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張孝華 王靜麗
(甘南縣人民醫(yī)院,黑龍江162100)
筆者運用順逆二向透針法治療狂癥30例,獲效滿意,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本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7歲;病程最短2天,最長8年,其中1年以內(nèi)12例,1年以上18例。
按中醫(yī)辨證分為躁狂、抑郁和妄想3型。(1)躁狂型(12例):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的興奮狀態(tài)。
(2)抑郁型(8例):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的抑郁、木僵狀態(tài)。
(3)妄想型(10例):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多見恐懼焦慮如幻覺、錯覺、情感高漲、低燒或反常等癥狀。
2 治療方法取穴:①后溪透勞宮,先以后溪透腕骨(順向)再透勞宮。②太沖透涌泉,先以太沖透行間(逆向)再透涌泉。③內(nèi)關透外關,先從內(nèi)關透大陵穴(順向)再透外關。
操作:快刺捻入進針達到0.5~0.7cm。第①組順向刺入腕骨方向,得針感后,提針于皮下,再扳倒毫針,按15~30度角刺入勞宮穴。第②組:先刺入太沖穴0.5cm,得氣后再(逆向)刺入行間。然后將針尖提到皮下,再刺入涌泉。第③組:先從內(nèi)關刺入0.5cm,得氣后,順向刺入大陵穴,提針于皮下,再刺入外關,以上3組刺入后均留針15~20分鐘。躁狂型透刺均運用瀉法;抑郁型透刺第①、②組運用瀉法;妄想型:透刺第①組運用平補平瀉法而第②、③組均用瀉法,是取其"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之意。每天針刺1次,12天為一療程。一般需2~3療程。
3 療效觀察3.1 療效標準 癥狀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復,適應環(huán)境良好者為臨床治愈;主要癥狀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復,能在一定范圍內(nèi)適應環(huán)境者為顯效;癥狀減輕或部分消失,自知力缺乏,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為好轉(zhuǎn);癥狀無改善者為無效。
3.2 結果 3組療效比較見表1。
復發(fā)率:對痊愈22例進行5年遠期療效隨訪,回信14例(其中8例得到面訪),復發(fā)1例。
4 典型病例
張××,女,18歲,甘南縣長吉崗種牛廠,于1997年8月11日來診。其父代述8個月前,曾同弟吵架生氣。初起癥狀:披頭散發(fā),狂呼亂罵,赤身裸體,口中不斷喊叫:"我當皇后,我當皇后",邊喊邊摔家具等,每天發(fā)作2~3次,服用鎮(zhèn)靜劑無效。送入市精神病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經(jīng)1個月住院治療,其效不顯而出院。今日來我科診治,癥見:喊罵不休,胡言亂語,脈弦大而滑數(shù),舌質(zhì)紅,苔黃膩。辨證:痰火上擾,狂躁癥。治法:鎮(zhèn)心滌痰,瀉肝清火。針刺:按以上治療方法針刺,留針20分鐘。針刺5~6分鐘后,患者入睡,近1小時才蘇醒??诜矊m丸,每次1丸,每日服2次,以上述針法針刺3天,癥狀大減,每夜入睡4~5小時,連針12天而痊愈。每年隨訪1次,連訪3年未復發(fā)。
5 體會
后溪、腕骨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兩穴相透,疏風清熱,加強寧心安神作用。太沖、行間為足厥陰肝經(jīng)穴,涌泉為足少陰腎經(jīng)穴,外關屬手少陽三焦經(jīng)穴,為絡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能清熱開竅。諸穴合用共奏瀉肝清心、滌痰清腦、安神開竅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針刺后能入睡的患者,效果良好。
(收稿日期:19990407,齊淑蘭發(f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