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乾隆皇帝的梅花情緣

2024-12-11 00:00周乾
北京紀事 2024年12期

梅花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一般在早春開花,花瓣五片,顏色有紅、白、粉紅等,味香。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梅花以不畏嚴寒、堅韌頑強的品格著稱,因而深受世人歡迎。故宮為明清皇宮,宮中歷代皇帝多喜歡梅花,而其中以乾隆帝弘歷為代表。乾隆帝作詩贊美梅花,助力于在北方的寒冷天氣里種植梅花,將自己形象融于梅花場景的繪畫中,下令在宮中營建與梅花密切相關的建筑,甚至六次出宮赴鄧尉山賞梅。

室內(nèi)賞盆梅

所謂盆梅,即盆栽梅花。乾隆帝曾賦詩多首,夸贊盆梅之美。而這些詩詞中,以欣賞靜怡軒盆梅居多。

靜怡軒位于故宮建福宮花園內(nèi),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為乾隆帝在建福宮內(nèi)休憩之處。在寒冬初春時節(jié),靜怡軒原本只有盆梅可賞。這是由于北方從江南購置的花木,在冬天氣候寒冷的環(huán)境條件下,很難在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按期開花。而種植在盆中的梅花,在暖室中熏開后,可以登堂入室,進入各個宮殿。如康熙時期高士奇的《金鰲退食筆記》載,南花園每年“正月進梅花……十一月十二月進早梅、探春、迎春、蠟瓣梅,又有香片梅,古干槎牙,開紅白二色,安放懋勤殿”。南花園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區(qū)南長街南口附近,其內(nèi)建造有熏花房,主要用于冬季及初春熏出盆栽植物,以用于帝后在室內(nèi)觀賞。其具體做法為:以爐火或地炕加溫方式,熏養(yǎng)花卉或催花;或用專門的地窖保溫,以保障花卉的生長環(huán)境;以上可使得花卉達到開放所需的溫度環(huán)境。靜怡軒的盆梅所開之花,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

關于乾隆帝的靜怡軒賞盆梅詩,如乾隆帝于三十一年(1766年)作《靜怡軒梅花》,其中有:“暮春已過望,墀梅開始盛……我為思其故,冬月盆樁靚?!贝颂?,“暮春”是指農(nóng)歷三月,“望”是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墀”是指宮殿前的臺階。乾隆帝在詩中說明:農(nóng)歷三月中旬,靜怡軒的盆梅盛開;而在寒冷時節(jié),盆梅為室內(nèi)難得的美景。又如乾隆帝于三十三年(1768年)作《靜怡軒摘梅》,其中有:“盆梅開太盛,摘使樹頭稀。已喜香盈嗅,兼資色綻肥?!本淠┳⒔猓骸盎ㄌ?,則枝頭含苞者色轉篤,間摘去之,新開之朵益肥潤?!鼻〉墼谠娭校滟澟杳坊ㄉ匀?、花香四溢;但又認為其開滿枝頭,掩蓋了傲骨蒼勁之美;因而摘去了過多的花朵,使得盆梅展現(xiàn)出俊秀優(yōu)雅之態(tài),且有利于新開的花朵更加肥壯潤澤。

需要說明的是,乾隆帝對靜怡軒盆梅的“摘使樹頭稀”做法,實際反映了清代皇室賞梅的標準。這種標準主要由宋代、明代的梅花審美標準沿襲而來。宋代范成大的《范村梅譜》載:“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者為貴?!泵鞔惾叔a在《潛確居類書》中,把賞梅的標準歸納為“四貴”:“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倍呔鶎①p梅標準側重于梅花的橫、斜、疏、瘦等造型特征。乾隆帝曾臨南宋畫家馬遠的《梅花小品冊》(圖1)。這幅畫符合上述審美標準:梅枝橫斜取勢,曲折延伸;梅花雖點點數(shù)筆,但傲立枝頭、含苞待放,美的意境凸顯。因而乾隆帝的《靜怡軒摘梅》,從側面反映了清代皇家對梅花的審美要求。

