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動員與革命: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機制及其影響

2024-11-09 00:00:00邱澤艷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5期

摘 要:作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長江南岸最后一塊根據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面對反革命地主武裝的“內憂”和國民黨重兵“圍剿”的“外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制度層面、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等制定了一系列擴紅動員的方針、政策,激勵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軍。這種動員機制不僅對根據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中圖分類號]K2644;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7-2210(2024)05-0046-10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弼時、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長江南岸最后一塊紅色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湘鄂川黔根據地不僅深入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政權建設,而且為中央紅軍的長征和川陜蘇區(qū)的反“圍攻”斗爭牽制了大量的敵人,完成了配合中央紅軍實施戰(zhàn)略轉移的任務。目前學術界關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據地各方面的建設與發(fā)展、任弼時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貢獻、紅色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以及長征中的紅二、六軍團研究等方面,而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研究總體上還不夠系統(tǒng)。本文在借鑒相關研究的基礎上①,著重從動員機制方面考察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開展情況,以此豐富相關研究。

一、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開展的原因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開展,是在根據地面臨著反動地主武裝顛覆紅色政權的“內憂”和國民黨重兵“圍剿”的“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所開展的,具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一) “內憂”:封建土豪劣紳的反動武裝

湘鄂川黔邊區(qū)山高路險、經濟落后。隨著階級斗爭的不斷深入,反動的地主豪紳組建了一批反動武裝,如桑植縣的“八大諸侯”、大庸縣的“八大家”、永順縣的“六大家”。他們利用手中的武裝力量經常兵戎相見,搞得民生凋敝。除此之外,反動的豪紳地主和土著武裝還與地方軍閥互相勾結,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反動統(tǒng)治體系,廣大群眾受盡壓迫。隨著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以打土豪、分田地為代表的土地革命運動,一些不甘失敗的土豪劣紳加緊與國民黨殘余勢力勾結,他們肆意殺害紅軍地方干部和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襲擊蘇維埃政府和蘇區(qū)重鎮(zhèn),封鎖交通要道以阻止蘇區(qū)進購食鹽和醫(yī)藥,妄圖顛覆紅色政權。因此打擊豪紳地主、清繳地主武裝不僅是湘鄂川黔邊區(qū)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而且對鞏固根據地政權、集中全力粉碎國民黨反革命“圍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擴大紅軍隊伍為打擊土豪劣紳、清繳反動武裝提供了重要的軍事保障。

(二)“外患”:國民黨的重兵“圍剿”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fā)展傳播了革命火種,鞏固了紅色政權,直接威脅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為此,國民黨反動派不斷派兵“圍剿”。1934年11月,蔣介石任命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統(tǒng)一指揮湘鄂川黔四省國民黨的軍隊持續(xù)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進行騷擾和進攻。并在12月“動員了三、四十團以上的白軍”,“企圖以‘血洗’屠殺的手段,來鎮(zhèn)壓湘鄂川黔邊廣大群眾的革命斗爭與蘇維埃運動” 。[1]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主要由紅二軍團(1934年10月26日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名稱)和紅六軍團組成。當時紅二、六軍團加上地方獨立團、游擊隊總兵力不足2萬,而國民黨卻集結了20多萬兵力。面對殘酷的“圍剿”形勢,為了保衛(wèi)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成果,配合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必須動員一切力量去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

二、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開展的機制

紅軍武裝力量的發(fā)展與壯大是保障紅色政權存在的根本,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高度重視擴紅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地在制度層面、物質層面、精神層面進行充分而廣泛的準備,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紅軍的熱情,在根據地掀起了擴紅高潮。

(一) 制度層面:重視組織帶領,凝聚動員力量

制度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確保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動員機制在制度層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通過制定和發(fā)布擴紅運動的決議從制度上保障擴紅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拓展擴紅方式,爭取更多力量加入紅軍;通過嚴格執(zhí)行檢查報告制度,防止敵人破壞擴紅工作。

