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海蒂編年史》中的女性衰老困境與身份訴求

2024-07-20 00:00:00單修惠
今古文創(chuàng) 2024年26期

【摘要】美國女劇作家溫迪·瓦瑟斯坦代表作《海蒂編年史》以幽默詼諧且寓意深刻的話語,刻畫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中老年女性形象,她們在面臨情感和事業(yè)困境時的艱難選擇,書寫了她們在實現(xiàn)女性身份認同道路上遭遇的女性衰老困境,展現(xiàn)出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影響下女性對于身份認同的訴求。本文通過論證《海蒂編年史》中體現(xiàn)的女性衰老困境,并通過主人公們走出困境的方式,重新實現(xiàn)女性自我身份的認同,進而更好地提高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作為新女性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溫迪·瓦瑟斯坦;《海蒂編年史》;衰老;女性身份認同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6-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6.005

溫迪·瓦瑟斯坦是美國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時期的著名劇作家,《海蒂編年史》是她的代表作,獲得1989年的托尼獎最佳劇本獎和普利策戲劇獎等多個獎項。劇作以倒敘的方式講述了女主人公海蒂從16歲到40歲的成長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多位女性在面臨身份認同危機時做出的積極選擇。

國外對于瓦瑟斯坦的作品研究頗有爭議:一方面是因為瓦瑟斯坦作品中的主人公多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缺乏描寫其他階層和低收入女性的元素,被指有種族主義和階級歧視的危險;另一方面,一些批評家將瓦瑟斯坦本人與《海蒂編年史》的女主人公海蒂·霍蘭德等同起來,被視為所有女性的代表,過于片面和局限。然而,在瓦瑟斯坦去世后,批評家們卻開始贊賞她在作品中對女性問題的關注。

相較而言,國內(nèi)對瓦瑟斯坦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集中在她的女性主義思想和喜劇元素的概括上,很少關注具體的人物分析。近年來才有對其作品中人物身份的研究。[1]

在此背景下,很少有文學研究涉及因“衰老”而持續(xù)被社會邊緣化的中老年人,甚至將他們歸類為“弱勢群體”。與此同時,在進行女性主義研究時,我們經(jīng)常忽視女性因“衰老”而在社會關系中被邊緣化、受到歧視,以及伴隨而來的年齡焦慮和身份危機問題等。因此,本文通過女性身份認同視角,論證女性衰老困境在瓦瑟斯坦的《海蒂編年史》中如何得到體現(xiàn),并通過主人公和其他女性努力走出困境的積極訴求,重新塑造女性的自我身份認同,進而更好地提高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作為新女性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地位。

一、家庭中“傳統(tǒng)女性”婚育困境

作為深受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影響下的溫迪·瓦瑟斯坦,其劇作體現(xiàn)遭受年齡和性別壓迫的中老年女性形象,毋庸置疑。

《海蒂編年史》[2]共兩幕,在第一幕第五場時,海蒂28歲,參加了初戀男友斯古普的婚禮。當斯古普被問到是否愿意娶麗莎為妻時,他說自己對麗莎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感情上并沒有多么愛她,但是理性上卻不得不承認,麗莎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同時性格溫順,是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更重要的是,對斯古普來說,年近三十,是時候步入婚姻階段。而麗莎,當被問到是否愿意嫁給斯古普時,她說道,從小時候起,家人就教育她找一個像父親一樣聰明有錢的男子結婚。因此,盡管她來自孟菲斯最為優(yōu)渥的猶太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yè),但感情上無法接受的斯古普對她來說仍然是一個完美的結婚對象。不管是斯古普還是麗莎,都被社會上約定俗成的年齡規(guī)約束縛。

