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稼祥
我認為這場人生意義討論的直接目的應該是在理論上建立科學的人生觀,在實際上提高青年的社會地位。這兩者是相互聯系的。如果只把人生觀的問題討論清楚了,但解決不了青年的出路問題,那么搞清楚了的理論還會糊涂起來。產生于物質原因的問題,還是應該用物質手段才能根本解決。但是,如果不建立科學的人生觀,即使提高了青年的社會地位,也很難保證其成為建設四化的有用人才。
關于建立科學的人生觀問題,大家已經發(fā)了許多很好的議論,我只想就提高青年的社會地位問題說幾句。
事實已經證明,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沒有一系列的重大社會改革不行;要實施這些改革,沒有一大批年輕化的四化建設人才不行。因此提高整個青年的社會地位關系到四化的成敗和國家的興亡。青年的社會地位是否提高了,不能只看是否出現了幾個天之驕子,發(fā)現了幾匹千里馬,這畢竟是少數!才華不出眾,門前沒有通天梯的青年是絕大多數。他們之中有的還沒有謀生的手段,有的被拒于森嚴的社會等級的大門之外,有的受到無理壓制和無情打擊,有的甚至預感到自己要發(fā)生可怕的“異化”了。青年社會地位的提高,其內容和標準應該是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社會的青年都能得到合理的培養(yǎng)和使用,青年的生活問題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提高青年的社會地位光靠青年的一廂情愿不行,剃頭擔子一頭熱辦不成事。全社會都應該關心這件事。粉碎“四人幫”之后,涉及青年的一些問題,中央的決心很大,政策對頭,但經過“中層板結”的過濾,到下邊卻往往打了折扣,甚至化為烏有。青年人批評社會弊病的過激言詞,要求發(fā)揮自己才能的強烈愿望,又往往觸動一些人痛苦的神經,招來歧視和打擊。經過這場人生意義的討論,應該讓全社會重視人的價值,尤其要重視人在青年時期的價值,掃除封建門閥和等級觀念,不拘一格選拔、任用人才,廣開就業(yè)和學習門路,為青年們提供用武之地。應該使當前帶有“禪讓”味道的讓賢做法逐步過渡到建立一整套由人民自己直接任免干部的制度。這些都是提高青年社會地位的客觀條件,沒有這些條件,提高青年的社會地位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當然,主觀條件也很重要。青年人應該自重,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價值,以適應四化對我們提出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千萬不要做濫芋充數的南郭先生。有些青年自己不爭氣,反怨沒有伯樂;有些青年志大才疏,卻總想到力不能及的崗位;有些青年頗有才干,客觀條件也好,但卻缺乏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廢,一事無成。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客觀規(guī)律)者不怨天(外界條件)。怨人者窮(沒有才技),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边@幾句話可供青年朋友們參考。
人生意義的討論是當前思想解放運動的一個組成
部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是這場討論得以順利進行的政治條件。真理標準的討論為它奠定了哲學理論基礎;而人生意義的討論又是真理標準討論的繼續(xù)、深入和具體化。它更加接觸社會的實際問題,是哲學的啟蒙向思想啟蒙的過渡。二者都是重大社會變革的理論準備,是巨大社會進步的前奏。
只要我們邁開社會和青年自己這兩條腿,青年的社會地位就不難提高,隨著科學人生觀的建立,青年們一定會精神振奮,在四化建設中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