1.制定與發(fā)布關于擴紅運動的決議

為了動員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紅軍,推動擴紅運動的順利開展,湘鄂川黔省委把擴大紅軍的工作當作政治任務來抓。在制定和發(fā)布的決議和訓令中幾乎都包含著擴紅的要求。1934年9月4日,《湘鄂川黔邊革命軍事委員會給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并轉各區(qū)各鄉(xiāng)蘇維埃各獨立團各游擊隊的指示》中指出:“今天只有加倍的擴大紅軍,動員一切力量準備大規(guī)模的革命戰(zhàn)爭,才能保證土地革命的勝利,才能保證永遠不納苛捐雜稅?!保?]同年12月16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在《關于創(chuàng)造湘鄂川黔邊蘇維埃新根據地任務決議》中明確提出“三個月內應擴大一萬二千主力紅軍”[3]的要求。1935年1月4日,湘鄂川黔省委在《關于地方戰(zhàn)爭動員給各級黨部與各級政治機關的指示》中再次強調“必須從黨團政府、群眾團體的各種組織上,進行擴大紅軍的動員”[4] 。同年2月,省委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關于擴大紅軍突擊運動給各級黨部和突擊隊的指示信》中提出了“從三月十號至四月十號為擴大紅軍突擊運動月”[5]。1935年4月25日的《紅六軍團政治部訓令——關于紅五月的工作》中指出:“舉行擴紅的突擊運動,……爭取在紅五月內擴大一千五百個新戰(zhàn)士(十七師一千名,十八師五百名)?!保?]針對紅軍武裝力量發(fā)展壯大的迫切需要,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湘鄂川黔省委在發(fā)布的十幾個決議、訓令、指示等文件中,都要求把擴大紅軍的動員、宣傳工作當作政治任務來抓。特別是自1934年12月以后,幾乎每個月都會下達動員擴紅的任務,推動擴紅運動的不斷開展。這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擴紅運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引導。

2.通過制度拓展擴紅方式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紅軍的同時,也注重通過制定一系列相關制度促進擴紅方式的拓展。團結和改造地方武裝,吸引地方武裝加入紅軍隊伍,不僅反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民心所向,而且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擴紅效果十分明顯。

(1)團結和改造“神兵”?!吧癖笔且载毧噢r民為主體的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農民武裝自衛(wèi)組織,“神兵”斗爭曾席卷整個黔東,給黔東地方反動統(tǒng)治以沉重的打擊,但由于“神兵”人員龐雜、思想混亂,缺乏明確的斗爭目標和緊密的組織手段,“神兵”不可避免地被反動階級分化利用,面臨失敗的命運。黔東特區(qū)創(chuàng)立后,紅軍對當地“神兵”武裝進行了艱苦細致的團結改造工作。一方面向“神兵”宣傳革命道理,提高“神兵”階級覺悟;另一方面派出大量指導員和政工干部深入“神壇”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其逐漸接受紅軍的紀律約束,加入紅軍隊伍。1931年12月,鄂西巴(東)、興(山)、歸(秭歸)縣委召開聯(lián)席會議,研究制定神兵工作原則:“打擊其反動首領,爭取其群眾”[7];并在隨后召開的黔東特區(qū)第一次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對神兵應采取的政策是:對那些開明的進步的頭目,加以任用;對個別為豪紳收羅并為其服務的反動頭目,則以武力解決”[8]。通過教育和改造神兵,到 1934年10月底,紅三軍除七、九兩師所轄的3個團以外,又將黔東獨立師編成一個團,正式列為紅三軍建制。至此,紅三軍有4個團,總數達4300余人[9] 。