室外“植”庭梅

在室外露地種植的梅樹,可稱為“庭梅”。庭梅由南方移植而來,到了北方后,由于北方地區(qū)寒冷,很難正常越冬。宮中為能寒冷季節(jié)欣賞到庭梅,需提前采取防護措施。仍以靜怡軒為例,進行說明。靜怡軒室內(nèi)有盆梅,室外還有庭梅。靜怡軒庭梅雖然非乾隆帝親自種植,但其中包含了乾隆帝的極大功勞,且離不開其對梅花的喜愛。

清代宮廷畫師董誥的《靜怡軒梅花圖》(圖2),繪制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時值靜怡軒庭梅初開,乾隆帝悅心賞梅之余,命董誥繪制此畫。畫面中,靜怡軒內(nèi)四株庭梅,兩大兩小。這四株梅樹不畏天寒地凍,傲然綻放出潔白的花朵。朵朵梅花猶如點點白雪布滿枝頭,不僅清新高雅,而且散發(fā)出一種清幽堅定的氣質。畫面左上方,有乾隆帝御制詩《詠靜怡軒前梅花》:“江左梅樹欲結子,禁中梅樹方放蕊。南北遲早殊若斯,都緣氣候之所使。氣候天然弗可違,不齊之齊乃大齊。豈無古干及香片,火攻巧奪由花師。未若庭前雙植樹,祗須氈棚冬略護……”乾隆帝在詩中認為:由于南北地區(qū)氣候的差異,南方的梅樹都結果了,北方的梅樹才開花;但是有了花師巧妙的方法,在北方的寒冷天氣里,仍然可欣賞到古干梅、香片梅等優(yōu)質盆梅;而對于靜怡軒外兩株新種植的梅樹而言,在冬天需要用毛氈搭設暖棚密封,解凍后再把棚子拆掉。乾隆帝在詩中,對自己成功“種植”的庭梅,頗為得意。

需要說明的是,靜怡軒的兩小株庭梅很可能為后栽。如據(jù)民國章乃煒的《清宮述聞》載:“靜怡軒庭前梅樹二株?!鼻《拍辏?764年),乾隆帝作《庭梅四聲四首》序:“北地無梅,有之亦盆植耳。十數(shù)年前,命于靜怡軒庭中植梅二株,冬時設旃棚護之。今已成樹,加之好雨頻沾,放英特盛……不啻鄧尉孤山泛光風而對香雪矣?!绷砬∮谌荒辏?766年)作《靜怡軒》,詩中有:“棚梅不攻火,發(fā)卻后江南”之句。詩尾注釋:“庭前梅樹二株,不事薰然,祗以旃棚護之,已蓓蕾而未花?!奔挫o怡軒的庭梅原先只有兩株,不通過暖室熏開的方式使之開花,而是在梅樹外搭設毛氈棚的方式來保護,使之已達到快開花的效果。

分析認為:正是因為通過搭設旃棚(毛氈棚)的方式,使靜怡軒的兩株庭梅能夠在寒冷天開花。乾隆帝認為這種方式奏效,因而下令補栽兩株庭梅,即形成了《靜怡軒梅花圖》中四株庭梅的場景。另根據(jù)嘉慶三年(1798年)十二月內(nèi)務府檔案記載,建福宮有梅花罩4座,長寬均為八尺四寸(約2.7米),高一丈二尺八寸(約4.1米),每面材料為內(nèi)貼毛氈的竹席,且用松木墩固定。該數(shù)量與《靜怡軒梅花圖》中的庭梅一致。

此外,當乾隆帝發(fā)現(xiàn)靜怡軒庭梅搭棚“試驗”成功后,有意進行推廣。比如《淳化軒對庭梅作》中,有“去盆植于庭,棚架護略施”和“清明即開花,較南未大遲”等描述。淳化軒為乾隆帝在圓明園的一處寢宮,而此詩為乾隆帝于五十二年(1787年)所作。乾隆帝在詩中說明,淳化軒的庭梅有了旃棚的保護,也能在清明節(jié)開花,比南方的梅花晚開不了幾天。從賦詩時間及詩詞內(nèi)容來看,淳化軒庭梅很可能就是“試驗”推廣的成果。

