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字是漢字遣詞、造句、表義中的高頻字根。由于時間久遠和應用廣泛,“方”字的本義及其引申義的互動關系出現了較大的背離,導致“方”字本義湮沒、引申義取代本義成為字義認知的常態(tài)。但是“方”字的本義標定與淵源考據具有重大歷史和學術功能,必須加以厘清和回歸。本文認為“方”字本義應當回歸到許慎《說文解字》的原義出發(fā)點,依據兩個重要的判定原則,從“倂船”的本義起點去推演引申義的用法擴展路徑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方”字本義映射出華夏文明的傳播方式和路徑等重大史學信息,通過科學解讀可以為漢字學術應用的空間拓展和層次提升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方”字淵源考據;本義;引申義;以字證史;史實考據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7-012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7.039
“方”字是漢字遣詞、造句、表義中的高頻字根。由于時間久遠和應用廣泛,“方”字的應用以其本義為基點,不斷擴展其引申義的范圍,形成了一個多元化視角的“方”字字根詞匯群。在“方”在應用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字義異化現象,即“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逐漸出現了互動關系上的背離,在現代語境下使用的“方”字已完全丟失其本義,而采用引申義解釋,甚至有學者引用引申義來否定本義,造成了對“方”字認知的錯亂。根據自許慎以來的說文解字邏輯,文字不僅要用來表達特定對象的“音、形、義”,而且文字隱含著文明演進的歷史史實,在信史考據中發(fā)揮著“以字證史”的重要作用。本文將通過“方”字的溯源考據及其用法擴展的分析,闡明“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互動關系,并提出“方”字的重大史學功能與價值。
一、《說文解字》中“方”字本義說解
漢字本義的淵源考據要溯源的話,兩個重要的文字典籍要互為印證。其一為《爾雅》,其二為《說文解字》?!胺健弊值谋玖x溯源考據遵循這一邏輯路徑。
《爾雅·釋水》對于“方”字的提及有一個重要的表述:“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泭?!边@一表述將“方”與船緊密聯系了起來。
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來到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都對“方”字進行了解說。許慎《說文解字》中“方”字的解說:“為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鼻宕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中對“方”字的解說:“倂船者,並兩船爲一?!?/p>
從《爾雅》和《說文解字》的“方”字說解來看,“方”字的本義是特定形制或禮制的船的概念是無誤的。這是中國文化中“方”字本義的邏輯起點。在“方”字的遣詞、造句、成文的應用中,多元視角的引申義的擴展應當是以“倂船”本義為基準,按照合理的邏輯不斷擴展,形成多元化的“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交互應用場景。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當前學術界存在一種“方”字本義考辯的異化傾向,即在否定“方”字本義的同時,用引申義替代本義的地位,從而造成了“方”字本義的湮沒和扭曲。針對這一現象,可以通過對現有研究觀點進行梳理加以呈現。
二、已有文獻中的“方”字字義考辯
本文通過對已有研究“方”字文獻的梳理,將“方”字字義考辯的觀點分為兩個大類:其一為“方”字“倂船”否定說;其二為“方”字“倂船”肯定說。
(一)“方”字“倂船”否定說的觀點
孫化龍(1986)提出“方”“巫”同源說,依據甲骨文、金文的 、 、 、 等字形與巫字的甲骨文字形 和金文字形 聯系頗大,認為“方”是指人間,與“巫”所指神界相對應。方、巫屬同源字,四方當為初始義,
表四方之形則更形象,后分為二途,在神界則為四方神,在人間則為方圓、國家。后來進一步分化,巫專用于神界,方只用于人間。并且提出:許慎的“倂船”之說是因為沒有看到卜辭等出土文獻,僅依小篆強自解釋的結果,后世多迷信許慎,導致“方”與“巫”的因緣關系被湮沒了數千年。而許慎所說“方”字的“倂船”之義是“泭”字的借用字。范毓周(1994)在《殷墟卜辭中的“ ”與“ 帝”》也持有“方”“巫”同源的觀點。