(2)爭取地方武裝。游擊隊作為紅軍作戰(zhàn)的有力助手,也是擴紅的主要來源之一。如何爭取游擊隊加入紅軍,湘鄂川黔省委在1935年1月4日的《關于地方戰(zhàn)爭動員給各級黨部與各級政治機關的指示》中指出:“對于爭取這些游擊隊的正確辦法,應該是立即把各游擊隊的領導者調來訓練檢查,同時派得力的同志去領導檢查他們的成份,加緊他們的宣傳訓練;動員當地黨、團員領導新的勇敢成份加入;建立黨的支部與政委制度?!保?0]這進一步鞏固了游擊隊中黨的領導,提高了戰(zhàn)斗力。隨著地方武裝的逐步發(fā)展,地方武裝體制也逐步完善起來。1935年1月,根據地分別在大庸縣永定鎮(zhèn)成立第一分區(qū)、在永順縣靈溪鎮(zhèn)成立第二分區(qū)。此后,地方武裝在分會的領導下,迅速發(fā)展起來。據不完全統(tǒng)計,蘇區(qū)桑植、龍山、保靖、慈利、永保、郭亮、大庸、石門、沅陵、酉陽、宣恩等縣共建立了游擊大(支)隊三十六支;游擊(分)隊二百多支,共計一萬多人;此外,還先后成立了大庸縣獨立團、慈利縣獨立團、永??h獨立團等。至于赤衛(wèi)隊的人數,至少不下十萬人[11]。

3.嚴格執(zhí)行檢查報告制度,防止敵人破壞擴紅工作

為貫徹執(zhí)行湘鄂川黔省委的擴紅任務,根據地實行嚴格的工作檢查與報告制度。省委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關于擴大紅軍突擊運動給各級黨部和突擊隊的指示信》中指出:“鄉(xiāng)二天檢查一次,報告區(qū)。區(qū)三天檢查一次,報告縣。縣五天檢查一次(筆者注:‘次’原文為‘天’,可能有誤),報告省。及時檢查與糾正擴紅突擊中的錯誤與缺點,及發(fā)揮擴紅突擊中的光榮例子和經驗,迅速完成與超過擴紅突擊計劃。”[12]同時要求“消滅開小差的現象,嚴厲處置開小差的分子。對領導組織開小差的分子,必須逮捕、公審以至槍決。但因政治覺悟不夠,個人開小差的,必須采取政治教育與宣傳鼓動,指出他開小差的錯誤”[13] 。此外,擴紅運動也是殘酷的階級斗爭。隨著廣大人民群眾加入紅軍,地主、富農以及反革命的武裝也更加積極活動起來,他們恐嚇、阻止工農群眾加入紅軍,破壞擴紅運動。因此,為進一步推動擴紅工作的順利開展,湘鄂川黔省委動員廣大工農群眾配合紅軍游擊隊堅決鎮(zhèn)壓地主、反革命的破壞與搗亂。如“組織鄉(xiāng)村群眾不脫離生產的秘密偵察隊、特務隊等,化裝攜帶小刀與利刃,在革命委員會,肅反委員會與支部的領導之下,捕捉敵探,特別利用晚上去捕殺積極反動之地主、富農以及反革命首領,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檢查可疑之來往行人”[14]。同時省委積極做好動員工作,號召被地主武裝收買的民團和土匪士兵回家打土豪分土地,發(fā)動他們的家屬、親戚或朋友到他們中間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說服他們加入紅軍。

(二) 物質層面:注重利益保障,踐行人民至上觀

毛澤東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保?5]黨和蘇維埃政府只有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憂,應人民之所盼,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從心底認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響應蘇維埃政府的號召,積極投入到革命斗爭和根據地建設的事業(yè)中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動員機制在物質層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土地革命,維護群眾利益;滿足群眾利益,改善群眾生活;加強擁軍優(yōu)屬,解除后顧之憂。

1. 開展土地革命,維護群眾利益

土地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開展是在土地革命的基礎上進行的。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對于打破根據地的封建土地制度、鞏固蘇維埃政權的基礎、增強群眾的政治意識、動員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紅軍、促進擴大紅軍運動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34年12月1日,省革命委員會頒布了《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沒收和分配土地的暫行條例》[16],該條例涉及沒收土地的范圍、分配土地的方法以及租賃買賣承繼的規(guī)定等,同時對紅軍及其家屬的土地分配方法也進行了說明。這不僅沉重打擊了豪紳地主的勢力,而且使雇農、貧農以及中農都獲得了土地;同年12月16日頒發(fā)的《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制定的分田工作大綱》,進一步督促分田工作落到實處,明確指出:“在最短的期間(十二月份),將基本區(qū)域內的土地完全分配好?!保?7]同時該大綱提出組織群眾參加村與鄉(xiāng)沒收和分配土地委員會[18],這有利于激發(fā)農民政治意識的覺醒;1935年1月28日,為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根據地土地革命的政策,《中共湘鄂川黔省委關于土地問題的決定》頒布。在“打土豪,分土地”的號召下,廣大人民群眾從土地革命的斗爭中深刻意識到,只有蘇維埃革命的勝利才能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因此,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蘇維埃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起來,革命熱情空前高漲,踴躍報名參加紅軍。