以梅寓情“二我”圖

乾隆帝不僅喜歡賞梅,還喜歡將自己形象融于梅花場景的繪畫中,這種繪畫以“二我圖”居多。所謂“二我圖”,即繪畫中有兩個乾隆帝的形象。梅花在其中的功能,則是表達乾隆帝豐富的人文情感。以《弘歷是一是二》圖像屏,以及《弘歷平安春信圖》為例,進行解讀。

《弘歷是一是二》圖像屏(圖3),繪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時年乾隆帝70歲。此畫為君臣合作,模仿宋代佚名《宋人人物圖》繪制而成。畫面中,乾隆帝坐在羅漢床上,一侍童正為其倒茶。乾隆帝身著道袍方巾,一手拿書,一手執(zhí)筆,側目與屏風上的本人肖像畫對視,似乎有所沉思。其前方有方幾、轉桌、條桌等承具;承具上擺放嘉量、玉洗、玉斗杯等器物。以上均為其喜愛之物。畫面右上方,有乾隆帝御筆:“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鼻〉壅J為:現(xiàn)實中的自己和肖像中的自己不可分離,為同一人;相應的,墨家學說和儒家學說均倡導君子人格,同為治國之道,因而亦不可分離。畫面落款有“長春書屋偶筆”字樣。長春書屋是指乾隆帝御用書房。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帝背后的屏風上,除了乾隆帝半身像外,滿屏均為水墨梅花,且均為乾隆帝親自繪制。

從屏風上的梅花圖來看,梅干橫向伸展,展現(xiàn)出自然生長之美;梅枝傾斜曲折,展現(xiàn)出動態(tài)之美;梅枝間距較稀,展現(xiàn)出脫俗之美;梅枝細長別致,展現(xiàn)出剛勁之美。而對于梅花而言:花瓣疏而有秩,花形簡潔大方,花色潔白似雪。朵朵梅花點綴枝頭,透露出堅韌與優(yōu)雅并存的氣質。乾隆帝親繪梅花,反映其對梅花的喜愛。不僅如此,梅花有著豐富的人文寓意:梅花在寒風中獨自綻放,這種高雅、堅強的精神與儒家思想相契合,為乾隆帝欣賞的“君子”人格象征;梅花形、色、氣的獨特魅力,為乾隆帝眼中高雅的藝術品,成為其抒發(fā)情懷的極佳載體;梅花簡潔、優(yōu)雅、精致,又與乾隆帝追求的“自我”意境相符。梅花表現(xiàn)的上述人文內(nèi)涵和美學深度,與屏風畫中的像、物,巧妙融合一體,映射出乾隆帝在此幅“二我圖”中要表達的主旨思想: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君子之道的統(tǒng)治理念。

“二我圖”的另一個例證,為《弘歷平安春信圖》(圖4)。畫面中,漢服裝扮的一老一少兩人,立于竹下梅邊。其中,長者手捻梅枝,遞給少年,眼中充滿寄托之情;少年則右手扶竹,左手接梅,眼神中充滿虔誠之意。畫面右上方有題詩:“寫真世寧擅,繢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壬寅暮春御題。”詩中說明:此畫為宮廷畫師郎世寧(1688—1766)繪制;畫中的年少者,為少年時的弘歷;此詩題于乾隆壬寅年,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時年乾隆帝已72歲。另關于“皤然者”,即須發(fā)斑白的年長者。多個研究結果表明:年長者正是中年時期的乾隆帝。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畫面背景的梅枝,還是乾隆帝手中的梅枝,枝頭上點綴朵朵梅花,或含苞待放,或已傲然綻放,均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梅花被古人稱為“報春使者”。如元代善住的《冬日偶成》云:“無奈東皇苦多事,又傳春信到梅邊。”其中,“東皇”是古代神話中的春神,這里指春天的使者;“到梅邊”是指春天即將來臨,梅花即將綻放。在這里,梅花綻放被當作春天到來的氣息。而繪畫中的竹子因為四季長青,因而亦用于描繪春天,形成“梅竹同框”的場景。乾隆帝的《鄒一桂梅竹》云:“碧琳竹與粉珠梅,著壁多時謝別裁,尋詠睪然緬江左,平安春信早傳來?!鼻〉墼谠娭?,通過梅花、竹子造型來贊美春色之美;又通過“平安春信”,來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祝福?!逗霘v平安春信圖》中,梅花五瓣寓意“梅開五?!保渲裎逯εc五福又形成一種默契。從人文寓意角度而言,梅花寓意不畏艱難、勇于面對挑戰(zhàn);竹子寓意柔韌堅強、步步平安;梅竹同框不僅寓意春天到來,還寓意忠貞與高潔。此圖中,“二我”的乾隆帝在竹林下傳遞梅花,寓意乾隆帝的祈愿:通過不同年齡段的自己傳遞春意的方式,實現(xiàn)一生平安吉祥。

