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
張集同志在“發(fā)揮模范作用要實事求是”一文中介紹了這樣一件事例:有一位剛療養(yǎng)好肺病的同志,“在出院回校的路上,遇到一個農(nóng)民趕的大車陷入了泥坑,好幾個過路的人正在幫助推,這個農(nóng)民也請他去幫忙,他怕推壞身體,因此沒有去。當時推大車的人對他很有意見。他和一些同志認為:這位同志沒有去正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我的看法卻不一樣,我覺得這位同志沒有去幫助推車不能說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為什么呢?這位同志可以有各種態(tài)度對待陷入了泥坑的大車:第一,完全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情況,和身體健康的同志一樣,猛力推車;第二,農(nóng)民請他去幫忙,他還置之不理,揚長而去;第三,看到大車陷入泥坑,就主動、熱情地上去幫助。至于如何幫助,可以根據(jù)他當時的情況來決定。比如說,他可以適當?shù)貛椭栖?。如果實在不能推車,他也可以設法找另外的人去幫助。顯然,第一種態(tài)度精神可嘉,但其具體做法不一定妥當。第二種態(tài)度,過分地看重自己的身體,對別人的困難完全無動于衷,置若罔聞,當然是不對的。第三種態(tài)度,既看到別人的“需要”,又看到自己的“可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計幫助別人克服困難,這才是一個共青團員應有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談到這里,我想起了前年《工人日報》上的一篇介紹龍煙鋼鐵公司工人張德元的通訊。當時這個工人進廠才兩年多,技術水平不高,但是卻成了技術革新的能手,被稱為“紅色主人”。有位技術員問他這些“絕招”是怎么想出來的,他說是有個故事給了他很大的啟發(fā):古時候,有個工匠建了一座很高的寶塔。塔建成了,他在塔頂上叫聲哎呀不好,原來他沒法下來了。他的妻子來到塔下,圍著塔團團轉,苦思苦想了很久,突然抬頭對她的丈夫說,我有辦法了。她的丈夫照著她想出的辦法,把帽子的紗線拆開放下,吊上一根細繩,再用細繩吊上一根粗繩,最后順著粗繩下來了。不少人聽了這個故事后,都稱贊這位工匠的妻子聰明,但是張德元的體會是:“當生產(chǎn)上遇到困難時,只要有搭救自己親人那樣的心情,辦法多半會想出來,困難也就會得到解決?!?/p>
張德元的體會很對。能否想出辦法,克服困難,關鍵問題不在于聰明不聰明,而在于是否有搭救自己親人那樣的思想感情。我們共青團員也是這樣,能否發(fā)揮模范作用,關鍵不在于條件好壞,能力大小,身體強弱,而在于是否有高度的階級覺悟,對社會主義建設是否有強烈的責任心??吹轿覀児ぷ髦谐霈F(xiàn)了一些困難時,看到我們的革命事業(yè)受到一些損失時,是否有自己的親人在塔頂上受難,因而心中焦急不安,非設法解救不可的心情。如果有了這種思想,就會自覺地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而不會以“實事求是”為借口,不去積極發(fā)揮模范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