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騰
在成長的花季雨季,既要有裘馬輕狂之志,為之不斷奮斗;又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并為自己的一點成長,沿途的一點風(fēng)景而歡喜,不死嗑硬撞。
袁枚于《隨園詩話》中有言:“才欲其大,志欲其小。”而左宗棠告誡子女:“讀書做人,先要立志?!笨此漆樹h相對,實則出入儒道之間?!爸居湫 蹦私档陀跋纫⒅尽蹦饲笕松半m不能至,心向往之”。故曰:有志,而不囿于志。
人生一世,豈能無志?萬物皆有生長的方向,何況人呢?或許“英雄路,東西南北”,但志向是閃耀于心間的晨星,是遠方飄搖的風(fēng)帆。它不僅明晰人們前行的方向,而且激發(fā)人們內(nèi)心里最為原始,亦最為強烈的渴望。
從古至今,成大事者豈能散漫無志渾渾噩噩。或是秦始皇欲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一掃六合,變法圖治只為心中霸業(yè);或是李白市井中欲扶搖直上九萬里,助河清海晏;或是五四青年欲立中華而驅(qū)外寇,重振國風(fēng),熱血灑盡只為心中救國之志。志向,宏偉的志向,是一個人的目標(biāo),一個人的格局,更是一個人的希望,一個人生活下去的動力與意義。
審視古今,有志者多,有大志者少,因格局??;無志者少,而囿于志者多,因缺乏韌性。心中的志向,應(yīng)是一路行走一路收獲的歡愉,不應(yīng)為萬丈深淵里的墳?zāi)?,埋藏了生活原本的生機與身邊不息的美好。為何言“志欲其小”?因為“志小,而愿無不足”,因為太多人困在以志向為名的牢籠里,作繭自縛而無知無覺。
如陶淵明,年少意氣風(fēng)發(fā),立猛士之志,行儒者之道??傻饺松K章,他留給世人的多是“采菊東籬下”的悠然,多是“歸去來兮”的淡然。何也?有志而不囿于志也。既有過輔佐君王的鴻鵠之志,亦能心安于靈秀山水,酌酒賦詩,此乃人生之大境界。
而今,無志而渾渾噩噩茍且者,游蕩于市井蒼陌;囿于志而碌碌無為者,亦活在自己的套子里,他們都在沉迷,都在陷落,都無法自知,都無法自拔。無志者迷茫,因為他們不知生命的意義,只是在膚淺的快樂與悲傷中偷生;囿于志者迷茫,因為他們沒有奮斗的目的,只是機械地勞動,為著心中變形的志向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他們皆是可悲之人?。?/p>
而對于我們,在成長的花季雨季,既要有裘馬輕狂之志,為之不斷奮斗;又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并為自己的一點成長,沿途的一點風(fēng)景而歡喜,不死磕硬撞。如此,有志而不囿于志,有儒者之心亦有道家之風(fēng),方能成人生之器,琢生命之玉。
爾其有志?當(dāng)遠及天涯,闊及山河,天下蒼生皆可入心。
爾其小志?當(dāng)求志而不陷于志,志氣通人生而能自行出入其中。
(指導(dǎo)教師? 劉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