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是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文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因缺乏對戲劇體裁特點的把握,戲劇教學的展開總存在一些問題。新課標提出了對戲劇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學習要求。從“大概念”這一核心要素探究戲劇教學,以期能夠辨清戲劇教學的文體特征,并以“大概念”的意識細化和落實戲劇教學中的人物、沖突、語言等,從而促使學生真正領悟戲劇之美。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大概念;戲劇教學;實施路徑
為了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化”的教學要求,這對教師辨清教學方向、更新教學內(nèi)容、變革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而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痛點之一的戲劇教學,可以把“大概念”作為教學變革的契機,找尋戲劇教學的要義。
一、戲劇教學需要具備“大概念”意識
戲劇雖然與小說、散文、詩歌并稱為四大文學樣式,但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處于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究其原因,從以下四點來考量。
其一,從課文篇目所占比例來說,選入教材的戲劇數(shù)目相比小說、散文、詩歌等體裁要少。以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入選的課文有必修下冊的《竇娥冤(節(jié)選)》《雷雨(節(jié)選)》《哈姆萊特(節(jié)選)》以及選擇性必修中冊的《玩偶之家(節(jié)選)》和選擇性必修下冊的《茶館(節(jié)選)》等5篇,雖涉及古今中外,但總體上難以打下連貫性閱讀的基礎。其二,戲劇中的人物、矛盾沖突、布景陳設與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在較大程度上有相似之處,教師在戲劇教學時往往將其與小說等同起來,這在無形中讓學生模糊了對于戲劇文體特征的理解。其三,作為一門集文學、表演、音樂、舞蹈、美術(shù)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于一體的舞臺藝術(shù),單單以文本呈現(xiàn)給學生,弱化了其感染力,且看似淺顯直白的文字并不能激起學生對于文本深層閱讀的興趣。其四,就上述戲劇作品來看,無一例外都是節(jié)選,選入教材的內(nèi)容自然是整部戲劇的精要,缺少了前文的交代,也缺少了矛盾沖突的鋪墊,使得學生對于戲劇節(jié)選中人物的言行變化摸不著頭腦。種種因素疊加,戲劇不容易得到學生青睞也在情理之中。
當下戲劇教學效果不佳,某種程度上由于教師沒能抓住戲劇教學的核心,沒能抓住與戲劇教學關(guān)聯(lián)最為密切的“大概念”,從而陷入了教學的迷途。
二、戲劇教學需要明確“大概念”意識
針對戲劇教學無從下手的情形,有些教師從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變革。比如,在教學《雷雨》時引入電影《雷雨》,讓學生看完電影后點評劇中人物。這種依靠電影帶來直觀視聽感受的形式固然可以讓學生迅速建立對人物、情節(jié)的認知,但脫離具體文本形成的認知是浮泛的,用電影替代戲劇文本使學生對戲劇體裁特色失去了鮮活的感知。有些教師則選擇以情境表演的形式來還原戲劇,可相對較長的文章篇幅、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一節(jié)課學生只能是將課文分角色演繹一番,很難傳達出劇中人物心底深處的真情實感來。這樣的教學轉(zhuǎn)變有破舊立新的勇氣,但對于戲劇教學存在的痛點似乎也只是隔靴搔癢。究其原因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大概念”意識并不明確,只是籠統(tǒng)地把文字視聽化,重新演繹了一下故事。
三、戲劇教學需要落實“大概念”意識
打破殘局需要變革的勇氣,但做到“日月?lián)Q新天”更需要變革的智慧。作為教材與學生連接者的教師,要讓戲劇教學走出困境,只有從“大概念”出發(fā),才可能覓得新津梁、換得新氣象。首先,要明確的是“大概念”不是龐雜的概念堆砌,而是自始至終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nèi)容起著提綱挈領作用的基本概念的總和。戲劇教學中的“大概念”至少可以沿著人物、沖突、語言等角度去思考。只有認真揣摩其內(nèi)涵,如思考戲劇中的“語言”到底包含著哪些要素,這些要素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是否都予以關(guān)注,才能把戲劇教學落到實處。
原有的把戲劇當作小說去解讀的教學方式是不是毫無價值?不盡然。從語言這個大概念角度來說,其實傳統(tǒng)教學也有對于語言的關(guān)注,但因為教師將戲劇當作小說類文本來教,對語言的分析往往簡化為人物的描寫方式。通過語言描寫分析人物的形象,這樣的處理方式窄化了戲劇語言的涵蓋范圍,容易導致學生的認知偏差。比如,在《雷雨》中周樸園與魯侍萍相遇的這一段簡短對話如下: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把戲劇當作小說去教的時候,教師常借助“嚴厲”“指使”等詞語,通過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來分析周樸園冷酷自私的人物形象,借助“悲憤”“不公平的命”分析魯侍萍的軟弱,并揭示出她對自己因何一生悲慘的認識并不透徹。但從戲劇的角度來說,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悲憤”一詞隸屬于舞臺說明,不等同于人物的心理描寫。對于一點,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嘗試把文本交給學生處理,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完成這一段文字的拍攝,再把學生拍攝的作品在課堂上播放,由學生相互評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會明白“嚴厲”“悲憤”的情緒需要通過語氣、表情以及肢體語言來輔助呈現(xiàn),而單純地把文字讀一遍,是演繹不出“忽然嚴厲地”“悲憤”兩處舞臺說明的要求的。
