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彭庚
已知天命,自己尚不想賣老,卻被周圍的一片“老聲”熏得兩鬢斑白,尤其是前額上方的那片小“草地”,竟然棄我而去,弄得我前額和頭頂渾然一體,為家人的“護老”又增添了有力的憑據(jù)。
摩托車橫行街上,瞧那架勢,甚是威風,不由人心生羨慕,也想做一回騎手,瀟灑一番。怎奈妻堅決不同意,說是騎自行車已是駕輕就熟,此等操練了幾十年之技藝怎可輕易放棄?玩電腦漸成時尚,尤其是寫文章簡便快捷,修改方便,心有所動,小心試探,卻招來兒子的反對,說:“你眼已老花,視力減退,若再面對晶亮閃爍的熒屏,恐怕還要雪上加霜?!贝u塊手機出世之時,不敢有非分之想,那是身份和財富的標志。誰知一夜間,非但俊男靚女脖子上吊著,腰上別著,袋里揣著,連那些衣著簡陋,估計財不出眾的人,也往往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冷不防地掏出手機,挺自然地“喂喂”一番,一聲聲的“喂喂”,似乎在提醒我,有個手機確實方便。然而飯桌上剛一提起此事,女兒好似早有準備,立即捧來一摞報紙雜志,凡是“手機有輻射”、“老年人不宜用手機”的文字都標了醒目的紅線。雖對女兒將我劃入“老年人”之列感到不悅,但又為女兒的“未卜先知”、“未雨綢繆”所折服,買手機的熱情頓時低了下去。
熱情雖受壓,但未根除。同事談手機,不便插言,但總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增加“理性知識”;有誰買了新手機,在眾人把玩之時,也乘機摸上一把,增加“感性知識”;茶余飯后,家人圍坐,海闊天空之時,常常往“手機”話題上引一引,陪老伴逛街,總要有意無意繞到手機專柜前站一站;獨自上街,更要在專賣店盡情欣賞一番,飽一飽眼福。
那一次乘車去上海,恰遇臺風,輪渡封江,在渡口等了5個多小時。幾次走到公用電話亭前又折了回來,狠狠心不向家中通報行蹤,借口早已想好:沒有手機,無法聯(lián)系?;氐郊抑校m遭“圍攻”,但收獲也不小:一只嶄新的手機擺在桌子上咧著嘴向我笑。
有了手機,自然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招搖,只是把它藏在袋子里,不顯山不露水——同事人人皆有,有的已換了幾代,哪還有炫耀的必要?只不過一次無意間接聽電話,被一小丫頭撞見,立刻大呼小叫起來:“哎喲,老周也趕上時代步伐啦!”聽她這一咋呼,心頭不由感到好笑:用一兩樣新東西,就是“趕上時代步伐”,那這個“時代”也未免太淺薄了吧,這個“步伐”也太好邁了吧。干脆,再也不躲躲閃閃,學年輕人的樣兒,大大方方地把手機別在腰間,大大方方地接聽來電,大大方方地往外發(fā)送信息。一切是那樣的自然、正常,沒有引來什么特別的關注——一個很普通的人,用上一件很普通的東西,能引起誰的關注呢?原先的“顧慮”只不過是自作多情罷了。相反,用上了手機,不僅確實方便了許多,而且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很自然地融入了“大眾”行列。眾人談論手機等“時髦”話題時,可以大大方方地插上幾句,原先那種莫名的孤獨感消除了?;剡^頭來想想,“趕上時代步伐”倒還有一定道理。
嘗到買手機的甜頭后,立刻馬不停蹄,又買了兩件心儀已久的東西——不過沒買摩托車,只買了輛電動車。但電腦可是毫不含糊的正統(tǒng)的品牌機。
騎著電動車,感覺行進的節(jié)奏快了許多;敲著鍵盤,感到視野開闊了許多;打著手機,感到與外界的聯(lián)系緊密了許多——配置了三件“新式武器”,精神放開了許多,雖沒有“天下舍我其誰”的豪邁,但至少有一份“融入時代”的快慰。有鑒于此,我總想對我的朋友們說:社會尊老,子女護老,但自己千萬不可倚老賣老,讓“老”束縛住自己的頭腦和手腳,新東西不斷涌現(xiàn),敢于嘗“新”,大膽追求,方能自己解放自己,才能使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其實,很多事情,不是時代拋棄你,而是你在脫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