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海英
近年來,夏邑縣第十小學始終秉承“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著學生一起讀書”的理念,用翰墨書香浸潤心靈,在字里行間奮發(fā)向上,以思想影響思想,讓靈魂溫暖安放。
一、讀好書,給師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一)學生方面
創(chuàng)建“移動圖書館”,讓學生有好書可讀。學校沒有專門對學生開放的圖書館和閱覽室,教室就是學生讀書最好的地方。為此,我們將“圖書館”設在每間教室里,確保學生眼睛看得到書,伸手摸得到書。
為確保學生有書讀,學校先后3次花費50多萬元,購書2萬余冊,并于每學年初登記造冊,分發(fā)到班級圖書柜中(每班大約320冊)。各年級學生該讀的書、必讀的書、能讀的書,基本上都能在班級圖書柜中找到。學校對班級圖書的管理相對寬松,目的是保證學生正常閱讀。每學年初,班主任領取圖書;學年結(jié)束,班主任再把書交回學校。驗收標準只有一條:書可以破舊,但不能丟。
(二)教師方面
閱讀,教師一定是先行者。教師只有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才能激勵學生多讀書。教師讀的書從哪兒來?一是學校統(tǒng)一購置適合教師閱讀的高質(zhì)量圖書放在圖書室,供教師自由借閱。二是獎勵圖書,學校為每年評選的書香教師發(fā)放獎品,獎品是教師想讀的書。三是校長贈書,這是每名教師都會收到的禮物。四是教師相互借閱。近幾年,學校獎勵教師的書籍超過3000冊,人文素養(yǎng)、教育學科、親子教育主題的應有盡有。
二、好讀書,為師生吸收精神食糧提供保障
(一)學生方面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那么,為什么學生到了學校后,在本該讀書的年齡、最該讀書的地方卻不愿意讀書了呢?我
想,也許是學??荚嚦煽冎辽系馁|(zhì)量觀扼殺了學生讀書的熱情。如何重新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好讀書的習慣?
一是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堅持午間讀書。每天下午上課前的時間,是學生固定的自由閱讀時間,學校堅持讓學生進行至少半小時的午間閱讀。如今,午間讀書已成了師生的一種習慣,學生入班即靜,入座即讀,無須提醒。教師不管走進哪個班級,看到的都是學生在安靜地讀書。午間讀書成了學生的常態(tài)。
二是拓寬閱讀范圍,提供方法引領。2016年,我?guī)ьI團隊申報省級課題“小學語文微經(jīng)典課程開發(fā)和利用的研究”。在長達兩年的課題研究中,我探索了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閱讀模式,開發(fā)了六冊校本教材《走近經(jīng)典》,督促學生每天開展5分鐘經(jīng)典誦讀,積累相關名言警句、歇后語、對聯(lián)、古詩、小古文、諺語等。2022年,我主持的市級課題“小學語文一年級和大人一起讀的閱讀策略研究”結(jié)項,引領教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
三是改革假期作業(yè),讓收獲留下痕跡。讀書做好記錄,玩耍玩出名堂。近幾年,學校對假期作業(yè)進行改革,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不同的操作性作業(yè),其中讀書是重要一項。學生讀書留痕,如辦讀書小報、設計讀書記錄卡等。開學后,學校組織評委評選并展覽學生的讀書收獲,讓學生感受讀書的成就感。
四是開展創(chuàng)意讀書活動,在文字中收獲感動。學校一直倡導無壓力閱讀、無功利性閱讀,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讀后有感受,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學校多次設計創(chuàng)意讀后感的征文比賽,讓學生在文字中收獲感動。
(二)教師方面
讀書是一種樂趣。最重要的是,能夠帶來樂趣的是讀書本身,而不是讀書以后的結(jié)果。如何激發(fā)教師閱讀的興趣呢?