王元鹿(1986)認為 “方”字的本義及它們的早期形體的結構方式,在古代文獻中已經佚失,需要重新認識。綜合典籍中“方”字所表意義,大致可歸為四類:其一為“判分”義;其二為“正直”義;其三為“對稱的二物”義;其四為“一半”“一旁”義。如果用“以刀判物”來訓釋“方”的本義,則每種意義都能夠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墩f文》的“併船”說,只能解釋三、四兩義。朱芳圃先生的“刀柄”說,也只能解釋三、四兩義,徐中舒先生的“耒”形說,可釋四類意義,但除“正直”義外,釋另三義似略嫌牽強。至于高鴻縉的“刀倚架旁”說,幾乎不能解釋四義中任何一義,難以成立。因此依據“方”字及一些“方”聲字的古義并結合“方”字的讀音和形體進行綜合考查,判定“方”字的本義可釋為“以刀判物”。
康殷(1979)的《文字源流淺說》也從字形入手,認為“方”的字形類似人形側視,并人之頸部有束縛之行,根據甲骨文的字形推測“方”可能表示頸部被物束縛的人。陸忠發(fā)(2019)提出“方”的本義是外族人或者外國人,造字取象于搶奪他族、他國人口之史實,故造字以“用繩索將其脖子捆起來的人( )”表示外族人或者外國人。并且認為“方”的廣泛的應用都是本義“外族人或者外國人”的引申義,包括許慎《說文解字》中的“倂船”之義。解釋為:被搶奪來的人因為害怕,他們行則相隨從,處則相比并,故“方”引申為“并”?!稌の⒆印罚骸靶∶穹脚c,相為敵讎?!苯暋渡袝⒁羰琛罚骸胺剑ⅰ!?/p>
綜上所述,“方”字“倂船”否定說的觀點是在否定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本義說解。說解的角度各不相同,可以依據字形演變和字義關聯,提出“方”“巫”同源說;也可以依據字形演變,提出“以刀判物”說;還可以根據字義的引申,提出“外族人或者外國人”說。
(二)“方”字“倂船”肯定說
“方”字“倂船”肯定說自古以來就是主流觀點,但傳承應用的案例多,學理研究的成果少。在繼承“方”字“倂船”本義說解的同時,確實存在很大的疑惑,不明“方”字為“倂船”的造字初衷。
劉益明(2015)提出從字形分析的角度看,將“方”字的本義講為“併船”是合理的。從古代文獻看,“方”的本義為“併船”也是毋庸置疑的。從語源學的角度講,只有將“方”字的本義講為“併船”才能把“方”字的眾多引申義有機地關聯起來。所以,提出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地去否定許說。
本文的觀點支持“方”字“倂船”肯定說,并且在支持的同時,從“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背離視角進一步切入,深入探討二者的互動關系及其隱含的待證史實。
三、“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間的關系及其判定原則
(一)“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互動關系
1.“方”字本義常用
本文引用網絡資源《漢典》的字義解讀作為分析樣本,展示“方”字的本義的具體表現形式。
(1)方,倂船也。象兩舟總頭形?!?《說文》
(2)大夫方舟?!?《爾雅》。李注:“竝兩船曰方舟?!?/p>
(3)方舟而濟于河。—— 《莊子·山木》
(4)不足方?!?《儀禮·鄉(xiāng)射禮》。注:“猶倂也?!?/p>
(5)方舟設泭?!?《國語·齊語》
(6)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周南·漢廣》
(7)操軍方連戰(zhàn)艦,首尾相接。—— 《資治通鑒》
(8)蜀漢之粟,方船而下?!?《史記·酈食其列傳》
從引用的典籍文獻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方”字沒有失其本義,在傳承和應用中都明確指向了“船”“水運”“士大夫”等本義表達。
2.“方”字的引申義常用
本文引用網絡資源《漢典》的字義解讀作為分析樣本,展示“方”字的引申義的具體表現形式。
(1)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正方形;
(2)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
(3)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4)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5)地區(qū),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圓,方輿(指領域,亦指大地);
(6)辦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導有方,貽笑大方;
(7)種,類:變幻無方,儀態(tài)萬方;
