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芳
動靜結合是寫景狀物類文章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目的是為了突出景物的特點,使意境和形象和諧統一。文學作品中,動靜結合法往往通過同時描繪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元素,使作品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如,在描述自然景觀時,既有對靜態(tài)景物的描寫,如山川、樹木等;又有對動態(tài)事物的描繪,如流水、風動等,從而使所繪對象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左讀經典
秋天的楓葉
◎林清玄
記得那一日,在某處山林。
楓樹牽著楓樹,幾乎毫無間隙地染滿了整個山嶺。綠的、黃的、橙的、橘的、紅的,我仿佛走入一個夢境,完全被溫暖的紅色系所包圍。靜靜的楓樹已經夠美了,風來的時候,就像遠方寄來的許多信件,飄灑在空中,旋轉、飛舞、回蕩,輕輕地落在腳邊。
林中的地上,楓葉已堆高到半尺,人只好踩著繁美的楓葉前行,每一步,碎去的楓葉都用沙啞的聲音唱著秋天的歌。就讓我一直沉醉在這樣的夢里吧!我漫步楓樹林,有一顆童話的心。
突然,從楓樹林邊飄來一陣濃郁的香氣,把我從夢境與童話中喚醒,尋著香氣與飛煙的所在,原來是路邊小店在油炸著食物。上前相認,炸的不是別的,正是一片一片楓葉,有綠、有黃、有紅。
楓葉被裹上了雞蛋白與面粉調勻的作料,放入油鍋中炸,稱作“揚物”或“甜不辣”。一下子,丟入的楓葉就浮出鍋面,每一片,都是整整齊齊的五角星,面粉中還隱隱透出色彩。
我萬萬沒想到,油炸過的楓葉還這么美;我更沒想到的是,楓葉竟然可以吃,還可以在路邊販售。我買了一盤楓葉炸成的餅,走到楓樹下的石椅,靜靜地品嘗,真正沒想到的是楓葉竟然如此美味!
其實,楓葉本身是沒有味道的,但是坐在千株萬株楓樹間,看著楓紅層層,楓葉飄飄,楓葉餅就好像飽含了秋天的味道,盈滿了童話與夢、歌聲與詩。
原來是用眼睛去看的,此刻卻用鼻子聞嗅,用舌尖品嘗,用所有的細胞與意識去親近秋天。我在秋天里,秋天也在我的腹中;我在楓葉里,楓葉也在我的胸中。
蘇東坡有一句話: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我想,生命需要減法,要有覺察地放下許多東西,要更從容、更慢、更有空間。輕輕地走路,用心地過活、溫和地呼吸,柔軟地關懷。如此,我們便可尋得內心的寧靜。
……
走出楓葉滿滿的山林,我想在這波動紛擾的人生,使我們超脫的是專注,特別是專注在比塵俗生活更多的美境。
生命的實質是空無的,串起這空無的,只是一個個有感有悟的剎那,剎那就是生命的本身。某年某月某日,我曾在林間感受到那一剎那,我就有一剎那真實地活過。
人生的美麗的確短暫,好好地活在現前的這一剎那,這是人最真實的生活。一剎那實存于心,每在秋天,必會浮現。
其他的日子,就像空中隨風飄落的楓葉,風吹過,就消失了。
(節(jié)選自《林清玄散文精選》)
右寫作文
我家門前有一棵樹
◎向云果
我家門前有一棵樹,一棵會開花的樹,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樹。
我只知道它長得枝繁葉茂,根深蒂固,是一種深沉的樹。在陽光下,在風雨中,它總是伸展著茂密的樹杈,如一位慈祥的長者,向著天空遙望,想要訴說珍藏在心底的古老的故事。仔細看去,樹葉上布滿了獨特的紋理,既像被時間的手掌撫摸過后的痕跡,又像大自然精心描繪的美麗畫卷。
春天來了,大樹披上了一件翠綠的風衣,片片葉子猶如鑲嵌在衣擺上的花邊,朵朵花瓣猶如點綴在其間的亮片紐扣。微風吹來,那棵樹便如一位可愛的小姑娘提著裙擺快樂地起舞。就算是人間四月芳菲將盡的暮春,也有著兀自燦爛的盛景:花開——熱烈璨然,花團錦簇;凋謝——落英繽紛,暗香如故。