2. 滿足群眾利益,改善群眾生活

“滿足群眾的切身利益,進一步的改善群眾的生活,這是動員廣大工農群眾加入紅軍,完成擴紅突擊計劃的主要條件之一?!保?9]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將擴紅運動的開展與群眾生活的改善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省委十分重視根據地的經濟文化衛(wèi)生建設,注重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權益。在工人方面,普遍地增加工錢,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組織各種合作社,救濟失業(yè)工人;在婦女方面,反對封建舊禮教的束縛,實行婚姻條例,爭取婦女在政治上經濟上與男子一律平等;在青年工農群眾方面,增加青年工資,反對老板、師傅打罵青工學徒,廢除三年學徒制[20];在文化方面,組織宣傳隊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在教育方面,成立列寧小學、紅軍小學,編寫新教材;在衛(wèi)生方面,省委成立了大庸臨時醫(yī)院,保證醫(yī)療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21]。除此之外,省委對城市的中、小工商業(yè)實行改造和保護的政策,蘇維埃政府除征收營業(yè)利潤4%的“統(tǒng)一率進稅”外,不收任何雜稅[22]。這些措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蘇區(qū)軍民的生產和生活,而且對于穩(wěn)定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社會秩序,動員群眾參軍,粉碎敵人的“圍剿”起到了積極作用。

3. 加強擁軍優(yōu)屬,解除后顧之憂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所取得的成果與根據地重視擁軍優(yōu)屬工作是分不開的。擁軍優(yōu)屬工作作為擴紅運動的重要基礎,是擴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攸關擴紅運動的成效。綜合來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的擁軍優(yōu)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在擁軍方面,除發(fā)起慰勞運動外,還“送給紅軍草鞋、小菜,幫助紅軍洗衣” ?!皩τ诩t軍傷病戰(zhàn)士均須隨時幫助。組織擔架隊運輸傷病兵,組織傷病兵休息處,準備茶水飲食,一直使傷病兵從前方到后方,都得到群眾的幫助。并組織群眾辦的療養(yǎng)所,幫助傷病兵及紅軍家屬找醫(yī)生、找藥品?!保?3]在優(yōu)待紅軍家屬方面,省委指出:“從省到鄉(xiāng)的各級機關必須執(zhí)行優(yōu)待紅屬的政策(筆者注:‘政策’原文為‘禮拜六’,可能有誤)。打土豪的東西,必須多分一些給紅軍家屬。”[24]同時“必須發(fā)動廣大群眾幫助紅軍家屬耕田收割,以解決紅軍家屬缺乏勞動力之困難”[25] 。此外,紅軍的兒子在教育上有優(yōu)先進入列寧小學的權利;一律免除紅軍家屬的土地稅、營業(yè)稅等??傊娑醮ㄇ锩鶕卦谶M行擴紅運動的過程中堅決貫徹擁軍優(yōu)屬原則,使擴紅運動成為廣泛的群眾運動,這不僅振奮了紅軍的士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紅軍的后顧之憂。

(三) 精神層面:重視宣傳工作,加強思想動員

毛澤東同志指出:“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紅軍第一個重大工作。若忽視了這個工作就是放棄了紅軍的主要任務。”[26]宣傳思想工作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具有重要的指導地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通過刷寫標語和繪制宣傳畫等方式直截了當地宣傳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方針政策,通過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和組織群眾參加文化活動加強思想動員,通過召開會議、制定文件、發(fā)布指示等方式宣傳蘇維埃政府的斗爭綱領。

