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教師需從人的發(fā)展視角去把握教學的每一處細節(jié)。賞識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使音樂教學更好地實現育人的效果。對此,教師可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充分發(fā)揮其在增強學習興趣、培養(yǎng)審美能力、發(fā)展積極情感與健全人格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采取個性化表揚、同伴評價、學習成果展示等策略,助力學生藝術綜合素養(yǎng)的穩(wěn)步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音樂;低年級教學;賞識教育
作者簡介:林君(1988—),女,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第四實驗小學。
隨著新課標的全面推行,賞識教育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筆者探索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問題。
一、賞識教育概述
賞識教育是一種以贊賞為主要方式的教育方式。它強調對學生進行積極反饋,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肯定每一名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與一定的潛力;強調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和自我發(fā)現;提倡構建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賞識教育對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樹立正確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1]。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和運用此種人性化、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賞識教育應用于音樂教學中,是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在賞識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歌唱、跳舞等多種方式參與音樂學習,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并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激發(fā)其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學生產生了音樂學習的興趣,會更主動地去探究音樂知識,進一步發(fā)現音樂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音樂。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接觸并體驗多種類型的音樂作品,然后以賞識教育為理念,鼓勵學生就音樂作品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感受與看法,并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回應。由此,在輕松自由的音樂欣賞氛圍中,學生能夠拓寬音樂視野,豐富音樂鑒賞體驗,發(fā)展個人的情感,從而提升音樂審美能力[2]。
(三)促進學生情感與人格的發(fā)展
音樂是一門充滿感情的藝術。教師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主聆聽和感受音樂作品,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歡喜、悲傷、平靜、激動等各種情緒。這樣的體驗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有助于他們表達或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從而助推學生情感健康發(fā)展。此外,賞識教育還可以促使學生學會欣賞別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達,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讓學生學會尊重、包容不同的聲音。
(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從而主動去思考,去聯想,去想象。在音樂學習信心的驅動下,學生還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自己創(chuàng)作樂曲,表達個性化情感。這種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策略
(一)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要想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素養(yǎng),教師可結合賞識教育,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3]。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往往渴望獲得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贊美,且開始出現羞恥心,害怕出錯?;诖?,教師可設立難度較低的教學目標,以自主欣賞或者自我展示為主,然后據此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走進繽紛多彩的音樂世界,享受音樂。
比如,在小學音樂《森林水車》的教學中,教師將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旋律設定為主要教學目標,從而達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在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素養(yǎng),就需要讓學生通過聆聽、欣賞旋律以及一些趣味操作來感受音樂的情感。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泛靈心理特點,覺得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和靈氣的?;诖耍處熆梢郧榫硠?chuàng)設導入方式帶領學生走進音樂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乘坐小火車來到一片森林,仔細聆聽森林中有哪些音樂。接著,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聽見了什么。有的學生說聽見了水聲,有的學生說聽到了小鳥的叫聲,有的學生說聽見了風聲,等等。教師一一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帶領學生走進樂曲,驗證自己的想法。這樣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情境導入滿足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樂于聯想,敢于表達,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圍繞教學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展示和互評
