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平
經過7年的寒冬,香港8所高等院校終于在去年見到黎明前的一線曙光。
2006年4月,香港特區(qū)政府宣布,繼2005及2006年停止削減8所大學的撥款后,在2007年將不會按照原來的計劃再減少5%的大學教育經費。當局并保證,隨著經濟復蘇,未來很大機會不會再進一步削減各大學的資源。換言之,在1998年至2004年已經連續(xù)7年面對削資惡夢的香港高等院校,自此終于可以松一口氣,睡上一個好覺了!
擴招擴出赤字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實行精英教育,30多年來只有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兩所大學,每年只有5%的中學畢業(yè)生可以升讀大學。由于大學生人數少,而且這些質素良好的學生畢業(yè)后大部分都會投身政府部門工作,故港府幾乎是以“全包”的形式贊助這些“天子門生”入讀大學。
踏入1989年,隨著香港經濟不斷轉型,港府在當年的施政報告中突然宣布,高等院校的政策將由精英教育走向半精英教育,并訂下在1994年達到18%適齡學生入讀本地高等院校的目標。與此同時,港府又實施“玫瑰園計劃”,在短短數年間,先后把香港多所專上學院升格為大學,使本地大學數目由兩所大幅度增至8所。自此以后,每年香港的大學畢業(yè)生就多達一萬多人。政府支付其中八成二經費,其余一成八教育成本則由大學生自己支付。
大學數目及學生人數的大幅度提高,雖然令香港高等教育邁向普及化,但同一時間也令港府面臨著極大的財政壓力。據港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在8家大學成立后,每年港府投放在教育方面的500億港元里頭,就有1/3主要是用于高等教育,但結果還是喂不飽這8頭龐然大物。8所大學仿佛成了8個“小政府”,其結果就是大學越來越多,大學生質素卻越來越下降,屢為社會和雇主所詬病。
面對這股難以擺脫的負擔,1999年11月,當時的教育統(tǒng)籌局局長王永平便公開慨嘆說,“政府平均要為每名大學生資助20萬港元,相等于10名中學生的資助額,如果全數資助大學生,政府就會破產了!”
因此,1997年發(fā)生金融風暴后,香港特區(qū)政府有見庫房出現(xiàn)高達數百億港元的財政赤字,終于首次提出要在1998至2001年3年間減少對高等院校的一成教育撥款,由以往的約140億經費減至127億港元,要求大家開源節(jié)流以配合。
瘦身計劃
在政府一聲“減肥令”下,香港8所大學開始如夢初醒,打破過往鐵飯碗的心態(tài),紛紛急謀對策,準備節(jié)衣縮食。當中最多大學服用的一帖“減肥配方”就是取消沿用多年的中央撥款模式,而采取單行財政預算方法,以求達到善用和節(jié)省資源的效果。
所謂的單行財政預算方法,是指把理財權責下放予各部門,校方每年根據各部門的工作計劃和財政預算給予一筆過的撥款,讓部門自行調配資源,但必須有成效,從而加強部門的問責性。與之相反,采用中央撥款模式時,部門只需散件式向上申請撥款,不用承擔開支多少所帶來的財政壓力。結果在推行新預算制度后,各大學的開支都銳減數億港元,在節(jié)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開源方面,各大學卻進展不大。雖然政府多番呼吁大學要自行開源,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包括鼓勵私人機構資助大學經費,但在2000年,香港各大學的對外籌款成績并不理想。7所大學的私人捐款只占整體收入的1%左右,未能給學校帶來很多收入。
所以,在2001年,香港特區(qū)政府決定,在2001至2003年3個學年再削減4%大學整體撥款額,以迫使各院校進一步自力更生,加強大學與工商業(yè)界的科研合作,吸引校友及社會力量的捐款以及經營校辦企業(yè)來賺取盈利,減少對政府財政資助的過分依賴。
2002年3月,教育統(tǒng)籌局委托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進行為期一年的《高等教育檢討報告》出爐?!秷蟾鏁分谐艘蟠髮W教職員薪酬與公務員脫鉤,讓院校管理層能靈活地以更優(yōu)厚薪酬聘請國際知名學者來港任教,協(xié)助香港的大學建立國際一流學府的聲譽外,另一重點就是要求各大學積極向工商界募捐。
