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國孚
青年人都有自己熱切的追求和遠(yuǎn)大的抱負(fù)。尤其是當(dāng)代青年,欣逢治世,更有成就一番事業(yè)的雄心—一句話,青年是不甘寂寞的。
王賢才也曾是這樣的青年。難能可貴的是,青年時期的王賢才,不僅不甘寂寞,而且耐得寂寞。他不僅熱心可鑒,在社會工作中大顯身手,而且能躲在小閣樓里,譯出長達(dá)20萬字的《臨床外科須知》。
從此后,王賢才五譯《希氏內(nèi)科學(xué)》,先后寫出了總共1010萬字的譯稿。據(jù)他本人介紹,第三次譯稿340萬字,稿紙摞起來足有一米高。那么,這1010萬字,手稿可達(dá)三米高。好家伙,比一層樓還要高!不用說寫,就是抄,也令人望而生畏。
這1010萬字,用去了整整30年的漫長歲月。在那連腰也伸不直的小閣樓里,在勞改隊(duì)的鐵窗下,在室溫高達(dá)37℃的陋室內(nèi),他專心致志地譯書,不被人理解,不怕;屢遭打擊,也不怕!他獨(dú)自頑強(qiáng)地“爬方格”,按每張稿紙400字計算,他也整整“爬”了25250張稿紙。
真夠孤寂,真夠冷清的。但王賢才挺過來了,經(jīng)受住了寂寞的考驗(yàn),真稱得上一個耐得寂寞的賢才。
“面壁十年圖破壁”。王賢才在坎坷中“面壁”30年,他譯的《希氏內(nèi)科學(xué)》才“破壁”而出,似蛟龍騰空而起。
陸游《詠梅》詩中有“寂寞終自香,孤貞見幽姿”的名句,這正是王賢才美姿的生動寫照。
流沙河在關(guān)于理想的詩中說:“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yù),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而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寞,寂寞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薄@不正是王賢才報告的主音嗎?
王賢才的事跡,引起我久久的思索。要不甘寂寞,就必須耐得寂寞。這就是我的心得。
據(jù)《辭?!方忉專拍盖屐o、無聲;孤獨(dú)、冷落。這一“靜”二“孤”,不是個好滋味,長期忍受,更不得了。
一位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就是把人孤立,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孤獨(dú)。能否經(jīng)得起寂寞,的確是嚴(yán)峻的考驗(yàn)。
諸葛亮教育自己的兒子說,“學(xué)須靜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孫犁認(rèn)為:“文章是寂寞之道”。
其實(shí),一切科學(xué)都可以說是“寂寞之道”。不甘寂寞,卻耐得寂寞,在熱鬧的場合下咋咋呼呼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有位散文家這樣勸告青年:“用青春的翅膀撥開寂寞的云,向著晴朗的天際飛吧!”他所說的“寂寞的云”,指的是離群索居,或?yàn)閭€人瑣事纏繞時,心頭涌起的無名的寂寞,它象薄薄的云層罩在心頭。這種“寂寞的云”,當(dāng)然要“撥開”。
我所說的寂寞,指的是潛心鉆研,默默苦干時的寂寞。這種寂寞,是成就事業(yè)的奠基石,是砥礪人才的磨刀石。在這個意義上,我勸青年朋友要駕著“寂寞的云”,向著理想的天際奮飛,勇于做一個高爾基稱頌的那種“偉大的孤獨(d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