作為年齡研究的教母,波伏娃在《論老年》中發(fā)表其衰老理論時說道:“老年只能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事實,也是一個文化事實?!盵3]此時的衰老更在于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文化規(guī)約下,人們的行為便受到了制約與規(guī)訓。作為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的先驅(qū)人物,波伏娃同樣在其著作《第二性》中指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會構建形成的?!盵4]因此,在性別和年齡的雙重邊緣化與壓迫下,老年女性無疑是“雙重他者”。在這里,我們無法以老年女性來定義麗莎,但是我們需要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麗莎本身作為一個成功的事業(yè)女性,已經(jīng)不得不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來結婚,以解決家庭中傳統(tǒng)的婚育困境,轉(zhuǎn)變成傳統(tǒng)的“家庭天使”的形象。換一個角度來看,事實上,麗莎也并未從傳統(tǒng)女性的婚育困境中擺脫出來,仍然受到了父權制社會的操控,成為延續(xù)男性氣質(zhì)的附屬品。

同樣,對于麗莎的姐姐丹妮斯來說,更深受傳統(tǒng)家庭女性角色束縛。在第二幕第一場中,31歲的海蒂前往拜訪麗莎與斯古普,在兩人的家中,結識了麗莎的姐姐丹妮斯。正如她所說:“我肯定想在30歲之前有自己的孩子,這不應該正是女人們所爭取的嗎?這樣女人就可以擁有一切了?!盵5]因此,面對一直以來社會關于婚育年齡的限制,丹妮斯選擇順從與接受,甚至勸告海蒂早日結婚生子。此時的丹妮斯在父權制度壓迫下已然同化,成為了父權秩序和封建制度的幫兇,轉(zhuǎn)而繼續(xù)壓迫和曾經(jīng)的自己處于同一處境的女性。

而對于已經(jīng)結婚多年,且育有四個女兒的吉爾來說,她是海蒂21歲時參加女性意識提高小組結交的朋友,負責組織協(xié)調(diào)小組內(nèi)的活動。事實上,在參與這個意識提高小組五個月后,她已經(jīng)意識到:“我生活中的每個人,我的丈夫,比爾,我的女兒,我的朋友都可以依靠完美的吉爾。唯一的問題是,有一個人我完全忘記了照顧?!倍@個人,恰恰正是吉爾自己。正是因為吉爾按照社會規(guī)約,完美地遵循傳統(tǒng)的婚育年齡發(fā)展軌跡,導致她一直忽略自身。但在她參與小組活動之后,她逐漸要求改變,積極尋求擺脫困境方式。

綜合來看,無論是即將步入婚姻的麗莎,還是結婚后想要及時生育的姐姐丹妮斯,抑或是結婚多年已然育有四女的吉爾來說,女性因年齡增長在家庭中所遭遇的傳統(tǒng)“婚育困境”,仍然無法擺脫父權壓制下的性別邊緣化。而與此同時,因為年齡的增長,在雙重邊緣化和壓迫下,漸入中年的女性變成了“雙重他者”。同時,經(jīng)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在自己的前半生,吉爾一直囿于傳統(tǒng)家庭中的女性角色桎梏,然而,她在中年時期積極參與女性意識提高小組,并逐漸成長為組織者,在這期間,她一直想要呼喚自身身份的回歸,即那個一直以來被忽略的“吉爾”。

二、社會中“新女性”職業(yè)困境

相比囿于家庭婚育困境中的“傳統(tǒng)女性”來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一批“新女性”發(fā)展起來。其中之一是呈現(xiàn)出“隨波逐流式”的女性[6],代表人物便是蘇珊,而她曾是海蒂的摯友。兩人相識于高中,一同參與高中舞會、女性意識提高小組,一起為女權運動做斗爭。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到來,海蒂·霍蘭德逐漸成長為一名女權藝術歷史學家,勵志為藝術界擁有更多的女性和倡導女性平等權益而奮斗。然而,曾經(jīng)與海蒂并肩作戰(zhàn)的女同伴蘇珊在里根主義的影響下,選擇成為一名好萊塢制片人,從一位熱愛女權主義的新女性逐漸走上了貪圖物質(zhì)享受、放縱物欲的道路。此時的蘇珊,隨波逐流,追名逐利也使原本志同道合的兩人分道揚鑣。

