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飛蛾”。
這個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币私馔醪诵虻囊饬x,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娘L(fēng)物不可不曉。對此,宋代吳曾在其《能改齋漫錄·辨霞鶩》中說:0d808424aa0110bd91daf90181a5c6ad6f1ee3338e30a512b87ff9e057cc1d1c“落霞非云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dāng)七八月間,皆紛紛墮于江中,不究自所來,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鶩耳?!彼未嵩乱苍谄洹冬撗﹨舱f下》中說:王勃《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世率以為警聯(lián)。然落霞者,野鴨也。野鴨飛逐蛾蟲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齊飛。”由此看來,“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種飛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飄落”的意思,“落”在句中與“孤”相對,意思與之當(dāng)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義。零散的飛蛾被孤單的野鴨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