1. 刷寫標語、繪制宣傳畫感染人民群眾

刷寫標語和繪制宣傳畫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最廣泛、最普及的一種擴紅宣傳方式。標語不僅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而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號召力。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將標語宣傳與革命實踐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比如,“工農團結一條心,打倒土豪把田分”[27]“取消一切苛捐雜稅,實行土地革命!”[28]“徹底分配土地,取消地主武裝,保衛(wèi)蘇維埃!”[29]等標語充分反映了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的政策;“紅軍不要民眾辦招待!”[30]“紅軍是工人和農民最相信的軍隊!”[31]“當紅軍最光榮!”[32]等,這些標語在宣傳紅軍紀律嚴明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對紅軍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激起人民群眾參軍的熱情。繪制宣傳畫是將畫面與文字進行組合,這種畫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能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比如,紅三軍在1934年松桃縣石梁鄉(xiāng)張家祠堂墻壁上繪制了“打倒國民黨”[33]的宣傳畫。該宣傳畫將“紅軍打機槍”與“白軍舉手投降”進行強烈對比,寓意鮮明,使群眾印象深刻。大量的標語和宣傳畫不僅直截了當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方針政策,而且給人民群眾以視覺的沖擊,產生情感的認同,能喚起人民群眾斗爭的激情,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紅軍。

2.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組織群眾參加宣傳團隊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擴紅運動中充分發(fā)揮根據地人民群眾能歌善舞的優(yōu)勢,通過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組織群眾參加宣傳團隊,不斷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高漲的革命熱情,鼓勵人民群眾參軍入伍。紅軍每到一處,在開展中心工作時或者在召開紀念會、慶祝會時,都會穿插各種文藝活動進行宣傳。這些文藝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極富感染力。除此之外,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宣傳還很注重培養(yǎng)文化宣傳積極分子,組織宣傳團隊進行文化宣傳活動,“楓香溪紅色姊妹團”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該團從剛開始的3人逐漸發(fā)展到30余人,團員們走村串寨,積極開展宣傳、優(yōu)撫、慰問、組織學習等工作。這種宣傳形式在擴紅運動中起到了明顯的動員作用。大庸縣侯青芝一家在文藝宣傳的影響下,8口人全部參加紅軍。該縣3次擴紅,參軍人數達3800余名。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爭先入伍的動人場面比比皆是,這充分反映了文藝宣傳活動極富感染力和號召力,在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紅軍上起到了明顯的激勵作用。

3.宣傳蘇維埃革命政府的革命性和先進性,吸引群眾參加紅軍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高度重視思想動員工作,通過宣傳蘇維埃革命政府的革命性和先進性,吸引群眾參加紅軍。湘鄂川黔省委明確指出蘇維埃的政治斗爭綱領就是推翻國民黨政府、組織工農兵代表會議的政府[34]?!疤K維埃是工農、貧民、士兵的政權。”[35]與國民黨反動派放棄東三省和熱河,投降帝國主義,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相比,蘇維埃政府不斷加緊反帝國主義的宣傳,把反帝的斗爭與蘇維埃紅軍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36],指出蘇維埃與紅軍是反日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救國政府和抗日聯(lián)軍的中堅支柱[37]。這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刻感受到蘇維埃政府的革命性和先進性,自覺站在維護蘇維埃政府的立場,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且響應擴紅的號召,積極加入紅軍隊伍,為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而戰(zhàn)!

三、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影響

面對嚴峻的斗爭形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的擴紅工作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一)打擊了反動的土豪劣紳,鞏固與發(fā)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

