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振 胡影 胡木 吳怡茹 侯承志 馮玲
摘要 目的:探討馮玲教授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用藥規(guī)律。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2年6月就診于馮玲教授門診的有效心房顫動病案,運用中醫(yī)傳承計算平臺(V3.0),分別從頻次分析、關聯(lián)規(guī)則、復雜網絡圖分析和聚類分析挖掘用藥規(guī)律。結果:共收集臨床驗案157個,有效處方157首,涉及中藥136味。用藥頻次≥35次的中藥有20味,占藥物總頻次的67.51%,其中甘松、丹參、檀香、炒酸棗仁的頻次較高(≥140次)。四氣以寒溫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苦居多,辛味次之。歸經以入心、胃、肺、肝經為主。藥物功效分為清熱藥、補虛藥、理氣活血祛痰藥、安神藥等10類。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得到10個關聯(lián)藥組(支持度≥104,置信度=1),聚類分析得出4個核心類方。結論:馮玲教授辨治陣發(fā)性心房顫動調脈安神并重,認為血脈不利(氣陰兩虛、痰瘀痹阻),神不守舍(神無所歸、魂無所主)為核心病機,治以益氣滋陰充脈、理氣祛痰化瘀、養(yǎng)神平肝定悸為法,重視補宗氣、暢氣血,強調“心胃”同治、辛苦合用。
關鍵詞 陣發(fā)性心房顫動;數(shù)據(jù)挖掘;用藥規(guī)律;脈神同調;馮玲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03.020
基金項目 中央保健科研課題(No.2022YB73,No.2020YB46);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No.2019YFC1708404);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課題(No.CI2021A03001)
作者單位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100053);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通訊作者 馮玲,E-mail:flgamyy@163.com
引用信息 程曉振,胡影,胡木,等.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馮玲教授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用藥規(guī)律[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4,22(3):509-513.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不協(xié)調的電活動導致無效的心房收縮,進而引起心悸、胸悶氣短、乏力、頭暈等臨床癥狀。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與年齡呈正相關[1-2]。心房顫動病人并發(fā)心力衰竭、腦卒中風險分別是正常人的3倍和5倍[3]。在我國所有心房顫動類型中,陣發(fā)性心房顫動占比超過33.3%[4],其腦卒中風險與持續(xù)性心房顫動病人相當[5]。最新心房顫動指南強調抗凝、控制心率(律)等藥物或外科消融治療,但西藥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心臟外毒副作用,射頻消融價格昂貴、復發(fā)率高,逐漸不被大多數(shù)病人所接受。一項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研究表明,中醫(yī)藥治療心房顫動可提高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6]。馮玲教授長期致力于中醫(y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本研究基于中醫(yī)傳承計算平臺,對馮玲教授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處方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淺析馮玲教授辨證思路與用藥規(guī)律,以期為臨床提供新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處方來源
收集2021年2月—2022年6月就診于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馮玲教授門診的陣發(fā)心房顫動病案。
1.2 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95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心悸病制定;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20 ESC/EACTS心房顫動診斷和管理指南》(ESC為歐洲心臟病學會,EACTS為歐洲心胸外科協(xié)會)中陣發(fā)性心房顫動內容制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1995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心悸臨床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痊愈:癥狀全部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恢復正常;顯效:心悸癥狀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明顯改善,心房顫動基本控制或頻發(fā)轉為偶發(fā);有效:心悸癥狀大部分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有所改善,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以上,持續(xù)時間縮短50%以上,或頻發(fā)轉為多發(fā),或多發(fā)轉為偶發(fā);無效:心悸癥狀和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無變化或加重。
