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城市工人與外來工人的就業(yè)變換

2003-04-29 19:59約翰.奈特
中國經濟信息 2003年18期
關鍵詞:變動工人勞動力

約翰.奈特

本文對城市工人、外來人員的就業(yè)變換及其發(fā)展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分析結果為外來人員就業(yè)變換率遠遠超過了城市工人,對這兩種人群和他們的工作變換形式、決定因素及后果進行了初步探究。

前 言

在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勞動力體制是由國家完全控制的。城市勞動力由機構統(tǒng)一分配,工資按級分發(fā),有一套詳細的體制規(guī)定。勞動力的變換是禁止的,無論是在城市間還是在城市內,工人的工作從一而終,即所謂的“鐵飯碗”。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有企業(yè)改革開始,企業(yè)開始自由招聘,它們有權制定工人工資以及招聘和解聘事宜。最近幾年,企業(yè)實行下崗制,在1996年到1999年間就有2500萬工人失業(yè),同時,工人可以自由轉換工作。

勞動力市場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起點很低,還在不斷發(fā)展。剛開始,工作變換是非自愿的,隨后,當越來越多的工人辭職挑選好工作時,用人體制邁進了一步。在發(fā)達國家,勞動力市場有三個主要方式:最普遍的長期雇用制,最近興起的超短期雇用制和合同到期工作中止制。我們認為第一種方式比較適合中國,第二、三種則不是。

本文基于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1999年中國城市家庭情況調查數據分析,闡述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中國勞動就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變化。

工作變換的差異

在中國,城市居民的工作年限相對長,外來移民的相對短。

勞動力變換的分析大多基于企業(yè)明細的資本理論和工作匹配理論。勞動力變換既有壞處也有好處。一方面,導致企業(yè)人力資本的損失;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匹配率,通過個人技能的更佳匹配及高薪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勞動力在雇主間的變換部分原因是薪水的不斷變化。在中國這樣經濟高速增長的轉型國家,隨著許多企業(yè)的衰退和其它企業(yè)的擴張,工作變動越來越多。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些國家的工作變動比其它國家高了。

在中國城市,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工作匹配。即使90年代末,工作單位仍提供社會福利。改革和市場化進程仍在進行,福利體制改革尚未完成,阻礙了自愿工作變動。相反,90年代末發(fā)生的大批國有企業(yè)職工下崗政策導致了大量的失業(yè)現象,政府要拿出相當大的財力和精力解決下崗人員的再就業(yè)問題。

計劃經濟體制下,外來工人在城區(qū)就業(yè)受到嚴格控制,即使在改革期間,外地戶口工人只能在城市中找到城市戶口工人不愿從事的剩余工作,且城市企業(yè)招聘外來戶口工人的數量受到限制,外來工人一般只簽定短期合同。外來工人的如教育和醫(yī)療的社會福利得不到保障,這將許多外來工人拒于城市之外。最常見的模式便是外來移民中的某個人在城市里參加了一兩份短期工作,接著便回鄉(xiāng)下老家了。最近,越來越多的外地工人將家小從外地搬進城市居住,從事不受城市歡迎的工作。在這種情形下,老板們都不愿花精力培養(yǎng)外來工人。

不同變動的模式

在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放松政策出臺之前,對城市戶口的偏愛可以保證其獲得“好”工作,即永久的安穩(wěn)的“鐵飯碗”,對外來戶口的歧視只能限制他們,只能找到“壞”工作,如臨時工作,高危工作和低薪工作。在這種背景下有差別變動的模式只反映了歧視特點。外來移民的工作變換對有效率的城市人力資本結構沖擊太大了,這樣十分危險。

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匹配顯著特點是耗費巨大成本尋找合適的企業(yè)及員工,我們的目的是分析決定變動的因素,不僅要考慮企業(yè)原因,還要尋找動機和企業(yè)的需求。

