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針桂等
一、找“手”,設(shè)疑激趣導(dǎo)入
先設(shè)計一只手的輪廓,將課文中的五個片斷分書于五指,再設(shè)疑點撥:人人都有手,手能謀生創(chuàng)造財富,請同學(xué)們看看小說中孔乙己的手又是用來干什么的呢?這樣設(shè)疑并輔之以圖示化板書,頗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經(jīng)過討論歸納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中的五個片斷都與“手”有關(guān),“手”演繹出孔乙己悲劇的一生:“排”時的可鄙,“偷”時的可恥,“教”時的可嘆,“罩”時的可笑,“摸”時的可憐,“走”時的可悲??滓壹和耆梢詰{一雙手自食其力,可他卻從開始“排”的得意炫耀直到結(jié)局“摸”時的傾其所有,從用手抄書到偷東西,甚至淪落到用手走路的這一悲慘結(jié)局。做這樣的導(dǎo)入,既能基本理清全文的情節(jié)脈絡(luò),又能為分析主題打下良好的鋪墊。
二、畫“臉”,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中有好幾處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于刻畫人物性格特征,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乃至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寫“臉”是在他出場:“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滓壹阂簧F愁潦倒,既未能“進(jìn)學(xué)”,又不能營生,加之他好喝懶做,只能窮得“將要討飯”了,所以他不可能有上層人那種“紅光滿面、腦滿腸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臉色”。這“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上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恰如其分地刻畫了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的外部特征。
第二處寫“臉”是在有人揭發(fā)孔乙己偷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滓壹罕臼恰扒喟啄樕保?dāng)有人耍弄揭他短的時候,他就“漲紅了臉”,這一方面寫出孔乙己生活處境的艱難,竟至靠行竊而混日子;另一方面,從爭辯中也可看出他仍然在維護(hù)自己“讀書人”的面子,孔乙己內(nèi)心的矛盾羞愧證明他不是慣偷,而是不得已偶而為之而已。
第三處是有人問孔乙己“你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頹唐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滓壹菏蔷瓶蛡?nèi)⌒ψ脚膶ο?,人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戳他心靈上的隱痛。這“灰色”一詞,寫出了孔乙己的狼狽不堪、無地自容,同時也把他當(dāng)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無助心理凸顯出來??滓壹阂驌撇坏叫悴哦瘺觯挚梢姵鏊钍芊饨婆e的毒害,他的僵化迂腐的習(xí)性始終難改。
小說最后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他的臉“黑而且瘦”,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茍延殘喘的。孔乙己面對掌柜“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更是他遭摧殘后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助的心境寫照。小說至此,作者已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血淋淋的封建制度犧牲者的悲慘畫面,孔乙己的悲劇形象也就大體完成了。
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漲紅”,再到“灰色”直到“黑瘦”,這是他命運發(fā)展的邏輯必然。作者通過對這個人物神情變化的描寫,形象地刻畫出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教學(xué)時,抓住這個特殊的細(xì)節(jié),便可很好地分析孔乙己的典型形象了。
三、議“笑”,分析悲劇根源
小說中孔乙己的悲劇是在“笑聲”中完成的?!爸挥锌滓壹旱降?,才可以笑幾聲”。孔乙己確實是在人們的笑聲中迂腐地走來,又是在人們的笑聲中難堪地離去,最后又在人們的笑聲中孤寂悄然地死去。“笑聲”伴隨孔乙己的整個活動。因此分析孔乙己的形象不能離開人們的陣陣笑聲,“笑聲”是剖析這個悲劇人物命運根源的必不可缺的佐證。
第一個片斷,是人們對孔乙己臉上傷疤的嘲笑,人們揭他“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他不敢正視現(xiàn)實,便用讀書人“竊書不能算偷”之類話來自欺欺人,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還咬文嚼字,寧可承認(rèn)“竊”而不承認(rèn)“偷”,可見他的靈魂深處已被腐蝕得麻木不仁了。“結(jié)果引得眾人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第二個片斷,是人們對他的精神上的“傷疤”進(jìn)行嘲笑的場面,當(dāng)有人問孔乙己“當(dāng)真識字”時,他“笑而不答,只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這多少可見他自認(rèn)為讀書人高人一等的清高心理。可當(dāng)人們?nèi)⌒λ斑B半個秀才也撈不上”時,他不由得隱隱作痛。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全說一些人們不懂的話,以掩蓋自己的羞愧和難堪,結(jié)果又適得其反,“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樂的空氣”。
第三個片斷,寫孩子們哄笑的場面。為了哄走孩子,孔乙己慌中出錯,忘記了讀書人的身份,也說了“白話”,但他為挽回讀書人的身份,馬上又搖頭晃腦,改說“文言”,實在是迂腐得令人可笑?!坝谑沁@一群孩子都在笑聲中走散了”。
最后一個片斷,寫孔乙己最后一次爬到酒店喝酒被人取笑的情景。掌柜依然取笑他,而孔乙己卻又至死不悟,明明是丁舉人打斷了他的腿,他為了保全面子自欺欺人說是“跌斷”的。“終于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手慢慢走去”。直至無聲無息地死去,結(jié)束了悲慘的一生。
小說中丁舉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眾人的哄笑、取笑,孩子們湊熱鬧的笑以及“我”的“附和”的笑,活畫出各式人物的典型特征??滓壹赫巧钤谶@樣無聊單調(diào)、冷酷無情的環(huán)境中的,對這一內(nèi)容進(jìn)行討論有助于深刻理解孔乙己悲劇的根源: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是造成孔乙己悲劇的主要原因,但權(quán)勢者的冷酷和社會大眾的冷漠無聊也是孔乙己往死路上走的原因,“哀莫大于心死”,魯迅正是以這種犀利的筆觸,不動聲色但又極其真實地展示出人世間的這種惡劣心態(tài),尤其是這種惡劣心理于今還屢見不鮮時,便更令人唏噓慨嘆、掩卷深思了。
