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云峰 張 清 蘇玉鯤
善于刻畫人物的作家和詩人,往往善于捕捉生活中一閃即逝的靈感,善于捕捉最能提示人物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的典型的瞬間。如王昌齡的《閨怨》是古代詩歌中的名篇之一,其成就就在于抓住了生活的瞬間,極為細致而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閨中少婦”的心理狀態(tài):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媚覓封侯。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丈夫出遠門去求取功名,而她則精心梳妝,登樓賞景;然而正當她在翠樓閑望,興致勃勃之際,“忽見”郊外之楊柳又染綠色,才想起夫婿不歸已久,折柳送別,忽又經年。當初讓丈夫去求取功名,卻不料反而因此辜負了彼此的青春和家庭的幸福,不禁后悔起來了。少婦由“不知愁”而“悔”而“愁”,前后兩種不同的心境,皆由“忽見陌頭楊柳色”而引發(fā)?!昂鲆姟笔骨楦卸溉荒孓D,瞬間變化,將其別時之情緒、平時之希望、此時之愁悔等矛盾心理突現出來了。
另如楊孟載有一首《春繡》詩,描寫的是一個深閨待字的少女為自己刺繡嫁衣時的情景。作者在詩中并未去描述她那飛針走線的嫻熟技巧和情節(jié)過程,而是捕捉了她停針凝思的一剎那:“閑情正在停針處,笑嚼細絨唾碧窗?!?/p>
這一特寫鏡頭,把少女脈脈含情,偶涉遐想時的意態(tài),刻畫得入微入理,妙趣橫生。“閑情”一上心頭,“針”便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笑”也自然地浮上了雙頰,一幅喜悅嬌羞之態(tài);“嚼紅絨唾碧窗”則更是凝眸遐想時一種下意識的動作。這個少女此時幾乎忘了一切,深深沉浸在未來新婚生活的憧憬之中;而這種憧憬又是由“春繡”引起的。大概她是在繡鴛鴦戲水吧!當繡到這對象征恩愛夫妻的水鳥兩情歡洽的微妙動作時,她神往了,停針了,笑了,并嬌羞地把紅絨唾向碧窗。
一些妙筆生花的詩人,十分善于捕捉那常見于生活中的剪影,并用這種手法由描繪單一形象擴大到人物相互關系的表現方面,把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等容納在寥寥數字之中。我們在欣賞詩詞時,就應注意到這種寫作技巧并加以發(fā)掘,自然能更深刻地領會作品的豐富內涵,得到美妙的藝術享受。
(牛云峰 張 清 蘇玉鯤,甘肅天??h松山鎮(zhèn)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