(8)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干種藥物的名稱、劑量和用法:藥方;
(9)違背:方命;
(10)正在,正當:方今盛世;方興未艾;
(11)才,剛剛:方才,如夢方醒;
(12)量詞,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
(13)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幾方石章;
(14)姓,方志敏。
3.“方”字本義與引申義背離的例證分析
以引申義中(6)“方法、做法、技巧”的造詞表義為例。關于(6)“方法、做法、技巧”引申義的造詞中“貽笑大方”中的“方”解讀為“方法、做法、技巧”,理解上較為牽強。如果回歸“方”字本義,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百O笑大方”的“方”指代的是“大夫”階層在知識、技能、道德等方面的高水平的社會精英,如果僅僅是定位在“方法、做法、技巧”的理解層面,就會違背中國文化中很少對“方法、做法、技巧”加注“大”來修飾的用詞邏輯。但是對掌握“方法、做法、技巧”的士大夫階層的社會精英,中國文化中常常冠以“大方之家”等尊稱?!肚f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p>
(二)“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間的關系基本原則
1.后人字義解讀不能否定前人原則
前人是文字造字的先期參與者與傳承者,在造字“音、形、義”的認知上存在時間優(yōu)先權,如無重大的史學證據推翻前人字義的論斷,后人對字義的解讀不能輕易否定前人表義。如果后人對前人表義不能理解,不能以后人的解義注釋替代前人表義的本位。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而言,如果前人對更早期文字的傳承和說解出現了原則性誤讀,甚至是傳統(tǒng)字形新義解讀,很可能預示著文字傳承的過程中出現了重大的災變或文化斷層,絕非前人無知妄議文字的本義。后人在繼承、批判和揚棄的研究和應用中應當理性對待。
2.引申義不能否定本義原則
本義是引申義擴展的基礎前提和邏輯起點。引申義的擴展方式類似水中漣漪,圍繞本義的中心點逐步擴展,形成多元化語境的引申義表達。但是,本義與引申義的關系,不能在邏輯上倒置,即不能用引申義去替代本義,甚至否定本義。如果字的本義湮沒,引申義也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在文字發(fā)展過程中,其“音、形、義”會出現嚴重扭曲,從文化知識傳承的角度而言,增加了知識的盲區(qū)和認知的障礙。
四、“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關系悖反的例證分析
“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關系悖反的現象表明,后人不能理解前人表義有三種可能:其一是字義不明不能理解,比如文字傳承過程中“音、形、義”的佚失,“方”字就是典型樣本字例,漢字字根中的“天干地支”22個字符也是典型樣本字例;其二是字義引申不能理解,比如漢語中大量存在的音譯借用造詞,直接用了本字的“音”,不用其“形、義”,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后產生了相應的引申義,反過來會影響本義;其三是字義扭曲不能理解,比如中國古代的帝王尊長名字的避諱傳統(tǒng),會使得原字使用受到限制,導致在文獻中的理解被嚴重扭曲。
本文以“方”字本義記載最早的古籍《爾雅》成書時間爭議為例,來說明“方”字本義與引申義關系悖反的思辨邏輯。《爾雅》是已知最早記錄“方”字是倂船的典籍。關于《爾雅》成書的時間存在較大的爭議。目前可以總結為兩種主流觀點:其一為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其二為先周以降成書論。
(一)對“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的思辨
《爾雅》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的典型觀點見于百度知道的詞條。其表述為:“《爾雅》成書于戰(zhàn)國或兩漢之間,上限不會早于戰(zhàn)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莊子》《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zhàn)國后的作品。書中談到的一些動物,如狻猊(龍九子之一,形如獅子)。據研究,不是戰(zhàn)國以前所能見到的。也有認為《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于西漢,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爾雅注》?!卑俣仍~條的解釋一般不被學術界作為研究立論的文獻基礎,但其影響日漸擴大,對民眾的影響已不可小覷。將其作為理論辨析的對象,有助于深化正確的認識。
