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平
摘? 要:閱讀與寫作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模塊,兩者具有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緊密關系。打造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文章從培養(yǎng)讀寫學習意識、遷移讀寫學習經(jīng)驗、強化讀寫學習感悟三方面切入,對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展開探討,以期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整合。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感與表達能力,通過寫作強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鞏固與應用,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
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了解不同文體,體會各種語言風格,學習多樣的寫作技巧;通過寫作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鍛煉語言知識的應用能力;在閱讀與寫作的相互滲透過程中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教師應該認識到讀寫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這一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通過實施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科學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轉變閱讀思路,培養(yǎng)讀寫學習意識
1. 把握關鍵字詞,積累表達基礎知識
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的實際應用,需要教師以讀為先,以寫為后,有序落實讀寫教學要求。在閱讀中,字詞理解和積累是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知識與技能的開始。教師應該使學生認識到:字詞是破解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閱讀學習需要從精讀字詞入手,進而深入領悟文章表達的內涵,學習優(yōu)質文章中的表達方法。對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創(chuàng)新以往的閱讀學習方法,將閱讀重點放在理解關鍵字詞方面,思考其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由此,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分析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學習意識。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要求學生通讀課文,在文章中圈畫出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字詞,并嘗試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分析作者如此用字用詞的意圖及其寫作思路。例如,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學生圈畫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挨挨擠擠”和“冒”這些字詞。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挨挨擠擠”在這一句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能夠給讀者帶來什么樣的閱讀感受?“冒”字又在句子中營造出了什么樣的效果?帶著這一問題,學生反復閱讀這些字詞,通過理解“挨挨擠擠”和“冒”本身的含義,再將其代入到文章的語境中,就此體會到作者運用“挨挨擠擠”體現(xiàn)出了荷葉數(shù)量之多,運用“冒”字同樣起到這種效果,呈現(xiàn)出了白荷花在一片綠荷葉中擠出來的景象,為文章的語句增添了別樣的意境。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寫作角度思考:如果你是作者,除了用“挨挨擠擠”和“冒”,你還會選擇運用哪些字詞?或者“挨挨擠擠”和“冒”還可以運用在對哪些事物或景物的描寫當中?應該如何運用?通過問題引導使學生從寫作層面理解文章中的關鍵字詞,體會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之處,培養(yǎng)其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技巧的意識。
2. 摘抄優(yōu)秀語句,學習文章語言邏輯
在理解文章關鍵字詞的基礎上,分析重點語句是對讀寫一體化教學的進一步升級。語句由多組字詞構成,以完整、通順的結構和語序發(fā)揮表情達意的作用。學生需要在認識語句這一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文章語句的組織特點,學習并掌握優(yōu)秀語句的語言邏輯,積累寫作經(jīng)驗,由文章內容理解轉向寫作手法分析,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專注于重點語句分析,體會如何在文章中寫好句子,清晰表意,為高質量寫作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文章中的第3 ~ 5自然段分別從聲音、動物和植物三個方面著重描寫了海底世界。學生在其中摘抄了部分語句,如“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最小的單細胞海藻,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等。教師可以就這些語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在語言表達上的邏輯和特點。從“竊竊私語”一詞中可以分析,作者運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既寫出了海底世界并非平靜,又用簡短的語句描寫出各種海底動物發(fā)出聲音的樣貌,整體語句表達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比普通的火車還快”在語句中起到與“梭子魚游速”對比的作用,作者運用“普通火車”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參照,能夠直觀地體現(xiàn)出“梭子魚游速之快”的意境,言簡意賅,趣味形象;“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這一句同樣運用了便于學生理解的語言表達方式,寫出了單細胞海藻的小,使這種奇特的生物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分析上述重點語句,學生既能夠體會到語言表達方式對文章寫作產(chǎn)生的重要作用,認識語句編排與文章讀感之間的相互作用,又能夠學習并積累豐富的語句寫作經(jīng)驗,為其后續(xù)在寫作訓練中加以運用夯實基礎。
二、提供寫作機會,遷移讀寫學習經(jīng)驗
1. 參考課文內容,探索新穎寫作形式
通過創(chuàng)新式的閱讀學習指導,學生在精讀文章時能夠掌握基本的語言表達方法,后續(xù)需要教師為其創(chuàng)造寫作訓練的機會,在系統(tǒng)性的寫作活動中強化對寫作技巧的掌握,實現(xiàn)讀寫學習經(jīng)驗遷移目標。以讀寫一體化教學理念為指導,教師組織的寫作訓練活動應該與文本閱讀相關聯(lián),使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閱讀文章作為設計寫作活動的藍本,結合文章的內容特點創(chuàng)新設計寫作訓練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強化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例如,在統(tǒng)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腳”字來比喻爬山虎的葉子,給整篇文章增添了一種靈動、形象的意味,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作者運用“一腳一腳地往上爬”這一語句描寫爬山虎枝葉在墻上生長的過程,通過細心觀察,抓住爬山虎這種植物依墻而生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描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這一過程。結合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活動,要求其自選事物,仿照文章中運用的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手法,形象地描寫特定事物的特點、習性或生長過程,使學生在理解文章寫作特點的基礎上,能夠將學習和掌握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實際寫作當中。有的學生將牽?;ㄗ鳛閷懽鲗ο螅プ颗;ɑò甑男螤钐攸c,運用“喇叭”來比喻牽?;ǎ刮恼抡Z句呈現(xiàn)出與《爬山虎的腳》一文相同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可以使其他人直觀地領會和想象牽?;ǖ幕ò晷螤?。在自主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刻體會課文寫作手法的優(yōu)勢和作用,通過加以積累,達到寫作訓練目的。
