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胡適研究論稿》看怎樣研究、評價歷史人物

1986-07-15 05:54徐宗勉
讀書 1986年3期
關鍵詞:胡適歷史文化

徐宗勉

胡適是一個很值得認真研究的歷史人物。理由很多,僅舉其一:胡適是中國知識分子中崇拜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典型,從他身上可以看到這種文化心理形成與演變的因緣,特別是它在二十世紀中國所發(fā)生的多方面的復雜的作用。而了解這些,既有助于認識歷史,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如何恰當?shù)貙Υ鈬Y本主義文化及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至今仍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大課題。

遺憾的是,多年來我們對胡適只有批判而無研究。無研究的批判不可能是真正有力的批判。政治上的批判自然是必要的,但批判僅限于政治聲討,往往言過其實,流于片面。其流弊所及,有目共睹,明顯的后果之一,是使胡適研究成為禁區(qū)。所幸近幾年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用研究的眼光評論胡適的人和論著漸漸多起來了,其中成績顯著的要推耿云志同志。他新近出版的《胡適研究論稿》一書就是證明。

這本書收有十篇專題研究論文和一部年譜。年譜約十七萬言,它為查考胡適生平提供了很大方便。由于作者對胡適的著作和私檔材料研究有素,年譜選材精當,詳略相宜,能夠反映譜主的思想、政治面貌及其變化的脈絡,因而有著學術上的價值。專題論文涉及胡適一生活動的各個方面,諸如胡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關系,他在文學革命中的作用,他的實驗主義、歷史學的方法與成就、中西文化觀和教育思想,以及胡適從“五四”到三十年代初期政治態(tài)度的演變,等等,都有系統(tǒng)的論述。其中提供了許多新材料和新見解,它們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說出了以往被遮沒或歪曲了的事實真相;二是作出了別人未曾作過的較為合理的分析和批判。這樣,本書就使讀者耳目一新——感到作者的胡適研究是實事求是的。

本書最應當受到重視的還不是它的見解,而是它的方法。任何學術見解,不論多么高明,都是可以討論的,很少是無懈可擊,本書當不例外。而作者所著力運用的研究方法,對于考察和評價歷史人物卻有著不容置疑的價值。本書能夠做到實事求是,也得力于此。

研究歷史人物,有一種至今仍然流行的做法是,盡量回避矛盾,抹去曲折,好人只講好,壞人只講壞。本來,在任何歷史人物身上,都會程度不等地存在著種種矛盾現(xiàn)象和復雜情況;因此,研究歷史人物必須將其各種表現(xiàn)一一考察清楚,作出全面分析,決不可用實用主義態(tài)度對待史料、史實,任意取舍。對人物的評論,可以仁智各見,無須強求一律。但據以分析、論證的材料必須是真實的和完整的,材料不全,不可輕下結論。魯迅說得好,“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題未定”草》)。全然不顧事實的“抑揚”當然不好,不過這種類乎“客里空”的做法畢竟少見,且易為人所識破;惟有對史料、史實取其一點,不及其余,最為可怕。因為說的確有其事,不明究竟的讀者便會上當,誤把象腿當大象。在歷史作品中凡為尊者、親者諱的,大都采取這種方法,因其確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然而,這樣的效果決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史學工作者所應當追求的。本書作者正是反此道而行之,竭力追求史實的全面性,不是回避而是找出矛盾,加以說明。這是本書運用的首要方法,也是作者研究工作程序的第一步。

