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慕璇 王麗云 謝尹楠
記錄那段親歷的運動
這部《五四》出版于1919年9月。這本25開的小冊子,看似不起眼,卻是第一部以“五四”命名并記錄、宣傳五四愛國運動的史料集。該書作者是一對來自安徽的表兄弟——蔡曉舟和楊亮功。
五四游行籌備室
五四游行籌備室是當時新潮雜志社的辦公室。五四前夕,北大學生就是在這里準備游行時需要的旗幟、標語等。
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全體學界通告》是在這里書寫完成的。這份傳單只有200多字,但其中的“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等成為當時最響亮的口號。
登錄室
登錄室主要負責新到書籍的加工統(tǒng)計和整理。
毛澤東曾在這里工作過,展墻上展示的是張申府對毛澤東在此工作時的回憶:“毛澤東在北大時,一度也參加了這項勤工儉學活動,擔任登錄工作。”圖書館登錄室引進了大量的外文書刊,展墻上展示著1920年3月19日引進英文版《共產(chǎn)黨宣言》的記錄。
特別報道
文科學長室
文科學長室就是陳獨秀的辦公室。
1918年12月22日,陳獨秀召集眾人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和《新青年》互為補充,標志著新文化運動和現(xiàn)實政治斗爭的結合。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陳獨秀密切關注形勢發(fā)展變化,及時提出斗爭綱領、口號和斗爭方式。從1919年5月4日到1919年6月8日,陳獨秀在《每周評論》上發(fā)表了7篇文章和33篇《隨感錄》,推動運動發(fā)展。毛澤東評價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
大教室
1920年,李大釗在這間教室為學生講授“唯物史觀”等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
1918年紅樓投入使用時,一層是北大圖書館,二層主要是校部各辦公室,二層西面主要是教學區(qū)域,西南角即第三十六教室,有座位78個,為預科合班使用,當時人們習慣性稱之為“大教室”。1920年8月,時在教育部任職的魯迅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魯迅以他淵博的學識和精辟的分析,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聽課的同學,教室常常爆滿。
第二閱覽室
第二閱覽室是北大紅樓一層圖書館日報閱覽室,又稱為新聞紙閱覽室。1918年10月至1919年3月毛澤東在這里擔任圖書館書記,登記新到報刊和讀者姓名。
毛澤東在北大見到了許多之前在各種報刊上看到的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毛澤東積極尋找機會與這些進步人物接觸,并積極參加北大學術團體,研究各種“主義”,尋求救國真理,迅速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
圖書館主任室
1918年8月至1922年12月,李大釗作為圖書館主任在此辦公。辦公室分內(nèi)外兩間,總面積約50?,一間做辦公室,一間做會客室。辦公室里擺放著當時的書柜、辦公桌、電話等。墻壁上是李大釗手書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920年4月李大釗與經(jīng)共產(chǎn)國際批準、俄共(布)遠東局派來的代表維經(jīng)斯基在會客室會面交流,商討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問題。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