1.4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且第一診斷為陣發(fā)性心房顫動;2)首診處方;3)臨床療效判定為痊愈、顯效及有效。
1.5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基礎疾病及其他器官損害者;2)病歷資料、處方藥物記錄不全者。
1.6 數(shù)據(jù)錄入與清洗
采用雙人錄入法,按照錄入模板條目“姓名、性別、年齡、中西醫(yī)診斷、證候、處方組成”等,逐一錄入病人信息,沒有的為空項,一人錄入,一人核對信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將藥物名稱統(tǒng)一并規(guī)范化,如將“栝蔞”統(tǒng)一為“瓜蔞”,“蜜甘草”修改為“炙甘草”,因藥物不同炮制而功效有差異者,如能在藥典中查到炮制名稱者予以保留,如甘草有“炙甘草”與“生甘草”之別。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中醫(yī)傳承計算平臺(V3.0)“統(tǒng)計分析”模塊分析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功效分布,“方劑分析”功能對處方用藥特點進行分析,挖掘高頻藥物及常用劑量,根據(jù)“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常用藥對、藥組,使用處方聚類分析挖掘核心類方。
2 結 果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驗案157個,有效處方157首,其中男88例(56.05%),年齡(61.16±11.59)歲;女69例(43.95%),年齡(61.86±12.47)歲。
2.2 高頻藥物及常用劑量
157首處方中總計中藥136味,其中用藥頻次≥35次的中藥有20味(頻次1845),占藥物總頻次(2 733)次的67.51%。高頻藥物排序居前5位的分別為甘松、丹參、檀香、炒酸棗仁、苦參,其中甘松、丹參的頻次較高(均為149次)。高頻藥物劑量分布中,生黃芪和炒酸棗仁所用劑量分布差異較大。詳見表1。
2.3 四氣五味、歸經分布
四氣中,以寒溫居多(81.50%),平性次之(15.60%),熱之藥最少。五味中,以甘苦為主(63.67%),辛味次之(22.47%),酸之味最少。詳見表2、表3。歸經中,以入心經(20.56%)、胃經(16.44%)為主,次入肺、肝、脾、腎經,入三焦、心包經者較少。詳見表4。
2.4 功效分布
136味中藥功效主要分為16大類,其中功效排序居前10位占比92.89%。詳見表5。
2.5 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
設置支持度80,置信度0.9,將高頻藥組降序排列,排序居前20位的藥組(頻次≥132次)中,高頻藥對11組,三味藥組合7組,四味藥組合2組,其中關于丹參的藥對、藥組最多,如丹參-甘松、丹參-檀香等。詳見表6。關聯(lián)藥組排序居前10位的詳見表7。網絡拓撲圖見圖1。
2.6 處方聚類分析
共挖掘得到4個核心類方。詳見表8。
3 討 論
中醫(yī)學中雖無“心房顫動”“心房纖顫”“房顫”等病名記載,根據(jù)其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及脈結代、參伍不調等典型癥狀和體征,將其歸屬于中醫(yī)學“心悸”“驚悸”“怔忡”病范疇。關于心悸病因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言其“宗氣外泄,心脈不通、復感外邪,突受驚恐”,《傷寒論》認為病因為驚擾、水飲、虛勞及汗后受邪等,與心之氣血陰陽、五臟六腑相關[7]。葉天士認為內傷七情與體虛勞損,致心神失卻濡養(yǎng),或痰飲、水濕、暑熱上擾心神,神不守舍而致心悸。馮玲教授結合前人理論與自身臨證經驗,提出血脈不利、神不守舍為核心病機,治以益氣滋陰充脈、理氣祛痰化瘀、養(yǎng)神平肝定悸為法,重視脈神同調、調補宗氣及“心胃同治”。
3.1 調血脈,安神機
高頻藥物中,甘松出現(xiàn)的頻次最高,為馮玲教授常用單味藥。《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言:“甘松氣香能通……其性善化湮瘀活血脈”。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甘松具有抗心律失常、抗抑郁作用[8]。丹參、檀香為丹參飲加減,可活血祛瘀通脈,《滇南本草》曰:“丹參,補心定志,安神寧心”。酸棗仁補益心肝陰血,寧心安神,《神農本草經》言:“柏子仁,主驚悸,安五藏”。人參、生黃芪、麥冬、五味子為生脈飲加減,益氣養(yǎng)陰,充養(yǎng)血脈,《神農本草經》言:“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研究表明人參-甘松藥對可通過多靶點、多途徑及信號通路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9]。珍珠母、生牡蠣入心肝經,平肝潛陽,山萸肉滋補肝腎,滋陰潛陽,共湊安神定魂之功。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陽散結,祛痰化濁,以通脈道?!渡褶r本草經》載:“石菖蒲味辛溫,開心孔,通九竅”,郁金寬胸開郁,祛瘀理氣,二者可行氣祛痰解郁,通利心竅血脈。研究表明苦參堿能有效延長心房肌場電位時限(fAPD),加快傳導速度(CV),從而阻止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發(fā)展,維持正常的脈律(率)[10]。