《報告書》認為,“從策略角度突出少數院校為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重點對象,其明確目標是使這些院校有能力參與國際最高水平的競爭?!?/p>
與此同時,針對各大學對外籌款的積極性不高,2003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財政預算案中首次公布設立10億基金,就大學自行籌得的私人捐款,政府將以“一比一”等額發(fā)放給大學。為了避免院校間出現(xiàn)惡性競爭,每家大學可獲的上限限于1.5億元,當中2000萬元為最低款額,以鼓勵8所大專院校自行籌募經費。
針對不少教育界人士批評,香港企業(yè)和市民捐款給大學不可以扣減很多稅,減低了工商界捐款的誘因,港府還同時調高捐款的免稅額,以吸引更多大企業(yè)及富豪向大學捐款。
被逼自立
在香港特區(qū)政府推出這種一手軟一手硬的政策后,8所大學由有2003年開始都出盡法寶,師法歐美,利用籌款擴財源,減少依賴政府資助的力度。
當中,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在當年均不約而同地首次開設對外事務總監(jiān)一職,重金在外國聘請籌款高手來香港,專責為學校另辟財路。同樣深受財赤困擾的浸會大學,則安排一名副校長專門負責籌款,向校友、校董會及社會人士尋求協(xié)助,學習類似美國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大學,單是籌款已解決了大部分的教育經費,不用向政府乞求。
由于中國人多數習慣捐款給與他們有關的人和故鄉(xiāng),在籌款方面,各大家都費盡了心思。以科技大學為例,就推出“科大心”留座計劃,每名捐款的社會人士,將可以在學校的課室座位上刻下名字留念;香港大學則推出命名講座教授計劃,捐款人最少捐贈1000萬港元,便可選擇在講座教授職稱前可加上自己的姓名。有關計劃為港大增加2億元的進賬。
香港8所大學為了博取社會名人注意,還不斷“催促”講師接受傳媒訪問,以增加大學的知名度。其中有一次是在2003年某日,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醫(yī)學院同一天舉行記者會。為了爭取見報率,晚半小時開記者會的中文大學竟然派出專車到香港大學會場樓下,待港大記者會結束后,便實時接載傳媒趕返中大出席記者會。
在各大學這番連場惡斗之下,據香港教統(tǒng)局2006年3月公布的數字顯示,8所大學于過去3年的籌款成績相當理想,共籌得近29億港元,當中以港大成績最佳,籌得逾8億元,中大籌到約7億元居次。有關數字已填補了政府過去幾年削減的經費。
由于大學自行籌款理想,以及削減教職員薪酬等“止血”措施逐見成效,
特區(qū)政府在2004年提出“00X”方案,承諾2005及2006年不削減大學撥款,而2007年及以后是否削減撥款則會視乎當年的經濟情況而定。
到了2006年,鑒于香港經濟全面復蘇,香港特區(qū)政府正式宣布,在2007年不會減少大學教育經費,之后也很大機會不會再進一步削減各大學的資源。這一刻,意味著香港高校終于順利踏過了多年來被削資的困境。
然而,雖然香港各大學在開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引來不少爭議。其中最為外界批評的是許多院校為求籌款,在接受捐款前,往往違背大學的獨立性,去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2005年,就因此出現(xiàn)了一場風波。當年,香港首商李嘉誠向香港大學捐出10億巨款,港大遂決定將醫(y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yī)學院”作為回謝。不料此舉卻激起醫(yī)學院校友強烈反對,許多港大學生也紛紛加入發(fā)起反對醫(yī)學院命名陣營,質疑校方在毫無咨詢下作決定,漠視醫(yī)學院百年歷史,就把醫(yī)學院的名字送給別人,是侮辱了大學。
“敗家仔即使把財產都輸掉,也不會把祖宗的神主牌賣掉,香港大學的價值觀不是這樣的!”身兼港大醫(yī)學院校友的香港立法會醫(yī)學界議員郭家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