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20多年過去了,每當翻開影集,見到這一幀照片,總會有些許激動涌上心頭。我當時憑著在學校能出“大批判??钡乃^美術功底進入樹槐公社電影隊,那“吃千家飯,睡百家床”的放映員生活至今記憶猶新。
在生產(chǎn)隊的打谷場上樹起的兩根竹竿子,將銀幕一挑,不啻就是一面升起的帥旗,招呼著四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下放知青。放電影的這個村莊,就像過年一樣,家家賓客盈門,小孩子早早地把家里所有的板凳都拿去占位置,最好的位置當然是我們的電影機所在處,而這大多是留給生產(chǎn)隊長或者幾個“高級社員”。
電影放映前,當時總要放幾張幻燈片。一般先是根據(jù)當時的形勢放幾張毛主席語錄,再就是幾句標語口號。放幻燈比放電影還麻煩,它是倒成像的,稍不留神,將毛主席語錄插倒了,那可就出大政治問題了。正片開始,人聲就靜下了,雖是老掉牙的《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人們仍是津津有味地看著,此時月明星稀,遠處田野蛙鳴,近處葵扇劈啪,那種場景,令人永生難忘。
這是我們電影隊有史以來惟一的一張“全家?!?,左一拿筆者敖金生已回家務農(nóng);左二即我們放映隊長劉仕林,現(xiàn)已是我市林業(yè)局局長;左三楊水花倒是至今干老本行,在市電影院工作;第四位即是鄙人;第五位王繼珍遠嫁他鄉(xiāng)。
我多想在無垠的天幕上打出一幅巨大的幻燈片:當年的貧下中農(nóng)兄弟們,祝你們永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