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一體化肯定了教學、學習、評價之間的聯(lián)系性和相互影響關系,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和學習表現(xiàn)、教師給予學生的評價等因素直接影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從現(xiàn)實的角度剖析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探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課堂
作者簡介:祁琳,上海世外教育附屬虹口區(qū)歐陽學校。
小學英語課程具有人文性,英語聽、說、讀、寫方式與習慣與中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略顯吃力??紤]到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學好英語對于學生了解世界、開闊視野具有重要幫助,英語教師應當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構建完整的、科學的、關聯(lián)性的英語教學體系,以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育,保障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一)教的內涵是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設計
在教學評一體化中,教的內涵是對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進行科學設計。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建立在分析教材要求和新課標本質內涵的基礎之上,英語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從教學活動設計的角度來看,英語課堂中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得英語課堂更加充實、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從教學策略設計的角度來看,運用高效的教學策略能夠帶動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不恰當?shù)慕虒W策略則會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從教學評價設計的角度來看,教學評價能夠指導教師及時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與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之間相互影響,科學的教學設計是保障教學評一體化落實的前提條件。
(二)學的內涵是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學習
在教學評一體化落實的過程中,學的內涵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課程的語言實踐學習特點、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正確看待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明確自身指引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為突出課程的語言實踐學習特點,需要教師重點展開對學生語言技能的鍛煉、創(chuàng)設多樣的語言實踐應用場景,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學習必須具備的關鍵技能與綜合素養(yǎng)。為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需要設計有趣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得學生進入自主學習、自主交流、自主實踐的狀態(tài)。為保障學習活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一致性,需要教師從整體教學的角度設計課堂學習活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制定教學目標。
(三)評的內涵是監(jiān)控教與學的過程和效果
在推進教學評一體化的過程中,評的內涵是監(jiān)控教與學的過程,需要教師重視評價方法的選擇、評價目標的確定、評價反饋和激勵作用的發(fā)揮。在選擇評價方法時,教師應當盡可能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并配合對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確保評價的及時性。在確定評價目標時,教師可以將教學評價目標按照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進行具體劃分,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的具體分析,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為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反饋與激勵作用,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指導性和肯定性的評價反饋,讓學生結合評價對自身學習方式進行調整,充滿信心地迎接今后學習中的各種挑戰(zhàn)。
二、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
(一)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注重聽說讀寫一體化
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設定基于對單元主題的分析和教材要求的解讀,通過整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進行聽說讀寫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可將教與學整合在一起,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以“Meeting new people”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聽”的目標設定為“能夠聽清英語字母組合‘sk’的發(fā)音并掌握發(fā)音技巧”,將“說”的目標設定為“能夠流利說出數(shù)字11至20的英語表達和使用方法”,將“讀”的目標設定為“能夠通過閱讀、結合語境理解語篇內容和提取語篇中的關鍵信息”,將“寫”的目標設定為“能夠掌握my、your、his、her等代詞的正確用法并使用‘My/His name is ...’句型開展寫作”。考慮到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差異性,教師可以適當對本單元聽說讀寫一體化教學目標進行調整,確保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適配,并能夠支撐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提升自身能力。
(二)創(chuàng)設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注重語言學習及應用
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帶領學生進入沉浸式學習狀態(tài)。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可以補充語言學習和應用環(huán)節(jié),并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Around my home”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本身與現(xiàn)實生活具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方便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已學知識,激活已知,學生通過回憶已經學習過的字母組合“sk”的發(fā)音,大膽猜測預設sl、sn、sw的發(fā)音規(guī)則,這些學習經驗能夠指導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和探究中更加輕松、順利。在學生已知激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完成“描述Alice所在社區(qū)場所、自己家周圍有哪些場所”的語言學習及應用任務。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英語組織與運用能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學生也能夠通過介紹自己的家庭和朋友,拉近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這對于學生后續(xù)開展深入的學習交流活動、合作探究活動以及建立深厚友誼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學習規(guī)劃
(一)預設學習結果,遵循科學的學習觀
