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奇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是一個極為廣闊的市場,西方殖民主義者早已垂涎欲滴。但是,中國又是一個獨立的,正在執(zhí)行閉關自守政策的封建帝國,使殖民主義者很難打開中國的大門。到了19世紀,英國資產階級終于找到一種“特殊商品”——鴉片。從此,鴉片就象一股黑色的毒流,沖擊著古老的中國。
“鐵頭老鼠”
十九世紀初年,在英國蘇格蘭島上有個光棍漢叫維廉·查頓,原是個收入微薄的牙科醫(yī)士。后來他聽說在亞洲做鴉片生意可以發(fā)大財,就想去冒險試一試。1820年,他棄醫(yī)經(jīng)商,遠涉重洋,到印度從事販賣鴉片的罪惡勾當。1822年他來到廣州,加入英國人開設的鴉片走私公司——麥尼克公司。由于查頓在販毒活動中狡詐貪婪,無孔不入,中國人對他深惡痛絕,罵他是“鐵頭老鼠”。
1828年,這個“鐵頭老鼠”又和另一個英國鴉片販子馬地臣合伙開設了查頓——馬地臣公司。這個公司擁有武裝船隊,一年內可往中國走私六千箱鴉片,獲利十萬鎊。他們不僅在廣州傾銷鴉片,還沿海北上,一直賣到東北。他們還創(chuàng)辦報紙,刊登鴉片行情,宣傳鴉片無害。有的報紙竟胡說抽鴉片可以使人“一生壯健,壽至八十”。這兩個商人,實際是殺人不見血的強盜,不僅殘害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而且掠走了大量銀元。查頓在私人信件中說,“在最好的年頭,每箱鴉片毛利可高達一千銀元”。他甚至無恥地夸耀,販賣鴉片“是最安全和最有紳士氣派的投機生意”。查頓就靠這種謀財害命的投機生意,在短短十幾年內,從一個窮光棍變成了擁有百萬英鎊的大財主。馬地臣也成為百萬富翁。這兩個強盜在中國干了許多壞事,卻被英國資產階級視為“英雄”,先后當選為國會議員,馬地臣還被封為爵士。
查頓和馬地臣的罪惡活動,不過是英國資產階級對華經(jīng)濟侵略的兩個例子而已。鴉片貿易是英國資產階級對華經(jīng)濟侵略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英國資產階級發(fā)現(xiàn)鴉片這種商品有兩個特點:一是可以攫取暴利。1813年每箱鴉片成本為二百三十七盧比,而在印度市場上拍賣價格卻為二千四百二十八盧比,可賺九倍的利潤。二是鴉片吸食上癮后就會嗜之如命,這樣需求就會日益增多,市場就會不斷擴大。因此,英國資產階級把向中國傾銷鴉片作為既定的國策。1773年英國給予東印度公司以鴉片專賣權,1797年又給予東印度公司以制造鴉片的特權。那時的印度,已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強迫印度生產鴉片;然后用英國的紡織品來換取鴉片,再轉向中國傾銷,來換取中國的絲、茶。再把絲、茶運銷英國和世界各地。在英國-印度-中國,棉紡織品-鴉片-絲、茶這個“三角貿易”過程中,販賣鴉片具有決定作用。只要抓住販賣鴉片這一環(huán),英國資產階級就可以得到“一箭雙雕”的便宜:既為紡織品找到印度這個市場,又改變了對華貿易逆差的狀況,使白銀源源流入英國。鴉片成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財政的大宗收入。這個政府按鴉片成本百分之三百以上的稅率抽稅,年收入稅款達一百萬英鎊左右,占全年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由于鴉片貿易有巨額利潤可圖,英國資產階級不顧清朝政府多次下令查禁,用行賄、走私等手法,破壞禁令,使鴉片輸華激增。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英國輸華鴉片還只有二百箱,到了1837年(道光十七年)竟達三萬九千箱。據(jù)統(tǒng)計:英國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的四十年間,共向中國輸出鴉片四十二萬七千箱,從中國掠奪走三至四億銀元。鴉片貿易喂肥了英國資產階級,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1857年,馬克思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指出:“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
“大炮”與“火箭”
1842年有個叫陳澧的人,寫過這樣一首民謠:
“請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聞幾人死?