數據說明

對中國城市家庭就業(yè)狀況的數據調查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同國際經濟學者一同設計,于2000年由國家統(tǒng)計局實施,數據主要包括1999年的信息,同時也包括了一些歷史信息??倶颖景l(fā)放到4000戶家庭,其中2500戶是城市戶口家庭,其余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家庭,包括一些沒有城市戶口,常住于城市的外來工人。另外,我們還從國家統(tǒng)計局抽取了500個有過下崗經歷的城市家庭樣本,800個外來工人樣本。對于城市樣本和外來工人樣本反映出勞動力變動的一些特點。

本次調查遍及全國6省13個城市。北京(代表直轄市),遼寧(代表東北),河南(代表內陸),甘肅(代表西北),江蘇(代表沿海),四川(代表西南)。除北京外,其余5省省會都在調查當中。本次調查不是專門為了研究勞動力變動而設計的,我們只選取其中最有用的數據。因此,調查結果可能反映出影響工作變動的原因,比如:總就業(yè)率的上升,勞動力的增長及結構的變化。

城市樣本

我們選取了有代表性的一些城市樣本,不包括那500戶在5年中經歷過下崗的家庭。它們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大多數缺少工作變動。

被訪者中78%只從事過一份工作,11%的被訪者從事過兩份。只有11%的被訪者從事過三份以上工作。74%的被訪者有30年工齡的工人還在從事他的第一份工作。少數工作變動的被訪者的每份工作平均時間為5.5年。這還并不代表城市樣本的全部。第一份工作平均周期為21.3年,若只考慮在職者,排除退休者,平均工作周期為16.6年。附表中數據顯示,被訪者參加工作時間、離職時間、從未變動工作者比率,只一次變動工作者比率、多次變動工作者比率。只一次變動工作者按離職時間分析,清楚地反映出詳細時段和參加工作時間后的第一次變動工作的比率變化。

我們所關注的是隨著改革的進行哪類變動上升得最快。西方理論認為就業(yè)第一年的離職率最高,隨后降低。附表可以按行、按列方式研究。按列研究,我們發(fā)現,工作時間越長,變動比率越低。

我們繼續(xù)研究自愿變動和非自愿變動。我們發(fā)現無論就業(yè)時間長短,時間越近,自愿變動率越高。1995年至1999年中非自愿離職遠比上一個五年高,“鐵飯碗”越來越靠不住,的確在1995年-1999年間,“鐵飯碗”被完全打破。

當那些從未變換過工作的受訪者被問到是否愿意換工作時,77%的人回答不愿意——他們認為這不太可能。國企員工、干部對自己工作滿意度較高。我們還發(fā)現工資超過預期,未變換工作人員對工作都比較滿意。

民工樣本

民工樣本取樣于外來工人的家庭,定居于城市的外來戶口人員。這些定居的移民不能完全代表外來工人。還有許多離家打臨時工的同其他工友同住的移民尚未算在本樣本內,這些人的工作變動率遠比定居的外來移民高。

在某些方面,外來移民與城市居民很相似。77%的移民工人只從事過一份工作,10%的兩份,7%的三份,6%的三份以上。但這種相似有誤導性。對城市工人來說,我們分析的是他們參加工作以來的整段時間。但對移民工人來說,我們分析的是他們進城工作以后的時間段。城市工人平均就業(yè)年限為22.8年,而外來工人為5.9年,他們比城市工人年輕,城市工人平均年齡38.4歲,外來工人則為28.6歲。

移民工人平均完成工作的合同時間為2.2年,最低工作時間為1.3年(20多歲)最高為4.1年(50多歲)。變換過一次工作的外來工人中有72%高比率的為自愿變換,從未變換工作的外來工人中的33%想變換,67%不想變換。學歷越高越想換工作,私營企業(yè)中換工作的比率減少。與城市工人不同,移民工人工作時間經驗越長越可能換工作。私營企業(yè)中未換過工作的工人都不太愿意換工作,外來工人更愿意在私營企業(yè)中工作而不是國營企業(yè),薪水也比國營企業(yè)多。

