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文
詩歌是有“詩魂”的。此“魂”指的是詩人的情懷和世界觀等因素,用語言文字(即詩句)表現(xiàn)出來。譯者的使命是借助文字展現(xiàn)詩人的情懷,用一句調(diào)侃但又真實的話來說就是“借尸還魂”(此處的“尸”指的是形式)。只可惜大多數(shù)譯者僅僅注意忠實于原文的形式,而忘掉了“形式”存在的意義,因而其譯文就成了“僵尸”,大大影響了讀者的觀感。(有誰愿意閱讀缺乏“魂魄”的堆砌起來的文字呢?)翻譯詩歌之難,可以在此窺見一斑。正如梁啟超在《新中國未來記》著者按語中所言:“……翻譯本屬至難之業(yè),翻譯詩歌,尤屬難中之難。本篇以中國調(diào)譯外國意,添譜造韻,在在窒礙,萬不能盡如原意。刻畫無鹽,唐突西子,自知罪過不小。讀者但看西文原本,方知奇妙?!保ó斎唬渲杏凶灾t之詞。)詩人們因性格和人生觀的不同,“詩魂”也各不相同,翻譯前應該細究,有小資情調(diào)的,有英雄味十足的,所以該纏綿的就纏綿,該壯烈的就壯烈,馬虎不得。以英國著名詩人拜倫為例,有人說詩人是半個瘋子。其實,詩人的激情勝于常人,在常人的眼里就有點“瘋瘋癲癲”。拜倫就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滿懷激情的詩人。他身為勛爵,卻同情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下層人民以及被壓迫民族。他聽到土耳其入侵希臘的噩耗后拍案而起,立刻自掏腰包組成義勇軍,率軍出戰(zhàn),并寫下了蕩氣回腸的長詩《哀希臘》(The Isles of Greece),足見他頗有英雄氣概,譯文里必須加以展現(xiàn)。我翻譯過《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和《草葉集》等十部詩集,其中包括《拜倫詩選》。在此選擇拜倫《哀希臘》詩的幾段加以點評。
原文如下:
The mountains look on Marathon—
And Marathon looks on the sea;
And musing there an hour alone,
I dreamed that Greece might still be free;
For standing on the Persians grave,
I could not deem myself a slave.
此處詩人借景抒情,從Marathon(馬拉松)1聯(lián)想到了希臘輝煌的歷史,鼓勵希臘人民不要當侵略者的奴隸。翻譯此段落,這就是主旨。當然,也必須注意選詞和押韻等因素。清末小說名作《魯男子》和《孽?;ā返淖髡咴蠘?也是個資深翻譯理論家,他針對詩歌翻譯曾提出過以下幾點要求:1. 理解要確;2. 音節(jié)要合;3. 神韻要得;4. 體裁要稱;5. 字眼要切??傊g的宗旨是用譯入語(此處指漢語)陳述譯出語(此處指英語)所包含的故事。那么,我們可以用漢詩的格式翻譯拜倫的英語詩歌,萬不可“照葫蘆畫瓢”或“對號入座”,因為英詩和漢詩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異。
我的譯文如下:
群山眺望馬拉松——
馬拉松眺望海洋;
我獨自一人沉思默想,
幻想著希臘應該仍然是自由之鄉(xiāng),
因為腳下是波斯人的墳場,
怎能甘心把奴隸當。
清末民初的文壇巨擘梁啟超、馬君武和蘇曼殊都翻譯過《哀希臘》。何以故?還不是因為當時麻木不仁的舊中國正需要這種正能量唄!詩歌本身就是興奮劑,是戰(zhàn)斗的旗幟,我們的譯文萬不可成為哼哼唧唧、無病呻吟的“一攤爛泥”。諸君如果能注意到這一點,你的譯文就是有骨氣的,是勵志的。我們不妨喊一句口號:打倒“頹唐”,為“激揚”點贊 !如此,我們翻譯的詩歌起碼就是站起來的,而非躺下的。
以下段落仍出自《哀希臘》:
Must we but weep oer days more blest?
Must we but blush? — Our fathers bled.
Earth ! render back from out thy breast
A remnant of our Spartan dead !
Of the three hundred grant but three,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
我的譯文如下,僅供參考,以印證以上觀點。由于篇幅有限,恕不詳述。
難道我們只能回憶那輝煌的歲月,暗自悲傷?
難道我們只能把羞愧掛在臉上?
流血的祖國啊,能不能讓戰(zhàn)死的斯巴達之魂復生,
讓英氣流出你的胸膛!
戰(zhàn)死的三百勇士中,哪怕只復活三個
重新回到溫泉關的戰(zhàn)場3!
*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授,文學翻譯家及翻譯理論家,本刊顧問。已發(fā)表翻譯作品兩千余萬字,主要包括《西頓動物記》《人鼠之間》《玩偶之家》《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草葉集》《簡·愛》《嘉莉妹妹》《霧都孤兒》《雙城記》《無名的裘德》《傲慢與偏見》《蝴蝶夢》《兒子與情人》《少年維特之煩惱》《紅字》《牛虻》《馬丁·伊登》《君主論》《社會契約論》《格列佛游記》《達爾文自傳》《富蘭克林自傳》和《太陽照常升起》。
1公元前490年,希臘人擊敗波斯人贏得了馬拉松戰(zhàn)役勝利。? 2(1872—1935),江蘇常熟人,亦名曾樸,筆名東亞病夫。曾樸于1929年在《真美善》上發(fā)表了《讀張風用各體詩譯外國詩的實驗》一文,提出詩歌翻譯必須達到文中所引的五點要求。
3溫泉關之戰(zhàn)是希臘人對抗龐大的波斯軍隊的一場著名戰(zhàn)役。
《論語》英譯選登
勇而無禮則亂。
Without the regulation of the rules of propriety, boldness results in turbulence. (Boldness displayed overmuch will result in unruly actions.)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When a bird is dying, its cries are mournful; when a man is dying, his words are well-intentioned.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He who does not hold the position shall not involve himself in its affairs.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When detained in Kuang, the Master said, “Since King Wen passed away, isnt the civilization still here in me? If Heaven should let the civilization perish, I would be forced to have my hands off it. If Heaven should not let it perish, what could the people of Kuang do to me?”
(《〈論語〉最新英文全譯全注本》,吳國珍,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