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出書難, 原因何在, 誰都知道。我想,這本書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再版了。
最近,李力寫了篇文章,回憶《四海為家》的策劃、編輯、出版過程。此書,題目是我出,前言是我寫。有人問,為什么我用這個題目。
羅泰回憶說:“張光直于二00一年一月三日離開了人世,距他的七十壽辰僅差四個多月,作為一個典型的帕金森綜合癥患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他最后的幾年里,他不得不忍受著來自幾十年來他最忠心效力過的兩個學術機構哈佛大學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高級人物的失禮待遇和直接損害他的形象的不當做法(這些人終將會直面歷史和自己的良知)。雖然他完全意識到所有這些伎倆,但已經不能自衛(wèi)?!?/p>
一九九六年北大考古系在長征食堂為張先生接風,他曾說:“八十年代來北京,我求夏先生把我調到考古所,他不吭聲。我又想來考古系,也沒人答應?!彼牖丶?,回中國考古。然而,當他苦苦等待,離他的理想只有一步之遙時,卻身患重病,不幸去世。
何標(張先生的大哥)編過一本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很少有人讀到,代序是我應何先生所請,就是《四海為家》的前言。那本書可以告訴你,為什么我用這個題目。我在給北大學生的講話中也提到這本書(見《鳥兒歌唱》),并且做過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