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偉 唐思玥 嚴明圣 張小云
【關鍵詞】哈日賽墓地M7;圓領短上衣;小口合襠褲;烏皮六合靴;吐蕃時期;青海都蘭
【摘要】2019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哈日賽墓地發(fā)掘7世紀中葉至9世紀末吐蕃時期墓葬7座,出土470余件不同材質的器物。其中M7出土的服飾經整理修復后形制比較完整,包括褐色圓領短上衣、黃地條紋小口合襠褲和黑色長靿尖頭靴等。分析服飾面料和制作工藝可知:圓領短上衣主體面料為平紋絹,領、袖緣邊鑲以織錦,用平面裁剪法裁制而成;小口合襠褲主體面料為黃地條紋提花山形斜紋綾,襠部面料為藍色條紋染纈平紋絹,依身形裁剪而成;長靿尖頭靴為牛皮質地,靴靿前片、后片和靴面分別裁制,共有6道縫線。對比不同時期同類型服裝的形制可知,哈日賽M7出土短上衣融合了魏晉時期胡服上衣的短小和唐代袍服圓領、直襟的特點,長褲具有波斯條紋褲的形制風格,長靿靴則屬于典型的胡服,這種多元素的搭配方式顯示了青海地區(qū)吐蕃時期居民服飾穿著的隨意性,體現了不同民族和地區(qū)服飾交融的特點。
2019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都蘭縣的哈日賽墓地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工作,共發(fā)掘7世紀中葉至9世紀末吐蕃時期墓葬7座,出土陶器、金銀器、銅鐵器、漆木器、皮革制品、絲織品、骨器等不同材質器物470余件[1]。其中M7未經盜擾,墓葬形態(tài)保存較好,出土時墓主以風帽倒扣作為覆面,身著短上衣、長褲,腳蹬皮靴。這是青海地區(qū)首次在墓葬中出土如此完整的喪葬服飾,對于研究吐蕃時期青海地區(qū)的服飾、制衣工藝以及葬俗、民族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嘗試對M7出土衣、褲、靴的形制特點、制作工藝等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褐色圓領短上衣(M7∶10)
為單衣,右襟及右袖殘缺嚴重(圖一)。圓立領,直襟,腰微收,窄袖。領、袖皆有緣。通袖殘長121厘米,衣長63.5厘米,衣袖通長47厘米,袖管長40厘米,袖寬27.5厘米,袖口寬18厘米,下擺寬74厘米,領緣寬3厘米,袖緣寬7厘米。領、袖緣邊用褐色地小花經錦織錦,主要圖案為小寶相花,輔花為十字賓花(圖二)。
上衣面料粗糙,出土時認為是麻制品,后經顯微鏡觀測,面料纖維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圖三),確認為絲織物,但絲質可能較差。利用織物密度鏡采集織物數據進行組織結構分析,結果顯示:上衣主體面料為平紋絹,經線密度為19根/厘米,緯線密度為13根/厘米。雙幅邊,幅寬37厘米,幅邊寬3厘米,有9根經線。緣邊的織錦為一上二下斜紋經重組織,由褐、黃、綠三色經線構成圖案(圖四)。經線為S捻,密度為87根/厘米;緯線基本無捻,明緯1根,夾緯1根,密度為50根/厘米??楀\圖案經向循環(huán)為1厘米,緯向循環(huán)為1.3厘米。
上衣采用平面裁剪法,為挖領裁剪而成,前后衣身相連,肩袖相連,衣袖與衣身連裁。圓形領口,領緣鑲以織錦。出土時上衣左右襟在胸前交疊掩合,疑似穿著時用紐扣將左側衣襟上部固定到右頸(由于紐扣位置殘損比較嚴重,無法斷定是否有扣袢)。左右襟緣同樣使用平紋絹,緣寬11.5厘米,緣邊處沒有扣袢痕跡。在肩袖連接處的處理上,正身面料隨幅寬垂至上臂中部,然后上袖子,因此衣袖有與肩部相連的袖和袖管兩部分。袖管長40厘米,使用整幅面料斜向剪裁而成,袖口處縫合7厘米寬的織錦。根據縫線推測,該上衣共由7塊布料裁剪而成,正身4塊,兩袖管(雙幅邊)2塊,衣襟邊緣(單幅邊)可能共用1塊。
2.黃地條紋小口合襠褲(M7∶9)
為單褲,右褲腿、褲腰殘缺嚴重,褲襠殘破(圖五)。褲腰較寬,褲腿上寬下窄,合襠。褲長78厘米,褲腳寬21.5厘米,褲腿寬28厘米,腰圍約147厘米,褲襠深19厘米。