隨著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工作的不斷開展,紅二、六軍團在進行軍事、政治整訓的同時,抽調更多的兵力清繳地方武裝。如圍攻新寨坪弄塔的大地主王金禮,清繳湖北宣恩高羅一帶反動的地主武裝“神兵”,殲滅大庸縣以李近豐為首的地主武裝等。反動地主武裝的清繳,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封建土豪劣紳的勢力,而且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fā)展提供了相對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曾經一度被政府稱之為“鞭長莫及”的湘鄂川黔邊區(q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地的政權不斷得到鞏固與發(fā)展。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1935年初,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已經建立了九個縣的革命委員會,五十余個區(qū)的蘇維埃政府,二百三十多個鄉(xiāng)蘇維埃政府[38], 涉及區(qū)域東西達四百余里,南北約二百四五十里,人口計五十萬[39]。同時共青團、工會等群眾組織也相繼建立起來。群眾組織的廣泛建立既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在完成運送軍糧、接送傷員、籌措給養(yǎng)等軍事任務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壯大了紅軍的力量,沖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開展使根據地掀起了“一切為著戰(zhàn)爭的熱潮”,廣大人民群眾不斷踴躍參軍。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1934年11月省委和總指揮部提出三個月內擴大一萬二千名新戰(zhàn)士的任務以來,到1935年1月,紅二、六軍團新增戰(zhàn)士四千多名,并且分別組建了第十一、第十七兩個團[40]。尤其在擴紅突擊月中,僅永保、郭亮兩縣就有近萬人參加紅軍,其他如龍山、來鳳、宣恩、咸豐等縣,也有一萬人參加紅軍[41]。這不僅壯大了紅軍的力量,而且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反“圍剿”斗爭提供了重要的軍事基礎。紅二、六軍團在賀龍的指揮下,打破了國民黨軍六路縱隊的第一期“圍剿”,扭轉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被動局面,牽制了敵人八個縱隊和大批地方武裝,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的行動。

(三)擴大了蘇區(qū)的影響力,提高了黨的向心力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工作的開展,不僅壯大了紅軍隊伍,提高了紅軍的軍事實力,而且在擴紅動員的過程中,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頒布并實施了一系列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如深入開展土地革命,打破封建土地制度;設立兵工廠、被服廠、縫紉生產合作社,對失業(yè)工人實行以工代賑;實行改造和保護中、小工商業(yè)的政策,不收任何雜稅;成立教育部和文化教育委員會等。這些政策極大地提升了蘇區(qū)的影響力,增強了黨的向心力。廣大人民群眾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帶來的希望,把自己的命運同蘇維埃政府的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踴躍參加紅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1935年3月,桑植縣黨員由省委成立時期的五十多名,發(fā)展到五百多名,永??h的黨員也發(fā)展到二百多名?!保?2]

四、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經驗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的擴紅工作充分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鼓舞了紅軍的士氣,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一)黨建引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運動的成功開展與堅持黨的領導、健全黨的組織、加強黨的建設是分不開的。根據地建立之后,省委立即著手進行黨的建設,建立和健全各級黨的組織,加強黨對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1934年12月22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在《關于新區(qū)黨的組織問題決定》中指出:“城市與農村的革命斗爭,游擊戰(zhàn)爭與臨時革命政權的保障,將依靠本黨的路線的正確,依靠于黨在每一街道、工廠、作坊,每一鄉(xiāng)村、市鎮(zhèn),每一武裝部隊群眾中領導力量的加強,依靠于黨在生產中的堡壘(支部)去領導群眾,去實現黨的綱領、主張、決定和黨所提出來的任務?!保?3]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切實貫徹執(zhí)行黨制定的正確路線,才能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軍的熱情,促進擴紅運動的順利開展。

(二)人民至上:堅持以民為本,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工作的成功開展,始終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根據地建立之前,邊區(qū)經濟十分困難,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人民群眾遭受國民黨政府和地主階級的敲詐盤剝,生活極端困苦。而蘇維埃政府從成立之始就注重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1934年11月,湘鄂川黔臨時省委一經成立,就提出“打土豪,分土地”的口號,并先后頒布了《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沒收和分配土地的暫行條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制定的分田工作大綱》《中共湘鄂川黔省委關于土地問題的決定》等政策,廣泛開展土地革命。省委還組織士兵利用作戰(zhàn)、訓練的間隙參加助農勞動,幫助群眾開展生產,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除此之外,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通過領導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反經濟封鎖、保護工商業(yè)、統(tǒng)一財政和反貪污浪費的經濟斗爭,促進了工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搞活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經濟,使根據地的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蘇維埃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立場,積極踐行群眾路線,最大程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正因如此,才吸引了大批的民眾加入紅軍的隊伍。

