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芝
正常人的胃大部分位于左上腹部,小部分位于腹部,在膈肌下面。它上端接食管,下端連十二指腸。上面由食管牽引,下面由小網(wǎng)膜托起,周圍還有韌帶支持,腹壁的肌肉和脂肪在保持胃的位置方面也起相當?shù)淖饔?。如果胃的位置較低,在站立時胃的下緣進入骨盆腔,胃小彎曲線最低點到左右髂骨嵴連線以下時,就是胃下垂。胃下垂常是內(nèi)臟下垂的一部分,同時可能伴有大腸、肝、腎下垂。
胃下垂多見于形體較瘦的老年人,如果他們的食管松弛無力,小網(wǎng)膜及韌帶漸趨萎縮或松弛,膈肌張力弱,腹內(nèi)壓下降,腹肌無力,脂肪過多或過少,都可使胃缺乏應(yīng)有的支撐而墜入盆腔發(fā)生胃下垂?;加形赶麓沟牟∪?,自感中下腹脹痛不適,尤其是在飽餐后更加明顯。
老年人患有胃下垂后,宜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進食后最好臥床片刻。體瘦的老年人應(yīng)適當多吃些高營養(yǎng)或含脂肪的食品,促進腹壁脂肪增長。對于胃下垂病人的康復,主要以體育鍛煉為主,并以鍛煉腹肌為主。鍛煉方法很多,現(xiàn)介紹如下幾種:
一、全身鍛煉,如體操、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散步等。
二、腹肌鍛煉,仰臥,雙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shù)次,稍休息后再重復做數(shù)次。也可以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或做下蹲動作。
三、腹式呼吸,即橫膈呼吸。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進行多次。
四、飯后臥床20~30分鐘,取頭部低位、骨盆墊高的姿勢,使胃向上移。
五、按摩腹部,一般在體育鍛煉之后進行,時間10分鐘左右。病人可屈膝仰臥,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
六、氣功療法,臥位,全身放松,吸氣,意守丹田(思想集中下腹部丹田穴),呼氣。如此反復進行,速度宜緩慢,每次10~20分鐘,每天1~2次。一般在鍛煉前做。另外,還可去醫(yī)院進行理療針灸等治療。必要時可用胃托。
患有胃下垂的老人要避免劇烈活動,尤其是跳躍運動,不要長時間站立,還要經(jīng)常觀察自己體型的變化。
總之,不論是增加營養(yǎng)還是進行鍛煉,都要根據(jù)本人情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