例如,過去流行一種看法,說胡適從五四運動爆發(fā)起便成為人民的敵人。這種看法當然可以列舉一些史實為其根據。作者不否認這些史實,認為從反對五四學生運動,特別是挑起“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始,胡適確實表現(xiàn)出一種反動傾向;但作者列舉不少關于胡適譴責、揭露北洋軍閥政府,有時甚至有點同情革命的史實,指出在一九一九——一九二六年期間,胡適不屬于反動營壘,他主張“好人政府”是因為他“感到不能忍受‘軍閥的橫行,所以從資產階級的思想武庫里找出這樣一個改良主義的武器,要同北洋軍閥這個‘惡勢力奮斗”。以這兩方面的史實為據,作者判斷說:“胡適這一時期的政治態(tài)度還不是很確定的”,“還大體保持著資產階級學者通常所采取的自由主義的立場”。而自由主義者不屬于反動派,當時共產黨人也都把胡適看作是自己政治上的同盟者。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澤東在一篇文章中將胡適歸入“非革命的民主派”,作者認為“這個判斷非??茖W”。這樣,由于作者敢于按照全面的史實思考和立論,就令人信服地糾正了以往的錯誤看法,弄清了那個時期胡適政治上的真實面目。

也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才由作者第一次說清楚了胡適和國民黨反動政權相結合的過程和原因。他用各個方面的史實告訴人們,這二者的結合,并非如以往許多論者所云是胡適單方面投靠蔣介石,而是經歷了相當大的矛盾和曲折,有著復雜的因緣關系。胡適雖然在一九二七年五月就表態(tài)支持蔣介石政權,但直到一九三一年以前,他始終受到南京政府的疑忌和壓迫。這種壓迫一度達到組織圍攻、查禁胡適文章的地步。與此同時,胡適也不停地公開批評南京政府,對國民黨的專制獨裁作了一些很不客氣的揭露。不過,作者指出,胡適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促使國民黨“改善”自己的統(tǒng)治,同他對北洋軍閥的批評是有很大不同的。因而在“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作為“反戰(zhàn)主義者”與“民族自卑論者”的胡適和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蔣介石,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有著基本的一致性,感到相互需要,便在政治上開始結合了。作者對上述過程的說明與分析,非常清楚地揭示了胡適在三十年代如何加入反動統(tǒng)治集團這個基本事實,對于認識和探索胡適這類知識分子在舊中國活動的政治軌跡顯然十分有用。

本書采用的另一個基本方法是歷史主義地看問題,既辨明道理上的是非,又如實地評價歷史功過,不以“是非”定“功過”。例如,本書對胡適的實驗主義(包括“科學方法”和“多元的”歷史觀)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揭露了它的主觀唯心主義本質及其形態(tài)特征,并且以充分說理的方式批評了近幾年國內(包括臺灣)學術界出現(xiàn)的一些觀點,如說胡適歪曲了杜威的哲學思想,胡適宣傳的基本上不是實驗主義而是唯物主義;胡適的“科學方法”并無錯誤,等等。我以為,本書的《論胡適的實驗主義》,是解放以來少見的從學術立場上認真批評胡適哲學思想的作品。作者的分析、批評是嚴格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進行的,可謂一絲不茍。但同時作者又指出,胡適把實驗主義運用于當時中國的學術領域是有某種積極意義的,這突出表現(xiàn)在“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方法上。作者認為,這個方法揭示了前此中國人從未說明過的“科學研究中一部分必要的思維過程”,表現(xiàn)了“探討的精神”和“尊重證據”,“反對武斷的態(tài)度”,用以對付崇古、泥古的封建學者,不失為一種利器。胡適將其用于史學,對封建學者治史的態(tài)度、方法的批評很能擊中要害;他主張對中國古史材料“寧可疑而過,不可信而過”,“嚴格的不信任一切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對古史的辨?zhèn)喂ぷ饕伯a生了明顯的好影響。又如,作者在評價胡適的教育救國論時指出,近代中國的教育救國論,作為一種救國的路線是錯誤的,但它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所起的客觀作用不盡相同。當著革命力量尚未成熟、革命運動尚未起來,教育救國主張的實際意義主要在于發(fā)展新式教育文化事業(yè),它對救國是利多弊少的。反之,在革命高潮正在或已經出現(xiàn)時,鼓吹教育救國以抵制、反對革命,那就起著反動的作用了。作者列舉大量史實說明,胡適的教育救國論主要是屬于后者,因此應當批判。本書所作的這類分析表明,在作者看來,一種思想或主張,即使本質上是錯誤的、反科學的,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里也可以具有積極的、進步的作用。也就是說,一種思想或主張在歷史上起什么樣的作用,不僅和它本身真理性的有無、大小有關,而且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二者不可偏執(zhí)一端。因此,用馬克思主義辨明一種思想、主張的理論是非是一回事,評價這種思想、主張的歷史作用是又一回事,二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切不可將它們等同起來,用其中的一個去推定另一個。由于我國史學界長期習慣于用“是非”——包括理論的是非和道義的是非——去推定“功過”,本書作者如此細心地把對胡適思想的“是非”的評論,同對它的“功過”的估價恰當?shù)貐^(qū)別開來,就有著特別重要的方法論的意義。