長褲面料有兩種,主體面料為黃地條紋提花綾,襠部面料為藍色條紋染纈絹。其中主體面料為三上一下山形斜紋綾,經線顯花,由藍、綠、黃、棕四色經線相間排列形成藍綠、黃、棕色豎條紋,每間隔6條藍綠條紋有一列六邊形提花(圖六)。山形斜紋以61根經線組成一個單元,在交點處由三上一下變?yōu)槎弦幌?,S捻,密度約為44根/厘米。緯線為黃色,兩根絲線合股,基本無捻,密度為24根/厘米。雙幅邊,幅寬45厘米,幅邊寬0.56厘米,經線雙股合一,有22根。山形斜紋綾上的藍綠條紋寬3毫米,藍綠條紋之間相隔2~3毫米不等。提花圖案由藍黃、綠黃、棕黃色三組經線通過交替換線構成(圖七),緯向間距3.6厘米,經向間距0.5厘米。褲襠所用面料為平紋絹,經線密度為57根/厘米,緯線密度為22根/厘米。單幅邊,寬0.29厘米,有14根經線。
長褲由兩條褲腿和褲襠縫合而成。褲腿依面料本身的幅寬裁剪,對折后于內側縫合,在縫線周邊可看到用大針腳勾勒褲型的痕跡(圖八)。長褲內側用山形斜紋綾和藍色條紋染纈絹加三角形邊:距褲腳20厘米處開始至合襠底部用山形斜紋綾加邊,加邊部分長33厘米,最寬處6.5厘米;合襠底部開始至褲腰用藍色條紋染纈絹加邊,其與山形斜紋綾加邊之間的縫線已殘失,加邊部分殘長25厘米,最寬處7厘米。右褲腿加邊面料缺失,殘存針眼痕跡。合襠處用一塊長58厘米、寬24厘米的藍色條紋染纈絹對折后分別與兩條褲腿內側的加邊連接,形似兜襠。褲襠前后片面料高于褲腿上部,上部呈弧三角形,前片長9厘米,后片長11.5厘米。左褲腿加邊附近有一塊長7.6厘米、寬5.7厘米的補丁,用料與主體面料相同,表面有磨損,說明墓主生前穿著此褲時間較長,以致襠部磨損,貼補丁后又繼續(xù)穿著。該褲沒有單獨上腰,在腰部左側有一長5厘米的開叉,暫不確定是否與腰帶的固定有關。此褲形制類似于現代的小口低腰褲,應是依身形裁剪而成,裁片橫平豎直,更多依靠面料本身的幅寬來裁剪,最大限度地利用面料,沒有外側縫。褲子腰部較寬,推測穿著時需要折疊腰部面料后再系腰帶。
3.黑色長靿尖頭靴(M7∶7)
為單靴,尖頭微微上翹,平底,長靿,靴口斜圓,前高后低。靿高44.7厘米,靿圍49厘米,靴底長23.4厘米(圖九)。
長靴為牛皮質,靴靿前片、后片和靴面分別裁制,靴靿后片直接與靴底縫接,前片與靴面套接縫合,共有6道縫線。鞋尖處有一不規(guī)則四邊形褶壓痕跡且有細小孔洞,鞋面有一圈褶痕且有孔洞,應與裁制時勾勒鞋面輪廓有關。左靴后片底部有二圓孔。該靴形制與史料中記載的烏皮六合靴基本相符,是目前青海地區(qū)出土的唯一一雙可完整復原的靴子。
1.短上衣
目前考古所見短上衣主要有胡服中的褶衣和漢服中的襦兩種類型,多見于陶俑、畫像磚(石)或壁畫資料中,實物并不多見。
褶衣(亦稱“褶服”)的出現源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王國維指出:“此服之起,本于乘馬之俗,蓋古之裳衣本乘車之服,至易車而騎,則端衣之聯諸幅為裳者,與深衣之連衣裳而長且被土者,皆不便于事。趙武靈王之易胡服,本為習騎射計,則其服為上褶下褲之服可知,此可由事理推之者也。”[2]褶衣繼承了先秦時期胡服上衣短小精干的形制特點,衣長在膝蓋以上,便于騎射。秦漢時期,褶衣逐漸在軍中得到推廣,與長褲一同組成軍人的日常穿扮,如陜西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坑出土騎兵俑的著裝(圖一〇,1)[3]和江蘇邳縣東漢繆宇墓出土畫像石上的擊鼓武士形象(圖一〇,2)[4]等。魏晉時期,隨著民族大融合進程的加深,褶衣的穿著更為常見。這一時期,袴褶成為一種軍隊中的著裝制度,《晉書·輿服志》記載:“袴褶之制,未詳所起,近世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服之?!盵5]這在不同地區(qū)的出土資料中都有發(fā)現,如山東滕州西晉元康九年(299)墓[6]、廣東廣州沙河頂西晉墓[7]出土袴褶武士俑(圖一〇,3、4),均上身著交領右衽、窄袖短衣,其形制相較秦漢時期的褶衣要短小許多。同時,褶衣還用作仆役著裝。如在遼寧朝陽袁臺子東晉石室壁畫墓很多描繪生活場景的壁畫中,仆役上身著領緣、袖口鑲黑邊的交領短衣[8]。田立坤分析認為該墓的年代為前燕后期[9],屬慕容鮮卑統(tǒng)治階段,仆役的交領短衣很可能保留了鮮卑胡服的初始面貌。類似短衣在陜西、河南等地出土的胡人俑上也有發(fā)現,如河南洛陽關林皂角樹村西晉墓出土的胡人侍俑,上身著圓領窄袖短衣(圖一〇,5)[10]。到了隋唐時期,褶衣形制有所變化,雖承襲了魏晉時期衣身短小的特點,但袖子趨于寬大。對比來看,哈日賽M7出土圓領短上衣與魏晉時期褶衣形制相近,尤其與皂角樹村西晉墓出土胡人侍俑所著圓領褶衣更為接近,可能是胡服的延續(xù)。