四、抓“眼”,理解全文主題
小說中的文眼是“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都這樣過”。這一句非?!捌匠!钡脑?,對孔乙己一生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一方面它總結(jié)了孔乙己被侮辱被損害的歷史,另一方面暗示孔乙己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在小伙計這個無知的孩子看來,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實際上他只是供人笑弄。“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一句,表面上是說,孔乙己不到酒店來,誰也不會想起他,他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余人;更深一層意思是,沒有這個人,人們照樣“活得有趣”,反正他死了,那些人又可以把別的不幸者作為笑料,供他們愚弄,以填補他們內(nèi)心的空虛。由此看來,小說中“他們便這么過”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實則說明了孔乙己的生命意義就是毫不被人重視的供人笑弄的“草芥”般的“玩物”,這也蘊含了作者對那些“閑人”們的庸俗無聊的生活的深刻諷刺。在作者看來,孔乙己的形象不僅體現(xiàn)著封建科舉制度摧殘人的罪惡,更主要的是,展示了那些不幸的人內(nèi)心里會有著怎樣的“痛苦”。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說的主題更多地控訴了這個冷漠無聊的社會,而這樣的社會“才是值得療救的注意”。
(王針桂浙江省玉環(huán)縣玉城中學(xué))
《長亭送別》的典故活用
徐劍丘
明初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譽王實甫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p>
見,王實甫作品的語言極為后人所推崇?!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的《長亭送別》一折更是情境交融,“情由景生,境由情現(xiàn)”,因而有人稱之為“詩劇”。在這一折中,作者的典故運用也很有特色,有的借前人詩句抒發(fā)感情,有的用神話故事顯情達(dá)意,或直引,或化用,使語言靈活多變,含蓄深沉。
一、直接用前人的詩句或故事
“閣淚汪汪不敢垂”。語出自宋人夏竦《鷓鴣天》詞“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痹~是寫女主人公在丈夫臨門出發(fā)時,雖然難受,卻還是強(qiáng)忍眼淚不讓流下來,唯恐愛人傷心。這里一方面寫張生愁眉苦臉眼淚汪汪地呆坐著,只是低著頭,長吁氣;另一方面寫鶯鶯看到張生如此模樣,更加心碎。她想到“前暮私情”的幸福,想到“今日別離”的煩惱與痛苦,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怨愁。短短幾句話,就形象地道出張生和鶯鶯當(dāng)時極端無奈但又各自極力掩飾自己悲傷的心情。
“舉案齊眉”講的是后漢梁鴻的妻子孟光給丈夫上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高舉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常用來形容夫妻恩愛,相敬如賓。這里寫出了鶯鶯寧過“廝守得一時半刻”的夫妻生活,也不愿兩人相別的傷感情懷。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語出蘇軾《滿庭芳》詞。在此表明了鶯鶯對張生赴試的態(tài)度,顯示了她對強(qiáng)“拆鴛鴦在兩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和反叛。
“一春魚雁無消息”出自秦觀《遮鴣天》詞“一春魚雁無消息,千里關(guān)山勞夢魂?!边@里引用此句,字里行間透露出鶯鶯當(dāng)時的離愁別情,更添凄涼之情。
二、化用典故,內(nèi)容和形式上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融入自己的感情,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巧妙地化用范仲淹《蘇幕遮》詞“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卻毫無斧鑿痕跡。用人們在秋天常見的景物,構(gòu)成蕭瑟而凄冷的氛圍,與主人公的離愁別緒相互融合,創(chuàng)造了濃郁的抒情氣氛。句中“離人淚”又化用蘇軾《水龍吟》“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碧K軾寫思婦觸景生情,在吟詠楊花中融進(jìn)了閨中少婦的思想和感情,從楊花落水化作浮萍,又從浮萍化作思婦的眼淚,可見出詩人的獨具匠心,歷來被稱為“神來之筆”。而王實甫的“離人淚”更為深沉感人,請看——“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边@經(jīng)霜的樹林,因何而紅?又因何而醉?在充滿別離愁緒的鶯鶯的眼中,均因離人的滴滴眼淚而致?!叭尽?、“醉”二字,溝通了景與情的聯(lián)系,既寫秋天之景,又寫離人之情,設(shè)問和擬人兼用,更是創(chuàng)設(shè)了悲凄婉曲、令人哀慟的意境,成為千古絕唱。
“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币痪?,仿用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笨鋸埖乇憩F(xiàn)崔鶯鶯在感情的折磨下,一夜間神銷形瘦、身心憔悴,情何以堪!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這一句仿用李清照《武陵春》寫愁詩句:“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睔v來寫愁之作頗多,或直抒胸臆,或巧用比喻。李清照一句通過暮春景物勾出內(nèi)心活動,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藝術(shù)形象來表達(dá)悲愁之多,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遂為絕唱。而本句也巧妙運用通感,把自己在特殊環(huán)境下頃刻間的微妙復(fù)雜的內(nèi)心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樣具有回腸蕩氣的藝術(shù)感染力。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p>
“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語出樂府詩《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p>
“未飲心先醉”則是化用了宋代詞人柳永“未飲心如醉”。
張中行先生在《文言津逮》中指出了用典的作用,就是“用較少的詞語拈舉特指的古事或古語以表達(dá)較多的今意”。所以,用典有助于語言的精練、含蓄。《長亭送別》歷來為人所稱道,其運用大量的典故使文章更添光彩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徐劍丘浙江省紹興縣越崎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