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怡
“書屋是由樹結(jié)出的果實嗎?”我小時候總那么問母親,長大后,我也一直這樣認為?!皶焙汀皹洹蓖簦亿ぺぶ杏X得它們是一樣的。
“書屋”這個東西,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有,姐姐有,我卻沒有。我也想要,盡管我不清楚那是做什么的,我便整日去“騷擾”父親,緊緊拽住他的衣袖,或是抱著他的腿,令他寸步難行。
再大一些,我在電視上看見了“書屋”——是樹結(jié)出的果實,動畫片里就是那樣的。我去問母親,母親笑著點頭認可我,自此,我便知道“書屋”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于是我便更加渴望擁有一間“書屋”了,但我央求了父親好多次,都未能如愿。
待我二年級時,我認識了幾個字,也就將“書屋”和“樹屋”分辨開來了,但還是渴望能擁有一間“書屋”,每每向父親央求,父親總是草草應(yīng)下,卻未能有結(jié)果。
待我四年級時,對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了厭倦,渴望擁有一間“樹屋”——在那里,永遠不會有人發(fā)現(xiàn)我,我仿佛與樹融為一體。那次的央求有了結(jié)果,父親為我建了一個“樹屋”。說是“樹屋”,卻也只是一個房間里種了一盆略高的植被,但我喜歡那棵樹,我將所有的喜樂與沮喪都與它分享。
所有人都勸我多讀書,我任性了很久,像閉了城門的昏庸君王,開始與外界脫節(jié),然而,我行我素終究是行不通的。于是,我開始“逼”自己讀書,好在書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無趣。很快,我便被書迷住了,我的世界又充滿了色彩。
我逐漸癡狂,把心愛的“樹屋”改了面貌——在“樹屋”旁的置物架上塞滿了書,那就是我的“書屋”了——只有書香與草木香。夏天,這里是我拼搏奮斗的“書屋”;冬天,這里是我賞雪的“樹屋”。無論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或困惑,我都在那里度過,因為那里就是我的避風(fēng)港。
猛然想起兒時我問母親的話:“書屋是樹結(jié)出的果實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種子呢?新的問題再一次萌發(fā),我也將帶著新的疑問,動力滿滿地揚帆遠航。
我在“書屋”里度過日日夜夜,終于,我恍然大悟——“種子”就是我兒時萌發(fā)的夢想。我說過,長大后要建設(shè)祖國,那就是種子。我的夢就是千萬中國人的夢!
“樹屋”與“書屋”確實一樣,它們都是樹結(jié)出的果實,它們的種子都是我的夢,而我的夢正是中國夢!
我的書屋,正是我的夢!
【山東蘭陵縣魯城鎮(zhèn)初級中學(xué)七年級7班】
◆點評
小作者成長的過程中貫串著“書屋”和“樹屋”,而在每一個成長階段,她所向往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所寄托的期盼也是不一樣的。隨著年齡和閱歷的不斷增長,小作者對自己年少時提出的問題做了解答,并提出新的問題,解答的同時獲得了更加深刻的領(lǐng)悟。
全文以辨析式的語言展開,想象力豐富,說明小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的孩子。
(劉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