就歷史人物的研究來說,所謂把“是非”與“功過”恰當?shù)貐^(qū)分開來,就是要承認歷史人物的個人意愿、認識,同他的實際活動以及這種活動產生的客觀作用,常常是不一致、甚至相背反的;要承認歷史上“壞人”、“壞心”有時也干出了“好事”;“好人”、“好心”有時也會辦出“壞事”;也就是要承認“惡”也能成為“歷史發(fā)展的杠桿”,承認歷史發(fā)展具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馬克思主義者研究歷史人物的深刻工作就在于:給這類動機與效果、思想與行為,以及道德、正義與社會進步之間的種種矛盾現(xiàn)象以真實、合理的說明,而不是象恩格斯所批評的舊時代的唯物主義者對待歷史那樣,“按照行動的動機來判斷一切,把歷史人物分為君子和小人”(《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做到了這一點,才說得上真正是歷史主義地看問題;否則,說是歷史主義,實際上還是變古為今,以致遠離馬克思主義,甚至弄到混淆黑白、指鹿為馬的地步。

在這本書中,作者運用的第三個基本方法是具體分析。上述歷史地看問題也是一種具體分析,不過偏重于對事物外部聯(lián)系的考察。這里講的具體分析,主要是指對事物自身結構和內部關系的解剖。

例如,胡適原是全盤西化論者,有著嚴重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因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他的文化觀自然無一足取。然而,本書卻令人信服地指出,胡適在文化問題上的見解,有許多是可取的、正確的,甚至今天仍然有著認識上的價值。本書何以能見人之所未見,關鍵就在于對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請看作者對胡適文化思想的層層剖析:一、作者在說明胡適民族虛無主義傾向產生的過程與原因,揭露和批判它的反動性的同時,指出胡適的這一傾向在二三十年代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和他的反動的改良主義政治主張相聯(lián)系;另一方面又是對付封建衛(wèi)道者的,是反對衛(wèi)道者們對封建文化的“夸大狂”而走向另一極端的結果。表現(xiàn)在后一方面的民族虛無主義當然也是錯誤的,但這種“反對”本身卻具有合理內容和進步意義。二、胡適在批評梁漱溟、張君勱等人大肆宣揚的所謂西方文化是物質的、東方文化是精神的觀點時,不僅正確地提出任何文化都含有精神和物質這兩種“因子”,“沒有一種文明單是精神的”或“單是物質的”,而且認定“精神的文明必須建筑在物質的基礎之上”,并且肯定“物質享受的重要”,指摘“東方圣賢”鼓吹“知足”、“安貧”的偽善。作者認為,這些看法基本上是正確的,比封建學者們的文化觀顯然高明和進步得多。三、與此同時,作者又指出,胡適在否定梁、張等人的上述觀點時,一方面過分美化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另一方面又常把對方的觀點顛倒過來,硬說先進的西方文化才真正是精神的,中國文化反倒是物質的,即“不能運用人的心思智力來改造環(huán)境、改良現(xiàn)狀的文明”。這種說法表現(xiàn)了胡適在概念上的自相矛盾和治學的不嚴謹,但它強調文化發(fā)展程度愈高,其所凝結的人的創(chuàng)造智慧也愈多,對人的精神上需要的滿足也愈充分,卻是合理的。四、作者進一步指出,胡適崇拜西方和民族自卑心理十分強烈,被人們罵為“洋奴”可謂“罪有應得”,但他反對梁漱溟等人把中西文化看成是兩種絕然不同的東西,強調各民族的文化是“根本大同小異的”,這無疑是正確的。作者還提醒說,胡適在比較中西文化時提出的“文化之進步就基于器具之進步”,“東西文化之區(qū)別,就在于所用器具不同”的見解,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也是基本上正確的重要見解。因為這個見解實際上為人類文化同一性提供了根據,而否認文化的同一性正是中國封建衛(wèi)道者們頑固排斥外國進步文化的立腳點。本書對胡適文化觀的評述當然遠不止上述這些,但僅從這幾點簡要的介紹中即可看出,作者的剖析有如剝筍,深入而細密。所謂具體分析,就是要充分了解事物所固有的諸多規(guī)定性,將它們綜合起來進行考察,揭示事物內部各個部分、方面、層次的本質與特征,以及它們相互間的聯(lián)系。因此,愈是復雜的事物就愈需要作具體分析,這種方法也愈能發(fā)揮出它的科學效用。