該詞條中提出支持《爾雅》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的主要論據是《爾雅》引用資料的成書時間和一個值得辨?zhèn)蔚挠^念問題。關于《爾雅》成書時間問題,筆者的觀點認為,作為一部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典籍,不斷引用和增刪是正常的邏輯,就如今日之百科全書或字典,如果出現了新的引用文獻,就否定其最早成書的時間是非常不嚴謹的判定標準。關于中華先祖戰(zhàn)國以前對獅子的認知問題,筆者的觀點認為,僅憑主觀認定中華先祖戰(zhàn)國以前沒有見過獅子來否定《爾雅》成書時間節(jié)點,有悖常理。這是對中華先祖知識水平和遷徙能力存在思維定勢導致的局限化認知。綜上所述,《爾雅》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的兩個重要論據在邏輯上存在缺陷,在學術研究中不可確信。
(二)對“先周以降成書論”的思辨
《爾雅》戰(zhàn)國后期成書論的典型觀點認為,《爾雅》最早著錄于《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有的觀點認為是孔子門人所作,有的觀點認為是周公所作,后來孔子及其弟子做過增補。后人大都認為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春秋戰(zhàn)國秦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西漢劉歆所著《西京雜記》:“郭威……好讀書,以謂爾雅,周公所制。”又《記》言:“孔子教魯哀公學爾雅。爾雅之出,遠矣。舊傳學者,皆云周公所記也?!?/p>
針對《爾雅》成書的時間所定位的“先周時期”。作為一個學術概念,也曾是學術界爭議的一個問題。于祖培(2006)提出了定義西周以前周族歷史的先周歷史的概念。“先周時期”概念的提出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有學人認為已有先秦這個概念,再使用先周一詞是否準確。于祖培認為要判定“先周”一詞的造詞使用是否符合學理,先應檢討“先秦”這個概念的內涵及其使用情況。先秦是對秦朝建立以前的歷史統(tǒng)稱,但就其實際使用的情況看,先秦一詞大多是指西周到秦建立之間,學界在提到西周以前歷史階段時都使用舊石器、新石器、夏、商等具體概念,不用“先秦”概念的原因是擔心引起誤解。當史學研究不斷溯源,“先周”一詞相對于“先秦”一詞在邏輯上的重要性就不斷提升,二者是大概念與小概念關系,而不是等同并列關系,不會產生認知混淆問題。
本文認為,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時間斷代上不應受夏商周斷代不清問題的影響,要根據史學證據的遺存和考據科學厘定時間概念。因此,《爾雅》成書有可能更早于先周時期,溯及更為久遠的中華早期文明。以《爾雅》成書時間為判斷依據,“方”字的本義應為“倂船”無疑。后世對“方”字引申義的擴展在邏輯上和表義上大體遵循“方”字本義的基準定位?!胺健弊直玖x與引申義關系悖反爭議的分析中,《爾雅》成書時間之爭的辨析是很好的范例,可以作為科學糾正“以后世之應用否定前世之基準的悖反邏輯”的判例。
五、“方”字本義的重大史學功能
本文之所以以“方”字為研究對象,考辨其本義與引申義的互動關系問題,是因為“方”字的本義隱含的重大歷史史實,如果不加糾偏和定標,在文字和歷史研究中將會出現嚴重的失準問題。這個重大史實是從“方”的本義、引申義及其相近偏旁字形字義的交匯體現出來的?!胺健弊制缘摹芭浴弊?,《說文解字》釋義為“溥”,“溥”的本義是水勢浩大。在自然界中,只有海洋的mIkVSQlGIu4/ckyzM9bSXBD2+YcUuUsxcBxBY6PnLLE=水勢才能匹配浩大廣博之義?!胺健弊制缘牧硪粋€關聯偏旁“?”,其構字包括“游”“旌”“旗”“族”“施”“旋”“旚”等,本義皆為旗幟之義?!胺健睘榇?”為旗,“旁”為水勢浩大,符合自古以來航海的基本規(guī)律,存在極大的可能性影射上古三皇五帝時代的天子、諸侯、大夫、士的用船禮儀皆為航海民族的禮儀儀制。從中國歷史的沿革來看,海船代表船舶的最高技術水平,內陸水運的船舶在技術上一旦脫離海運會迅速退化,甚至對于特定的內陸民族完全喪失了海洋知識和船舶技術。因此,“方”字本義傳達了一個重要的有待考據正式的史實:“天子在海外,而非域內”。商、周兩朝雖然地處中原,但其與海外的關系卻非常密切。“方”字的本義是重要的史實遺存證據。如果不加深究,貿然推翻了“方”字“倂船”的本義基準,將會抹除經典古籍中對于上古文明史實的真實信息,扭曲學理性和世俗性認知,其謬大也。除了“方”字以外,還有重要的文字證據是“貝”字?!柏悺弊峙c“方”字都將商、周文明的重要特征指向了海洋。對于“貝”字的考據將另文研究。
