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理念以激發(fā)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尋找解決策略,提高綜合能力。本文研究如何將STEAM素養(yǎng)融入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本質上是整合高中數(shù)學的學科知識,使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立體、有層次——以學科學習為主要內容,從知識、技能、情商、智力、價值觀等滲透點向外無限輻射。教師依據(jù)本區(qū)域的教學現(xiàn)狀,從學生的能力、興趣、關注點出發(fā)設計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一、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與STEAM理念融合過程分析
本節(jié)課是探討空間直線與平面之間關系的起點,其中蘊含了眾多深刻的數(shù)學思想,如將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或者將無限問題轉化為有限問題等。這些思想為后續(xù)學習面與面之間的平行關系,以及線與面之間的垂直關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論基礎。
傳統(tǒng)教學忽視了學生“發(fā)現(xiàn)過程”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會生搬硬套,無法靈活運用定理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將STEAM理念融入教學勢在必行。為了深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筆者精心設計了以“折紙藝術”為核心的探究活動。這些活動將工程技術(S)的核心理念融入其中,有效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升其數(shù)學建模素養(yǎng)。此外,筆者將藝術(A)與數(shù)學理念相融合,在思辨環(huán)節(jié)著重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STEAM理念應用分析
(一)教學目標
1.明確如何判斷直線與平面呈平行關系(判定定理)并靈活應用,利用藝術、工程等理念實現(xiàn)學科融合。
2.通過折紙試驗明晰定理的由來過程,提升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在折紙的過程中學會將立體幾何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掌握轉化能力,體會化歸思想。
(二)設計理念
在本次課程的設計中,筆者精心構建了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如圖1所示),旨在引領學生經歷一場知識內化的過程。這一設計不僅揭示了直線與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探索過程,還激勵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數(shù)學建模能力,強化自己的空間想象力、邏輯推理等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三)教學過程
任務一:通過生活事例激發(fā)空間感知能力
教師:在三維空間中,直線與平面之間存在哪些可能的位置關系?
學生:二者平行、二者相交、一條直線在平面上。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找到哪些例子,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線面平行的概念呢?
學生:例如,教室里的日光燈棒與地面,或是足球門框上沿所在的直線與操場地面,都是線面的平行現(xiàn)象。
教師:那么,我們如何去判定一條直線是否與一個平面平行呢?(用多媒體展示圖2),讓我們來觀察直線a與平面α的關系。直線a是否與平面α平行?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
學生1:不平行,它倆雖然現(xiàn)在沒相交,但是將直線延長之后肯定會和平面相交的。
學生2:通過肉眼觀察沒辦法判定它們倆是不是平行的,萬一是角度造成的錯位呢?
(設計意圖:當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兩者無公共點,但是圖2引發(fā)了激烈的討論,學生意識到直接觀察無法驗證圖形之間的關系,因為直線與平面都是無限延伸的。這種認知上的矛盾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要性,為知識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任務二:設計實驗,帶動主動探究
(用多媒體展示圖3)
教師:請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圖片。你們感覺線段AB與平面α是什么關系?
學生:如果單純用眼睛看的話好像是平行的,但我不敢確定。
教師:沒錯,從數(shù)學角度來說,圖形之間的關系必須通過一系列證明才能得出結論,那么我們現(xiàn)在共同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一下這條線和平面是否平行。
實驗指導: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我們準備好的卡紙,將這張紙的四個點標注為A點、B點、C點和D點,接下來把這張卡紙平放在桌面上,現(xiàn)在我們以立體幾何的角度來觀察桌面,將桌面標注為平面α。接下來,請你們動動手,隨便折一下這張紙,隨后在折痕的兩端標記上點E、F。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的形式探究兩組問題:
(1)在我們的這張紙上線段CD是否與折痕EF平行呢?線段CD與平面α是否平行呢?如果是,請說明原因。
(2)折疊能讓線段CD與平面α平行嗎?具體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教師選取兩組學生進行示范。
(設計意圖:折紙實驗是數(shù)學思想與技術理念的融合,引導學生學會建立模型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抽象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小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和討論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為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任務三:展示成果,總結歸納定理
學生(小組代表):我們觀察到折痕EF與CD不平行時,四邊形CDEF便呈現(xiàn)出梯形的形狀。在這樣的情況下,梯形的兩條腰DC和EF如果被延長,它們必定會在某一點上相交。假設這個交點是M,那么點M就會位于直線EF上。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點M同樣位于平面α內,這表明直線CD與平面α發(fā)生了相交(如圖4所示)。
教師:你們小組完成得非常棒,接下來我要找一個小組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該怎樣讓CD與平面α保持平行呢?說出具體操作方法和原因。
學生(小組代表二):折痕EF與CD保持平行時就意味著直線CD與平面α之間存在平行關系,具體原因我也解釋不清楚……
教師:沒關系,這也是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教師:判定線段CD平行于平面α的依據(jù)是什么?