四氣中,寒溫為主,平性次之。馮玲教授認為心為火臟,其變多從火化,火熱擾及血脈、心神則脈促數(shù)、心悸動,正如《四圣心源·中氣》曰:“心火上炎而神病……神病則驚怯而不寧”。熱者寒之,故寒性藥居多,然寒則血凝脈不通,故溫性藥緊隨其后,輔以反佐,使血脈暢通。五味中甘苦最多,辛咸次之,甘者和緩補益,健運中焦,生化氣血,充盈脈道,苦味引藥直歸心經。悸者動也,象屬風木變動之狀,《素問·臟氣法時論》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辛味藥向上向外發(fā)散,可升發(fā)調達肝氣,防其郁遏變生肝風擾動心神,同時,辛味藥可以宣達內外,開發(fā)腠理,布散津液,調暢氣機,助心脈調達舒暢。
歸經中,以入心、胃、肺、肝、脾經為主。心火溫煦脾土,中焦腐熟化生氣血,充養(yǎng)血脈,濡養(yǎng)心神,心肺為百脈之宗,通調全身血脈,脾生血,肝藏血,心行之。心與胃、肺、肝、脾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氣血生化、濡養(yǎng)神機、通調血脈方面。藥物功效主要分為4大類:清熱類清熱瀉火或滋陰清熱,使心神靜謐;理氣類使血脈通暢;補虛類補益氣血,充養(yǎng)脈道;活血祛痰類祛除脈中有形實邪。清熱藥最多,意在清心火使神宇寧靜,理氣藥位居第二,活血化瘀類、化痰止咳平喘類占比16.02%,體現(xiàn)了氣為血之帥,血脈貴流通的思路。神無所歸,魂無所主,心中悸動不安,故用平肝息風藥、安神藥寧心止悸。
高頻藥組主要功效為理氣活血通脈,滋陰清熱安神?;谥С侄?0,置信度0.9,排序居前10位的關聯(lián)藥組置信度均為1,可以看出馮玲教授辨治心房顫動有固定藥組,其中珍珠母→甘松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珍珠母平肝潛陽安神魂,甘松理氣通竅活血脈,體現(xiàn)調脈安神并重思想。網絡拓撲圖顯示高頻藥物常用組合為生黃芪、人參、炒酸棗仁、柏子仁、丹參、檀香、甘松、苦參、玄參、珍珠母,共湊益氣滋陰充脈、理氣祛痰化瘀、養(yǎng)神平肝定悸之功。聚類分析得出4個核心類方:F1功效偏于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證屬氣陰兩虛,瘀阻脈絡者可加減用之;F2在F1基礎上兼有清熱安神之功,臨證可加減用于氣陰兩虛,瘀阻脈絡,化熱擾神者;F3功效滋陰清熱安神,活血通脈,適用于陰虛血熱擾神,兼有瘀阻脈絡者;F4益氣活血通脈,平肝潛陽安神,可加減用于氣虛血瘀,神魂不寧者。
脈為血府,血脈貴在流通,上述用藥規(guī)律可以看出馮玲教授重視補益氣血,充養(yǎng)血脈,化痰活血祛濁,通暢脈道,使氣血、營衛(wèi)周流有度,血脈有律,從而使心房顫動轉復或維持竇律。心主神明,神機宜靜謐而忌躁擾不寧[11],數(shù)據(jù)挖掘發(fā)現(xiàn)馮玲教授重視調暢脈道,養(yǎng)血安神,從神魂關系出發(fā),以平肝潛陽、滋陰潛陽之法安神定魂,善用辛味藥從肝風調治心神,常用甘松、人參、苦參等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藥物。以上用藥規(guī)律體現(xiàn)了馮玲教授辨治心房顫動脈神同調的思想。
3.2 補宗氣,暢氣血
《靈樞·邪客》載:“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弊跉饪芍男醒?、調脈律、勻呼吸,宗氣足,則心氣充沛,氣血通暢,宗氣虧虛,則胸悶氣短、心臟節(jié)律失常發(fā)為心悸[12]。張錫純認為宗氣即是大氣,言“其怔忡者,因心在膈上,原懸于大氣之中,大氣既陷,而心無所附麗也。”大氣不能斡旋胸中,血脈心神失養(yǎng),則心中悸動[13]。高頻藥物中黃芪、人參為補氣主藥,諸方中二藥使用頻次分別達120次和127次,其中黃芪最大劑量可用至70 g,《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言:“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且其質輕松中含氧氣,與胸中大氣有同氣相求之妙用。”故善用黃芪為主藥補益宗氣(大氣),南陽宗氣學派亦認為黃芪為善補宗氣之要藥[14]。升陷湯方后注:“至其氣分虛極者,酌加人參,所以培氣之本也”,胸中大氣以元氣為根本,黃芪-人參配,可補元氣益宗氣。但有研究表明,黃芪用量超過30 g時病人會出現(xiàn)頭痛、頭暈、胸悶等血壓升高表現(xiàn),應注意其不良反應及不適用人群[15]。
3.3 “心胃”同治,辛苦合用
五味中,甘苦之藥為多,辛味次之。歸經中,主入心、胃經,次入肝、肺。心屬火,胃屬土,心胃五行相生,經絡相互絡屬,解剖位置臨近,生理相關,病理相及。甘者補益中焦,化生營衛(wèi)氣血,上濡心脈?!端氖バ脑础ど耋@》載:“神不交精,是生驚悸,其原由于膽胃之不降”“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濕”,《素問·臟氣法時論》言:“脾惡濕,急食苦以燥之”,苦味藥燥濕健脾,以復脾升胃降,心神交精之功。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導致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發(fā)展[16],其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17],戊土不降,一則痰濁上犯,痹阻脈道,蒙蔽心神;二則心火不降,灼灼炎上,擾動神宇;三則心腎不交,腎水寒凌,上犯心宮。國醫(yī)大師路志正教授從脾胃論治心悸病,臨床療效顯著[18],此乃馮玲教授“心胃”同治思想之淵藪。研究表明心房顫動病人常合并焦慮、抑郁等肝氣不舒的情志活動[19],且常伴有胸悶、氣短等肺氣宣降失常的癥狀,《素問·臟氣法時論》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辛味升發(fā)肝氣,苦味肅降肺氣,可有效緩解病人不良情緒及臨床癥狀,同時辛苦合用可使脾升胃降,心腎相交[20]。