夏天,艷陽高照,樹便化身為默默遮擋烈日風雨的“保護傘”,使周圍的空地成為孩子們流連往返的“樂園”。嬉戲玩耍的、靜讀沉思的、追逐打鬧的,都能在這里尋到一處讓人心安的場地。沒有催促、沒有提醒,更沒有指責批評,有的只是一份自在歡愉的欣喜。
秋天,樹把酒紅色的果實懸掛枝頭,像一個個神秘的小燈籠,偶爾慷慨而勇敢地跌落幾顆于地面,便成為左鄰右舍熬湯入味的美味底料。
冬天,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像可愛的精靈,又像斑斕的童話,襯著瑩瑩白雪,把地面變成了歡樂的舞臺。
習慣于樹春日的恬淡、夏日的繁盛;見證于樹秋日的深情、冬日的靈動,便更加鐘情每一樹的葉落花開、每一季的去留隨意,也更加珍惜和期待每一個當下的盛情和歡喜。
我家門前有一棵樹,一棵會開花的樹,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樹。
【廣東廣州市番禺區(qū)金海岸實驗學校初一8班】
◆點評
動靜結合法在這篇習作中被運用得恰到好處。小作者從門前一棵會開花的不知名的樹著筆,描繪了它“如一位慈祥的長者,向著天空遙望,想要訴說珍藏在心底的古老的故事”“仔細看去,樹葉上布滿了獨特的紋理,既像被時間的手掌撫摸過后的痕跡,又像大自然描繪的美麗畫卷”的靜態(tài)特點,讓我們對這棵樹充滿了好奇;隨后,又描繪出這棵樹隨風舞動時的動態(tài)狀貌,燦爛而又熱烈。
全文動靜結合、相得益彰,呈現出了這棵樹在一年四季的特點,令讀者印象深刻。
◆賞讀
這是一篇借景抒情、感悟人生的散文。作者在秋天的楓林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從視覺、嗅覺、味覺等多個角度入手,表達了對秋日楓葉的熱愛與贊美之情,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秋天的浪漫和寧靜。
作者認為生命需要減法,只有放下一些東西,才能用心感受美好的生活。
楓葉是秋天饋贈給人們的禮物,它在努力向人們傳達著某種盛情,而這種盛情,只有胸懷熱愛的人才感受得到。
◆借鑒
動靜結合法可以用來寫人,也可以用來寫景。描寫人物時,要注意圍繞人物的特點描寫其動作和神態(tài),要做到靜態(tài)特點和動態(tài)特點的統一。寫景狀物時,則要將靜態(tài)描寫利于展示景物形態(tài)特征和動態(tài)描寫利于傳神的特點結合起來,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們結合《秋天的楓葉》進行分析。
1.文章開篇直入,形象地描寫了楓葉的靜態(tài)美
文章開門見山地寫道:“記得那一日,在某處山林”,引出了所描寫的對象。接著,寫“楓樹牽著楓樹,幾乎毫無間隙地染滿了整個山嶺。綠的、黃的、橙的、橘的、紅的,我仿佛走入一個夢境,完全被溫暖的紅色系所包圍”,這里描繪了一個楓葉盡染的浪漫瑰麗的場景,令人心醉。一個“牽”字猶如神來之筆,使眼前的楓樹變得鮮活起來,想象奇特豐富,意境渾然天成。
2.文章筆觸自然,生動地展現了楓葉的動態(tài)美
作者以清新優(yōu)美的語句描繪出楓葉的絢爛多彩,又自然而然地將筆鋒一轉:“靜靜的楓樹已經夠美了”,繼而用無比熱烈的情感寫出風來時楓葉翩翩起舞的場景——“就像遠方寄來的許多信件,飄灑在空中,旋轉、飛舞、回蕩,輕輕地落在腳邊?!卑扬h落的楓葉比作遠方寄來的信件,這得多么細膩的情感、多么豐富的想象、多么溫暖的內心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所以,才有了踩在“林中的地上,楓葉已堆高到半尺,人只好踩著繁美的楓葉前行,每一步,碎去的楓葉都用沙啞的聲音唱著秋天的歌?!甭接谶@樣浪漫的楓樹林,就如同沉醉在一個童話般美好的夢境里。
作者運用動靜結合法,營造出了一個浪漫多彩的楓葉世界,由此引發(fā)讀者的無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