2. 運用習作模塊,設置單元寫作任務
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寫作活動,教師也可以運用習作模塊創(chuàng)新寫作活動設計方法。為同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統(tǒng)編版教材在各單元內設置了專門的習作模塊。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結合單元內的習作模塊設計相應的寫作任務,以與單元內課文題材和內容風格相符的寫作主題作為導向,指導學生開展寫作活動,為其創(chuàng)造寫作技巧應用的鍛煉機會,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和積累的寫作素材和方法得以運用于實際的文章創(chuàng)作中,啟發(fā)其寫作思維,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時,通過了解本次習作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確定寫作主題為“學習寫動物”,要求學生通過細致觀察,抓住動物的典型特點,并參照范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有條理地描寫動物,做到將動物刻畫得細致、豐富、準確、傳神,并且增強學生對于人與動物之間情感交流的描寫。在了解本次習作要求的基礎上,首先,學生應該選擇要描寫的動物,可以是自己家養(yǎng)的寵物,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一些小動物。其次,學生需要熟悉這種動物的習性,抓住動物的外貌特征和動作特點,積累習作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動物,如動物在進食時的動作特點、在棲息時的特點、在與人相處時的特點等。最后,學生應該整理寫作思路,思考如何將動物的特點寫形象、寫具體,具體可以參考本單元中的《貓》《母雞》《白鵝》等文章,學習作者是如何對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將其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文章的創(chuàng)作中。有的學生仿照《貓》一文中老舍對于貓的描寫,既寫出了貓的特點,又展現(xiàn)了老舍對于貓的喜愛,將個人對于動物的情感融入文章創(chuàng)作,突出“我的動物朋友”這一主題,使讀者能夠獲取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的情感體驗,讓文章內容得以升華。
三、完善評價機制,強化讀寫學習感悟
1. 設置練筆環(huán)節(jié),檢驗閱讀學習成果
若要使學生在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中獲得真正的收獲與積累,教師需要利用閱讀與寫作的銜接性設置評價活動,用以檢驗和反饋學生的讀寫學習情況,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學習習慣。在課堂中設置小練筆環(huán)節(jié),既能夠為學生提供學后訓練的機會,又能夠作為教師點評學生讀寫學習質量的參考,從而客觀地指出學生在閱讀學習與寫作手法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其能夠將解決學習問題作為提高讀寫能力的落腳點。利用小練筆作為讀寫一體化教學評價手段,學生將立足典型問題,反思讀寫學習問題,在以小見大中不斷提高讀寫學習能力。
例如,統(tǒng)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的《太陽》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關系。在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小練筆任務,要求學生以某種特定事物為例,運用文章中的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對事物展開描寫,并就學生的練筆內容評價其閱讀學習過程中對寫作手法的掌握情況,給予學生相應的讀寫學習指導建議。有的學生以“月亮”為對象描寫事物進行小練筆。學生雖然從科學的角度指出月亮即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wèi)星,也介紹了月球的基本信息,說明了月球與地球之間的關系,中心論點在于月球與地球上的人類同樣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但是缺少對細節(jié)的論述。就此,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作者關于“太陽和我們關系非常密切”這一段內容的論述,指出學生的小練筆中說明的內容雖廣但空,缺乏有力事實的問題,進而指導學生查閱月球的相關資料,從“潮汐鎖定”角度展開說明,詳細論述月球引力對地球的影響,使練筆內容更具說服性和說理性,指導學生掌握這類說明文寫作手法的學習重點,積累寫作經(jīng)驗。
2. 組織作文講評,回顧閱讀學習過程
閱讀與寫作具有緊密聯(lián)系。閱讀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和靈感,寫作同樣可以作為學生反思閱讀學習過程、總結閱讀學習經(jīng)驗、優(yōu)化讀寫學習方法的途徑。在學生完成寫作訓練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行講評文章內容,從寫作思路、文章結構、語言運用、寫作技巧、情感表達等方面復盤和總結寫作過程,由此引申到總結自身在閱讀學習中積累和吸收的寫作經(jīng)驗和方法,鼓勵其分享閱讀學習成果,反思閱讀學習問題,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教學閉環(huán),獲得深刻的讀寫學習感悟。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就單元內的習作模塊組織學生進行以“? ? ? ? 即景”為主題的寫作活動。學生需要觀察某種自然現(xiàn)象或某處自然景觀,抓住景物變化特征,將所觀察到的景象寫出來,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要求學生復述創(chuàng)作思路和寫作過程,從中指出學生在行文思路和語言建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自評,結合教師總評的方式,發(fā)揮評價促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而B的天堂》一文中,作者通過描寫大自然和鳥的生活環(huán)境,寫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美,有的學生由此獲得寫作靈感,將以往游歷過程中欣賞的美景作為描寫對象,側重于凸顯“人與自然”這一寫作主題,并學習作者以游覽順序寫景物的寫作思路,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教師應該參照學生的自評內容,對學生的文章內容進行總結式評價,引導學生參考課文對文章進行修改、潤色,提高文章質量,總結閱讀經(jīng)驗,實現(xiàn)讀寫能力提高的培養(yǎng)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能夠顯著提升學科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科教學要求,探索科學的教學引導方法,有效銜接閱讀與寫作教學,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案設計,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首先,教師應該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觀念與思路,使其在閱讀中以寫作思維理解和鑒賞文本內容;其次,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思路,積極拓寬學生的寫作訓練途徑,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學習的有機融合;最后,教師應該采用以評促學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反思閱讀學習過程,總結閱讀學習成果,獲得良好的讀寫學習感悟,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內化寫作技巧,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永晶. 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研究,2023(36):129-131.
[2]劉近華. 讀寫一體? 高效教學: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J]. 天津教育,2023(3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