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社會持續(xù)動蕩與不安定 的時期,社會政治環(huán)境則如同翻涌的潮水,復 雜多變,隨著儒家權威地位的松動,文化藝術 領域及其審美觀念在思想解放的氛圍中迎來了 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與繁榮。
這樣一種思想解放的濃郁氛圍,為嵇康、 阮籍等文人提供了獨特的思考空間,藝術不再 是政治和宗教的附屬,他們深入探索音樂韻 律、藝術真諦乃至人生哲理。他們得以掙脫束 縛,暢所欲言,暢談各自對音樂、藝術及人生 的獨到見解。他們不僅以非凡的才情和特立獨 行的生活態(tài)度,成為后世文人追求獨立精神與 高尚情操的典范,更在深層次上,對中國的思 想文化、藝術創(chuàng)造乃至民族心靈的塑造,產生 了深遠且不可磨滅的影響。
嵇康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 賢”的精神領袖。
嵇康的音樂見解有著明顯的反禮教色彩, 他否認儒家音樂理論,不認可音樂的政治倫理 性質,他把音樂看作是天地間的自然自在之 物,認為它有善惡之分,卻不含有愛憎哀樂等 情感。嵇康在這一時期寫下《聲無哀樂論》, 是其針對當時音樂理論界普遍存在的將音樂 簡單等同于政治教化工具的觀點,提出的一種 全新的音樂美學思想?!堵暉o哀樂論》是一部 具有深遠影響的音樂美學著作,在《聲無哀樂 論》中,嵇康主要涉及三個大的方面:音樂本 體論、音樂審美、音樂功能。
一、音樂的本質探索
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將音樂的本質 置于核心地位,致力于揭示音樂的屬性和內涵。 《聲無哀樂論》開篇即借秦客之口——秦客即 與嵇康觀點不同的俗儒化身——表明儒家關于 音樂本質的思想: “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 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 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在傳統(tǒng)儒家音樂觀中,人們認為通過音樂這種 獨特語言,統(tǒng)治者能洞悉民情,因為不同的情 感和社會景象,會通過不同的樂器(如打擊樂 傳達哀傷,弦樂、管樂傳達和平景象)和不同 的音樂風格來展現(xiàn),因此音樂被視為治國理政 的重要輔助工具。
嵇康反對儒家將音樂視為政教工具的觀 點,批判儒家音樂觀,認為音樂不應該承受過 多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胺蛱斓睾系拢f物貴 生?!边@是嵇康對音樂本質的見解, “天地合 德”強調天地之間的和諧共生與協(xié)同運作,為 萬物的起源與繁衍提供了基礎條件,和諧狀態(tài) 是萬物生存的根本。這種宇宙觀深深影響嵇康 的音樂思想,他認為音樂如同天地自然現(xiàn)象一 樣,音樂的本質為“自然之和”。
嵇康認為音樂是“自然之和”的產物,音 樂的本質在于其內部的和諧統(tǒng)一。他認為形而 上的音樂屬于“和域”,這種和諧不僅僅體現(xiàn)在音樂的基本要素上,即旋律、音色、節(jié)奏 等,更體現(xiàn)在音樂與宇宙、自然、人心的共鳴 上。
“和域”在音樂中表示一種直入人心的升 華的和諧境界,人的喜怒哀樂,無論什么樣的 情緒都能被“和樂”激發(fā)出來,并且得到釋放, 這種表現(xiàn)是自然的,是和諧的。聽眾在聽音樂 時能感受到這種和之美,與音樂產生共鳴。
二、音樂審美的新視角
嵇康認為沒有哀樂之分,雖然音樂種類 繁多,但離不開音樂的基本要素,如音調、旋 律、節(jié)奏、音響等,正因為有這些音樂要素的 組織排列,音樂才會美,這種美是客觀的,是 自然的,與人的情感和意志無關。但“聲無哀 樂”的觀點,并非否認音樂能引發(fā)人的情感反 應,而是強調音樂本質無固有哀樂或其他屬 性。嵇康主張,音樂為獨立于主觀意識之外的 客觀音響現(xiàn)象,音樂之所以能夠觸動人心,引 起人們心中哀樂的情緒,是因為人們心中本來 就有哀樂,只是被音樂引發(fā)出來,也就是說音 樂能夠激發(fā)人的情感,但這種激發(fā)并非音樂本 身所固有,而是人們根據(jù)自身的經歷和心境, 對音樂進行的主觀解讀和感受,音樂只是發(fā)揮 媒介作用。這種區(qū)分音樂與情感的觀點,主張 將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來欣賞和體 驗,這體現(xiàn)了嵇康對音樂審美獨立性的重視。
嵇康還強調音樂的形式美。對于具體可感 的音樂,嵇康強調“和”, “和聲之感人心, 亦猶酒醴之發(fā)人情也”,這句話展現(xiàn)了音樂形 式中所蘊含的美學魅力和嵇康對音樂形式美的 體會。和聲是音樂中各種要素(音高、音色、 節(jié)奏等)相互協(xié)調、相互融合的結果,它創(chuàng)造 出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美感。他認同音樂有多種 變化元素,但也脫不開其根本——音樂的和諧 之美,所謂“五味雖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嵇康認為音樂的魅力在于 其內部結構的精妙協(xié)調與對外在宇宙自然法則 的呼應。在他看來,無論音樂如何千變萬化, 其核心始終是一種純粹而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他 倡導,唯有那些遵循自然規(guī)律、展現(xiàn)和諧之韻 的音樂,方能被視為藝術之精品。這一觀點不 僅彰顯了嵇康對音樂審美標準的獨到見解,也 體現(xiàn)了其對音樂本質美的不懈追求。
三、音樂功能的多元解讀
剖析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時,我們不難 發(fā)現(xiàn)其對音樂社會功能的獨到見解,尤為強調 的是音樂在塑造社會風尚與道德秩序方面的潛 在力量。
