担銈冏⒁獍踩?,俺老孫去也!”話音未落,孫悟空就消失在觀眾視野中。 學生們的表演各具特色,語氣語調也展現(xiàn)得惟妙惟肖,他們身上蘊藏的巨大發(fā)展?jié)撃茉谌の缎泽w驗活動中得以充分展示。
“學演”皮影戲趣味性體驗活動雖然在課堂教學中用時15-20 分鐘,劇情十分簡單,但卻能幫助學生親身感受體驗皮影戲的藝術魅力,增強學生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與熱愛,學生在分工協(xié)作中共享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實踐過程,收獲了審美的體驗和愉悅的心情。
當學生第一次看到教師出示西游記影偶實物時,好奇心瞬間被點燃。 當?shù)弥嗫梢院献餮莩銎び皯驎r,學生更是對表演充滿了期待。人對有興趣的東西會表現(xiàn)出巨大的積極性,并且產生某種肯定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在皮影戲演出過程中被有效放大[3]。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新穎有趣的事物充滿探索的欲望。 在“學演”皮影戲過程中,課堂上預留出了足夠的“留白”時間,學生有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也有時間進行自主思考與表達,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xiàn)欲得以充分展現(xiàn)。 學生初次參演,用皮影戲的藝術形式真實展現(xiàn)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飽含了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豐富的情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更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
本課教學中教師組織全班開展“學演”皮影戲趣味性體驗活動,體現(xiàn)出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主動感受皮影戲藝術創(chuàng)設了鍛煉能力的情境。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有序開展具體活動,促進了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加強了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獲得了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