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忠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生學的法子”。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不光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而且還應不斷地進行實踐操作和練習,學以致用。如果教師只是在給學生灌輸課本知識,忽視了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從而壓抑了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與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不符合的。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上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的不同來選擇教學內容、采取恰當?shù)姆椒?、手段和措施積極地去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前提
新課程中的課堂教學特別強調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課堂教學的面貌,師生關系融洽,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教師要把真摯的情感投入自己的工作中,把學生視為朋友、親人,以誠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努力構建一個民主、平等、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他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會充分自由地彰顯個性,毫不隱瞞自身的觀點,盡顯所思所想,達到“知無不言”,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贏得學生的支持和配合。在學生有錯時,教師應積極幫助引導,不過份地批評指責,而要給他們改正的實踐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哪怕學生有點滴進步,教師也要真誠地稱贊他們或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學生從教師的舉手投足中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樹立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反之,如果師生關系緊張、有敵意,學生就不會喜歡你這個人,更不會喜歡上你的課。因此,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自主意識的前提。
二、借助多彩生活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源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敖處熃袒顣?,學生用活書”、“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的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師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社會生活是信息技術應用與發(fā)展的大舞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學內容是取自多方面的,不僅來源教材,也可以來自生活,來自突發(fā)事件,來自學生。比如:教師節(jié)時,學生們喜歡送賀卡給我,我便抓住時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張圖文并茂的電子賀卡從網(wǎng)上E-mail 送給老師。這樣,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更大,學習空間更廣,知識點會更闊,內容會更多,學生學習的學生自主精神會體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因此,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學生自主意識、健康成長的肥田沃土。
三、創(chuàng)設真實教學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方法
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各種真實的情境,給每個學生搭建一個“活動的舞臺”,讓他們在自己的舞臺上主動、積極地思維,學會合作、競爭,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如:在講《Powerpoint背景設置》時,我先展示“自己的照片”和“我的家”幻燈片,讓學生在幻燈片中看到老師的照片和老師的家人,真實的人物照片和簡介,美麗的畫面和動畫效果,再加上背景音樂,無一不引起同學的贊美,同學們都想為自己的家也做一個幻燈片。創(chuàng)設這個完全真實、高復雜度的情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明確了學習目標,還觸發(fā)了學生探索:“是用什么軟件制作的?”“里面的照片是怎么放進去的?”“里面的音樂怎么放的?”……等問題,也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創(chuàng)設一個適當?shù)摹⒄鎸嵉慕虒W情境能夠大大提高課堂的活躍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活躍的師生教學氛圍中,在寬松、參與、協(xié)作的過程中,最終激發(fā)學生自主意識興趣,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四、運用科學指導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根本
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的確,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更強調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以前邊講邊練的教學學方式雖然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理論知識,但不利于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應用一些科學的指導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學藝術字設計時,我就自行制作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課件,里面有設計的步驟,還有一些設計了的藝術字效果。我將這個課件發(fā)送到每一臺學生機,讓學生對照去學習,通過學習,再自主地去設計出更漂亮的的藝術字。在這節(jié)課中,重要的是沒有教師的幫助下能夠自已去設計,學生設計的藝術字都很漂亮,而且有的很新穎,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多元評價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催化劑
課堂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信息技術教師要樹立新的評價觀,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的評價方式,提倡多元評價,用多種尺子來衡量不同的學生,用激勵贊美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興奮狀態(tài)。在課堂評價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式、自我式、師生換位式等多種評價,同時應注意要分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過程與結果并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綜合性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如對學生思想、行為習慣的評價;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生活態(tài)度的評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評價;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評價等方面,通過和諧的評價,師生之間產生心靈世界的強烈共鳴,產生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產生對學生進步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多元評價,讓信息技術課堂回歸真實的生活世界,進一步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穩(wěn)步的提升信息素養(yǎng)。使評價“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評價”。只有這樣,學生在評價中才不斷進步,才能保護學生的探究熱情,樹立信心,真正使評價成為學生發(fā)展的“推動器”。
總之,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能力是我們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用心去設計每一節(jié)課,多想出一些好點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給學生一片自主的天空,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場所,而是一片充滿著濃郁情感的“動感地帶”,是一個充盈著旺盛生命活力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