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孟氏隱唇瓢蟲;木瓜秀粉蚧;大洋臀紋粉蚧;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捕食能力
中圖分類號:S476.2 文獻標志碼:A
粉蚧是農(nóng)作物的一類重要害蟲。該類害蟲不僅能以成蟲、若蟲吸食危害植物造成作物減產(chǎn),還會分泌蜜露誘發(fā)煤煙病,影響果品外觀品質(zhì)[1]。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Granara de Willink)]、柑橘臀紋粉蚧[Planococcuscitri (Risso)]及新菠蘿灰粉蚧[Planococcus minor(Maskell)]等3種粉蚧是目前國際上重要的熱帶作物害蟲,已造成木薯[2-3]、劍麻[4-6]、柑桔、芒果、香蕉、番荔枝、木瓜等作物不同程度的減產(chǎn)[7];大洋臀紋粉蚧(Pseudococcus minor)是我國的檢疫性害蟲[8],已在國內(nèi)多地發(fā)現(xiàn),潛在危害大,一旦傳播擴散,將會對我國的熱帶經(jīng)濟作物造成嚴重影響[9-10]。近年來,對粉蚧的防控主要是以化學藥劑為主,但是由于粉蚧體被較厚的蠟泌物,應用化學藥劑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同時,隨著對粉蚧防效較好的殺撲磷、速撲殺、氧化樂果、樂果、毒死蜱等有機磷農(nóng)藥的限用或禁用,導致防治粉蚧時供選藥劑種類少、防治效果差。因此,尋求化學防治以外的措施已成為必然的選擇。
利用天敵昆蟲進行粉蚧治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據(jù)報道,粉蚧防治的天敵種類較多,包括寄生蜂、草蛉、瓢蟲等重要天敵類群[11-14]。孟氏隱唇瓢蟲(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是防治粉蚧的一種重要天敵,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至今已經(jīng)被引進到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泰國、印度、肯尼亞、菲律賓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進行濕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雙條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扶桑綿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等蚧蟲的防治,并取得明顯的防治成效[15-16]。盡管如此,但針對孟氏隱唇瓢蟲對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等4 種熱帶作物粉蚧的捕食能力研究鮮少報道,該瓢蟲的各齡幼蟲及成蟲對上述4 種粉蚧的若蟲及成蟲的捕食能力尚未明確。本研究在室內(nèi)觀察孟氏隱唇瓢蟲的1~4齡幼蟲及成蟲分別對4 種粉蚧的1~3 齡若蟲及成蟲的日捕食量,以期明確孟氏隱唇瓢蟲對上述粉蚧的捕食能力,為后期應用孟氏隱唇瓢蟲防治4種粉蚧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柑橘臀紋粉蚧:在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儋州試驗基地內(nèi)用老南瓜品種(蜜本)[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Duch.]進行室內(nèi)隔離飼養(yǎng),連續(xù)繁殖數(shù)代備用。(2)新菠蘿灰粉蚧:采集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地區(qū),在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儋州試驗基地內(nèi)用蜜本老南瓜進行室內(nèi)隔離飼養(yǎng),連續(xù)繁殖數(shù)代備用。(3)大洋臀紋粉蚧及木瓜秀粉蚧:分別采集于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儋州試驗基地橡膠苗和木薯苗上,用蜜本老南瓜進行室內(nèi)隔離飼養(yǎng),連續(xù)繁殖數(shù)代備用。(4)孟氏隱唇瓢蟲:從中山大學引進,在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儋州試驗基地室內(nèi)用柑橘臀紋粉蚧連續(xù)飼養(yǎng)數(shù)代備用。
1.2 方法
