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自我到他者: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中的主體文化身份

2024-09-26 00:00:00王婧蘇
華文文學 2024年4期

摘 要:在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中,主體文化身份的確認主要包括三種形態(tài),即文化認證,文化轉(zhuǎn)移及文化再認證。其中,文化認證主要指本土文化認證,是個體對于本民族社會與文化中各形態(tài)人造物的認知與認同,包括自我本土認證和先在他者認證。文化轉(zhuǎn)移主要涉及異域文化,是對異域文化的反思、判斷與評估,包括文化表層轉(zhuǎn)移、文化中層轉(zhuǎn)移和文化內(nèi)層轉(zhuǎn)移。文化再認證指的是漫游者接觸異域文化后,通過比較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而對自身文化做出的確認。再認證既有對本土文化視野下他者文化的再確認,又有對本土文化自身的再確認。

關(guān)鍵詞:旅美華人;游記;文化身份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4)4-0024-07

進入新世紀,在形象學視域下,旅美華人游記兼具時效性、復雜性與多維性等特征,提供了五彩紛呈的異域感知和想象空間。旅美華人這一概念包含定居者和逗留者,強調(diào)的是創(chuàng)作主體的“旅居性”。定居者“指稱家族、族裔譜系中移居美國的第一代華人移民……匯聚成美國社會一支獨特的少數(shù)族裔”,逗留者則指向“那些因為勞務(wù)、留學、旅游、外交等目的短期滯留美國的華人”①,這種較為寬泛的指涉與當今時代跨文化旅行的現(xiàn)狀具有一定適應(yīng)性,本論文所討論的旅美華人群體同時關(guān)涉上述兩方面。

在新世紀旅美華人的游記文本中,創(chuàng)作主體的漫游現(xiàn)象日益受到重視?!奥巍弊鳛樾率兰o旅游凝視中相伴生的現(xiàn)象和狀態(tài),描述的是人的行為方式。一方面,旅行本身表現(xiàn)出新的時代特點,即隨意游走,它不必與某些特定的目的相關(guān)聯(lián);另一方面,漫游現(xiàn)象的廣闊性、無目的性與自由性帶來理解和闡釋他者的可能性、穿透性與深刻性。他者是“無意識領(lǐng)域與自我相對立并確認自我的一種象征秩序或象征性的地點……確定主體所缺失的與主體所必須追求的東西,從而引導著主體的欲望與命運”②。作為他者的西方,始終是主體反思自我的參照系,對美國形象的塑造為認識自我提供了新的視角。從自我到他者,首先必須強調(diào)主體身份確認的問題。漫游者身份的確認不僅在于其社會身份,更在于其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文化身份反映文化對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的影響,它深刻表現(xiàn)在人們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的異域交往中,游記創(chuàng)作天然具備雙重文化觀照,既離不開自身文化模式的基礎(chǔ),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異域文化的影響。因而,主體文化身份并非固定不變,旅美華人的文化身份是一個不斷被建構(gòu)的過程。從文化身份出發(fā),還原接觸異質(zhì)文化后主體在文化判斷上所產(chǎn)生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展現(xiàn)其文化心理上的跨域性,是進行漫游現(xiàn)象分析的基礎(chǔ),也是文化互滲時代重新認識和闡釋自身的起點。

一、文化認證:本土文化體證

本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獨特性,是在長期歷史進程中人們“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質(zhì)、文化品格、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模式以及行為與生活方式。”③本民族的社會與文化經(jīng)由語言、象征符號、行為等納入認知系統(tǒng)中,這些被大腦加工并認知的表征稱為個體的心理表征,是連接個體、社會與文化的物質(zhì)性基礎(chǔ)。實際上,社會與文化不是“被構(gòu)想成為固定不變的規(guī)則和價值觀并由外而內(nèi)地印刻到每一個個體身上,而是由外而內(nèi)以及由內(nèi)而外的雙向循環(huán)過程”④。本土文化固然有其穩(wěn)定性和內(nèi)部純粹性,卻并非恒定不變,而是往往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并與之產(chǎn)生相互作用。