科學的學習觀是指學生享受學習過程,樂在其中、學在其中、長在其中、收獲和感悟在其中,這需要學生提前預設學習目標和結果,以終為始地開展學習和探究,教師需要在預設學習目標和結果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以“In our school”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從學習字母組合的發(fā)育規(guī)則、學習和運用核心詞匯、學習方位介詞的含義及用法、學習“There is/are”句型的運用等四個方面入手開展教學。教師可以提前將這一單元的內容概述、重難點知識整合制作成微課小視頻中,方便學生了解本單元內容和結合自身能力、需求制定學習目標。接下來,學生需要在教師提供的學習任務群的驅動下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對于學生無法憑借個人能力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選擇尋找其他同學或教師的幫助,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順利。在完成自主學習之后,學生需要對照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分析自己是否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了學習任務和達到了既定的學習目標。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生能夠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更加客觀地了解與認知自身學習能力。
(二)開展實踐應用,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課堂實踐活動能夠給予學生將英語課堂所學內容付諸實踐的機會,既是對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補充,也是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為學生設計實踐應用類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應用英語知識的過程中越學越通、越學越精、越學越有動力。以“Abilities”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學生需要重點理解和掌握paint、draw、read、write、swim等英語單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觀察操場中的人,并展開深入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學生更能理解其他同學行為能力的特點、與他人建立更深的情誼,也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通過參與走出英語課堂的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擁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認識到英語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此基礎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鍛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學生走進公園、商場等場所,同樣對周圍人的行為能力進行觀察,嘗試應用英語課堂所學知識展開采訪,實現(xiàn)對課堂所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
(三)進行知識遷移創(chuàng)新應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
小學生對英語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創(chuàng)新應用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也能實現(xiàn)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在小學英語課堂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創(chuàng)新應用,需要教師對英語課堂進行升華、為學生提供自主發(fā)揮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以“Weather”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介紹了關于介紹不同地方、不同天氣狀況的英語表達方式,整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視頻觀看活動、問答交流活動、看圖說話活動等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學生開展基礎學習活動的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展開對不同國家不同季節(jié)天氣狀況的調查與研究。學生需要利用互聯(lián)網收集相關的資料、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探究結果、交流自己的感悟,學生能夠打開自己的視野、了解更多人文知識和地理知識,實現(xiàn)德育滲透。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班級內進行演講,使用英語、面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調查結果,使英語課堂更具生機和活力。
四、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匹配評價
(一)結合教學和學習活動整理評價依據(jù),保障評價有理有據(jù)
教學設計和學生學習活動設計是英語教師開展評價的主要依據(jù),牢牢分析教學設計與學習活動設計,能夠保障教學評價有理有據(jù),使得學生更加信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首先,教師可以評價自己的教學情況,對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活動是否匹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教學中的不足。其次,教師需要以明確的案例作為評價依據(jù)。以評價學生在“Meeting new people”這一單元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為例,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分析、指出學生在這四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分別存在的問題。在清晰指出學生不足和問題的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幫助學生對自身不足進行改進,并促進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評價依據(jù)的整理可以是對視頻的整理,也可以是對學生隨堂測評情況的整理。一方面,教師可以拍攝和記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狀態(tài),并將視頻、圖片整理在一個特定的文件夾中,作為評價依據(jù)。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線上學習平臺上傳與單元知識相關的隨堂測試題目,并由大數(shù)據(jù)生成對學生能力和學習情況的分析報告。
(二)結合學習過程和效果開展全面評價,保障評價結果科學全面
完整的教學評價能夠保障評價的連續(xù)性、科學性和完整性,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學習效果的科學評價,使得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能夠成為學生今后學習的動力和調整學習策略的依據(jù)。首先,教師可以補充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的狀態(tài)和表現(xiàn)的分析,給予學生鼓勵,如“某某小組之間團結合作、學習效率比較高,其他小組可以向這個小組請教合作學習的經驗并向優(yōu)秀的人看齊哦!”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比如,學生可以評價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和閃光點,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也可以達到激勵學生的效果。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整理思維導圖,以此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評價學生的整體性思維、綜合學習能力和最終學習效果。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補充線上評價的方式,使得教學評價體系更加完整,并拓展教學評一體化的范圍。
五、結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落實教學評一體化不僅需要對課堂教學活動、教學目標進行調整,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對英語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做好對課堂教學的及時性分析和點評,實現(xiàn)對學生的科學評價,以高質量教學、自主學習和科學評價共同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 顧飛斌.以終為始,逆向設計:基于“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的思考[J].英語教師, 2023, 23(5):169-172.
[2] 顏雁翔.基于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實踐研究初探:以人教版(一年級起點)《英語》三年級上冊為例[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2(29):94-96.
[3] 金美雪.基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3(10):82-84.
[4] 姚云霞.促進深度學習打破思維桎梏:小學英語課堂深度學習教學實踐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2(8):10-12.
[5] 汪佳子.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英語單元復習教學策略[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2(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