“襦”是秦漢以來漢服中流行的一種短衣,有兩種形制:一種較長,下不過膝;另一種較短,剛好及腰。西漢史游《急就篇》顏注曰:“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腰曰襦?!盵11]襦的實物在考古工作中有所發(fā)現,如新疆樓蘭LE北壁畫墓出土漢代長袖短衣[12],為交領左衽,斜襟,長不過臀,長53厘米,通袖長153厘米(圖一一)。這件襦的出土,表明秦漢時期西北地區(qū)游牧民族亦穿著襦。魏晉時期,襦的形制有所變化,日趨短小,衣袖漸窄,并成為婦女常服[13],形制類似于同時期的袴褶,通常與裙搭配。如新疆阿斯塔那4號墓出土魏晉時期女俑[14],上衣為交領右衽,窄袖,衣長至腰腹部,衣身明顯窄小(圖一二)。隋代及唐初,襦的形制變化不大,仍為短衣窄袖。到盛唐時,襦衣逐漸寬大,以低領露胸為美。哈日賽M7出土圓領短上衣在短小、貼身的形制特點上與魏晉至唐初的襦比較相似,僅在衣領、衣襟處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哈日賽M7出土圓領短上衣與魏晉時期的褶衣、襦非常相似,尤其接近于胡人侍俑所著圓領褶衣。然而,其圓立領、直襟的樣式在短衣中較為少見,而是多見于魏晉以后的袍服。如陜西唐三彩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胡人執(zhí)壺俑,胡人身著圓領直襟及膝長袍,足蹬長靿靴(圖一三)[15];山西太原虞弘墓出土石俑和日本美秀博物館藏石榻圍屏圖像[16]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均著圓領直襟及膝長袍。此外,中國絲綢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唐寶相花紋綾袍[17](圖一四),長138厘米,其兩襟相合時呈圓立領造型,衣袖較窄且裝飾錦緣。此衣與M7出土圓領短上衣相同、形制相近,但在衣長上差異明顯。
總體來看,哈日賽M7出土圓領短上衣融合了秦漢以來褶衣和襦短小、緊身貼合與唐代袍服圓領、直襟的特點,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
2.條紋小口褲
綾織衣物在唐朝具有一定的等級性。《皇清經解·儀禮??庇洝酚涊d,唐高祖時規(guī)定“親王常服及三品二王后服大料綾羅,五品以上服小料綾羅,六品以上服交梭雙釧綾袍襖之制”[22],可知綾為唐代官員常服使用的面料之一,且根據官員品銜有大料(大團花)、小料(小團花)和交梭雙釧(幾何紋)等圖案之別。到唐太宗時,又有“流外及庶人不服綾、羅、穀、五色線靴、履”[23]的規(guī)定,進一步限定了綾的使用人群。哈日賽M7出土小口合襠褲使用了同時期中原地區(qū)官員才能使用的山形紋綾面料,足見其珍貴價值。
3.長靿靴
孫機先生曾提出:“我國上古時代并非全然無靴,只不過華夏族起初不常穿,穿靴是從事游牧少數民族的風習,因而靴也被認為是一種胡服。”[24]北齊以來,長靿靴成為胡服的標志之一。《夢溪筆談》記載:“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25]隋唐時期,隨著胡服的流行,長靿靴在中原地區(qū)風靡一時,這在許多圖像資料中均有反映,如:陜西禮泉縣韋貴妃墓后室南壁甬道北外口西側所繪一組束抹額的男裝女侍均足蹬尖頭上翹的長靿靴(圖一七)[19]115;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出土有一件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亦為穿尖頭長靴的裝束[26];故宮博物院藏《步輦圖》中,大臣和侍者均穿著尖頭上翹的長靿靴。