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謙
“Google”似乎愿意為得到中國市場而長期等待,在中國政府相關的政策框架下做好了長遠的打算,它已經長期面臨來自中國本土的正面競爭,面臨股價下跌和股東的刁難。原因很好解釋,但是如此長期的計劃讓人難以相信。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勿庸置疑,中國的網民基本與美國持平,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市場,但是中國巨龍在面對電子商務和網絡浪潮的時候似乎有意識的放緩了腳步。
中國人民的意識隨著改革開放已經變得非?;钴S,但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均的購買力還很落后,盡管近些年來中國本土的“中產階級”逐年增多,但是中國仍有2億人日均消費僅為1美元,這一數字正好與中國網民數量相當。
美國三大網絡巨頭——Google,Yahoo和微軟在中國的大市場中拼爭多年,卻都沒有成為市場的主導。來自東方的網絡公司十分強勁,參照eBay的遭遇就可見一斑,如今eBay被中國本土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擠壓的甚為被動。
相同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在網絡廣告市場上,中國本土的“百度”獨霸網絡搜索市場的60%,是Google的3倍。不過Google領導層似乎泰然自若,CEO艾力克幽默的說:“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這與我們的心理承受期一致。”Google已經在北京市場站穩(wěn)腳跟,他們會以此為根基用他們的耐心等待勝利的到來。
其實其他領域的中國市場也是如此,眾多外國企業(yè)大顎一次次沖擊著“貿易長城”,無論現實成敗與否,這一過程中“貿易長城”也在發(fā)現問題并變得愈加堅固。