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濤
一個人的逆鱗,是他的來路、他自身的組成部分,是他的弱點(diǎn)、他的痛點(diǎn),也可能是他的動力之源。
《紅樓夢》里,眾人眼中和氣大方、處事穩(wěn)重的“賢襲人”,自稱“不會和人拌嘴”,是寶玉心中“柔媚嬌俏”、堪稱“花解語”的人,但她卻發(fā)過兩次莫名其妙的脾氣。
第二十一回里,史湘云不過是給賈寶玉梳了個頭,愛吃醋的黛玉對此倒毫無反應(yīng),這個場景被前來找寶玉回去梳洗的襲人看到了,卻發(fā)了脾氣,持續(xù)幾天都對寶玉譏諷冷戰(zhàn),連寶玉誠心的賠禮道歉都不起作用。為了跟襲人賭氣,寶玉還把一個叫“蕙香”的小丫鬟改名為“四兒”。
襲人還有一次發(fā)脾氣,是她被母親接回家里吃年茶。寶玉在寧國府看戲,突發(fā)奇想帶著小廝茗煙去襲人家里看望,在這里偶遇了襲人的幾個表姐妹,其中穿紅衣的姨表妹格外被寶玉惦記。他問襲人紅衣女孩是她什么人,又贊嘆了兩聲。不料這卻讓襲人莫名生氣,誤認(rèn)為他覺得自己的表妹不配穿紅。
寶玉笑道:“不是,不是。那樣的不配穿紅的,誰還敢穿。我因?yàn)橐娝麑?shí)在好的很,怎么也得他在咱們家就好了?!睕]想到這句話引起襲人更大反應(yīng),她冷笑道:“我一個人是奴才命罷了,難道連我的親戚都是奴才命不成?定還要揀實(shí)在好的丫頭才往你家來?!睂氂衤犃?,忙笑道:“你又多心了。我說往咱們家來,必定是奴才不成?說親戚就使不得?”
此時襲人的表現(xiàn)完全異于平常,點(diǎn)火就著、多疑小性兒的勁頭又像是被黛玉附了體。要知道,襲人是就連被寶玉誤踢一腳,夜里吐血,都不曾埋怨過半句的,卻在這兩件看似無謂的事情上錙銖必較、不依不饒,其實(shí)是因?yàn)檫@兩件事都觸碰了她的逆鱗。
襲人的第一個逆鱗,是史湘云和四兒侵犯了她的領(lǐng)地。
在襲人心目中,為寶玉提供細(xì)致、妥帖、全方位的服務(wù),只能是她的職責(zé)。寶玉的飲食起居,尤其是梳頭這樣親密的舉動,必須由她來完成。所以湘云給寶玉梳頭,是觸犯了她的領(lǐng)地,是越了界。
襲人的另一個逆鱗,是出身。襲人其實(shí)出身小康之家,雖然早年家里貧困將她發(fā)賣到賈府,但后來母兄重整家業(yè),是具備贖回她的經(jīng)濟(jì)實(shí)力的,只是襲人自己不肯而已。
第十九回里,寶玉去襲人家里探望她。在寶玉,這是心血來潮,是惦記想念,但襲人和其母兄一開始的反應(yīng)卻是“唬得驚疑不止”,貴客臨門,家人百般忙碌接待,但襲人卻讓他們“不用白忙”,“也不敢亂給東西吃?!?/p>
她“一面說,一面將自己的坐褥拿了鋪在一個炕上……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仍蓋好,放與寶玉懷內(nèi),然后將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與寶玉?!边@一系列操作雖如行云流水,卻又顯得煞有介事,其中有細(xì)心體貼,有炫耀尊榮,也給寶玉、自己和家人劃出了一道清晰的身份界限。這其中,有一些,是出于現(xiàn)實(shí)的考量,有一些,卻是出于自卑心理。
每個人,都是他所走過的路、經(jīng)過的事、遇到的人的總和,都跳不出自己的“井”、自己的天。襲人經(jīng)歷過窮困,和因此被迫與家人的分離,即便是后來,她的娘家也不過是小康之家,苦心經(jīng)營著維持下去。所以她會有她的野心和算計(jì),會有她的“賢”與逆鱗,她會用“贖身”一事來嚇唬和勸諫寶玉,對他?“約法三章”,試圖去影響和規(guī)范他,走上她以為正確的路。
一個人的逆鱗,是他的來路、他自身的組成部分,是他的弱點(diǎn),也是他的痛點(diǎn),但有時,也會成為他的動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