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波
口述/蔣雯麗
我童年的家有一個小院,姥爺在里面養(yǎng)花、養(yǎng)金魚、種竹子,小院里很淡雅。姥爺朋友很多,其中不乏畫家、雕塑家、戲劇演員,家里常常高朋滿座。姥爺熱愛藝術(shù),但不希望我將來搞藝術(shù);相反,他想讓我成為一名體操運動員,將來成為世界體操冠軍。
5歲那年,姥爺把我送到蚌埠市體操隊。第一天,教練把我?guī)У襟w操房,讓我坐在地上把腿劈開。我照做了,但劈得不夠直。教練就“咔嚓”一下把我的腿扳直了,兩只腳還踩住我的小腿,旁若無人地指揮訓練。我含淚看著一旁的姥爺,希望他能抱我起來。但姥爺摸了摸我的頭說:“不準哭!一個有夢想的人活著才有盼頭。為實現(xiàn)夢想,就得吃苦受罪!”說完,他轉(zhuǎn)身走了。那天,我真沒哭。
在體操隊,我很努力,但仍受教練的冷落和忽視。他經(jīng)常不教我,我就邊看邊學,回到家在院子里表演給小伙伴們看,晚上,姥爺跟朋友聊天聊累了,經(jīng)常要我來一段,我就有板有眼地表演給他們看,完全是逗大人開心的一個小玩意兒。最終,我練了5年體操卻未能轉(zhuǎn)為正式隊員,年僅10歲的我的人生第一個夢想破滅了。
從體操隊回來的那天,姥爺安慰我:“沒關(guān)系,你還有新的夢想的?!比缃瘢S多童年的往事淡忘了,惟獨這段經(jīng)歷讓我記憶猶新。那是我有生以來受到的第一次挫折教育,對我的演藝生涯影響很深。
上學后,我不合群,骨子里的孤傲氣讓我每到一個新班級都只有一兩個好朋友。到高中,我有了第二個夢想:當一名老師。于是,我復習功課的時候,常在家里過老師癮:拿粉筆在玻璃上寫東西,然后像老師那樣講課。下面一個學生也沒有,我自己給自己上課。1984年,我沒有考上大學,而是上了中專,我的教師夢就此破滅。
1986年,我被分配到蚌埠自來水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人。平凡寂寞的工作之余,我經(jīng)常捫心自問:我就這樣過一輩子嗎?不!一個有夢想的人活著才有盼頭,我不想過這種沒有希望的日子!于是,我萌生了第三個理想:當一名作家。為此,我又很拼命,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并開始勤奮練筆。
1988年秋天,為了讓自己的經(jīng)歷豐富一些,以積累更多的素材,我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考試。那時,我不知道考演員是怎么回事,根本沒有指望自己考上。
誰知,我竟一路過關(guān)斬將,順利考上了電影學院。這時,我陷入了思考,決定對自己的理想重新定位:家庭的藝術(shù)氛圍,學藝不成的體操,平時在家里逗人開心的表演,困厄時的作家夢,以及從小在大人圈里熏陶出的清高性格……最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適合做演員!
拍戲很辛苦,但我認為,做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我喜歡演戲,在工作中能夠?qū)崿F(xiàn)自我,這是我莫大的幸福。
拍了這么多戲,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現(xiàn)在如果誰要問我最喜歡哪個角色,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立春》里自命不凡的王彩玲。上學時,我是個很封閉的人,一直在做夢,和王彩玲很像。為了這個角色我增肥30斤,自毀形象,但我認為很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給自己留下一些東西。王彩玲,這個曾經(jīng)充滿夢想的女性形象,是我到目前為止最想留下的東西,丑陋一點又何妨?
(張婭摘自《女報·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