在關(guān)于新世紀旅美華人的身份問題中,文化身份已越來越為人們所關(guān)注。文化身份,又稱文化認同,它“主要訴諸文學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質(zhì)特征和帶有民族印記的文化本質(zhì)特征……人們通常把文化身份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雹荼就廖幕J證就是指個體對于本民族社會與文化中各形態(tài)人造物品的認知與認同。從形態(tài)來看,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的本土文化認證是自我本土認證。旅行者的旅行活動是從家這個原點出發(fā),連接目標地域,最后返回原點,從而形成一個封閉性的軌道。對于旅美華人中的定居者而言,盡管其肉體或許并未回歸本土,但他們也必定是從本土出發(fā)、承載著本土文化的經(jīng)驗與記憶的?!拔幕J證”是前旅行經(jīng)驗的,是漫游主體在漫游前對本土文化的體認。這種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證具有雙向性,它包含對內(nèi)的理解和對外的想象兩個方面:既有個體從出生到離開本土文化語境前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對自身所代表的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即自我本土認證;又有在生命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接收到的目標地點的信息并產(chǎn)生的判斷和想象,即先在他者認證。也就是說,在閱讀他者文明之前,我們早已形成了本土文化語境下的他者文明認證。

首先來看自我本土認證形態(tài)。本土文化是主體的文化基因和對自身文化歸屬的認同感,表現(xiàn)在主體與本土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天然聯(lián)系上。在新世紀旅美游記中,漫游主體呈現(xiàn)出某種具有普遍特征的思維習慣與創(chuàng)作特點。在《找到“對的”自己》中,哪怕移居美國已逾四十年,劉荒田在聽聞紐約下雪時,想象中的畫面仍是中國詩人筆下蘊藉之美的雪景。作為生于嶺南之人,他未曾賞過雪,出走半生,只愿在古詩的指引下捧一抔雪尋找梅花,尋自己的文化之根。劉荒田將與本土文化的聯(lián)結(jié)歸結(jié)于鄉(xiāng)音,把鄉(xiāng)音看作終極的鄉(xiāng)愁,認為其“是超過出生證、身份證的籍貫符號,它是那樣頑強、密實……鄉(xiāng)音于人,差不多像紋身之于皮膚。”⑥這是無法磨滅的痕跡,正如清晨去往舊金山海灣以東的國家公園登山時,他“坐在山脊上啃火雞肉三明治,邊眺望如黛連山”,心中本能升起的念頭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⑦。其實,自我本土認證有自身的承繼性和延續(xù)性,無論是賞雪、鄉(xiāng)音或是本能的因循,都是主體在不自覺間展現(xiàn)出的一種自我文化認同,是對自我身份和本土文化的認證,反映了對本土文化的強烈歸屬感。再如,“我們?nèi)チ瞬簧俪擎?zhèn),按照中國的標準基本上除了紐約都算是人口稀少的”⑧;“這么小的地方,同我們居住的北京裕中東里居民差不多”⑨;“我一眼就看中菜單上的茄子煲,腦子里全想的是在廣州工作時經(jīng)常光顧的公司旁邊那家小店里的茄子煲味道”⑩。旅美主體傾向于以中國的方方面面為出發(fā)點進行考量,連句式都幾乎一致。自我本土認證有時是隱蔽而不易察覺的,但不論何時何地,這種意識與潛意識思維無論如何繞不開本土文化的創(chuàng)作特征,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本土文化的認證既是前旅行經(jīng)驗的,又是無法回避的——出生、成長、經(jīng)歷,不僅規(guī)定了個體的文化身份,而且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主體的自我這一視角。

