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淮安市新安小學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學校,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學校堅持立足于得天獨厚的新旅紅色教育資源,以紅色傳承為引領,以培育“文化自信”為重點,著力培養(yǎng)自信自強自立的新時代小好漢。
一、用新旅傳統(tǒng)培育少年兒童成長,在紅色傳承中鑄魂
遵循知行合一的育人規(guī)律,對新旅紅色資源進行整合提升,打造學新旅“三類課堂”,形成紅色認知、紅色體驗、紅色踐行三位一體的紅色育人路徑。
一是挖掘獨特校史資源,打造“學新旅”實境課堂。推動新旅紀念館展陳提升工作,新展陳方案以重要回信精神為統(tǒng)領,以“風云五萬里,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充分展示新旅愛國奮進的精神風貌。同時開展“我當義務小講解”“新旅爺爺奶奶十二我十二”“探索新旅十大之謎”等場館實踐活動,把課堂搬進展廳,讓隊員在實境課堂中感受新旅團員的革命情懷,強化紅色認知。
二是激發(fā)少先隊員主體作用,打造“學新旅”體驗課堂。積極整合新旅紅色資源,開展“新旅故事大家講”“新旅歌曲大家唱”等新旅紅色文化體驗活動,打造“學新旅”體驗課堂,將新旅紅色文化融人隊員的校園生活,滲入隊員的成長血脈。
三是踐行生活教育理念,打造“學新旅”實踐課堂。帶領隊員深入開展“童眼看家鄉(xiāng)”“我做一天工”“我當兩日兵”“我當三日農(nóng)村娃”“小好漢重走新旅路”等主題實踐活動,讓隊員們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身板,錘煉本領。
二、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在文化浸潤中培根
編寫校本教材《每日一誦》,將傳統(tǒng)國學、經(jīng)典詩詞等有序編排成每天的誦讀內容,利用早讀課開展誦讀活動,讓少年兒童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扎牢文化自信的根。積極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分年級向少年兒童推薦古典名著等書籍,通過閱讀指導課、閱讀分享會等形式,不斷深化他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體會。每年舉辦讀書文化節(jié),通過音樂、舞蹈、校園詩詞大會等形式,集中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開展淮劇、楹聯(lián)、圍棋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以社團活動的形式,讓少年兒童在項目體驗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精彩。
三、以“三小”育人促全面發(fā)展,在“五育”融合教育中固本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爭當新時代小好漢”,在新安小學的教學樓上,一條紅底黃字的標語赫然人目。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正是新旅團員成長成才的密碼,也是當下少年兒童亟需補上的重要一課。學校少工委構建了“敢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爭當小好漢”的“三小”育人體系。
一是升級“小先生”課堂。借鑒新旅的“小先生制”,大力推行“小先生”課堂,把講臺交給少年兒童,讓他們站在課中央,讓課堂變?yōu)閷W堂。
二是開發(fā)“小主人”課程。受新旅自主管理方式的啟發(fā),學校少工委從智慧、勤勞、文明、健康、快樂五個方面構建“小主人”課程板塊,編寫校本教材《能做小主人》,開展“新時代小主人行動”,帶領少年兒童把課堂搬到科技館、排練廳、訓練場、種植基地、模擬法庭等場所,在廣泛實踐中爭做新時代的小主人。
三是激勵“小好漢”成長。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遵循,確立了“‘小好漢永遠跟黨走”的辦學主題,制訂了“小好漢”成長教育多元評價策略,通過《小好漢成長印記》,記錄隊員成長過程,讓隊員從對自己外部行為的評價,逐步深入到對內心品質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