結 語

對于第一次對中國城市就業(yè)變換性的系統(tǒng)調查,我們對城市居民和在城市定居的外來工人的家庭進行了大量數據樣本調查。我希望這些樣本數據能給我們提供測量性的研究,勾畫出中國工人工作變動方面的輪廓,并加以解釋?;窘Y論為中國城市中外來工人的工作變換率比城市工人高。

在改革之前,城市工人變換工作的情況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終身在一個單位工作,工人與工作的匹配和調動只發(fā)生在單位內部。

而外來工人的工作變換率非常高,基本模式是他們暫時離開家鄉(xiāng)到城市里打短期工后再返回,數據顯示這種模式沒有大規(guī)模變化。數量巨大的城市工人只有一個老板。隨后,勞動力市場逐步開放,城市工人并沒有直接受影響。而且,移民工人的就業(yè)年限比傳統(tǒng)判斷要高,部分原因至少是因為樣本異樣于定居于城市的移民工人。在發(fā)達國家,在城市里站住腳的移民工人也同樣在工作中站住腳。

得出結論:移民工人的變換工作率幾乎是城市工人的6倍。這對比的數據,反映出這兩群人在就業(yè)選擇上的法規(guī)、機會限制方面的差別,這兩群人的就業(yè)條件是不平等的。至今為止,對城市工人變換工作的限制和對移民工人變換工作的法規(guī)都被解除,兩者變換工作的條件、限制基本統(tǒng)一。

其它分析結果如下。對于城市戶口居民,象其他國家一樣,年輕人變換工作的比率要高,隨著時間延長,在未變換工作的工人中,想換工作的工人是因為本身工作沒有吸引力。

衡量勞動力變動的市場價值時要考慮四點,還有一個判斷標準。

第一,工作變動具有社會成本,造成企業(yè)內部人力資本損失。

第二,工作變動,尤其是非自愿的變動,能造成失業(yè)方面的社會成本。

第三,工作變動有社會收益,即允許工人和工作的更佳匹配。

第四,工作變動能造成勞動力市場競爭,工資的競爭及其社會收益。

在中國城市工人和外來工人的個人要判斷工作變動是否在社會意義上最佳,主要標準為個人的收益與社會的成本收益成本是否相同。

以上考慮,顯示城市工人和外來工人工作變換率相差很大,兩者的自愿變換率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只是程度是否足夠還不能肯定。

作者簡介

約翰·奈特(John B.Knight)教授于1999年至2001年擔任牛津大學經濟系主任;1998年至1996年擔任牛津大學經濟與數據學院院長;1996年至今擔任中國勞動部經濟研究顧問;1966年至今《牛津大學經濟數據學報》主編;奈特教授還擔任世界銀行、英國海外發(fā)展管理部、聯(lián)合國發(fā)展計劃委員會、非洲發(fā)展銀行的經濟顧問。

編譯者簡介

陸陽(Aglaia Lu Yang)攻讀中國農業(yè)大學廣告與市場傳媒專業(yè),曾在人民日報廣告部及中廣媒體公司工作,目前在中國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CCTV-9)財經欄目擔任編輯。在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財經欄目擔任編輯期間,陸陽已經報道累計10多萬字、超過800條的財經類的英語新聞,翻譯了10多篇財經方面的論文,其中一部分發(fā)表在海內外一些知名媒體上,翻譯內容涵蓋電力經濟、環(huán)境與發(fā)展、經濟學測度、宏觀經濟政策、稅收等方面。2003年底,陸陽將赴英國深造,攻讀國外更高級別的經濟學學位。

猜你喜歡
變動工人勞動力
為了不吃預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yè)動態(tài)清零
北上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變動的是心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調配工人
基層關工人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