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的《老王》發(fā)表于1985年第1期《隨筆》,先生時年74歲,同年第2期《隨筆》發(fā)表了先生的《林奶奶》[1]。兩篇文章,似乎是一生坎坷的楊絳先生在回憶、反思低到塵埃里去的人物在時代大潮中的命運。筆者把部編版七年級下第三單元的《老王》與1998年9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楊絳散文》里的《老王》對照,發(fā)現(xiàn)少了兩處,一是第三段開頭“老王不僅……”,倒數(shù)第二段“他還講了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独贤酢肥羌o實性質(zhì)的文章,又不是虛構性質(zhì)的作品,為什么老王有姓無名呢?這是不是作者的有意為之?
一、無名之利:對底層人有距離的保護
1.保持距離有時人與人之間如果關系太透徹了,反而是一種累贅、一種傷害,保持一定的距離,對誰都是一種保護。就如同楊絳先生在《干校六記》中所記,錢鐘書先生去看病,遇到對楊絳較熟悉的黃大夫,楊先生也沒有寫全名字?!拔覀兏尚S幸晃恍闹笨诳斓狞S大夫。一次默存去看病,她看他在簽名簿上寫上錢鐘書的名字,怒道:‘胡說!你什么錢鐘書!錢鐘書我認識!’默存一口咬定自己是錢鐘書。黃大夫說:‘我認識錢鐘書的愛人。’默存經(jīng)得起考驗,報出了他愛人的名字。黃大夫還待信不信,不過默存是否冒牌也沒有關系,就不再爭辯。”也許特殊年代,特殊的人際交往,特殊的記錄方式,無論怎樣特殊,有點恐怕還是相通的——多一點距離,就多一點保護,保護他人,保護自己,維系脆弱的復雜關系。雖然老王不是什么名人,也無關什么名譽權保護,但無名可以省去不少麻煩,省得人們?nèi)μ柸胱?,同時又能引導人們思考一些相關問題,從而達到文藝凈化人心的作用。誠如魯迅先生1934年11月25日在《答〈戲〉周刊編者信》中總結(jié)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時說:“我的方法是在使讀者摸不著在寫自己以外的誰,一下子就推諉掉,變成旁觀者,而疑心到像是寫自己,又像是寫一切人,由此開出反省的道路?!盵2]
再聯(lián)想到“老王”跟“我”和“默存”的相處,有許多時間段是在“文化大革命”這個特殊的年代,“我”和“默存”又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改造不斷提高的重點人物?!皸罱{夫婦剛被‘揪出來’的時候,錢瑗急要回家看望父母,而她屬‘革命群眾’。她要回家,得走過眾目睽睽下的大院。她先寫好一張大字報,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劃清界限,貼在樓下墻上,然后走到家里,告訴父母她剛貼出大字報和他們‘劃清界限’——她著重說‘思想上劃清界限’,然后一言不發(fā),偎著楊絳貼坐身邊,從書包里取出未完的針線活,一針一針地縫。她買了一塊人造棉,自己裁,自己縫,為媽媽做一套睡衣。因為要比一比衣袖長短是否合適,還留下幾針沒有完工。她縫完末后幾針,把衣褲疊好,放在楊絳身上,又從書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愛吃的夾心糖。”[3]親人尚且如此艱難,如此細心,如此需要劃清界限,其他人更可能避之唯恐不及了。兩位先生又是能體貼他人之人,在自己的筆下只留下一個姓,也算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也算是一個不幸的人對另一個更不幸的人的力所能及的保護!
2.突顯共性許多人讀《老王》時都會聯(lián)想到自己身邊的“老王”,進而發(fā)出感慨:“這怎么和我認識的老王有些像?”這便是無名人物難名的又一個原因——姓名的選擇。他們往往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我們無法將這個人物定格到一個具體的人的身上,也就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姓名。老王、水生、祥林嫂……他們都是湮沒在茫茫人海中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姓名的獲取因平凡而艱難,但無姓無名的他們反而更加真實。有人覺得水生便是姓名,有人認為水生只是名,而我認為水生僅僅是一個代名詞,水生是“水中的后生”,是一群積極抗戰(zhàn)在荷花淀的戰(zhàn)士。水生更指像水生一樣擁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人,而現(xiàn)在你我仍能為“水生”。很是出名而又無名的阿Q,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名,他也不向人們說起自己的真名,難道是他自己不想說嗎?不是,他沒有這個機會,沒有這個權利,人們甚至不屑于去了解他的名字,他也就無從留下真實姓名。他是中國數(shù)不清的阿Q的代稱,他也是世界的阿Q的代稱。有誰會因為他無名無姓而忽視他共通的人類性呢?