上述圖像中的長靿靴與哈日賽M7出土長靿尖頭靴形制相近,應均為唐朝流行的烏皮六合靴,由六塊皮革縫合而成,有六條靴縫,也稱“六縫靴”[27]。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吐蕃時期烏皮六合靴的考古資料在青海地區(qū)已有較多發(fā)現,如:海西州德令哈郭里木M1出土吐蕃時期棺板畫中,許多人物形象均足穿烏皮長靿靴,靴高及膝,鞋尖上翹(圖一八);都蘭熱水墓群出土有吐蕃時期的皮靴殘件[28],為尖圓頭,高靴筒,平底,靴縫處面料保存完好,針眼清晰、整齊(圖一九),與哈日賽出土長靿靴部件比較相似,且質地更好。由此可知,隋唐時期在中原地區(qū)流行的烏皮六合靴在青海地區(qū)同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哈日賽M7出土長靿尖頭靴即是這一風尚的又一力證。
哈日賽墓地M7出土的短上衣、長褲、長靿靴展現了吐蕃時期的服飾文化,極富地域特色,是“上衣下褲”服制的實物印證。其中,短上衣融合了魏晉時期胡服上衣的短小和唐代袍服圓領、直襟的特點,長褲具有波斯條紋褲的形制風格,長靿靴則屬于典型的胡服。這種多元素的搭配方式顯示了青海地區(qū)吐蕃時期居民穿著服飾的隨意性,體現了不同民族和地區(qū)之間服飾交融的特點,亦彰顯了民族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這一點在哈日賽M7的葬俗方面亦有明顯表現,如墓主在身著短衣、長褲、長靿靴的同時,還以垂裙風帽覆面。垂裙風帽是典型的北魏鮮卑人帽飾,使用覆面則明顯是受到先秦時期以來中原地區(qū)流行的埋葬習俗的影響。
哈日賽M7出土服飾既有唐代漢族服飾文化因素,又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鮮卑)和西方波斯服飾的特色,是胡漢民族密切交往、融合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粑∠壬赋?,生活在絲綢之路沿線、河西走廊要沖之地的吐蕃民族“一方面承載著來自西域、中亞一帶的文化習俗與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承擔著西域北方民族與中原漢文化之間過渡融合的角色,從而推動了北朝隋唐以來的民族大融合與文化交流互動新格局的形成”[29]。哈日賽M7出土吐蕃服飾充分表現了吐蕃民族的文化特質,彰顯了文化因交流而互通、因融合而發(fā)展的格局。
————————
[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都蘭縣文體旅游廣電局.青海都蘭縣哈日賽墓地2019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23(11).
[2]王國維.胡服考[M]//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32.
[3]許家祺.秦俑服裝分類與特征研究[J].藝術品鑒,2018(24).
[4]南京博物院,邳縣文化館.東漢彭城相繆宇墓[J].文物,1984(8).
[5]房玄齡,等.晉書:卷二十五:輿服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4:772.
[6]滕州市文化局,滕州市博物館.山東滕州市西晉元康九年墓[J].考古,1999(12).
[7]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組.廣州沙河頂西晉墓[J].考古,1985(9).
[8]遼寧省博物館文物隊,朝陽地區(qū)博物館文物隊,朝陽縣文化館.朝陽袁臺子東晉壁畫墓[J].文物,1984(6).
[9]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類型與分期[C]//巫鴻.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05—230.
