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壺
在《蔡烈士公時遺墨》一書中,名流題詞很多,其中,李烈鈞在首頁上的“外交史上第一人”之榜題大字(如上圖所示),最為引人注目。再者,除了許世英、李濟深、蔣作賓等人的題詞,尚有蔡元培題詞一則,原文如下:
神明而英,志剛而貞。折沖御侮,失茲干城。主義不撓兮成此仁,威武不屈兮舍此身。
奉題公時先生遺像? 蔡元培
顯然,這是一篇為烈士所作的“像贊”。據(jù)考,蔡元培本人與蔡公時生前并無任何交誼。那么,被李烈鈞等譽為“外交史上第一人”,被蔡元培贊嘆“威武不屈兮舍此身”的蔡公時,究竟有何生平事跡,能得到各界名流的一致贊譽與表彰呢?
蔡公時(1881—1928),江西省九江市人,幼習(xí)經(jīng)史。他曾在日本留學(xué),并加入中國同盟會,以《民報》為陣地,從事反對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傳。民國時期,他曾參與護國、護法運動,還曾隨軍北伐。1928年5月,出任國民政府山東特派交涉員。
當(dāng)時,日本政府為阻止英美勢力向中國北方發(fā)展,借口保護僑民,派兵侵占濟南。5月3日,日寇尋釁挑起事端,肆意捕殺中國軍民。下午,日軍將位于濟南商埠經(jīng)四路的山東交涉公署包圍,威逼工作人員交出武器。此時,剛接手交涉公署工作的蔡公時挺身而出,對日軍嚴(yán)正申明“我們系外交人員,不攜帶武器”。日軍企圖搜繳軍械未果后,竟置國際公法于不顧,對公署大肆破壞,并強行搜掠文件。
為避免事態(tài)擴大,蔡公時婉言要求日軍停止搜查,退出公署,并請日本領(lǐng)事前來洽商,但均遭拒絕。隨后,日軍以暴力手段將交涉公署人員捆縛,蔡公時據(jù)理力爭,竟被日軍割耳、切鼻,頓時鮮血噴流,血肉模糊,慘不忍睹。蔡公時仍不屈服,繼續(xù)痛罵日寇,后被押赴交涉公署院內(nèi),慘遭槍殺,壯烈犧牲。
5月11日,日軍悍然侵占濟南,并開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濟南軍民死傷一萬一千余人,城內(nèi)血流成河,尸橫遍地,史稱“濟南慘案”。
日軍在濟南的暴行,激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各地民眾、團體紛紛舉行示威抗議,主張廢除不平等條約,抵制日貨,要求嚴(yán)懲肇事者,賠償損失,聲援國內(nèi)正義的斗爭。1928年5月12日,國民政府對蔡公時等人明令褒揚,蔣介石、李烈鈞、于右任、李宗仁、馮玉祥、孫科、宋子文、陳立夫、孔祥熙、王正廷等軍政要人紛紛題詞表彰與追挽。《蔡烈士公時遺墨》等紀(jì)念書籍陸續(xù)印行,蔡元培的題詞“像贊”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chǎn)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