除此之外,還出現(xiàn)了一批極具女性意識及厭男思想的“叛逆女性”,同樣是作為“新女性”的一個方面發(fā)展起來,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弗蘭。作為女性意識提高小組的另一位組織者,弗蘭是一位優(yōu)秀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女同性戀者。作為初次參與小組活動的海蒂來說,弗蘭指出,任何參與小組的成員不得僅作為一個拜訪者來參觀活動,而需要作為參與者認真討論女性話題;更不得有小組成員對活動中的女性進行評價,她指出“上帝啊,不要評判我們,我們一生都在讓人評判我們”。對于弗蘭來說,不管是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學家,還是作為女性提高意識小組的核心人物,抑或是選擇與女性相戀,對傳統(tǒng)的男女婚戀關系進行反叛,都體現(xiàn)出她當時所處的社會職業(yè)困境。

事實上,我們不難看出,即便是一直以來熱愛女權主義運動的蘇珊,仍然無法坦然面對社會對女性職業(yè)發(fā)展的種種限制,從而選擇隨波逐流,成長為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物質(zhì)利益驅(qū)動者;同時,也喪失了對于自己女性身份不斷訴求的迫切與希望。而對于策劃女性意識提高小組的弗蘭來說,雖然事業(yè)有成,積極擁護女性主義運動,仍然免不了因同性戀而被社會所批判與不容。在此基礎上,即便成長為“新女性”,所遭遇的職業(yè)困境與身份訴求難題也不言而喻。

三、家庭與職業(yè)“雙重困境”下的超越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事實上,對于主人公海蒂,瓦瑟斯坦無疑描述了她所面臨的雙重困境。首先,關于家庭困境的體現(xiàn),斯古普的存在無疑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斯古普是個能言善辯但憤世嫉俗的律師。在1968年麥卡錫競選集會上,他和海蒂相識。盡管他巧言令色,態(tài)度蠻橫,但當時的海蒂,仍然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他。但在參加了女性意識提高小組后,海蒂決定與斯古普斷絕往來,因為她逐漸意識到女性自身需要獨立,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女性自身積極追求獨立,并且作為群體力量進行抗爭,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獨立[7]。后來,斯古普和麗莎結婚,斯古普將理由歸結于海蒂過于獨立,過于追求完美,不符合傳統(tǒng)女性的要求,不適合作為他身后的賢妻良母,這迫使他不得不娶了自己并不喜愛的麗莎。盡管當時愛情的失敗讓海蒂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同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海蒂逐漸成長起來,面對當時幾乎所有女性都囿于傳統(tǒng)家庭與職業(yè)困境中,海蒂面對于愛情和事業(yè)的選擇,卻不再困惑,她放下了對斯古普的執(zhí)著,繼續(xù)著藝術歷史學家的使命,從而更好i9rjblIVzET2rCjj3+H4HA==地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追求[8]。

劇作中,關于海蒂所遭遇的職業(yè)困境,作者也給出了大量篇幅進行描述:當事業(yè)初有起色,成為女藝術歷史家的海蒂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主持人在問海蒂是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可能成為“超級女性”,即如何平衡好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等問題時。作為一同受訪的斯古普給出了答案,認為這并不應該是一個只詢問女性的問題;而當被問到如何看待女性關于生育的時刻表或是女性生理衰老影響生育等問題時,好友皮特也給出了答案,指出所有的女性,無論年齡,都有權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看出,本應該給出答案的海蒂卻屢次被打斷,無法給出其自身的真實想法。我們不免懷疑,是否劇作者本身就想通過這個現(xiàn)象來諷刺兩位男性口中的男女平等和尊重女性難以實現(xiàn)呢?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出,僅作為個體的海蒂,無法與整個社會抗衡。正如心理學家Downing和Roush認為,要獲得積極的女性主義認同,女性必須認識到性別主義偏見并且對此進行群體水平上的抗爭,并由此提出了女性主義認同發(fā)展理論。[9]在他們看來,女性主義認同發(fā)展是指女性從對性別主義偏見的否認和對傳統(tǒng)性別角色定型的不加批判地接受轉(zhuǎn)向意識到并承諾改變父權制壓迫的過程。因此,作者借海蒂之口,向整個社會,尤其是向整個女性群體遭受的壓迫進行提問,提出“女同胞們,我們該何去何從”的疑問時,更反映出女性在尋求自身身份認同時,逐漸意識到父權制的壓迫,并勇于打破對于性別和年齡所限制的家庭與職業(yè)雙重困境,打破雙重邊緣化,從而實現(xiàn)女性身份的積極認同。