營建梅塢與碧螺亭

乾隆帝喜歡梅花,不僅將梅花圖案用于繪畫中,還將其融入宮中休憩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實例即為梅塢和碧螺亭。

建造于明嘉靖年間的養(yǎng)心殿,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時添建了梅塢。梅塢位于養(yǎng)心殿的西端,為乾隆帝休憩場所。梅塢門額上“梅塢”二字為乾隆御筆,其命名與建造,均與乾隆帝喜歡梅花密切相關。梅塢室內(nèi)的陳設,大量運用了梅花元素。梅塢的西墻開設了小窗,且小窗外設有梅花紋窗罩。需要說明的是:宮中建筑一般在前檐(南面),或后檐(北面)開設窗戶;而梅塢在前檐已經(jīng)開窗戶的情況下,其西墻仍開設小窗。其主要原因,是便于乾隆帝欣賞窗外的梅花。明代計成的《園冶》載:“插柳沿堤,栽梅繞屋”,即在屋外種植梅花,給人以休閑又高雅的園林氛圍。類似的,梅塢外面的庭院中,樹池、臺階均以湖石堆疊,錯落有致;植物三三兩兩分布在窗前、墻邊,盡顯園林景致。這使得在養(yǎng)心殿政務纏身的乾隆帝,能方便地找到閑適、恬淡場所。嘉慶帝曾作多首《梅塢》,詩中均提及了梅塢外庭院種植有梅樹。如“橫斜簾外月籠影,皎潔窗前雪助姿”,闡述了梅樹種植在梅塢的簾外、窗前;“暗香飄拂條風漾,疏影橫斜淡月籠”,描繪了月色下梅花馥香宜人的場景;“一枝芳信報春生,滿塢瑤華綴素英”,刻畫了春季來臨整個庭院梅花盛開美景,等等。

位于乾隆花園假山上的碧螺亭,建造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其形制類似于梅花,因而又被稱為“碧螺梅花亭”。此亭從構造到裝飾,做法均仿造梅花。亭子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之上,須彌座圍成的形狀為梅花形。亭子平面形狀為梅花形,欄板圍成的形狀亦為梅花形,欄板側面刻有不同形狀的梅花紋飾。亭子立柱之間的倒掛楣子,刻的是透雕折枝梅花紋。亭子頂棚的內(nèi)表面,貼有精雕細刻的梅花圖案天花。亭子為重檐屋頂做法,每層屋頂有五面坡,象征梅花的五朵花瓣。屋頂正中的寶頂上,鑲嵌有藍地白花冰裂梅枝紋飾。亭子上下檐的彩畫,均為點金加彩折枝梅花紋蘇式做法。整個亭子從局部到整體造型,均以梅花為母體作為參考。從外形上看,碧螺亭猶如由無數(shù)朵梅花擁簇而成的大花籃。需要說明的是:“碧螺”原指碧螺春茶,為康熙南巡時御賜茶葉名稱。在這里,“碧螺”有梅花報春之意。碧螺亭的建造,反映了乾隆帝對梅花的喜愛。