其次來看先在他者認證形態(tài)。漫游主體傾向于強調(diào)在身處異域文明之前的種種穩(wěn)定、凝固甚至刻板的印象。在《美國走著瞧》中,許崧就表示:“我對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其實在見面之前早已形成,而我這一次來,無非是想親自驗證一下而已?!眥11}這些先在的印象與認知偶爾得到印證,大多數(shù)時候則會被推翻,然而,不論觀察與思考的結(jié)果如何,主體的認知和想象是早已存在了的。例如,在《伯克利札記》中,劉景泰談到自己通過中英文各類資訊、美國朋友的述說以及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形成了對美國社會較為全面的認知。對于他而言,“曾讀過不少訪美散記、游記。借助這些文字,盡管中美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但美國儼然已成為當代國人最熟悉的國家之一,哪怕很多人從未踏上過美利堅的土地”{12}。當然,在訪美過程中,切身體察的新奇感與先在印象也時時產(chǎn)生奇妙的碰撞。而在《從紐約到魁北克》中,孟悟心中的傳統(tǒng)美國,也就是新英格蘭地區(qū),“城市里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帶著濃郁的殖民風格,彌漫了懷舊氛圍,讓人聯(lián)想幾百年前的浮華人生?!眥13}這種美國想象具有概括化、固定化的特點,帶有某種理想色彩。談到美國的城市風景,孟悟表示“如果說紐約是世界上最繁華自由的城市,我覺得一點也不夸張”,并想象了一幅“從曼哈頓上船,期待夕陽西下,最輝煌的光芒籠罩在曼哈頓的城市森林,還有自由女神在晚霞中的壯麗”圖景{14}。上述的他者想象,表面上看不屬于本土文化,卻正是在本土得以生成的,先在的經(jīng)驗認知始終在創(chuàng)作主體旅美的整個過程中發(fā)揮作用。他們總是習慣于從凝固的想象入手,在不斷地溝通、對照與反思中印證或重建美國形象。

本土文化認證的作用與形態(tài)對應(yīng),表現(xiàn)出鮮明的參照系功能,涵括了以自身文化為參照使得體證他者文明成為可能,以及以先在他者為參照體證后在他者兩個方面。一方面,本土文化認證是對特定地域文化固有特征的認同,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在這種相對穩(wěn)固的認識前提下以自己為參照進行的他者觀測得以展開;另一方面,在本土文化系統(tǒng)中獲取對他者的先驗性想象成為進入異域文明后的親歷性想象的前提。這種參照功能,既為自我與先在他者奠定了認知的落腳點,為探索和觀照異域文明夯實了牢固的基礎(chǔ),又為進一步認識他者形象與反思自我提供了可能。無論是印證、建構(gòu)還是推翻、重建自我與他者形象,失去本土文化認證這個基礎(chǔ)都是難以推進的。

在今天,本土文化認同已不再被看成單一、靜止、凝固的概念,而是具有相當?shù)拈_放性與闡釋空間。無論此在還是彼在,無論從前還是現(xiàn)在,本土文化的影響始終不可能停止作用于個體。因而,文化認同無法在某一時間點或某一時間段被“完成”,它是一系列不斷經(jīng)歷與認知過程的綜合。不過,雖然我們應(yīng)避免以完成時態(tài)來看待文化認同,但這并不影響文化身份認證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客觀與穩(wěn)定。本土文化的烙印,即便移居多年、長期接觸他國文化也不可能完全消解,更何況是沉浸在較為純粹的本土文化環(huán)境已久的非定居旅行者。當然,文化認同是個體的身份問題,不能忽視人在主觀能動性下尋求文化認同的這一重內(nèi)涵,即文化再認證的基礎(chǔ)。離開了他者的觀照,我們似乎很少在自身文化中尋求文化身份的確證。實際上,身份認同問題正是在本土與他者的比較之中顯得尤為突出,在跨文化視域中重新審視不同文化形象的建構(gòu)離不開本土文化這一參照系。

