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籍 汐 汐
混居歲月
大一那年,我的宿舍在東區(qū)。所謂東區(qū),就是在校園東面、隔著一條國定路、用圍墻圈住的六幢樓。按現(xiàn)在房地產(chǎn)業(yè)的說法,這樓可以稱作“雙板式”結(jié)構(gòu),即兩排房間南北相對,中間是條走廊。
東區(qū)的六幢樓,男生居其二,女生居其四,屬于男女混居,大家聊天交往很是方便,經(jīng)??梢砸姷较艉螅▽W校每晚11時要掐斷電力供應,保證同學們休息好)男生和女生從女生和男生的樓里施施然魚貫而出,或各自歸巢,或再在樓間的花壇邊殷殷話別一番,生機勃勃。
我住的那屋朝南,陽光雨露充足,從窗口望去是另一所學校的宿舍樓。有時候打牌三缺一,實在找不到人,就沖窗外喊幾嗓子:“對面有人嗎,這里三缺一。”對面的某個窗口有時會探出個“一缺三”的腦袋,興沖沖地應道:“哥們馬上就來,門牌號是多少?”
而朝北的寢室也有優(yōu)點:和另一半溝通起來方便,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不留神,就能把對面女生樓的動靜看個清楚。我斜對門有一同學沒事就愛抬頭,后來看中了一個老愛坐在窗口低頭看書的溫柔的身影,后來就追上了。這之后兩人是否還分別坐在窗前就不太清楚了。
東區(qū)男女混居的狀態(tài)只維持了一年就結(jié)束了,因為有學生家長向校方反映說這樣不利于安定,太利于團結(jié)。校方于是從善如流,將男生全部遷入校內(nèi),東區(qū)只剩下女生,然后加固圍墻,整修門房,安裝了對講系統(tǒng),聘請了幾個估計正處于更年期的女同志看門護院,凡是找東區(qū)人的男人一律在門房間等候,由她們通過對講系統(tǒng)將訪客的姓名來意報上,看樓上的在不在,見不見。我因為從沒去過東區(qū)找人,不太清楚具體感受,但據(jù)我們年輕的班主任(男)講,他有一次去那兒找我們班長談事,忘了帶證件,結(jié)果被門房盤問了好久,并覺得自己很色迷迷———這一點是從門房的眼神中看出來的。
有時候晚上去國定路上的馬路排檔吃咸菜餛飩面,看到東區(qū)入口處門庭若市的傳達室,不由得會想起阿Q的一句話“老子先前也闊過”,雖然這話和此情此景并不十分貼切。
然后,過了10年,一個同樣在名校里就讀的女孩子這樣回憶……
那個時候的青春
用這個標題,并不是賣弄我現(xiàn)在的滄桑感,事實上我一點也不滄桑,生活得沒心沒肺,惟一可以讓我愁眉苦臉的就是試用期的工資。我現(xiàn)在也很青春,尚可滴得出兩滴水來,只是大一時候的青春更多了幾分幼稚和天真。
對于我的大學生活,老實說也沒有什么留戀的地方,畢業(yè)照沒有拍,畢業(yè)典禮沒有去,沒有散伙飯,也沒有流淚。
大一在我印象當中已經(jīng)很模糊了,我所能夠記得的只是一些心情。比如拿著新生報到證,乘著轎車趾高氣揚地去那千里迢迢的閔行報到;在那個蟲子肆虐的環(huán)境下,一個勁兒地夸贊宿舍造得漂亮;和寢室里同學第一個晚上的聊天,就是暗暗較勁誰的高考分數(shù)比較高,誰的高三生活最輕松。心里面漲滿了燦爛的未來,仿佛看到飯來張口茶來伸手身邊放著個印鈔機的景象一般,驕傲得就像那只站在老虎跟前的狐貍。
然后讀書就開始吃老本。我的專業(yè)很輕松,算我運氣好,是工科,高等數(shù)學卻是D檔的教學要求,老師搗漿糊我們樂得自在。英語課就是睡覺聊天看言情書,專業(yè)課還用幾分心,因為是我喜歡的素描水粉,而且我那點三腳貓在什么都不會的同學當中頗有幾分光彩,心里就愈發(fā)喜歡這課起來。
讀書到大學,還是第一次享受父母不在身邊盯著的快感,這也是我選擇這個遙遠學校的原因,當然現(xiàn)在因為這個遙遠后悔得要死。不過大一的時候是快樂的,無所顧忌地用錢,看碟片,吃東西,只要保證成績,通宵或者翹課都沒有人管。在這點上,我要感謝我的一位師姐,她好心地關(guān)照我睡覺之前不要吃東西,她大一的時候因為睡覺前和同學互相分享食品而胖了10斤。我看著她的腰身心里暗暗發(fā)誓不能放縱,從而保持我那尚算正常的身材。