本書所做的工作說明,對事物進行具體分析,不僅需要相應的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辯證的頭腦。如果腦子里只有是與非、好與壞這樣兩種概念,只會按照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那么所謂具體分析也就無從談起了。這是歷史研究者尤其應當注意的。

還應當指出,上面說的這幾種方法以及它們所體現(xiàn)的實事求是精神都說明:盡管胡適是個終生反對馬克思主義、長期反共反人民的資產階級學者,本書作者對他的思想、著作仍然采取批判繼承的態(tài)度。這無疑是正確的和明智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待資產階級的文化遺產應當采取這樣的態(tài)度。因為正象作者在本書中所說的,“即使在中國,共產主義思想文化的產生、發(fā)展也離不開對本國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批判總結。如果不對本民族文化遺產,其中包括資產階級的文化遺產做批判性的總結,馬克思主義就不能中國化,就不能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生指導作用”。這是一個被實際生活從正面和反面一再證明了的真理,我們不應忘記。

最后,我要說本書也有令人不夠滿意和不能滿足的地方。不夠滿意指的是對胡適思想的批評在個別問題上仍有失之偏頗之處。如胡適的“歷史的觀念”,雖然缺乏辯證發(fā)展的內容,但含有歷史地看問題,對一切持評判態(tài)度的合理因素,在當時中國知識界起著啟迪心智、破除封建教條主義束縛的作用。可是,作者只將它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念相比,以示其“貧乏和卑不足道”,而對它的歷史作用全然抹煞,顯然是不全面的,是歷史主義沒有貫徹到底的表現(xiàn)。使人感到不滿足的是本書對胡適的綜合研究還做得不夠。例如,胡氏生涯中的政治與學術的關系、胡氏思想和學術中的西方觀念與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關系等等令人感興趣的重要問題,雖然在各篇論文中有所涉及,但均無系統(tǒng)的探討。此外,對胡適政治思想的演變也未作追蹤的研究。這些也許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美中不足罷。

(《胡適研究論稿》耿云志著,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第一版,〔精〕5.70元)

猜你喜歡
胡適歷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黃侃妙試胡適
新歷史
胡適清紅先負王琳娜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胡適的星期日
歷史上的4月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怀仁县| 金堂县| 无锡市| 龙山县| 始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嘉祥县| 隆化县| 德江县| 克东县| 桂林市| 乐亭县| 邵武市| 雅江县| 湾仔区| 安图县| 平阴县| 清镇市| 革吉县| 类乌齐县| 广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黄冈市| 昌邑市| 邵武市| 常熟市| 久治县| 定安县| 新干县| 奎屯市| 荔浦县| 九台市| 沙河市| 遂川县| 西峡县| 西和县| 定远县| 西昌市| 昌平区| 环江|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