二、文化轉(zhuǎn)移:異域文化評估

當我們將長久以來聚焦在自身的目光投向他者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本土文化去衡量或判斷他者文化,這種無意識的文化思維是對本土文化的確證。從游記文本的敘事特點來看,新世紀旅美華人的美國想象扎根于本土文化中,屬于本土文化語境下的他者文明想象。隨著對異域文明逐步深入的了解,本土與異域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相互影響、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態(tài)勢,在這一過程中生成的漫游主體對異域文化的反思、判斷與評估,稱為文化轉(zhuǎn)移。人們在異域文化中感受到的差異,是“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在語言、歷史、體制、信仰、習俗、價值觀等方面上的差異”{15},文化轉(zhuǎn)移正是在接觸、感知與思考這種差異之后產(chǎn)生的,因而我們將文化轉(zhuǎn)移看作對異域文化做出的評估。從本土文化到異域文化,不僅是本土文化認證與文化轉(zhuǎn)移的問題,也是視線從自我投向他者的過程,是漫游主體視角上發(fā)生的轉(zhuǎn)移。

人人心中都存在一個前旅行經(jīng)驗的美國幻象,當這個幻影在面對一個真實而非想象中的美國時,它不但會喪失原有的表現(xiàn)為“一”的整體認知形態(tài),還會因為打破幻想而反過來失去“一”的整體性轉(zhuǎn)為碎片拼湊的破碎性,在碎片性認知中通過自身的見聞、判斷、評估和文化交流與溝通的填補、縫合,加深文化認同與理解,以此逐漸形成對他者文化的更為復雜深刻和富有洞見的認知。如果沒有人們能夠理解、消化、接納不同文化這一理論基礎(chǔ),文化轉(zhuǎn)移就無法成立。一般而言,不同文化的接納過程表現(xiàn)為六個階段:否定階段;防備階段;低估階段;接納階段;適應(yīng)階段;融合階段。從漫游主體的旅居特性看,前五個階段都是十分常見的,是個體在他者文明的沖擊下自然的反應(yīng)過程。融合階段作為最終階段,必然在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對漫游主體提出了很高要求,逗留者短期較難實現(xiàn)。總體上說,文化轉(zhuǎn)移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對他者文化進行評估,無論所處階段為何,對于異域文化的評估都始終是最為核心的部分。

那么,從何種層面進行文化評估呢?“文化包括表層的物質(zhì)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和深層的社會文化以及底層的哲學文化”。{16}表層文化,主要指人類的物質(zhì)文化產(chǎn)品,包括飲食、建筑、服飾、各種藝術(shù)品等最直觀的內(nèi)容,也被稱為物質(zhì)文化層;中層文化,主要指社會規(guī)范與價值觀,包括人際關(guān)系、各種體制規(guī)范、禮儀習俗、行為方式等,也被稱為制度文化層;深層文化,主要指社會群體的基本判斷,即觀念文化,包括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傳統(tǒng)文化、社會心理、風土人情和審美情趣等。在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的文本中,文化轉(zhuǎn)移呈現(xiàn)出文化表層轉(zhuǎn)移、文化中層轉(zhuǎn)移和文化深層轉(zhuǎn)移這三種較為清晰的形態(tài)。可以說,從表層文化到中層文化再到深層文化,文化轉(zhuǎn)移難以一蹴而就,它既是一個層層遞進、具有推進性的過程,也是一個涵蓋范圍不斷擴大、逐漸深入的流動變化狀態(tài)。

首先是文化表層轉(zhuǎn)移。主體最初與他者文化的接觸多局限在表層,往往是對建筑、飲食等異域物質(zhì)產(chǎn)品利用形態(tài)的評估。表層文化是外在的、直觀的,給人以最直接的印象。在《美國走著瞧》中,許崧剛剛抵達美國時,“第一眼看到的紐約是麥迪遜廣場花園門前第七大道的雨中黃昏,街對面是一整排穩(wěn)重厚實的石砌大廈,深褐色的墻面被雨水打濕了以后更顯得顏色很深”,視覺化的具體空間形態(tài)富有沖擊力,在本土文化中很少出現(xiàn)的建筑風格突然之間變得隨處可見。這幅褪了色般的彩色照片讓他相信這里就是曼哈頓,因為和他“在電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樣”{17}。飲食上的沖擊也缺乏緩沖,許崧“估計黃油、牛肉、培根、雞蛋和土豆在他們手里大概翻來覆去也就那點花樣了……原料單一手段單一形式單一,味道也必然就那么單一,只吃了幾頓飯下來,就不再會有驚喜了”{18},與傳統(tǒng)食物相比,西洋餐對于漫游者來說毫無驚喜可言。這是對直接接觸的表層文化最直觀的反饋與評價。