六、總結與展望
“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背離是文字演化和應用擴展的正?,F象。但在對引申義廣泛使用的同時,對“方”字本義也需要正本清源,即便現有史實沒有充分史料證據加以論證,學術界在學理性研究中也應當秉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理念推進研究的深化,正確的導向應當是鼓勵拓展知識的邊界,但要謹慎地加以揚棄,反對未經信史考證即興否定的傾向。“方”字本義背后有許多未解之謎,是否如本文所預想的那樣,與海船、海運、文明交流、族群遷徙存在關聯性還有待深入考據和求證。“方”字本義與引申義的理性思辨也開啟了“以字證史”的新方向,不僅可以為重塑中國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理性基礎,更可以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經濟交流中提供有益的支撐。
參考文獻:
[1]洪燕琳,羅丹.得方字者得孝道——讀《論語譯注》有感[J].語文月刊,2019,(07):77-78.
[2]陸忠發(fā).甲骨文“方”字新釋[J].殷都學刊,2019,40(02):16-18.
[3]康烜黃.(?)組甲骨文字體分類定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4]姚紅霞.《林黛玉進賈府》中“方”字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J].語文天地,2018,(28):41-42.
[5]雷世斌.試論“方”字的記錄職能[J].漢字文化,2018,(08):32-34.
[6]張宏.《周易·坤·六二》“方”字解兼全文解[J].青年文學家,2016,(03):152.
[7]劉益明.“方”字形義考辨[J].漢語史研究集刊,2015,(01):367-386.
[8]方子劍.釋“方”字[J].文教資料,2014,(35):17-18.
[9]顧三元.“方劑”的概念及范疇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
[10]王九卿.“方宅”之“方”[J].語文月刊,2014,(01):39.
[11]張延俊.試談詞綴“方”的產生過程[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5(05):37-40.
[12]孔凡秋.“方”族字探論[J].文教資料,2012,(19):34-35.
[13]漢典:“方”字詞條[DB/OL].https://www.zdic.net/hans/%E6%96%B9.
[14]孔凡秋,牛春生.“方”字本義初探[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01):76-78.
[15]于祖培.先周歷史階段劃分及中期地望[C].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325-331.
[16]田勝男.“方”字本義研究述評[J].昌吉學院學報,2009,(02):39-41.
[17]牛致遠,汪中有.“方”字注釋商榷[J].中學語文,1996,(09):41.
[18]孫化龍.釋“ ” “ ” [J].丹東師專學報,1996(02):88-89.
[19]范毓周.殷墟卜辭中的“ ”與“ 帝” [J].南方文物,1994,(02):115-119+114.
[20]穆楊.方言與“方字”、“方文”[J].民主,1992,(08):32.
[21]曹海東.“方”字訓釋小議[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7,(08):23+12.
[22]史雙元.“不可方思”“方”字解[J].江漢論壇,1986,(09):44.
[23]王元鹿.說“方”[J].辭書研究,1986,(02):4.
作者簡介:
余思敏,女,浙江衢州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絲綢之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謝京華,男,山西介休人,財政學博士,寧波市國際稅收研究會常務理事,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財稅經濟政策。
楊陽,通訊作者,女,遼寧沈陽人,財政學博士,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稅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