綜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探討馮玲教授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用藥規(guī)律,研究發(fā)現(xiàn)馮玲教授辨治心房顫動以血脈不利(氣陰兩虛、痰瘀痹阻),神不守舍(神無所歸、魂無所主)為核心病機,治以益氣滋陰充脈、理氣祛痰化瘀、養(yǎng)神平肝定悸為法,調脈安神并重,使“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補宗氣,貫心脈,行呼吸,調脈律;“心胃”同治,養(yǎng)血安神;辛苦合用,脾升胃降,心神交精。本研究旨在總結馮玲教授用藥經驗,但限于計算平臺統(tǒng)計方法及處方數(shù)量有限,不能完全體現(xiàn)馮玲教授臨床靈活施治的法則,因此,臨證不可偏執(zhí)于一端,應審證求因,辨證治療。
參考文獻:
[1] LIPPI G,SANCHIS-GOMAR F,CERVELLIN G.Global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an increasing epidemic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J].Int J Stroke,2021,16(2):217-221.
[2] ZONI-BERISSO M,LERCARI F,CARAZZA T,et al.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European perspective[J].Clin Epidemiol,2014,16(6):213-220.
[3] 杜娟娟.LncRNA TCONS——00106987在實驗性心房顫動中對心房電重構的影響及作用機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4] 周自強,胡大一,陳捷,等.中國心房顫動現(xiàn)狀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7):491-494.
[5] HOHNLOSER S H,PAJITNEV D,POGUE J,et al.Incidence of stroke in paroxysmal versus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taking oral anticoagulation or combined antiplatelet therapy:an ACTIVE W sub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07,50(22):2156-2161.
[6] 王哲,王婭,劉艷飛,等.中藥治療心房顫動的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20,20(2):199-206.
[7] 千杰,張明雪.淺談《傷寒論》對心悸的證治[J].醫(yī)學綜述,2008,14(6): 940-941.
[8] 楊濤,胡朗吉,葛郁芝.中藥甘松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電生理機制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08,19(5):276-278.
[9] 郭經奇,李瑩,范吉林,等.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人參-甘松藥對治療陣發(fā)性房顫的作用機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21,27(20):1574-1580.
[10] 屠葉平,侯月梅,金曉媛,等.苦參堿對高頻左心房起搏房顫模型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368-371.
[11] 鄒正,史佳芯,梁國標,等.基于“水火既濟”理論從“心-腎-腦-神軸”探析老年抑郁癥[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22,40(2):234-237.
[12] 何貴新,肖婷,申永艷,等.基于中醫(yī)“氣”理論辨談心?。跩].遼寧中醫(yī)雜志,2021,48(5):64-67.
[13] 任培華,冼紹祥.冼紹祥教授溫膽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經驗總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9,17(19):45-47.
[14] 陳吉全.南陽宗氣學派學術思想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7,32(10):4473-4476.
[15] 高天,何燕.黃芪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1):1184.
[16] MARUYAMA T,F(xiàn)UKATA M,AKASHI K.Assoc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atural and therapeutic linkage of the two common diseases[J].J Arrhythm,2018,35(1):43-51.
[17] 張聲生,朱生樑,王宏偉,等.胃食管反流病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5):321-326.
[18] 石晶晶,薄榮強,胡元會,等.路志正調理脾胃學術思想在治療心悸病中的應用[J].北京中醫(yī)藥,2021,40(6):571-573.
[19] 周曉娟,張理想,詹玲,等.心房顫動病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9,44(7):876-880.
[20] 魏本君,陳恒文,郭麗麗,等.辛開苦降法探析[J].中醫(yī)雜志,2016,57(1):81-83.
(收稿日期:2022-09-29)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