[10]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關林皂角樹西晉墓[J].文物,2007(9).
[11]史游.急救篇:卷二[G]//李學勤.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一冊:字典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4.
[12]趙豐.絲綢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146.
[13]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315.
[14]王樂,朱桐瑩.阿斯塔那Ast.vi.4號墓出土的兩件木俑:十六國時期服飾研究[J].考古與文物,2019(2).
[15]曾麗榮.唐代三彩粟特胡俑服飾探析:以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館藏為例[J].文博,2016(6).
[16]包銘新,李甍,孫晨陽.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1:匈奴、鮮卑卷[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250.
[17]趙豐,齊東方.錦上胡風:絲綢之路紡織品上的西方影響:4—8世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05.
[18]納春英.唐代服飾時尚[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55.
[19]昭陵博物館.昭陵唐墓壁畫[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0]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畫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244.
[2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古代西域服飾擷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05.
[22]阮元.儀禮校勘記[G]//阮元.皇清經解:第五冊.濟南:齊魯書社,2016:556.
[23]歐陽修,朱祁.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5:530.
[24]孫機.兩唐書輿(車)服志校釋稿:卷三:常服、其他[C]//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41.
[25]胡道靜.夢溪筆談校證: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3.
[26]陳銳.唐騎馬女俑[J].收藏界,2014(4).
[27]竺小恩.胡氣氤氳的大唐服飾[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
[28]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蘭吐蕃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8.
[29]霍巍.西域風格與唐風染化:中古時期吐蕃與粟特人的棺板裝飾傳統(tǒng)試析[J].敦煌學輯刊,2007(1).
〔責任編輯:張曉虹〕
————————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青海都蘭哈日賽墓地考古發(fā)掘資料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23CKG02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