小說中人物的形象由語言描寫傳達而出,這與戲劇中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是極其相似的。但由于小說和戲劇的體裁有明顯的差別,把戲劇中出現(xiàn)的文字都當作人物對話去看待,是不利于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的。典型的案例是一次課后閱讀,學生在賞讀田漢《關(guān)漢卿的書齋》(第五幕)的時候,對于文中“關(guān)漢卿:(反感)那為什么?”及“關(guān)漢卿:(愈發(fā)不快)怎么,你是要來威脅我?”這些句子都寫下了諸如“運用了心理描寫,刻畫出關(guān)漢卿耿直不屈、嫉惡如仇的人物形象”的批注。在小說中“反感”“愈發(fā)不快”是心理描寫,自然不錯;可從戲劇的角度來說,“反感”“愈發(fā)不快”是舞臺說明,和人物描寫的方法其實并沒有太大關(guān)聯(lián)。
關(guān)于戲劇大概念的缺失使得學生對戲劇的解讀出現(xiàn)了偏離,這也正是當下戲劇教學沉寂無聲的一個縮影。只有把“大概念”落到了戲劇教學的實處,戲劇教學才能煥發(fā)生機。
四、戲劇教學需要強化“大概念”意識
就戲劇語言來說,“大概念”包含了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明確了“大概念”的內(nèi)涵,教學內(nèi)容才能明晰,教學方向才能精準?!按蟾拍睢睂τ诮虒W的意義,就是要改變舊有的教學模式,摒棄一些錯誤的做法,回歸教學的起點,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也只有在教學中,教師時時提醒自己,遵循體現(xiàn)戲劇本質(zhì)特點的“大概念”,課堂教學才能更具成效。
戲劇人物、沖突也需要通過語言來呈現(xiàn),所以在戲劇教學中最需要關(guān)注的“大概念”就是戲劇的語言。對于戲劇語言進行細致品讀,有利于辨明人物關(guān)系、揣摩人物心理、感知情節(jié)發(fā)展。
先看舞臺說明??此撇恢匾奈淖?,但對于戲劇演員的提示、對于戲劇場景布置的要求、對于人物的刻畫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在閱讀時應認真品讀,如《雷雨》中,“周樸園指窗”這一舞臺說明,強化了戲劇作為舞臺藝術(shù)的特性,營造出在一個具體房間里的感覺,給讀者以真切的情境感受。舞臺說明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演繹,還可以讓學生來當個小導演,講講這場戲的布景、要注意的細節(jié),才能明白作品中的微言大義。
再看人物語言。人物的語言指的是人物說的話,包括最常見的人物的對話(對白)以及獨白、旁白三小類。相較于關(guān)注度較高的對白,獨白和旁白這兩類人物語言也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獨白,主要指的是在表演過程中由主要人物單獨大段陳述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大段的火山噴發(fā)式的表達往往和人物矛盾、痛苦、激動、亢奮的思想情緒相關(guān)。《哈姆萊特》中最為人熟知的獨白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本褪侵魅斯啡R特思考生命的意義、陷入精神困境時所迸發(fā)出的激情表達。這樣的文字引導我們走入文本,走入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感知其經(jīng)歷的痛苦和折磨,也可以由此引發(fā)學生對于生命的認識與思考。而旁白,似乎游離于舞臺之外,但在《玩偶之家》中幾處旁白對于人物的塑造確實極為重要?!八昧四切┬抛哌M自己的書房,隨手關(guān)上門”中“隨手”關(guān)門的動作和“她正朝著門廳跑出去,海爾茂猛然推開門,手里拿著一封拆開的信,站在門口”形成對照,海爾茂“猛然”開門的動作凸顯出他的自私自利、薄情寡義。
最主要的人物對白教學,其核心要義還是演繹。要讀出劇中人物個性,讀出意在言外的潛臺詞,還要讀出戲劇以舞臺表演為底層邏輯追求直觀感受所用語言的動作性。如《雷雨》中魯侍萍在周萍和魯大海的沖突時喊出的“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這句話,破折號生硬的轉(zhuǎn)折把那一瞬間魯侍萍想和周萍相認卻又意識到不能相認的矛盾激動、欲言又止甚至半哭半笑的神情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讀的方式可以是學生分角色朗讀,可以是上臺情境扮演,可以是對文中語言進行圈畫賞讀。讀,不僅僅是把書本的文字以聲音的方式再現(xiàn),更是去仿照彼人彼時的語氣,探究人物的心理,明白人物的抉擇。古人講“因聲求氣”,我們的戲劇教學也當如此。
“大概念”背景下的戲劇教學要求我們仔細梳理戲劇教學的基本框架,要求我們梳理過往戲劇教學的得與失,在“三新”的背景下,戲劇教學一定要跟得上變化;在求變之時,也應明白抓住教學的基本邏輯,在變化中堅守立場。
作者簡介:龔歡一(1984— ),女,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實驗學校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