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利物浦的安菲爾德公墓里,有一塊中國人的墓碑。碑上,用中文寫著“中國蹈海烈士楊先生守仁墓”。墓碑既像一把利劍,展示著墓主人滿腔熱血的棱角;又像一個驚嘆號,警醒當時處于混沌中的中國人。這位楊先生,便是楊毓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楊毓麟與另一位湖南人陳天華,并稱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東、西蹈海兩烈士。
1872年出生于長沙縣高橋鎮(zhèn)甘草坑的楊毓麟,自幼聰慧,7歲能文、15歲成為秀才、25歲中舉人。
1902年,楊毓麟留學日本,出版著作《新湖南》,被史家評價為“辛亥革命準備時期最具鼓動力的著作之一”。報紙也成為楊毓麟的戰(zhàn)斗武器。前期他為《湘學報》撰稿,成為湖南維新派的重要人物。1907年,《神州日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楊毓麟任該報總主筆,不斷用文章號召人們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
1905年9月發(fā)生的“吳樾謀刺五大臣”事件,楊毓麟既是清廷出洋考察憲政五大臣的隨員,又是策劃謀刺的主角。因火車震動觸發(fā)炸彈,吳樾當場遇難。但清廷并未懷疑到楊毓麟。
此外,楊毓麟被稱為革命黨“自制炸彈第一人”。在辛亥革命準備階段,革命黨人的形象就是手持炸彈勇猛沖鋒。1903年留日期間,楊毓麟就學習研制炸彈,還因試制中的意外,被炸壞了一只眼睛。蹈海自殺前,楊毓麟還曾寫過一本叫《炸彈》的書。
極端的革命追求,或許注定了他令人扼腕的悲劇人生。
1911年8月,楊毓麟在英國利物浦得知黃興領(lǐng)導的廣州起義失敗,“精神痛苦,如火中燒”,因而“憤不樂生,恨而死之”,于是蹈海以殉,亡身報國,年僅39歲。
中南大學教授孟澤在文章中這樣評價楊毓麟——作為革命者,“勇敢、決絕和不顧一切”;作為兒子、父親、丈夫,則“柔軟、深情和明哲”。
這種“鮮明的反差”,或許可以窺見楊毓麟的家國情懷。
楊毓麟非常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他在信中教孩子如何寫作文,同時叮囑孩子,除了學習好日常課程,還要“養(yǎng)成堅強德性”,同時重視體操,學好中國的傳統(tǒng)典籍。
這讓我們想起魯迅那句詩,“憐子如何不丈夫”。
(據(jù)云南網(wǎng)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