其次是文化中層轉(zhuǎn)移。在最初的物質(zhì)文化體驗后,隨著游覽逐漸深入,主體開始對他者文化中的交往方式、體制規(guī)范、禮儀習俗等方面產(chǎn)生評估意識。例如,在人際交往中,不同社會約定俗成的禮儀規(guī)范存在差異:“我發(fā)現(xiàn)她赤著腳,那是不是我們要換鞋……我們同她告別出門。忽然意識到,一般情況下,要去人家家里應(yīng)該事先有約,否則別人是不會讓進客廳坐下喝茶的”{19}。在美國的法律制度下,普通人難免和法律打交道,必須學會通過協(xié)商解決問題:“這次的經(jīng)歷使我發(fā)現(xiàn),在美國處事,很多時候都只是一筆交易,法庭審理也不例外。換句話說,雙方是可以商量的,因為各自要算各自的賬”{20}。再如節(jié)日慶典方面,在《美國游記:杜克見聞》中,金衡山參與了杜克莊園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感受到“在這種不變中時間也變得永恒了……活動完全免費,傳統(tǒng)在無功利中延伸。”{21}而在儀式上,“在政府、社區(qū)、學校的逐步引導下,萬圣節(jié)已脫去了宗教和迷信的色彩,成為民眾狂歡的節(jié)日,人們戴著假面具,扮成女巫、吸血鬼、羅賓漢、各種神話傳說人物、卡通人物、動物,走上街頭盡情玩耍,人鬼同歡”{22}。漫游主體的目光不再僅僅聚焦于物質(zhì)層面,他們開始與目標地的居民打交道,與目標地的相關(guān)制度接觸,在不斷了解他者文化的基本交際準則與生存規(guī)范下做出判斷與評估。

最后是文化深層轉(zhuǎn)移。無論是物質(zhì)產(chǎn)品還是禮儀習俗、制度規(guī)范等,都是特定文化觀念,包括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的產(chǎn)物,它們最終會演變?yōu)橹黧w對深層文化的思考、評估,從而完成對他者文明由淺到深的觀測。在《一路走來一路讀》中,林達來到田納西州的戴屯小鎮(zhèn),重新審視關(guān)于道德、宗教與科學以及思想言論自由的“猴子審判”案。20世紀20年代,抵制進化論的風潮愈演愈烈,人們認為進化論動搖了美國社會的文化根基。當時,田納西州通過了《反進化論》法案,布萊恩對此持肯定態(tài)度。百年后,針對布萊恩的觀點,林達認為“能夠敏銳地指出其中的問題,能夠在科學至上、新學科風靡一時的時候,提出潛在的道德問題,卻需要勇氣。尤其是在美國,冒‘反科學’、‘反言論自由’之大不違,更是需要加倍之勇氣”{23}。人的理念是文化的底蘊,對于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實際上就是深入了文化價值觀念這一決定人的行為模式的內(nèi)在根源。文化差異當然不會局限于物質(zhì)和制度層面,物質(zhì)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僅僅是一種表征、外在的反映。深層轉(zhuǎn)移本質(zhì)上是要對他者文明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傳統(tǒng)文化、社會心理和審美情趣等做出探討和評估,在深層文化中尋找答案。