一是以親子共讀為契機,激發(fā)教師全面閱讀。不是所有教師都有閱讀的意識。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鼓勵教師親子共讀,讓教師有督促自己孩子讀書的意識,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幾年來,學校組織了多場親子共讀展示活動,創(chuàng)建了“親子共讀永相伴,成長路上不孤單”微信群,供教師群體親子共讀打卡使用。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讓教師將親子共讀的閱讀體驗運用到學生身上,也讓教師認識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增強讀書的內(nèi)驅(qū)力。
二是“訂單式”供書。為教師購買書籍,我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比如要提前跟教師溝通需求,為他們“量身而購”。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訂單式”的獎勵真切提升了教師讀書的興趣。
三、讀書好,為師生提供分享讀書平臺
(一)學生方面
學生在百花齊放的讀書分享中得到心靈的洗滌。一是在校園櫥窗內(nèi)設置專門讀書分享交流板塊?!拔易钕矚g的書,你看了沒有?”學生以手寫報的形式介紹自己讀過的好書,來吸引其他學生閱讀此書。二是組織開展“經(jīng)典誦讀”大型活動。全校聯(lián)動,全班參與,班主任策劃,師生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了每一場的精彩。三是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師生共同策劃,學生主持、匯報,這一形式原生態(tài)、接地氣。四是設立校園讀書周,給閱讀一個“名分”。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所在周為校園讀書周。教師精心設計活動主題,精心開展好每場活動。五是“疫路閱讀”有書香。2020年世界讀書日,學校舉行線上讀書活動,學生用課本劇、好書推薦、溫情朗讀等方式,展示閱讀成果,開辟閱讀的新天地。
最是書香能致遠。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談話。一個天天讀好書的孩子,天天和高尚的人對話,必然會受到正面影響。海量閱讀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給學生提供了一生受用的精神食糧。文字是表面的,長期閱讀帶來的影響是內(nèi)化于心的。學校在各級各類“讀書征文”活動中多次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學生婁懿嘉讀書事跡突出,被評為2022年度商丘市“新時代好少年”。
(二)教師方面
教師讀書活動的主要成果形式如下:一是每
學年進行教師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示與評選,二是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表教師的讀書心得感悟,三是開展“讀書助力成長”師徒共讀匯報會。自2017年開始,學校已經(jīng)組織了30多場讀書分享活動,效果超出預期。無論是剛走向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還是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將,都能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讓聽眾收獲滿滿。
為了使教師更盡情地分享讀書收獲,也為了幫助教師梳理自己的教學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學校設置《開講啦》微講座欄目,有效融入教師的讀書分享,讓教師盡興地來一場讀書的交流。
對教師來說,讀書是最好的備課,閱讀的邊界就是教學的邊界,閱讀的高度就是教學的高度。夏邑縣第十小學一大批優(yōu)秀教師的涌現(xiàn),讀書的作用功不可沒。以2022年夏邑縣首屆首席教師評選為例,縣直學校評出的5名首席教師中,4人為圣源人或曾經(jīng)的圣源人(圣源學校于2022年8月改制為夏邑縣第十小學)。更讓我們感到自豪的是,縣直小學組推薦參評9位教師時,縣直6所公辦小學不約而同地推薦了曾經(jīng)的圣源人參選。2022年,我在職稱評審時順利通過正高級評審,成為夏邑縣第一名正高級教師。2022年,趙春平榮獲“趕考路上有我”市級演講比賽一等獎,隨后代表商丘市參加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趕考路上有我”演講比賽,并在大象網(wǎng)直播。
對于學校而言,讀書是最好的引領。夏邑縣第十小學在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及親子閱讀方面成效顯著,夏邑縣電視臺專門為“教育大講堂”錄制了節(jié)目,講述學校的成功做法。2018年4月,夏邑縣書香校園建設現(xiàn)場會在圣源學校(現(xiàn)夏邑縣第十小學)召開,現(xiàn)場會以組合報告的形式展示了學校在書香校園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2022年,呂繩顯校長在夏邑縣教體系統(tǒng)業(yè)務工作推進會中做書香校園建設經(jīng)驗介紹。2018年,學校榮獲商丘市“書香校園”稱號。2022年,我受邀在“邵亞楠中原名師工作室”星空讀書會上匯報學校讀書開展情況,并帶領10人團隊加入“華韻詩教新語娃”志愿者活動,開發(fā)了“妙筆生花”課程。
校園安靜,教師安靜,行走在字里行間,聆聽智者的教誨,滋養(yǎng)心靈,教育才能安靜發(fā)生。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