挑取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的不同齡期若蟲和成蟲放至單個培養(yǎng)皿中(表1),用保鮮膜密封,每皿放置1 頭1 日齡的1~4 齡瓢蟲幼蟲或3 日齡瓢蟲雌成蟲,均饑餓處理24 h,24 h 后記錄粉蚧存活數(shù)與被捕食量(如果蟲體完整,則用細毛筆輕輕觸動蟲體不動且色澤灰暗判定為死亡,如果體色鮮活,蟲體有細微活動則判定為活蟲),各處理設(shè)置5 個重復。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 Office 2019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圖表繪制,使用DPS 7.5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Duncan’s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孟氏隱唇瓢蟲雌成蟲對不同粉蚧的日均捕食量
孟氏隱唇瓢蟲成蟲對同一粉蚧的捕食量由高到低為:1齡若蟲>2齡若蟲>3齡若蟲>成蟲(表2);其成蟲對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的成蟲與3 齡若蟲的捕食量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低于對同種粉蚧1 齡若蟲和2 齡若蟲(P<0.05)。孟氏隱唇瓢蟲成蟲在捕食同一蟲態(tài)的不同粉蚧時日均捕食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粉蚧為1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大洋臀紋粉蚧最高(804.2 頭),其次為木瓜秀粉蚧(732.0 頭),均顯著高于柑橘臀紋粉蚧(617.8頭)和新菠蘿灰粉蚧(542.2 頭)(P<0.05);粉蚧為2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木瓜秀粉蚧的最高(108.2頭),顯著高于其他3 種粉蚧(P<0.05);粉蚧為3 齡若蟲時,孟氏隱唇瓢蟲雌成蟲對4 種粉蚧的捕食量為27.2~31.8 頭,對木瓜秀粉蚧的捕食量顯著低于其他3 種粉蚧;粉蚧為成蟲時,孟氏隱唇瓢蟲對木瓜秀粉蚧及柑橘臀紋粉蚧的捕食量分別為4.8 頭和4.4 頭,均顯著高于對大洋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的捕食量(P<0.05)。
2.2孟氏隱唇瓢蟲4齡幼蟲對不同粉蚧的日均捕食量
孟氏隱唇瓢蟲4 齡幼蟲對4 種粉蚧的日平均捕食量如表3 所示。孟氏隱唇瓢蟲4 齡幼蟲對同種粉蚧的捕食量由高到低為:1 齡若蟲>2 齡若蟲>3 齡若蟲>成蟲,其4 齡幼蟲除對木瓜秀粉蚧的3齡若蟲與成蟲的捕食量無顯著差異外,對其余3種粉蚧的各齡若蟲之間的捕食量差異顯著(P<0.05)。孟氏隱唇瓢蟲4 齡幼蟲在捕食不同粉蚧的同一蟲態(tài)時日均捕食量也存顯著差異(P<0.05),粉蚧為1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大洋臀紋粉蚧最高(759.6 頭);粉蚧為2 齡若蟲時,其對柑橘臀紋粉蚧、大洋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的捕食量無顯著差異,但均高于木瓜秀粉蚧;粉蚧為3 齡若蟲時,其對大洋臀紋粉蚧捕食量的最高,除對木瓜秀粉蚧(21.0 頭)和柑橘臀紋粉蚧(19.8 頭)的捕食量無顯著差異外,各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粉蚧為成蟲時,其對木瓜秀粉蚧(4.0 頭)的捕食量顯著高于對其他3 種粉蚧(P<0.05)。
2.3 孟氏隱唇瓢蟲3齡幼蟲對4種粉蚧的日均捕食量
孟氏隱唇瓢蟲3 齡幼蟲在捕食同種粉蚧的不同蟲態(tài)時,捕食量由高到低為:1齡若蟲>2齡若蟲>3齡若蟲>成蟲;孟氏隱唇瓢蟲3 齡幼蟲對4種粉蚧1齡若蟲捕食量均顯著高于對同種粉蚧其他齡蟲態(tài)的捕食量(P<0.05),但均對同種粉蚧3齡若蟲與成蟲的捕食量均無明顯差異。孟氏隱唇瓢蟲在捕食不同粉蚧同一蟲態(tài)時捕食量存在明顯差異(P<0.05),粉蚧為1 齡若蟲時,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顯著高于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P<0.05);粉蚧為2 齡若蟲時,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均顯著高于新菠蘿灰粉蚧(P<0.05);粉蚧為3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柑橘臀紋粉蚧的最高(20.6 頭),顯著高于新菠蘿灰粉蚧及大洋臀紋粉蚧(P<0.05);粉蚧為成蟲時,孟氏隱唇瓢蟲對4 種粉蚧的捕食量無顯著差異(表4)。
2.4 孟氏隱唇瓢蟲2齡幼蟲對不同粉蚧的日均捕食量
孟氏隱唇瓢蟲的2 齡幼蟲對同一粉蚧的捕食量由高到低為:1 齡若蟲>2 齡若蟲>3 齡若蟲>成蟲(不捕食4 種粉蚧的成蟲);孟氏隱唇瓢蟲2 齡幼蟲在捕食不同粉蚧的同一蟲態(tài)時,日均捕食量差異顯著(P<0.05),粉蚧為1 齡若蟲時,瓢蟲對洋臀紋粉蚧的捕食量為134.8 頭,顯著高于柑橘臀紋粉蚧(104.4 頭);粉蚧為2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大洋臀紋粉蚧最高(26.8 頭),其次為柑橘臀紋粉蚧(23.6 頭),二者均顯著高于木瓜秀粉蚧(16.6 頭)和新菠蘿灰粉蚧(12.4 頭);粉蚧為3齡若蟲時,孟氏隱唇瓢蟲對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的捕食量之間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新菠蘿灰粉蚧(P<0.05)(表5)。