從新世紀的游記文本來看,文化轉(zhuǎn)移已成為旅美漫游主體的重要著眼點。文化轉(zhuǎn)移是主體視角的變換,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打破對他者文化設(shè)定的特定性話語與刻板印象上。更進一步說,改變原有的認知并不是最終目的。由于全球化進程加快,人員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動加速,中美交往愈發(fā)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雙方產(chǎn)生文化誤讀、偏見與沖突的可能性,而減少誤讀、打破偏見、平衡沖突,加深對于他者的認知與理解正是文化轉(zhuǎn)移的重要功能。

三、文化再認證:雙重文化確認

“文化再認證”,指的是漫游者接觸異域文化后,通過比較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而對自身文化做出的確認。正如旅行是一個從原點到目標地點再返回原點的過程,文化認證也是經(jīng)由本土文化認證到異域文化評估再回到本土文化的過程。然而,主體經(jīng)過原點A到目的地B再返回A時,中間必然經(jīng)歷文化轉(zhuǎn)移,此時原點A就已變成了A’。這是由于在文化轉(zhuǎn)移帶來的文化溝通、交流、融合中,漫游主體逐步形成了復合性的新視野,擯棄了原有的、僅從本土文化出發(fā)來評價自身的單一視域,從而產(chǎn)生新的認知變化。在進行文化觀察時,漫游主體的視線從事物兩端引出的光線反射到自身形成夾角,就是從自我到他者之間來回逡巡、不斷改變的動態(tài)過程。與最初的本土文化認證相比較,主體進行文化再認證時無法回避他者文化的影響,以他者反觀自我,這種帶有反思與自省意識的本土文化認證往往更加客觀、深刻和富有啟發(fā)性意義。

一般而言,行程較短的娛樂性旅游似乎更接近文化獵奇的性質(zhì),但隨著漫游者接觸異域文化時間的增長、覆蓋范圍的擴大,主體思考問題愈加深入,對他者文化的評量也趨向客觀、深刻,故而能將自身文化與他者文化擺在恰當?shù)奈恢?,進行文化的“雙重確認”。這不僅是對他者文化的觀覽,也喚醒漫游主體對本土文化的反芻,加深文化自我認同。在這里,“雙重確認”指出了再認證的兩個去向,或者說兩種形態(tài):一是對本土文化視野下他者文化的再確認,二是對本土文化自身的再確認。

首先是對本土文化視野下他者文化的再確認,即主體面對戳破了幻影和想象之后對他者進行的重新思考。中國本土前旅行經(jīng)驗的美國想象,作為集體想象物有其自身的穩(wěn)定性,它似乎總與先進、開放、自由等關(guān)鍵詞密不可分。然而,隨著漫游的深入,主體開始產(chǎn)生疑惑,并進一步追問:美國真的是所謂自由富裕的天堂樂園嗎?在紐約時,陳艷敏等人“被帶到美國最大的華人集聚地——紐約皇后區(qū)的法拉盛去吃早點……這里的街道和樓房都很舊,街頭小門面的標牌雜亂無章參差不齊。街道很窄,并且感覺缺少人氣和章法,像國內(nèi)一些城市的老城區(qū),用‘臟亂差’來形容并不過分?!眥24}他們發(fā)現(xiàn)想象中的美國與實際情況反差很大,眼前景觀與世界強國的地位似乎并不匹配,和電影、電視里的場景也全然不同。當然,也存在相反的感受。例如,在《美國也荒唐》中,沈群提起自己的父母,“幾年的美國生活,使他們產(chǎn)生無數(shù)感慨……父親對美國的名言就是‘把事當事,把人當人’”,這也“不由得讓我反思,而反思的結(jié)果又讓我不得不從內(nèi)心感嘆……美國的每一條法規(guī)都不是一紙空文的虛設(shè),立法之后必有執(zhí)法,他們是‘把事當事’的”{25},他的母親也表示:“真不好意思,批了一輩子”{26}。在這里,批判行為本身就是在前旅行經(jīng)驗的本土文化圈內(nèi)接受的文化判斷,而“真不好意思”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則是發(fā)生在后旅行經(jīng)驗的再認證與再判斷。上述不盡相同的判斷,反映了他者認知本身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此時,美國形象已經(jīng)不再是本土語境下單純的彼在,而是經(jīng)由主體自身判斷后融合而成的新的“他者”形象。