展示和評價是驅動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賞識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展示機會,然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肯定以及毫不吝嗇的表揚。但由于班級學生較多,教師可能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通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展示與評價,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與欣賞,既承擔被評價者又承擔評價者的角色,能被肯定與被尊重,從而獲得更多的自信。不僅如此,多視角的欣賞與評價還可以促使學生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表現,從而調動學習內驅力,充分感受學習音樂的快樂。這樣的合作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單向性教學和評價的不足,從而實現音樂學科以美育人的效果[4]。
比如,在小學音樂《四小天鵝舞曲》的教學中,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感受該舞曲的輕松活潑、節(jié)奏明快,并以此為基礎,根據樂曲節(jié)奏,用拍手、敲擊、跳動等方式隨著樂曲旋律展現小天鵝活潑可愛的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精心安排分組,接著讓學生小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喜歡的方式進行律動。如有的小組踮起腳尖,創(chuàng)造獨特的舞姿,開心自由地舞蹈,充分彰顯小天鵝的生命力。在分組演示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評。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要上場演示,其他小組的學生則要仔細觀察和進行評價。教師提醒學生從賞識的角度,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評價。如可以從“能否正確地表達出音樂的歡快節(jié)奏?”“舞蹈的動作能否體現出小天鵝的特征?”“小組的動作是否整齊到位?”等角度進行評價。比如,有一組學生通過鼓掌的方式展現出樂曲的節(jié)奏,臺下的一個小組評價道:“他們鼓掌的節(jié)奏很有規(guī)律,就像小天鵝統(tǒng)一的舞步。我覺得這種氛圍很好,他們讓我覺得非常快樂!”這種互相賞識評價的方式,既能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又能使學生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活動的最后,教師小結道:“我們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們要善于發(fā)現美,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p>
(三)圍繞教學反饋開展個性化指導
賞識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在賞識教育中,教師既需要對學生進行肯定與激勵來增強其學習的動機和信心,又需要給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對促進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具體而言,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測試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然后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體現指導語言的藝術性。如指導學生歌唱時可以說:“你的音樂感覺很好,能再稍微調整一下聲調就更好了!”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有勇氣去嘗試,去表達,并看見自己的優(yōu)勢。
比如,在小學音樂《春之歌》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所熟知的春季形象與樂曲相融合,從而深刻體會春天的藝術美。小學階段的學生觀察力極強,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春天的溫暖、春天的色彩斑斕、春天的和風細雨等,都存在于小學生的腦海中。這種豐富的生活體驗為開展本課音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诖?,教師讓學生閉目傾聽樂曲,并把春天的景象在自己的腦海中描繪出來。在學生傾聽的過程中,教師巡堂觀察學生。樂曲播放結束,只見有一名學生猛地張開了雙眼,眼神里滿是激動之色。他微微抬起手向老師示意想要發(fā)言,教師點頭。該生用自己略顯靦腆但又非常活潑的語氣說道:“老師,剛才我好像聽見了溪水的叮咚聲,還聽見了桃花開滿枝頭的清脆響聲,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綠色的草坪中,四周鮮花盛開,空氣里充滿了新鮮的土壤清香與花香。這是多么美妙,多么鮮活?。 痹撋徽f完,其余學生都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教師知道該生素來沉默寡言,不善言辭,他剛才的發(fā)言也不算完善,但他細致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描述還是很精彩的,于是馬上把握這個機會,對他進行個性化指導說道:“聽你這么一說,好像你已經置身于一幅春日的圖畫之中了,真是了不起呢!你的表達感性色彩很強烈,我們都受到了感染,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我們不妨再仔細想想,如何表達能將樂曲中的春景有條理地描述出來呢?接下來,全班同學一起帶著喜悅的心情,用歌聲去歌唱春天,再在腦海里一一繪出春景吧!”教師在賞識評價中巧妙融入了個性化指導,不僅讓原本內向的學生信心大增,而且提醒該生注意描繪春景的邏輯順序,從而讓班上全體學生在感受到樂曲的情感的同時,還掌握了欣賞的方法。這樣的賞識教育把個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個性反饋,對促使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將賞識教育運用于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是一種充滿教育智慧的做法。教師通過對學生點滴進步的肯定,能夠持續(xù)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與創(chuàng)造力。具體而言,教師可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音樂氛圍中自由表達想法;圍繞教學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展示和互評,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并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進步;圍繞教學反饋開展個性化指導,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增強音樂學習信心??傊?,教師通過賞識教育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并從音樂學科中獲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實現音樂教育的育人目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們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進賞識教育的運用策略,使賞識教育與音樂教學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使音樂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陳家遠.聞曲而“思”喚情于“境”: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情景式”音樂欣賞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3(26):62-63.
[3]張彬.運用賞識教育提高教學效率: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3(32):149-154.
[4]秦亮.賞識教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0(1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