進了大學不談場戀愛實在太對不起青春,大概每個大一新生都會這樣想,包括我在內(nèi)。不過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進大學前剛剛和初戀男友分手,咳咳,現(xiàn)在說來還怪不好意思的。那時的想法太單純,想著在這個男女比例6.8:1的大學里面還怕找不到個稱心如意的?于是乎決然分手,不念半點情分。進了學校才知道,量多不代表質(zhì)高啊,放眼望去,不是呆頭呆腦的書蠹就是被媽媽庇護得太好的幼稚男,而且以我“外貌”協(xié)會的標準來說,合格率僅0.1%。在這種艱苦的環(huán)境下,吃吃回頭草也怪不得我吧?當然,后來的現(xiàn)實證明,我自己吃到了高三暑假不念情分沖動分手的苦頭,這不是大一時候的事,也就不詳說了,哈哈。大一的時候,回頭草吃得還蠻幸福,甜甜的,甜甜的。
還有就是,大一的時候認識了一些媒體的朋友,導致我大學4年在學校的時間只有一半,還有一半就跟著他們鬼混去了。這讓我成長得很快,影響了我現(xiàn)在的職業(yè),也讓我非常痛恨學校到市區(qū)那3小時的路程來。這是我之前提到的,對學校沒有留戀的最主要的因素,我的大學生活讓我留戀的卻是別處。
那一年,我們談/不談愛情
大一,不論你身在何處或者來自何處,有一些事情仿佛是非完成不可的。比如,愛情。大一的愛情,在很多人身上意味著初戀,而初戀對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著同樣的涵義:充滿苦澀,教人難忘。
大一,來了,然后愛了。
曾經(jīng)的自殺留言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又提起原來寫詩的筆,把我的感情全部傾注在字里行間。我習慣每天坐在之江鐘樓門前的那片草地上,在每一個傍晚。之江的春天的確很美,遍地開著山茶花,而我最喜歡的正好是山茶花。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里面,我的感情很輕易地豐富起來。我最喜歡一種粉白紅色的山茶花,因為這種顏色和Y最愛穿的一件衣服一樣。每天我坐在草坪上感受著大地白日的余溫和山茶花的芬芳,幻想她就像那些山茶花一樣依偎在我的身旁。
但是幻想是容易被現(xiàn)實擊碎的,因為我對面就是鐘樓,他和她自修的地方。每天我都能看見她高興地走進那鐘樓的門口,這就是現(xiàn)實!帶著花香的現(xiàn)實,帶著淚水的現(xiàn)實,帶著殘忍和傷害的現(xiàn)實。
終于有一天,當我看見她像往常一樣出現(xiàn)在那里的時候,我忍不住淚水流了下來。我把我的相思化成一首《春天里的一朵山茶花》,我很工整地抄了一遍,然后走進了鐘樓她自修的教室。她很奇怪我的出現(xiàn),但是她看了一遍以后,露出了欣喜的顏色。她說她很喜歡最后一段,我便把這首詩送給她,讓她一定珍藏。這是我送她的第一首詩。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在寫,對著鐘樓寫,對著山茶花寫,對著自己寫,從春天寫到夏天,甚至一天為她寫下40首詩歌。從此我?guī)缀鯇懞靡皇妆闳ョ姌墙唤o她———這也是我和她交流的另一種方式,盡管我知道去打擾她和L一起自修很無聊,但是我從內(nèi)心深處有那樣的意愿。
淡淡的,
一朵山茶花開了。
輕輕的,
散發(fā)著呼吸的芬芳。
靜靜的,
月光滲透進她的眸子。
悄悄的,
微風駐足在她的身旁。
她笑了,
帶著嫵媚,神采飛揚。
笑容化作一壺溫熱的酒,
融和著,
冬天的記憶,春天的思維。
在我心中流淌。
于是,
在那桃紅李艷的時節(jié),
我來到你身畔,
輕吻著你的身影,
吮吸著你的目光。
我問:
你來自小仲馬筆下的瑪格麗特手中嗎?