請君莫畏火箭燒,
徹夜才燒二三里。
我所畏者鴉片煙,
殺人不計億萬千。
君知炮打肢體裂,
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
君知火燒破產業(yè),
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p>
把鴉片比作大炮、火箭是有道理的。其實它是比大炮、火箭還要厲害的殺人“武器”,因為它殺人不見血,不僅使中國千千萬萬人中毒喪生,還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鴉片輸入造成的嚴重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四點:
一、使清朝統(tǒng)治者更加腐敗。地主、商人、各級官吏,吸食昂貴的鴉片煙,就要加緊搜刮勞動人民。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把鴉片偷運進中國,賄買清朝官吏,使貪污受賄成風、吏治更加腐敗。當時從沿海查私官員、海關監(jiān)督到各省巡撫、總督大都貪贓受賄。就連北京各衙門甚至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也直接、間接地從鴉片走私中得到好處。貪污腐化使清政府從雍正以來頒發(fā)的十幾次禁煙令成為一紙空文。軍隊受賄也很嚴重,廣東一些將官年收入百分之一來自糧餉,百分之九十九來自受賄。大批緝私船變成走私船,大批官兵吸食鴉片,成了“雙槍將”,軍隊喪失了戰(zhàn)斗力,危及國防安全。
二、使白銀大量外流。早在1832年以前,愛國詩人張際亮就指出輸入鴉片是“毒土換黃金,千萬去中原”。千千萬萬中國勞動人民的血汗錢,都流入英國資產階級的腰包。張際亮指出,這樣下去,“東南生計日絀,若不設法杜絕,將來益可憂矣”!從1820年起,中國在外貿中由出超變?yōu)槿氤?,到?834年,每年入超竟達一千余萬元之巨。有人估計,從1821到1840年,白銀外流至少在一億元以上,相當當時銀幣流通量的五分之一。到鴉片戰(zhàn)爭前夕,白銀流出量每年至少達一千萬兩,接近清政府年收入的四分之一。白銀外流使銀貴錢賤。三十年間銀價上漲一倍多。勞動人民平時出賣產品所得是銅錢,而納稅卻要折成白銀。銀價上漲后勞動人民要多交百分之六十的賦稅,所受剝削大大加重了。
三、鴉片吸收了中國社會的的購買力,造成工商業(yè)普遍蕭條和衰落。林則徐在1838年痛心地指出:近來各種貨物銷路都不行了,一些貨物過去“有萬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數(shù),問一半售于何貨?則一言以蔽之,曰鴉片煙而已矣”。
四、鴉片毒害了我們民族身心健康,摧殘了社會生產力。吸食鴉片的人最初只是一些紈袴子弟,然后逐步擴大到官吏、士紳、地主、商人,后來擴大到了社會各階層,包括一些農民和手工業(yè)者。據(jù)估計,1835年全國吸食鴉片者已達二百萬以上,占當時全國人口一百六十六分之一。鴉片含有大量嗎啡、尼古丁,人吸食中毒后慢慢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如同廢人。連英國人蒙哥馬利·馬丁也說:“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還折磨他們的肉體,”就象“貪得無厭的摩洛赫(古代人信奉的要用活人祭祀的神)時時刻刻要求貢獻給自己更多的犧牲品……”。
禁煙與反禁煙的斗爭
煙毒泛濫的一切災難,最終都轉嫁到勞動人民頭上。人民寫出揭貼控訴洋人明知鴉片有害,卻要大批運進中國,害我百姓,騙我錢財,迫切要求禁煙。1838年12月12日廣州地方當局決定在外國商人居住的洋館附近處決一名中國煙犯,英美等國暴徒竟橫蠻干涉,搗毀刑場。一萬多百姓聞訊趕來,圍館,用磚石還擊外國暴徒,形成要住洋求嚴禁鴉片的一次示威。
清政府為了封建統(tǒng)治的利益,也不得不設法對付。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起,清政府內部逐漸在鴉片問題上形成主張弛禁和主張嚴禁兩個不同的派別。
弛禁,就是開放禁令的意思。弛禁派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直隸總督琦善為代表。他們反對禁煙,主張允許鴉片進口,照藥材納稅,只準以貨易貨,不準用白銀購買。實際上就是要使鴉片貿易合法化。1838年,太常寺卿許乃濟上奏,提出了弛禁的主張。這個主張反映了鴉片販子和受賄官員的利益。英國鴉片販子稱贊“這個奏折,立論既佳,文字也極清楚”。是個“聰明辦法”。
而湖廣總督林則徐則堅定地支持嚴禁。1838年,鴻臚寺卿黃爵滋上奏請求“重治吸食”,嚴禁鴉片。他主張吸鴉片的人,必須在一年內戒絕,過期不戒者要處以死刑。林則徐和他的摯友兩江總督陶澍支持、聲援黃爵滋,林則徐還提出禁止吸食鴉片的六條辦法。1838年9月,林則徐再次上奏道光,痛駁弛禁派的謬論,尖銳地指出“鴉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如不嚴禁“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道光皇帝原先吸過鴉片,沒有禁煙的決心,動搖于弛禁、嚴禁兩派之間。后來,他認識到“此物不禁絕,使流行內地,不但亡家,實可亡國”的嚴重后果,從維護封建統(tǒng)治出發(fā),轉而支持禁煙,首先將許乃濟降級、勒令致休。1838年底,他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查禁鴉片。一個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就要開始了。
(題圖:鄧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