2.5 孟氏隱唇瓢蟲 1 齡幼蟲對不同粉蚧的日均捕食量
由表6可知,孟氏隱唇瓢蟲1 齡幼蟲不捕食4 種粉蚧的3 齡若蟲和成蟲,在捕食同一粉蚧的不同蟲態(tài)時,對4 種粉蚧1 齡若蟲的捕食量均顯著高于同種粉蚧的其他齡期(P<0.05)。孟氏隱唇瓢蟲1 齡幼蟲對木瓜秀粉蚧、柑橘臀紋粉蚧、新菠蘿灰粉蚧、大洋臀紋粉蚧等4 種粉蚧的1 齡若蟲捕食量分別為112.4、105.2、103.4、100.8頭,四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粉蚧為2 齡若蟲時,捕食量以大洋臀紋粉蚧最高(5.4頭),顯著高于柑橘臀紋粉蚧(4.0頭)、木瓜秀粉蚧和新菠蘿灰粉蚧(3.6頭)(P<0.05)。
3討論
國內(nèi)外對捕食性天敵生防潛能的評價多是采用功能反應、捕食量、捕食時間等指標進行[17-18]。前期試驗發(fā)現(xiàn)孟氏隱唇瓢蟲對粉蚧低齡若蟲的捕食量較大,粉蚧試蟲準備的耗費時間較長,期間低齡粉蚧的死亡率較高,瓢蟲蟲態(tài)或具體齡期的捕食量也有差異,導致結(jié)果準確度低。因此本研究僅采用日捕食量作為指標來進行捕食能力的初篩,并嚴格規(guī)定了瓢蟲試蟲的具體日齡。
一些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經(jīng)轉(zhuǎn)寄主(或獵物)后,對其發(fā)育、存活、繁殖、寄生量(捕食量)均有明顯影響。例如,張昌容等[19]用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蠶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分別飼喂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后,對西花薊馬和蠶豆蚜表現(xiàn)出正喜好性;李磊等[20]的研究表明,以瓜實蠅[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和南瓜實蠅(Bactrocera tau)的蛹為寄主飼養(yǎng)蠅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該蜂的成蜂更容易適應南瓜實蠅和瓜實蠅蛹。在本試驗中,用柑橘臀紋粉蚧飼養(yǎng)的瓢蟲對柑橘臀紋粉蚧的捕食量沒有明顯高于供試的其他新粉蚧。有研究表明,獵物和寄主植物的利它素對捕食性昆蟲有刺激作用,劉波[21]發(fā)現(xiàn)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成蟲對利它素響應作用比幼蟲強;SALJOQI 等[22]和HEIDARI 等[23]研究表明孟氏隱唇瓢蟲成蟲依靠嗅覺感應獵物分泌的利它素和視覺觀察來搜索獵物,孟氏隱唇瓢蟲對原來獵物的捕食量少于部分新獵物的捕食量,這是否由于4 種粉蚧釋放利它素的種類及含量差異導致對其追蹤效率不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孟氏隱唇瓢蟲的捕食能力因粉蚧種類及齡期的不同而存在差異,通常對低齡的獵物捕食能力強于高齡獵物[24-25]。孟氏隱唇瓢蟲各齡蟲對4 種粉蚧的捕食量均表現(xiàn)為隨著粉蚧齡期增加,瓢蟲捕食量逐步減少,結(jié)果與孟氏隱唇瓢蟲對柑橘臀紋粉蚧[26]、長尾粉蚧[27]、木瓜秀粉蚧[28]的捕食率結(jié)果相似,生產(chǎn)上應用該蟲防治粉蚧時,應選擇在粉蚧低齡若蟲較多時釋放孟氏隱唇瓢蟲。本研究中,孟氏隱唇瓢蟲對4 種粉蚧捕食能力總體表現(xiàn)為:瓢蟲成蟲>4 齡幼蟲>3 齡幼蟲>2齡幼蟲>1齡幼蟲,這與孟氏隱唇瓢蟲成蟲對扶桑綿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捕食量高于瓢蟲高齡幼蟲的結(jié)果相似[29];孟氏隱唇瓢蟲1 齡蟲不捕食供試粉蚧的3 齡若蟲及成蟲,2齡幼蟲不捕食4 種粉蚧的成蟲,這可能是由于瓢蟲低齡幼蟲個體太小,而高齡的粉蚧體壁及蠟層較厚導致其無法取食,因此在室內(nèi)繁育瓢蟲時,低齡瓢蟲幼蟲應飼喂粉蚧的低齡若蟲以提高存活率,在田間應用中,大量粉蚧處于3 齡若蟲及以下時釋放瓢蟲會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孟氏隱唇瓢蟲雌成蟲對蔗莖紅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Cockerell)]及扶桑綿粉蚧的日捕食量顯著高于雄蟲[29-30],本研究中供試的瓢蟲成蟲均為雌成蟲,因此,是否會出現(xiàn)相似趨勢還需進一步試驗。
綜上,孟氏隱唇瓢蟲高齡幼蟲及成蟲對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新菠蘿灰粉蚧、柑橘臀紋粉蚧均有較高的捕食量,尤其對大洋臀紋粉蚧、木瓜秀粉蚧2種入侵害蟲控害潛能高于其余2種粉蚧。因此,生產(chǎn)上可應用該瓢蟲對上述4 種粉蚧進行生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