抑或是來自傳說中圣潔的靈魂的土壤?
為何那么讓人陶醉,
讓人神往?
沒有回答。
但是我確信你來自跨越三界,跨越輪回
的彼岸,
那個地方,
我叫它天堂。
圓潤的露珠,
帶著一顆繾綣,
化為我眼中的情淚;
窈窕的花枝,
拼出一道道彩虹,
奏出靈性的樂章。
惟獨你,
春天里的一朵山茶花,
卻總是將我遺忘。
我不忍心看你在繁華盡逝后,
凋謝、枯萎。
卻讓我痛苦地把你埋葬。
所以我想狠心將你摘下,
于是將你短暫的歲月,
連同剎那的芳華,
據(jù)為己有。
于是將你明媚的笑容,
連同孤單的愛情,
深深封藏。
這或許,
是我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渴望,
或許
也是我一個永恒的
自私的
幻想。
6月的一個晚上,我在鐘樓自修的時候,突然很發(fā)瘋地想要離開這個鬼地方,我忍受不了在隔壁那對由我愛的人和我恨的人構(gòu)成的戀人,我從樓上的窗戶跳了出去。結(jié)果是,我把左腿輕易地摔斷了。當天夜里,這個沖動的痛苦的少年傻瓜,住進了玉泉校醫(yī)院。
以后的二十多天,即我在大一的最后一段日子,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遠離在之江的同學們,遠離那可怕的鐘樓和我最愛的那個女孩,一個人,品嘗年少輕浮帶來的痛苦與后悔。其間,她也來看過我兩次,還想到我在那里天熱,為我送來了電扇,當然陪她來的還有L———他沒有上樓。
這段時間,是我最平靜的日子,我病房里兩個病友,兩位大四的哥們兒,方某,幾位老鄉(xiāng),一部電話和一些復習資料構(gòu)成了我在醫(yī)院里簡單的生活。病好以后,出院回之江考試,當時腿上還是打著厚重的石膏??荚嚨哪菐滋焯乜鄲?,考完心情好了,計算著時間卻馬上要回家了,再想到馬上要離開之江了———那段時間之江特臟,大一的新生們馬上就是老生了,人人都有點激動。于是晚上到處都很熱鬧。
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我拖著一條包著厚重石膏的腿從2號樓艱難地挪動著步履走到了鐘樓,L與Y還是在那里,一如既往,我把她叫了出來,跟她道別,我們倆坐在校園一棵樹下。聊了很久,當然聊的內(nèi)容也是前所未有的單純,那天我覺得特別高興。
馬上離開之江了,想起一年來的經(jīng)歷,真是覺得無從說起。臨走前拖著打石膏的腿把手搭在Y肩上,在鐘樓門口照了一張相,這也是愛了一年來惟一的收獲。
回家了。帶著一顆疲憊的心,一條摔斷的腿,一張我與Y的合影和兩本一年來每夜用淚水寫下的詩與日記,我很失敗地回到了遙遠的故鄉(xiāng)。其實,杭州,不是天堂———對我來說。
關(guān)于這些那些
大四畢業(yè)那年,我最后一次坐在紅樓前的草坪上,上戲的夜空在我的頭頂,炎熱中沒有月亮和星星。1個小時前,我們剛吃完了散伙飯,飯桌上,我是惟一全班23個人當中沒有哭的。那個時候我忙著替喝高的男生和女生擋酒,替老師再加菜,還要關(guān)照上廁所去的小A、小B和小C是不是平安地回來了,要算賬,收錢還要買單。我沒有哭的權(quán)力。
而坐在紅樓前面的時候,我又突然想到了四年以前的某個像這一樣的夜晚,所有同學也是這樣地坐在草坪上的、手里有沒喝完的啤酒,沒燃盡的香煙,那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卻一樣不見月亮。惟一不同的是,那個時候坐在我面前的男生愛上了我,現(xiàn)在,當走出這個被我們稱為“院子”的地方———他將徹底忘記我。