六賦鄧尉“香雪?!?/p>

乾隆皇帝喜愛梅花,不惜六次出宮,赴千里之外的蘇州賞“香雪海”?!跋阊┖!笔侵膏囄旧铰奖橐暗拿坊?,而鄧尉山位于今蘇州吳中區(qū)光福鎮(zhèn)。盡管山上還種植有其他植物,但在每年二月,鄧尉山盛開的梅花如同白雪點點,如詩如畫,又散發(fā)出幽幽的香氣,因而被譽為“香雪?!?。不僅如此,乾隆帝每次在鄧尉賞梅后,均要賦詩《鄧尉香雪海歌》,以表達喜悅之情。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赴光福鎮(zhèn)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并命沈德潛和韻》。詩中,“鄧尉之名久詔吾,鄧尉之奇今見初”,即乾隆帝久聞鄧尉梅花的名氣,而首次看到香雪海后,感覺確為名不虛傳。“德潛黃山詫云海,咄咄香雪詎可孤”,即普通人認為黃山云海為壯美的景觀,乾隆帝則認為鄧尉的香雪海毫不遜色。故宮藏清代宮廷畫師王炳的《弘歷鄧尉香雪海歌詩意卷》,畫面不僅表現(xiàn)出梅花盛開的場景,還有大臣于敏中書寫的此畫賦詩(圖5)。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第二次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疊舊作韻》。詩中,“鄧尉西北山名吾,昔游未到茲到初”,即盡管乾隆帝第二次來鄧尉山賞梅,但仍覺得新意十足?!跋阊┓墙喾呛旄叩叵挛锷⑹狻?,即乾隆帝強調(diào)了“?!迸c“江”“湖”不同,它可以反映梅花遍布鄧尉山的情景?!疤旄叩叵挛锷⑹狻保从凇抖Y記》中的“天高地下,萬物散殊”,即乾隆帝認為天地高下不同,萬物亦各有區(qū)別,香雪海中的梅花則為花中極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第三次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再疊舊作韻》。詩中,“丁丑乃至山陰境,翻覺前作鄰傳誣”;即乾隆帝回憶了丁丑年(乾隆二十二年),來香雪海賞梅場景,而此次來賞梅又有新的感受。“眼界真色色寂寂,鼻觀凈芬芬疏疏”,即乾隆帝對香雪海凸顯的幽靜氛圍,梅花散發(fā)的淡淡清香,仍有難忘的體會。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三疊舊作韻》。詩中,“姑胥省方已三度,春風又拂鑾旂舒”,即乾隆說明這是他第四次來鄧尉賞梅,春風沐浴,心情愉悅?!皩ど絾査蒜攀?,觀民設教有正?!?,即乾隆帝在香雪海賞梅之余,沿路考察民情,這也是他觀民設教的一種方式。需要說明的是:“觀民設教”源于《周易》,即統(tǒng)治者通過觀察民情來治理國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第五次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四疊舊作韻》。詩中,“閱十五載久別吾,即今重游恍似初”,即乾隆帝此次來鄧尉山時,距第四次已有十五年,但仍然感覺新奇如初?!懊肥聦嵶惴Q觀止,長歌四疊供清娛”,即鄧尉香雪海景色依然怡人,引乾隆帝第五次賦詩贊美。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六次賞香雪海,賦詩《鄧尉香雪海歌五疊舊作韻》。詩中,“眼見雪海會一貫,好奇豈我論創(chuàng)孤”,即乾隆帝認為:如此具有好奇心的人,肯定不只是他一個?!坝浻枇葋砼R吳,或擬獲麟亦可夫”,即這是他第六次來香雪海賞梅了,也是最后一次來看此梅花勝景了。需要說明的是:“獲麟”典故是指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魯哀公西巡獵,捕獲一只麒麟,孔子知道此事后,停止了正在寫作的《春秋》。

綜上可知,乾隆皇帝的梅花情緣,表現(xiàn)在與乾隆帝執(zhí)政與宮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僅反映了故宮豐富的歷史文化,亦為我國花卉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