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36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亞一個愛國華僑家庭的僑生。
1942年日本軍國主義南侵時,父親因支援祖國抗戰(zhàn)的募捐活動,被日寇以“敵國公民”“敵性華僑”的罪名逮捕,投入集中營。這段黑暗的歲月,在我幼小的心靈萌發(fā)出祖國和我血肉相聯(lián)的思想感情。
1950年10月1日,我第一次看到了天安門。記得是我父親帶我去看一部名為《新中國的誕生》的紀錄片。當時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中國、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個畫面至今還這樣清晰,使我永遠不能忘懷。
1951年我小學畢業(yè),決心回國升學,將來為建設祖國出力。我和一批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乘荷蘭名為“芝加連加”的輪船破浪北上,到香港,在公海上改乘小船駛入珠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時我才14歲。從廣州再乘火車經(jīng)過近一周的時間才到了首都北京。一到前門火車站,我不顧旅途勞累,直奔天安門,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門,興奮的熱淚奪眶而出。
記得當時天安門城樓上還長出一些小樹和雜草。東西各有一座三座門,廣場兩邊圍有高墻,墻下有有軌電車來往于東西長安街。在我心目中它是神圣和偉大的。
之后,我考入了東城燈市口的育英中學。不久,我申請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戴上了紅領巾,10月1日我手中拿著飛機模型和同學們一起到天安門參加國慶游行。晚上還和貝滿女中的同學一起在天安門廣場聯(lián)歡。從此,天安門成了我每年國慶節(jié)必去的地方。
1958年為迎接國慶十周年,天安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把東西兩座三座門和廣場兩邊的高墻拆了。建起了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當時我已是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吳作人工作室的學生,我為天安門廣場的宏偉壯觀而激動,畫了一幅題為《在長安街的人行道上》的油畫,1960年被采用發(fā)表在《前線》雜志上。
1963年我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分配到《人民中國》雜志社日文版工作,當上了一名攝影記者。從此天安門成了我經(jīng)常去采訪的地方,拍攝了許多有歷史價值的照片: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接見紅衛(wèi)兵、首都人民群眾在天安門廣場悼念敬愛的周總理,以及人民群眾歡慶粉碎“四人幫”勝利的歡樂場面……
在我的心中,深深感受到天安門是祖國的心臟、中國人民的心臟。◆
(題圖為本文作者翁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