戀愛然后失戀然后再戀愛再失戀,如此持久不斷地反復以后我無法像其他年輕而且情感豐富的孩子那樣擁有傷感無數(shù)。與短暫的風花雪月相比,我記憶中更為清晰的是開學后一個月里食堂香噴噴的早飯,此后由于我們的懶惰而單方面終止了早飯運動長達三年零十一個月之久;以及擔心的是導演課回不出小品將會受到什么樣的鄙視,其實回不出小品是全班2/3學生表演的集體項目,于是到了一年級下半學期,我們就開始自動將鄙視情緒轉(zhuǎn)移到了少數(shù)幾個能給老師滿意交代的同學身上……再有就是看了一次英國皇家劇團原版的“奧塞羅”,該次經(jīng)歷將成為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痛苦回憶,為了自始至終扮演好“藝術(shù)青年”,我最終放棄了把150元的票用500元退掉的機會———作為報應,我坐在實驗劇場的最后一排和一個大四的師姐后悔了足足3個小時,決定以后無論什么演出,都堅決把票賣了再說,如果不看可惜,再用別的旁門左道。
當然也有一種不需要買票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看戲的情況,表演系的畢業(yè)演出。大一下,去看了《安提哥涅》,說老實話,我其實是不喜歡法國的近現(xiàn)代作品的,但是由于當時我的糟糕的狀態(tài):感情上處在一個月?lián)Q三個男朋友和三個月?lián)Q一個男朋友交替的頻率,而生活上則基本可以用“下了課就上床,下了床就上課”簡單說明———因此在某個寒冷的夜里,我還是去看了這場免費的演出,紅樓四樓黑匣子,表94的畢業(yè)大戲,主角是我喜歡的李敏,一個功課和風評都很差,戲卻非常好的女孩子。
故事其實很簡單,自從俄狄浦斯王死去以后,他將他的兩個女兒托付給了他母親同時也是他妻子的兄長———新一任的城主克里翁,克里翁沒有想到他年輕的獨子海默因此而迎來了愛情的春天———他沒有愛上美麗聰明溫柔的姐姐伊斯梅涅,卻愛上了性格古怪固執(zhí)的妹妹安提哥涅。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安提哥涅的哥哥因為叛亂而被克里翁殺害,在將他的尸首拋在忒拜城外后,還規(guī)定嚴禁任何人去為他收尸,否則就會遭受被處死的命運。但是安提哥涅卻去了,她拋棄了愛著她也是她愛著的海默,毅然向城外,向死亡走去。
絕望的海默為了愛人而懇求自己的父親———但是遭到了冷酷的拒絕。最后這對年輕但執(zhí)著的戀人終于在城邦的一片悲嘆聲中悲慘地死去。
記得,當時有這樣一段場景一直影響著我,而且從根本上來說是影響了我此后對于理想愛情的標準和評判。
其中之一是在海默發(fā)現(xiàn)他的父親抓走了情人以后懇求父親放人,但是克里翁不同意,他訴說著安提哥涅的種種不是并對海默說:你相信她是愛你的嗎?如果她對你的愛猶如你對她的同樣多,那她就會為你考慮最終拒絕接受死亡的誘惑———如果她是愛你的,那么不要在這里向我下跪懇求我的慈悲,你該去把她找回來,讓她對你的愛情慈悲才是。
然后,海默哭了,他匍匐在他父親的腳邊用最令人心碎的聲音說:
我去求過她了,但是她拒絕。父王,您了解安提哥涅的性格就如同我對她的了解一樣深刻,她是那么倔強以至于完全不會考慮我誠懇的哀求,因此父王,我只有來請求您———如果您還愿意看到眼前的這個兒子在第二天的清晨中愉快地醒來,那么就請您讓步吧。
———海默用一種世界上最無奈也最深情的聲音說:
您說的一切或許都是正確的,我對她的愛或許不能換來同等回報的萬分之一,但是父王———
我愛她呀。
不知道是因為真正的感動還是因為身體上的痛苦,反正那天晚上,我因為最后的一句話而痛哭了一宿。
愛情是沒有任何大道理可講的,最無奈最脆弱最好心沒好報的,就是愛了。
大一以后,我的記憶里再也不曾出現(xiàn)如此密集地待在學校里的經(jīng)歷,我總是上完課就風風火火地沖出去打工,實習,忙碌非常。我真切地想要將我在這個狹窄復雜又充滿愛恨的地方留下的一切都遺忘掉,然而某一天晚上,當我和我當時的同事,也就是我從前的師兄以及現(xiàn)任的男友在辦公室里抽悶煙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表達了一致的看法。
再也無法回去,或者也無法忘記,每一年夏末初秋都會有無數(shù)的孩子像我們一樣走進來———這個白衣飄飄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