人們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個人交往或集體生活中被同一個人問及多次姓名,即使內(nèi)心萬分惱怒,也要面帶微笑重復回答,這是多么的無可奈何!凡人在他人心目中就是那么不重要。楊絳與老王相處多年,就真的一次都未得知老王之名嗎?或許她聽到過,只不過被大腦自動地化為無用信息,清除了??v使楊絳怎么后悔,老王走后也只留下了姓而非姓名。
這些文學作品中的無名之輩很渺小,但他們都用盡自己的生命燃料拼命活過。在他們或長或短、或悲或喜、或荒誕或嚴肅的人生中,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是的,也許到最后,我們也會連留下姓名的機會都沒有,但至少我們好好活過,能以自己不全的姓名、微弱的星光去溫暖哪怕一小部分人的心。
無名可以讓人物更大眾化,文學作品需要突出人物的個性化,使其“有神”,但也要賦予人物共性。無名無姓,是將人物共性化典型化的路徑之一。當我們看到一個無名有姓或無名無姓甚或就是一個字母的人物時,讀者會將自己代入其中,檢視自身,檢視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由無名無姓之人推演至無窮無盡的蕓蕓眾生。
3.貼近凡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很常見的花,棕色的花盤,黃色的花蕊,臺階下,石縫里,墻角中,田壟上,任何能被光照到的角落都有它們倔強的身影。沒有人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也沒有人給它們?nèi)〕鲇泻x的名字,我們倔強地喜歡稱它們?yōu)椤疤柣ā?。正如教材編者在單元開篇中所說“本單元的課文都是關于‘小人物’的故事。這些人物雖然平凡,且有弱點,但他們身上又常常閃現(xiàn)優(yōu)秀品格的光輝,引導人們向善、務實、求美。其實,普通人也一樣可以活得精彩,抵達某種人生的境界”。[4]老王、長媽媽、父親母親們就是一朵朵的“太陽花”,平凡,閃閃發(fā)光,映照出每個人的平凡,映照出每個人的不凡,映照出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可能”。貼近凡人,貼近日常,讓凡人可學,可行,在日常生活中貼地而行,向天而行,從而達到作者創(chuàng)作的目的。他們都是一個個不知名的角色,但我們要向這樣的人致敬。
二、無名之因:兩類人物內(nèi)心的刻意外露
1.地位卑微老王是一個拉三輪的人,是一個年齡不算太大卻遭遇不少不幸的人。他沒有財產(chǎn),“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拔摇眴査鷶〉男∥菔遣皇撬募?,他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只是說“住那兒多年了”。也許這是底層人保持僅存自尊的一種無奈之舉。老王的親人不多,“這老光棍”“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身體不好,“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收入不多,“乘客不愿坐他的車”;與時代不合拍,“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晚了一步”“進不去了”……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說“我們那里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忘卻”也許是因為歲月流逝,記憶日衰,更也許是無甚地位吧?!伴_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崩贤?、老李、老鄒、老鄧……可以不斷排列下去,永無止境。因為平凡,所以地位卑微;因為地位卑微,所以平凡,所以難為人記住。
2.沿襲習慣稱呼“老王”,肯定不是楊先生和錢先生的首創(chuàng),而是順著別人的習慣稱呼,就如同我們稱呼出租車師傅,只是稱×師傅,而不是×姓×名師傅。同為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篇目的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的一段話,對我們會有所幫助?!坝浀盟苍嬖V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爆F(xiàn)在的阿長是假阿長,她只是因為主人的習慣稱呼而被喚作“阿長”。習慣使然,“老王”的稱呼也是楊先生沿襲他人的叫法而已。
3.傳統(tǒng)熏陶“楊絳天資聰慧;自幼為父母所鐘愛,受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融洽而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生長……中學時代,楊絳就酷愛讀書,特別愛讀詩詞小說?!盵5]想必楊絳一定會飽讀《詩經(jīng)》《楚辭》等傳統(tǒng)作品,也一定會受到文化、表現(xiàn)手法、語言等方面的浸染。這些作品里無名無姓者甚多,《詩經(jīng)》中的“靜女”只是指文靜的姑娘,《詩經(jīng)》中的“氓”只是底層的男青年,或以性格命名,或以身份命名,《楚辭》中的“漁父”是以職業(yè)命名。由此我們不妨猜測一下,有姓無名的“老王”是楊先生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結(jié)果。
4.主人公不說由老王避而不答那房子是不是他的家,我們有理由推想,如果問他叫啥,他會只說“我姓王”,或“叫我王師傅好了”,不會告訴“我”他真正姓啥名誰。就像“小我三歲的”“林奶奶敘事全按古希臘悲劇的‘從半中間起’;用的代名詞很省,一個‘他’字,同時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聽越糊涂,事情越問越復雜,只好‘不求甚解’”。[6]主人公不說,或主人公語焉不詳,作者不詳細追問,自然也無人查考,無名是自然之理。
5.“我”的遠離“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請了假,煩老王送他上醫(yī)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擠公共汽車到醫(yī)院門口等待?!边@就表明“我”遠離三輪車,遠離有三輪車的老王。這不是“我”對老王身份的遠離,而是“我”對不安全的逃離。當然,從文中他“直著腳往里走”“站著等我”也可以看出,老王自覺主動地與“我”保持著空間的距離,保持著心理上的距離。雖然“我”極力去接近老王,甚至對他噓寒問暖,但不是真正的貼合吧!很難讓老王對“我”掏心掏肺地說出沉在心底的話。
