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過程,但是過程必須由成果來定義。你可以提出新的過程、不同的過程,但是最終,過程必須傳遞出成果?!?2005年1月11日,美國商務部部長唐納·埃文斯為參加第三屆中美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圓桌會議對中國進行訪問,已處任期之末的他,在談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時態(tài)度依然十分強硬。在同一張演講臺上,國務院分管知識產權保護的副總理吳儀對此做出的回應是,保護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與一國的經濟、科技發(fā)展水平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沒有過程就沒有成果,對中國而言,過程與成果并重。
正是這次“中美知識產權保護圓桌會議”的召開,使編輯部在眾多熱點話題中,將目光最終落定“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本期封面文章由以下5篇文章構成:
《履行承諾,中國在行動》——為履行承諾,中國在積極實施保護知識產權。自2002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符合WTO規(guī)則的、更加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先后組織了50余萬人從事這方面的執(zhí)法工作,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yè)正在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通過本文,中國政府的負責態(tài)度可見一斑。
2004年1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發(fā)布的《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順利出臺?!百u盜版光盤5000張可判刑7年”,類似這樣的標題近期遍布各類媒體的顯著位置?!肚址钢R產權:定罪門檻降到了哪兒?》一文將直奔主題,道出《解釋》出臺最為人們所關心的答案。
是魚死網破還是競爭雙贏?這一直是中美知識產權貿易爭論不休的話題?!稜幎酥械暮献鳎褐忻乐R產權博弈》告訴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美雙方有爭吵、有妥協(xié)、有威脅、有協(xié)商,當然,我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二者能夠相互平衡、共謀發(fā)展。
《中國企業(yè):躲不開就迎上去!》——有一個貼切的比喻:知識產權攻可為“矛”,守可為“盾”,這可謂一語道出其中真諦。進入WTO后過渡期,中國企業(yè)和國外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一場聲勢浩大的知識產權保護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正在拉開帷幕……
本期封面文章的壓軸之作來自中國知識產權界學術權威、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鄭成思教授。他為本刊專門撰寫的文章——《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尚在十字路口》,主要談及知識產權“過度保護”爭議與“規(guī)范網絡市場侵權活動”的問題。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感謝鄭教授,因為這篇文章是在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歷新年里,在辭舊迎新的爆竹聲中趕制而成的。
入世三年以來,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國的負責態(tài)度、進步速度以及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同。我們相信,對于埃文斯所說的“過程傳遞出的成果”,世界無需疑慮!我們祝福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事業(yè),也期待中國在未來的日子里能成為知識產權大國、強國!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