(三)思想感染:注重宣傳教育,加強正面引導

湘鄂川黔省委在根據地開展擴紅運動時非常注重通過宣傳教育感染人民群眾,激發(fā)群眾參軍的熱情。例如,通過召開各種大會、組織各種紀念活動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提出“打土豪”“消滅地主武裝”“保衛(wèi)‘貧家人’的生命與安寧”“工農武裝上前線”“參加保衛(wèi)新蘇區(qū)的斗爭”“保衛(wèi)大庸、保衛(wèi)永順”等動員口號,并將這些口號張貼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大街小巷,啟發(fā)和教育人民群眾;編演生動活潑的文藝節(jié)目,以文藝形式宣傳反“圍剿”作戰(zhàn)取得的勝利,激發(fā)廣大工農群眾參軍的熱情和爭取勝利的信心;印發(fā)中央蘇維埃政府制定的優(yōu)待紅軍家屬的政策條文,并進行廣泛宣傳。正是因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才使得中國共產黨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擴紅工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四)組織引導:強調政治建軍,建設一流軍隊

政治建軍是人民軍隊的立軍之本,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始終將政治建軍作為紅軍的治軍方略。例如,在開展擴紅工作的同時,紅二、六軍團強化了軍隊的政治教育,以此加強軍隊建設。在軍隊的政治教育方面,任弼時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第二次活動分子會議的報告中強調把發(fā)展黨組織、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作為紅二、六軍團建設的頭等重要任務來完成。1935年1月27日,《紅二軍團當前的建設任務》進一步指出,在建立鞏固的無產階級骨干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同時,“要確立和鞏固政治委員制度,健全政治工作機關,加強連隊中支部工作的領導,來建立經常的健強的系統(tǒng)的政治工作”[44] 。紅二、六軍團的政治整訓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政治素質,為即將開始的反“圍剿”斗爭準備了一批政治過硬的軍事人才。

五、小結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擴紅運動在根據地掀起了一個“一切為著戰(zhàn)爭的熱潮”[45]。當時有這樣一首民謠“擴紅一百,只在一歇;擴紅一千,只要一天;擴紅一萬,只要一轉”[46] ,這生動反映了根據地熱火朝天的擴紅場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蘇維埃政府頒布的一系列維護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使根據地面貌發(fā)生了根本變化,進而極大地促進了擴紅工作的開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擴紅工作的成功開展對于今天加強黨和軍隊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2][5][10][12][13][14][19][20][24][34][35][36][37]《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編輯組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125、266、209、269、269、212、267、267、208、34、43、117、319頁。

[3][4][11][21][38][39][40][41][42][43]賀彪:《紅二方面軍從湘鄂邊到陜北長征紀實》,華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92、92、73、76—77、49、51、50、94、66、64頁。

[6]湖南省檔案館編:《血戰(zhàn)湘江,轉兵突圍:紅軍長征在湘期間檔案史料匯編》,岳麓書社,2021年版,第402頁。

[7][8] [9] [17][18][22]王躍飛:《湘鄂西與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92、193、151、152、158—159頁。

[15]《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頁。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現代經濟史組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土地斗爭史料選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5頁。

[23][25]中共銅仁地委黨史研究室編:《黔東革命根據地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78、78頁。

[26]《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743頁。

[27][28][29][30][31][32][33][46]《湘鄂川黔蘇區(qū)革命文化史料匯編》編輯小組編:《湘鄂川黔蘇區(qū)革命文化史料匯編》,中國書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3、119、90、95、112、87、44頁。

[44][45]《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84頁。

巴青县| 吉水县| 孟村| 察雅县| 仁寿县| 张家界市| 固镇县| 镇赉县| 北辰区| 九龙坡区| 建德市| 东安县| 彭阳县| 辉县市| 宜良县| 墨脱县| 应用必备| 汶上县| 高台县| 林西县| 峨边| 清苑县| 巴林右旗| 沧州市| 景宁| 六枝特区| 茂名市| 长葛市| 方正县| 莫力| 龙海市| 肃宁县| 思茅市| 临桂县| 南昌县| 昂仁县| 忻州市| 双鸭山市| 防城港市| 乐至县|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