6.作者未問“我們從干校回來,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他并沒有力氣運送什么貨物。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被圍住了不會掉落。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雖說錢老降格為“貨”是自愿的,作者這樣寫也是一種幽默、揶揄,但言外之意是不是老王拉人拉錢鐘書不夠格呢,只夠拉物?作者這樣的讀書人,尤其是大家,尤其是出身高貴的大戶人家的大家,與最底層的而且是有病的人之間,有一些隔膜再正常不過了。誠如,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所說:“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地叫道:‘老爺!’……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厚障壁”不是主觀上想沒有就沒有的,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它是千年傳統(tǒng)所致,也是家庭文化所致,有時是骨子里的自然流露,雖然并非惡意,并無惡意。我們可以設想,老王主動保持距離,“我”自然回避,老王的名當然就難以在另一個階層人士那兒得到確認。再看老王給“我”送雞蛋,“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灰不灰、藍oPvhQaMSgYyJjwvpe9670Q==不藍”既是對包雞蛋的布的客觀描述,有沒有一種不屑?更何況布還是“破”的,再加上楊先生把破布還“疊好”?!隘B好”是楊先生的一種習慣,但與老王的一些習慣有著鮮明的不同。兩者一對照,似乎有一種別人難以說出的傷害。我知道,這不是楊先生的本意,但作為一般的普通人,可能都會體會得到,錢先生、楊先生與老王之間的“障壁”只會與日俱增,不會減少,更不會消失。自然,先生不大會問,老王一定不會說。楊先生“沒多問”老王埋在哪個溝里,當然,其他也不會多問。
7.特征稱呼已故科學家、激光照排之父、“當代畢昇”王選在一次演講中說:“名人和凡人的差別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名人不修邊幅,叫真有藝術家的氣質(zhì),凡人呢,是流里流氣的;名人喝酒,叫豪飲,凡人呢,就叫貪杯;名人老了,稱呼變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老王“不僅老”,就可看出老王確實是年紀已大,又是平凡人,故而以“年老”這一特征稱之,久而習慣,就無須再詢問名了,反正大家也都熟了?!昂诘湃喌奈覀兇蠖嗍熳R”,刨根究底地問出姓名來也沒有多少實在的意義。
8.作者性格文學創(chuàng)作題材的選擇、文體的確定、手法的運用、語言的表達,多多少少與作家本人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與作家的年齡和遭遇有關?!拔覀兛紤]再三,還是舍不得離開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飯過日子,做事馴順的良民,終歸是可以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不得已?!盵7]在楊絳的《干校六記》中,有一段她和錢鐘書在菜園子里的對話:“默存過菜園,我指著窩棚說:‘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默存認真想了一下說:‘沒有書?!娴?,什么物質(zhì)享受,全都罷得;沒有書卻不好過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筆記本、碑帖等等。我問:‘你悔不悔當初留下不走?’他說:‘時光倒流,我還是照老樣?!盵8]平和莫若楊先生、錢先生,淡泊莫若楊先生、錢先生,這樣溫順的人,天生把眼光放在平凡人身上,把筆墨用在普通人身上,他們不會闖入他人的領地一點點,更多的是有了什么就寫什么。賀仲明評論道:“正是這種練達和世故智慧的體現(xiàn),楊絳新時期的文章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時,都非常慎重(其實,她回憶“文革”經(jīng)歷時的淡泊和寧靜中,也未嘗不蘊涵著這一特點),她極少品評文化圈內(nèi)的人事,從不表露明顯的褒貶和愛憎,力求面面俱到、中規(guī)中矩。她將更多的筆觸給予了文化圈外的普通百姓生活,表達自己的悲憫之心和關愛之情?!盵9]
“老王”無名,但《老王》有名。楊絳先生的《老王》與其說是記人的至情之文,倒不如說是哀哀泣泣的墓志銘或悼文;與其說是“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倒不如說成“那是一個不幸者對一個不幸者的保護”,“老王”沒有“名”就是明證。
【參考文獻】
[1]田蕙蘭.錢鐘書楊絳研究資料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586.
[2]張夢陽,陳漱渝.紀念《阿Q正傳》100周年:《阿Q正傳》的意義[N].文藝報,2021.12.3.
[3]楊國良.楊絳年譜[M].北京:線裝書局出版社,2008.197.
[4]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55.
[5]田蕙蘭.錢鐘書楊絳研究資料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571.
[6]羅瑜君.楊絳散文[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241.
[7]楊國良.生之燦爛與死之遺韻——楊絳先生逝世周年祭[N].光明日報,2017.5.25.
[8]楊絳.楊絳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49.
[9]賀仲明.真實的尺度[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199.
(作者單位: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