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鄉(xiāng)
三十年代北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術研究比較扎實,尤其對京戲的研究著述,有了明顯突破和提高。這基于兩個根本的重要原因:一是所有這方面的學人,都熟讀經(jīng)、史典籍,對舊學造詣很深;二是大多留學外國,精通外文,能用西方學術思想、科學觀點來觀察、分析傳統(tǒng)文化,把許多過去不為士大夫所注意的、或雖注意而不當成學術研究對象的東西,提高到學術水平上來研究。京劇研究的深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面開展的。自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因為不少研究者,都有十分富裕的經(jīng)濟力量,而不是為了賺錢去研究。比如周志輔先生三十年代閱讀“
齊如山,河北高陽人。高陽,明、清兩代,是保定府所屬的縣治,唐河自西北由蠡縣流入,和我老家靈邱縣是一條水脈,不過我們縣在上游,在山西境內,翻過重重疊疊的南山(即太行山脈)到廣昌縣,就入舊時直隸省境內了,流到高陽,已是下游,快要流進北方水網(wǎng)地區(qū)白洋淀了。高陽是北方傳統(tǒng)文化著名的地方,明末顏習齋、李恕谷創(chuàng)建顏李學派,一籍蠡縣、一籍博野,都是高陽鄰縣,影響很大、近世同治老師李鴻藻,官至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死
齊如山生于一八七五年,與其兄竺山、弟壽山年幼時本都在原籍讀書,學作八股文,參加科舉考試、后來聽從李鴻藻勸告,放棄科舉的學習,改入當時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附設的同文圖,學習外國文字。齊如山、齊壽山學的是德文和法文?!遏斞溉沼洝分卸嗵幱浻旋R壽山,并與齊壽山合譯《小約翰》,民初齊壽山也在教育部,和魯迅是同事。齊如山在同文館讀書,到庚子時,同文館被義和團占領,學校停辦,不久侵略者八國聯(lián)軍進入北京,齊如山會洋文,便作起生意來。開了貨棧。在《齊如山回憶錄》中,有詳細記載,這段記載中,有兩點珍貴史料。一是他記當時救巡視北城御史,后來作了順天府尹、郵傳部尚書的福建人陳璧,被德國兵抓去作苦力,在琉璃廠琉璃窯里抬紹興酒壇子。陳璧仆人找他幫忙,他去向德兵一排長說了,便放了等情。這故事在半個多世紀前夏衍寫的話劇《賽金花》中,曾寫了進去,自是真實可靠?!痘貞涗洝分羞€說:“后來我同他的兒子還很熟。”按陳六個兒子,這里所說大概就是有“中旅保姆”之稱的名導演陳綿博士了。二是記他作生意認識賽金花,賽也作生意。他說賽不大會說德國話。縱使說,也只會極簡單的幾句,不可能同德國人聊天交朋友。也是很有趣的。
庚子后,李石曾在巴黎開豆腐公司,他哥哥齊竺山當經(jīng)理、廠長等職,從中國招工人,他送工人去過幾次法國,是坐西伯利亞大鐵路走俄國去的。辛亥后因他父親去世,丁憂回到北京。后來就研究戲劇,成為京劇專家了。
說到齊如山與京劇,名氣最大的是幫梅蘭芳前后近二十年。一是通訊指出梅演戲時的缺點,二是為梅編戲,《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花散花》、《洛神》、《太真外傳》、《紅線盜盒》等著名梅派古裝戲。還有幫助梅排練其它戲及古裝戲的舞蹈,總之,他不但是梅的編劇,而且是梅多出戲的設計者、導演。三是梅蘭芳出國演出,尤其是去美國演出,得了加里福里亞大學博士學位……這些用現(xiàn)在的話說:總策劃全要歸功于齊如山的操持。不過此行糾紛不少,齊如山《回憶錄》中也未明言暢述。因為齊如山解放后去了臺灣,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雖然寫得很細,但也只開了個頭,后面多少年也不了了之,現(xiàn)在對六十多年前的事也不必細問了。只是后來華北局勢吃緊,梅蘭芳舉家遷滬居住。齊如山留在當時北平,在和平門內絨線胡同四十五號創(chuàng)立國劇學會,開辦國劇陳列館、收集國劇資料,出版“叢刊”、“畫報”,編寫各種京劇書籍,這才開始了他大規(guī)模的京劇研究工作。我手頭有一本民國二十四年六月出版的《行頭盔頭》,書后附有“國劇陳列館發(fā)售書目”,已出版、未出版的共計三十種。齊如山編著者二十余種,計有:
國劇陳列館目錄齊如山編
中國劇之組織戲劇腳色名詞考
京劇之變遷國劇身段譜
臉譜臉譜圖解
戲班上下場
梅蘭芳游美記梅蘭芳藝術一斑
觀劇建言皮黃音韻
戲中建筑物行頭盔頭
劇譚國劇簡單圖案
戲劇音樂圖案說明故都市樂圖考
故都百戲圖考戲園以上均齊如山著
戲臺楹聯(lián)齊如山輯
戲學獺祭篇齊如山編
目錄所載,在當時有已出版的,有待印未出版的。臺灣出版的《齊如山回憶錄》第八章和第九章中提到的著述,和這一目錄對照,互有出入,老年回憶,有的不太清楚,有的書名互異,有的目錄中沒有。如《戲園》一書,在《回憶錄》作《戲館子》,而且說明“第一章為定名,其余記不清了。中國演戲之場所,向無一定的名詞……文字中有歌臺、歌樓、歌館、舞臺、舞榭、舞場等等。社會中的稱呼,有戲園、戲館、戲院、舞臺、劇場等等,這些名詞之中,要以戲館二字,較為合式……”但此書原目未出版,后來出版與否,也不知道。《戲中建筑物》目錄中說“印刷中”,可見此書已出版?!痘貞涗洝分姓f:“書留北平,共幾章記不清了,后面介紹了書的內容,什么《御碑亭》的亭子,《碰碑》的碑等等?!痘貞涗洝飞刑岬健秶鴦\釋》、《戲中桌椅擺設法》、《劇詞諺語錄》、《歌場趣談》等書,目錄中還沒有。我手頭的這本《行頭盔頭》、《目錄》中、《回憶錄》中都有。在其一九五五年八十高齡的《回憶錄》中記這本書說:
“……夫國劇之行頭,舞衣也……與寫實戲衣服,自然不能相提并論……它有特別的規(guī)定,就是不分朝代,不分寒暑,只按人格,人的品行性情如何,則衣服便應怎樣穿法……”
后面把此書內容,作了簡單概括的介紹。把此書原版,上下卷合訂線裝一冊,扉頁有李世芳題簽,正楷前寫“齊如山劇學叢書之九”。中間四大字:“行頭盔頭”,后署“李世芳,時年十四歲”。蓋“李世芳印”白文小章,套紅印刷。李當時只十四歲,尚在富連成坐科,后為四小名旦之首,有小梅蘭芳之譽,可惜不幸于解放前空難死于青島了。上卷目錄五頁。正文甘一頁,全寫行頭,前有總說,后面由富貴衣開始,蟒、官衣、帔、褶子、衣、氅、斗蓬、衫、袍、背心、裙、靠、披褂、馬褂、帶、絳、褲、襖、護領,一應俱全。下卷盔頭,目錄兩頁,正文十三頁,前有總說,后面十三頁,自草帽圈、皇帽、平天冠、各種金冠、各種帽、鳳冠、巾、各種盔、額頭、蓬頭發(fā)、髻、翎子、茨菇葉、狐尾、神火焰等共一百二十八種。連史紙印,黑魚尾,黑絲界欄、半頁十三行、行三十三字。且加標點,字大行疏,這種半新式線裝書,看起來十分爽朗。據(jù)作者介紹,這本書中,各種衣服冠帽的數(shù)目,是據(jù)幾十份舊日戲班子衣箱全份行頭單子斟酌寫成的。京劇行話叫“穿破不穿錯”,就是行頭舊一些、破一些沒有關系,但不能穿錯,錯了規(guī)矩,所謂十蟒十靠,正色間色,正直人穿正紅、有德人穿綠色、皇帝黃色、粗莽人黑色、少年穿白色、大典禮穿蟒、治公穿帔、燕居穿褶子,武士穿打衣褲襖,武將打仗閱兵穿靠,名目紛繁,場次眾多,上場時該穿什么,一點也不能疏忽弄錯,一出臺簾再改都來不及了。一般看戲的人或者弄不清楚,看了這本書,便都知道了。作者在每種行頭之下,不少都舉了例子。如靠,白靠、馬超、趙云,黑靠、張飛,黃靠、黃忠、岳飛,綠靠、關云長、關勝,這些??磻虻娜?,一般都知道。而少見的,如粉紅靠,周瑜等類人穿,藍靠,將中有脾氣者、勾臉者穿,四平山之裴元慶,挑滑車之高沖,這些,對此道不精的人就很少知道了??傊且环N很有趣、關于京戲種種人物衣著打扮、行話稱之曰行頭(指衣)、盔頭(指帽)的專業(yè)書。而明清兩朝,幾百年中,那么些劇種、名演員,那么些戲,卻從無一本專講行頭、盔頭的書,只是代代相傳大衣箱、二衣箱、各種帽盒等等的清單,一直到齊如山,才把當作一種資料、一種專門著述寫成書。這是值得重視的。當時限于條件,沒有插圖?,F(xiàn)在如果有翻印,配上彩色圖片,那就更好了。
一九三五年廣東人張次溪編過《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收集的書不少,由乾隆年間的《燕蘭小譜》、直到他本人的《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