學生:我們之前學的平面和直線存在平行關系的定義。
教師:要精確地定義直線CD與平面α的平行關系,我們必須確定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交點。換句話說,平面α上的任意一點都不會位于直線CD上。
(學生舉手表示要進行詳細說明)
學生:這張紙上的折痕也就是EF與CD是平行關系,也就是說這兩條線不會產生交點,換句話說,折痕EF也不會和平面α內的任何一點相交,這個時候我們在平面α上做一條與EF平行的線,只要證明該平行線和CD平行,就能證明EF平行于CD了。
教師:你說的完全正確,在探討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條件時,我們可以依據(jù)定義來闡述這一概念。那么你能根據(jù)定義總結一下什么情況下直線與平面平行嗎?
學生:直線和平面在三維空間中沒有任何公共點,即直線上的任何一點都不在平面內,直線與平面沒有任何交點,也就是說,直線完全位于平面的另一側。如果直線上的兩點都在平面外,那么過這兩點的直線與平面平行。
(設計意圖:折紙實驗的引入,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更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直觀地理解了線面平行的條件,為后續(xù)幾何學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STEAM理念應用實踐思考
(一)立足STEAM理念制訂教學目標
過去,教師經常將精力集中于單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傳授,這種做法過于強調結果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習過程的價值,無法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更遑論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相比之下,STEAM教育理念則提倡多學科的深度融合,突出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教師若能立足于STEAM理念,教學目標的設定將更加全面且精確,促使高中數(shù)學課堂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傳遞轉變?yōu)閷W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通過這種轉變,學生能迅速掌握必要的知識,同時發(fā)展其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依據(jù)STEAM理念設計探究活動
在STEAM教育理念中,動手操作結合思維活動是其核心特征之一。在上述教學內容中,學生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掌握教材中涉及的“降維”概念,就是將空間中線面平行的復雜問題轉化為更為簡單的線線平行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本節(jié)課通過折紙、自主探究等實踐活動將抽象的空間形式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清晰的空間印象。學生通過親手制作模型,不僅能直觀地觀察到空間形式的轉換,還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親歷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完整流程。從知識的發(fā)現(xiàn)到生成,每一個步驟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教材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方法,并揭示了數(shù)學知識的理性思維和教育價值,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運用STEAM理念提升學生素養(yǎng)
在STEAM教育理念指導下,小組合作成為課堂學習的基石,帶動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學習。在探索直線與平面平行性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互動頻繁,共同探討問題,思想的火花在討論中不斷迸發(fā),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充分調動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動手操作和深入反思論證中,學生逐漸掌握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技能,如將復雜問題簡化、空間問題平面化等,從而有效地增強了在模型建立、空間想象和思辨推理等領域的素養(yǎng)。STEAM教育理念視域下的教學并不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徹底摒棄,而是學科融合基礎上的教育升華。在這種融合教學模式中,立體幾何的教學超越了簡單的知識傳授,轉而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活動中心,通過知識的傳授與拓展來構建課程,清晰地體現(xiàn)了STEAM教育探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驛馬中學)
編輯:陳鮮艷
作者簡介:劉俊琴(1971—),女,漢族,甘肅慶城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