在20世紀6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的高潮的影響下[10],瓦薩斯坦本人經(jīng)常參加女性主義“提高意識小組”的討論。然而,直到80、90年代,性別歧視始終在美國存在。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嬰兒潮一代成長起來的女性,大多拘泥于傳統(tǒng)的家庭婦女形象,始終無法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與地位。而對于瓦薩斯坦本人,她認為當代婦女必須自立自強,樂觀開朗,否則就會在傳統(tǒng)和理想的價值觀之間搖擺不定。有人問瓦薩斯坦對女性主義的理解,她回答說,女性主義應該意味著性別不再限制人們的生活。同時,從她的答案,“誰說48歲的成功男人令人羨慕,而48歲的成功女人則少見、危險和糟糕?為什么?誰捏造的?”我們也可以看出,不僅僅是性別的限制,年齡也不應該限制女性自立自強,實現(xiàn)自我身份認同。

劇作者將海蒂作為整篇劇作的主人公,以她年近不惑的年紀領養(yǎng)一名女嬰的方式,作為她擺脫女性衰老困境的有效方式。同時,以成功的單身母親形象,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擁有一切”為結局,體現(xiàn)出瓦瑟斯坦對于以中年女性形象為新女性形象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支持與推崇。在她看來,海蒂和她的女兒是未來美國女性的象征,預示著在一個更加民主平等的社會里,美國女性將會擁有更加強烈的自我意識,真正地擁有一切,從而走出困境,更好地實現(xiàn)女性積極的身份認同。

四、結語

綜上,海蒂等眾多女性面對不同的衰老困境時,通過不同的方式,抵抗在衰老階段面臨的身份危機,從而走出或是想要積極尋找方式走出因年齡增長而面臨的衰老困境。最后,選擇收養(yǎng)孩子作為延續(xù)自己下一代的海蒂,打破傳統(tǒng)的婚育年齡限制,作為新女性形象出現(xiàn),以期更好地提高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作為新女性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主體地位。同時,該作品也呼應了第二次女性浪潮運動,顯示出作者對于女性主義運動發(fā)展的關注以及對于提升女性身份地位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SHIH Y C.Problem with No Name:Ageing and Age Identity in Wendy Wasserstein's Plays[J].Journal of Language,Literature and Culture,2018,65(3):200-217.

[2]WENDYW.The Heidi Chronicles and Other Plays[M]. St.louis:San Val,Inc,1991.

[3]波伏娃.論老年[M].邱瑞鑾譯.紐約:世界華文出版社,2020.

[4]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

[5]溫迪·瓦瑟斯坦.海蒂編年史及其他作品[M].紐約:喬瓦諾維奇出版社,1990.

[6]王琳娜,紀丹.從女性視角解讀20世紀美國戲劇中的女性形象[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6,(07):80-81.

[7]王蕾.論溫迪·瓦瑟斯坦戲劇中的女性身份危機[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04):16-21.

[8]賀安芳.后女性主義社會的女性自塑——從《心靈之罪》到《晚安母親》再到《海蒂編年史》[J].四川戲劇,2007,(02):25-29.

[9]DOWING N E,ROUSH KL.From passive acceptance

to active commitment:A model of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for women[J].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85,13(4):695- 709.

[10]吳慶宏.論溫迪·瓦薩斯坦的女性主義戲劇創(chuàng)作[J]. 當代外國文學,2017,(01):11-16.

作者簡介:

單修惠,女,山東青島人,中國海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主要從事美國文學方面研究。

贺州市| 西藏| 清徐县| 朝阳区| 原阳县| 柳林县| 防城港市| 承德市| 济源市| 砚山县| 社会| 前郭尔| 顺义区| 文水县| 海门市| 保康县| 仙居县| 玉环县| 扎赉特旗| 大安市| 北川| 东乡县| 太原市| 道孚县| 武义县| 渭源县| 桂东县| 石嘴山市| 绍兴县| 钦州市| 那曲县| 广饶县| 达日县| 根河市| 东至县| 佛冈县| 城固县| 江口县| 琼结县| 华蓥市|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