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浩哲
【摘 ?要】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還能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然而,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缺乏統(tǒng)一且客觀的評價方式、研究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評價指標和標準未體現(xiàn)英語學科特色等。因此,加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領域的研究尤為重要。為了更有效地評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文章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價值
(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評價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重要實踐課題。近年來,我國課堂教學評價的焦點已從簡單的知識和能力考核,轉變?yōu)槿骊P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強調學生的全面成長。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開始重視教學和學習行為,并提倡“變教為學、改變課堂教學結構”等教學改革措施。葉瀾指出:“要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促進課堂教學的變革,采取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研究策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正是這一策略的具體實踐,通過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教師提供改進教學的有力依據(jù)。教學評價幫助教師全面、深入地認識和理解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有助于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高效課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不僅推動了課堂教學的變革進程,還助力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科學、及時、客觀、有效且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師專業(yè)成長具有深遠影響。首先,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的觀察和分析,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xù)反思教學實踐,探索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其次,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部分是反思與探索。每一次課堂教學評價的反饋都是教師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仔細研讀反饋結果,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方法、課堂管理、學生互動等方面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得以豐富,教學技能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也逐步提高,從而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三)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當前我國學校教育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面臨重大挑戰(zhàn)。新課標中指出:“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有吸引力的情境,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鄙鷦佑腥さ那榫衬軌蚣ぐl(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評價在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再只關注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簡單掌握,而是更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評估。評價方式的改變使得教師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發(fā)展其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模擬真實場景的語境中運用語言,這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其他核心素養(yǎng)。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面臨多重困難與挑戰(zhàn),這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還制約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缺乏明確且客觀的評價標準
通常情況下,評課工作主要由專家教授或經(jīng)驗豐富的資深教師來承擔,他們憑借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對課堂教學進行綜合評價。然而,由于缺乏一套明確且客觀的評價標準,評課過程中主觀性較強,導致評課結果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這種評價方式的問題在于,不同的評價專家可能對同一節(jié)課給出截然不同的評價,使得評課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此外,盡管教研組討論常被作為評課的一種形式,但目前研討時仍未樹立多元主體評價觀念,易出現(xiàn)缺乏實質性建議、條理不清晰和交流內容趨于空泛等問題和“分不清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誤區(qū),導致教師在上完公開課且教研組公開討論后并不能從中得到切實有用的改進建議來調優(yōu)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研究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
目前,許多英語學科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仍停留在抽象的理論探討層面,缺乏與實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情境的緊密結合,缺乏對初中學生學情的充分、深入分析,以及忽視了新課標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這導致現(xiàn)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難以直接應用于真實的課堂環(huán)境。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應該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通過課堂實踐的反復錘煉和驗證,進而構建出既科學又實用的評價體系。換言之,課堂教學評價的相關研究應在真實教學環(huán)境中不斷試錯、修正,使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升評價體系的實踐操作性。目前美國的課堂教學評價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這得益于美國相關研究領域已經(jīng)形成標準的研究范式:首先是在借鑒中不斷創(chuàng)新,然后扎根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再通過實踐來不斷檢驗和完善評價體系。這值得借鑒和學習,以推動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化發(fā)展。
(三)評價指標和課程標準中英語學科特色不顯著
目前,我國大部分課堂教學評價采用的是泛學科化的通用型評價指標體系,也就是將通用學科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應用到英語學科中,這種體系雖然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和借鑒意義,但其忽略了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英語學科的特點,因此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不高?,F(xiàn)階段,課堂開始追求高階化、超越知識本身的發(fā)展,而不同學科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不同的學科性特征所帶來的高階化培養(yǎng)、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都不盡相同。英語是一門學習語言的學科,其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都有英語學科的獨特性。為了更準確地評估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亟須構建具有英語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四)忽視對課堂中智能技術應用情況的評價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智能技術為課堂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翻轉課堂等以學生為中心、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些模式充分利用了智能技術的優(yōu)勢,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提升了教學效果,比如智能聽說軟件能對學生的口語進行評價并提供改進建議等。然而,目前采用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往往忽視了智能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沒有設計指標評價課堂教學中智能技術的使用情況及效果,這樣將無法全面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依據(jù)也難以對智能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這限制了智能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五)忽視對教師課堂教學過程及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過去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側重評估學生知識的習得和學習結果,通常將知識和技能分開評價,過于關注學習成果和學生成績的變化。這種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師在課前的準備和課堂中的實際教學實踐,也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例如,沒有強調學生如何運用英語知識參與課堂討論和交流等方面。這種評價方式?jīng)]有充分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無法滿足評估核心素養(yǎng)的需求,也阻礙了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因此,教師更傾向于按照既定計劃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采用的學習方法,這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英語學科發(fā)展的需要。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對策
(一)制定客觀明確的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的制定應結合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與實際教學需求,深入挖掘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基于真實的初中英語課堂情境構建客觀明確的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應該涵蓋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氛圍的活躍程度和學生參與度、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等多個方面,并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質量和效果。此外,評價體系需要確保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并能夠實現(xiàn)量化評估,以支持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者在進行評價之前應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課程和實踐操作,以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評價能力,從而在評課過程中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二)加強相關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針對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與實踐之間存在的脫節(jié)問題。首先,應該積極鼓勵相關領域的專家、教學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深入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場,開展緊密圍繞真實教學情境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通過實地觀摩、深入調研等多種方式,可以收集到更真實、詳盡的一手資料,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修正和完善提供堅實的實踐數(shù)據(jù)支撐。其次,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學習方法理論和有效教學理論等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多元智能理論強調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建構主義學習方法理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知識建構過程,要求評價更關注學生的主動學習和互動交流情況;有效教學理論提供了評價教師行為的重要視角,確保教與學得到合理的組織和安排。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可以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實用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三)構建具有初中英語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為更精確地評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構建具有英語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這個評價體系應該緊密結合新課標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確保評價指標能夠真實反映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水平。首先,評價指標應考核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包括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其次,評價體系應考查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是否能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等情況,重視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再次,評價體系應重點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確保英語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而不僅僅是傳授語言知識。最后,評價體系應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包括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及遷移創(chuàng)新等學習能力的評估。這樣的評價體系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情況,從而更準確地評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四)將智能技術應用納入課堂教學評價
為了適應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趨勢并推動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應將智能技術的應用納入課堂教學評價中,這樣可以針對性地對智能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同時也有助于引導教師積極擁抱新技術,適應教育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首先,評價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考查教師是否合理地運用了智能技術,例如智能語音識別、云教學平臺等,并關注教師是否有效地整合了線上和線下的教學資源,以及是否鼓勵學生利用智能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其次,在評價智能技術使用效果時,可以觀察智能技術的應用是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以及是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個性化學習推薦等方式。最后,應關注智能技術應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通過對比使用智能技術前后的學生成績、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變化,客觀地評價智能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效果。
(五)注重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評價
過去的課堂教學評價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這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對初中英語課堂進行全面的評價,首先需要從多個方面深入考查教師的教學過程,包括評估教師的教學準備是否充分,是否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程度等。其次,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同樣重要,學生的學習過程反映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可用于評價學生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是否能夠靈活選擇和運用學習方法,這樣的評價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評價初中英語課堂需要注重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評價,以便給予初中英語課堂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葉瀾,吳亞萍. 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之三[J]. 教育研究,2003(08):42-49.
[3] 王薔,胡亞琳. 英語學科能力及其表現(xiàn)研究[J]. 教育學報,2017,13(02):61-70.
[4] 王薔,李亮. 推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5):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