其次是對本土文化自身的再確認,即在與他者的對比中重新反思本土文化。劉景泰認為“觀察美國,對于我而言是為了更好地審視自己的祖國”{27}。在《美國走著瞧》中,許崧斷言:“到了國外之后,對國家這個概念會一下子敏感起來”{28},誠如其言。又如,紀秋懷發(fā)現(xiàn)“美國的一些中小學,甚至大學經(jīng)常進行生活自理和生存能力的培訓和比賽……大多數(shù)華人對子女過分溺愛和嬌慣……包辦代替,使孩子缺乏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也使孩子減少了自理、自立的鍛煉機會”{29},這是從教育層面反思的本土文化;陳艷敏看到“在中國,人們對待殘障人士或多或少都有輕視甚至歧視之嫌……街邊的盲道也是形同虛設(shè),擺放著車輛雜物,有些殘障人士出行不便索性選擇待在家里……而在美國,輪椅上的殘障人(或者老年人)似乎特別多,他們像正常人一樣出現(xiàn)在博物館、機場、商店等一切公共場合”{30},這是從社會、文化觀念等方面對本土文化的“再”認證。如果沒有異域文化評估的經(jīng)歷,就難以展開對本土文化的再評估;如果對本土的文化認同始終處在單一狹隘的視野中,也就無法在文化沖突與互滲的時代取得發(fā)展與進步。

在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中,隨著漫游的深入,大量文本中出現(xiàn)對再確認現(xiàn)象的評論,展現(xiàn)了反思性結(jié)論的升華功能。需要強調(diào)的是,從自我到他者,認識和了解他者并不是漫游者的終極目標,最終的落腳點仍然是自我。在本土文化確證、異域文化評估之后,已經(jīng)完成其兩個去向的文化再認證又回到了本土文化這個原點,但這個原點已不再是最初的起點,而是進行他者觀照和自我反思之后的“原點”,歷經(jīng)漫游主體的視角從自身出發(fā)遷移至他者又再度返回自身的曲面動態(tài)軌跡的過程。在異質(zhì)文化的交流對話中,不僅有利于加深他者文明認知,也有利于將他者作為觀照自身的一面鏡子,樹立他者形象這一反觀自身文化的參照系。在“照鏡子、正衣冠”中實現(xiàn)雙向匯通,體察自身的不足,方可重新認識自我,強化自我意識,構(gòu)建出更為生動、真實、立體的自我形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現(xiàn)積極的國家形象。

四、結(jié)語

進入新世紀,觀察一個國家從未像在今天這個世界這么簡單過:護照,簽證和一張機票就能帶我們近距離接觸;理解一個國家從未像在今天這個世界這么困難過:一切都是紛繁復雜、含混無序、充滿后現(xiàn)代性的。我們的確需要美利堅的東方眼睛,透過那些東方眼睛背后的、漫游在他者文明空間中的群體來傳遞更豐富、更具價值的信息。一般來說,在游記文本中,由于敘述者和敘述視角帶來的親歷感、體驗感以及客觀對象的真實性,主體的主觀性和想象性遭到遮蔽,人們傾向于認為游記就是主體對事實的記述。而事實上,主體既無法擺脫本土文化的影響,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異域文化的沖擊,從而在他者的觀照下動態(tài)地建構(gòu)自我的文化身份。