在《聲無哀樂論》中,秦客與東野主人的 第八次答難中,秦客繼續(xù)堅持音樂能夠引發(fā)哀 樂之情的觀點,而東野主人(即嵇康本人)進 一步闡述其音樂教育思想,提出“移風易俗, 莫善于樂”,深入探討了音樂與情感關系的本 質和音樂的社會功能?!肮胖跽?,承天理 物……玄化潛通,天人交泰?!惫糯ッ鞯木?主,會順應天理治理國家,使得教化在無形中 發(fā)揮作用,天與人和諧交融。又提到“播之以 八音,感之以太和,導其神氣,養(yǎng)而就之”。 可用八音、太和作為引導,潛移默化影響人們 的氣質精神,塑造民眾的精神風貌,以此培養(yǎng) 民眾。[1] 嵇康將音樂視為一種通過和諧音韻來 潛移默化地熏陶人心、促進個體心靈和諧與寧 靜、引導人們精神氣質的媒介。他認為,當個 體的內心世界趨于平和與和諧時,這種內在的 平和將逐漸外化為社會風氣的改善,進而推動 社會向更加穩(wěn)定與繁榮的方向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 社會整體的和諧與太平。這一過程,實質上是音樂以其蘊含的道德與美學價值,在無形中塑 造人們的情感傾向與行為舉動,從而實現(xiàn)對社 會風氣的積極影響與引導。
[1] 出自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 社 2011 年出版。
嵇康認為,音樂具有娛樂功能, “宮商集 比,聲音克諧,此人心之至愿,情欲之所鐘”, 當各種音調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時,能夠觸動人 們內心最深處的愿望和情感,使人們在欣賞音 樂的過程中得到快感和美感。[1] 音樂能夠給人 帶來愉悅和享受,滋養(yǎng)和滿足個人情感。
嵇康在文中雖沒有直接談論音樂的養(yǎng)生功 能,但闡述了音樂能夠滿足人的審美需求,使 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獲得愉悅和放松。這種 娛樂與美感作用有助于緩解人的壓力,調節(jié)人 的情緒,從而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嵇康強調音樂 的“和”,而音樂對情感有調節(jié)作用,音樂的 和諧性能夠引發(fā)人心中的平和寧靜,有獨特的 養(yǎng)生作用。
四、音樂教育思想的革新
本文認為,上述音樂功能方面的闡述,也 算是嵇康的音樂教育思想。
嵇康認為音樂之所以具備移風易俗、教 化人心之效能,其根本驅動力是“心”,而非 對外在刺激的被動接受。這一觀點相較于傳統(tǒng) 上僅將音樂視為被動接受對象的觀念,具有顯 著的革新意義,它強調了受教者主體性的重要 性,強調個體對音樂的獨立感知與理解,這一 理念映射到教育領域,即鼓勵學習者擺脫傳統(tǒng) 被動接受的角色,要成為知識探索與技能習得 的主動參與者。激發(fā)受教育者的內在動力,培 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才能真正 實現(xiàn)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個體的目標。
因此,嵇康的音樂思想不僅是對音樂本質的洞察詮釋,更是對教育本質的一次有力呼喚, 為后世的教育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啟示與指導。 它啟示我們,在當今教育實踐中教師應更加注 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 學習環(huán)境,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受 教育者主動探究,深度思考,積極實踐,培育 其自信心和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其掌握有效的 學習方法,增長主體的實踐能力和本領,在教 育過程中激發(fā)并最大化地利用學習者的主動性 與內在潛能,以使我們的教育目的獲得更大程 度的實現(xiàn),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1] 出自石天然《嵇康音樂思想之研究》, 中國藝術研 究院 2016 年博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
五、結語
通過對嵇康《聲無哀樂論》的剖析,我們 深刻地感受到其音樂思想所蘊含的革新力量與 深遠影響。其音樂思想不僅是對魏晉時期音樂 美學理論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是對中國古代音 樂哲學思想的深刻反思與顯著超越。嵇康以其 獨到且深邃的見解,為我們揭示了音樂藝術的 本質核心及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嵇康提出的“聲 無哀樂”論斷,強調了音樂作為一種獨立藝術 形式的客觀性與自主性。他認為音樂的魅力源 自其內在的和諧與節(jié)奏之美,而非其所能引發(fā) 的特定情感或道德教化作用。這一觀點不僅為 音樂藝術贏得了獨立的地位,更為我們探索和 理解音樂的本質內涵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 間。
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以其獨特的魅力, 深深影響了中國音樂學術發(fā)展,為后世的音樂 研究提供啟示與借鑒。嵇康的音樂思想內涵與 價值值得我們挖掘,進而為推動中國音樂藝術、 藝術教育的發(fā)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 作者簡介 ] 趙珮宏,女,漢族,湖南永州人, 就職于桂林信息科技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為 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