解讀新世紀旅美華人游記中的漫游現(xiàn)象,以更為開放的視閾看待游記等非虛構(gòu)文本中顯露的形態(tài)與特質(zhì),展示其復雜性與多維性,有利于探析自我與他者的辯證關(guān)系,在異域文明的宏闊圖景中延展和深化他者認知,在與他者的對話中重新建構(gòu)自我形象。當代比較文學形象學認為,一切“形象”都來自對自我及他者、本土及異域關(guān)系的自覺意識之中,自我與他者存在深入的互動關(guān)系。他者形象投射出形象塑造者自身的影子,是后者空間的補充和延長,因而形象主要言說的就是自我。旅行者在他者之境敞開主體開放的未知可能性,在自我與他者的交鋒對話中主體與客體疊合為一,歷經(jīng)雙重觀測與雙向認知確證,漫游主體在其中找尋陌生化的理想自我形象。在跨文化的空間中進行本土與異域文化的確證、評價、構(gòu)建,對于中國在當代社會國際交往中重塑國家形象、增強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① 向憶秋:《想象美國——旅美華人文學的美國形象》,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頁。

② 楊松芳:《美國媒體中的中國文化形象建構(gòu)》,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頁。

③ 蔣南華,張學立,楊政銀,蔣楚麟:《神奇絢麗的貴州文化述略》,民族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④ 趙旭東:《本土異域間:人類學研究中的自我、文化與他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頁。

⑤ 徐穎果:《跨文化視野下的美國華裔文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頁。

⑥⑦ 劉荒田:《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甘肅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5頁,第299頁。

⑧{11}{17}{18}{28} 許崧:《美國走著瞧》,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頁,第9頁,第9-10頁,第59頁,第29頁。

⑨ 杜書瀛:《坐在汽車上看美國》,作家出版社2015年版,第8頁。

⑩ 陳梔:《我在美國的日子》,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9頁。

{12}{27} 劉景泰:《伯克利札記:一位中國科學家的訪美觀察》,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頁,第3頁。

{13}{14} 孟悟:《從紐約到魁北克》,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序言第2頁,第2頁。

{15} 南華:《適應(yīng)與創(chuàng)生:國際教育視閾下本土教師異域文化觀》,《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16} 張立新:《外交話語隱喻認知敘事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59-60頁。

{19}{21} 金衡山:《美國游記:杜克見聞》,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頁,第55頁。

{20}{25}{26} 沈群:《美國也荒唐》,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頁,第222-227頁,第228頁。

{22}{29} 紀秋懷:《財富與文明》,時代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頁,第123頁。

{23} 林達:《一路走來一路讀》,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頁。

{24}{30} 陳艷敏:《讀懂美國:行走在現(xiàn)實與書本之間》,金城出版社2016年版,第26頁,第168頁。

(特約編輯:江濤)

From Self to the Other: the Subject’s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Travelogue by the Chinese Travelers to America in the New Century

Wang Jingsu

Abstract: In the travelogue by Chinese travelers to America, the subject’s cultural identity is determined to mainly include three kinds, cultural certification, cultural transfer and cultural re-certification, in which cultural certification mainly refers to native cultural certification as the individual’s cognition of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human creations of various forms in their own ethnic society and culture, including native self ident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by the pre-existing Other; cultural transfer involves exotic culture as it is a reflection on, judgment and assessment of the exotic culture, including transfer on the cultural surface, at the middle and inner level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re-certification refers to the certification of one’s own culture made as a result of comparing the exotic culture with one’s native culture after the wanderer has got in touch with the exotic culture. Re-certification is one that recertifies both the Other’s cultu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one’s own culture and one’s own native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travelers to America, travelogue, cultural identity

泰州市| 稷山县| 惠安县| 织金县| 石柱| 西城区| 芮城县| 赤水市| 山阳县| 淮滨县| 宁晋县| 景德镇市| 抚州市| 久治县| 横峰县| 铅山县| 内乡县| 梓潼县| 长白| 同仁县| 安康市| 错那县| 桑日县| 南川市| 合川市| 广饶县| 南阳市| 介休市| 化德县| 贵德县| 开平市| 黄浦区| 白银市| 郧西县| 神池县| 晴隆县| 棋牌| 丰镇市| 通河县| 钟祥市|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